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毒氟磷、香菇多糖等几种病毒抑制剂或钝化剂,设计了15个单独或组合处理,探讨田间防治大白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毒氟磷、香菇多糖2种单剂单独使用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0.01%、66.02%。该2种药剂组合为毒氟磷+香菇多糖或者分别与维佳希复配为毒氟磷+维佳希、香菇多糖+维佳希均可产生一定的增效作用,其防治效果分别达83.70%、78.07%、82.32%。  相似文献   

2.
选用毒氟磷、香菇多糖等几种病毒抑制剂或钝化剂,设计了15个单独或组合处理,探讨田间防治大白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毒氟磷、香菇多糖2种单剂单独使用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0.01%、66.02%。该2种药剂组合为毒氟磷+香菇多糖或者分别与维佳希复配为毒氟磷+维佳希、香菇多糖+维佳希均可产生一定的增效作用,其防治效果分别达83.70%、78.07%、82.32%。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拱棚甜椒病毒病的发生症状、主要病原、发生规律,并详细阐述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甜椒病毒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病毒病是甜椒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尤其是遇到高温干旱,极易诱发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一旦发病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落叶,产量明显下降。有效控制其危害已成为延长甜椒生长期、提高甜椒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病毒病是甜椒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尤其是遇到高温干旱,极易诱发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一旦发病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落叶,产量明显下降。有效控制其危害已成为延长甜椒生长期、提高甜椒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秋延迟甜椒种植面积较大,且有持续发展的趋势,但秋延迟甜椒的缺钙病、病毒病经常发生,严重地块甚至绝产,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对于秋延迟甜椒缺钙和病毒病发生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筛选品种、应用点播玉米和防虫网等农业技术措施,从农艺措施角度探索甜椒主要病害的防治问题。研究表明:中椒8号生长旺盛,抗病毒病和耐疫病能力强,产量高。遮盖防虫网对于防甜椒病毒病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明显改善甜椒生长发育环境,增加产量。田间点播玉米对防甜椒病毒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甜椒病毒病全国各地部有发生,植株发病后几乎没有产量,对甜椒影响极大。 1 症状 甜椒病毒病的症状主要以花叶型为主,在叶上产生明脉、花叶或大型黄褐色环斑,以后幼叶变窄;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呈丛枝状,发病后的植株及椒果变小,变畸形,严重的不结果。  相似文献   

9.
7种不同药剂防治甜椒病毒病结果表明:20%病毒克星对甜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最好;20%病毒A防治效果居第二;再次是除病毒9803。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诏安县大棚冬种甜椒于每年初秋开始播种育苗,常遇秋旱气候,易引发病毒病.该文简述了甜椒病毒病的症状与识别,分析其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翠玉"甜椒(原名"6号甜椒")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而成,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全国区试及多年示范推广结果表明,翠玉甜椒具有高产、稳产、果大、商品性佳、耐贮运、耐CMV及疫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经过5年系统研究,摸清了危害甜椒生产的病害主要有疫病、根腐病及病毒病;探索出了疫病、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找到了病毒病的致病因素为昆虫传毒和空气温度;初步确定粉虱为甜椒病毒病的传毒煤虫,其分布规律与温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区甜椒病毒病种类及其为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3 ̄7月份对上海地区甜椒病毒病进行了田间症状调查和实验室电子显微镜观察及简易二重扩散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甜椒病毒病是定植前受到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甜椒株系感染所致,在植株生育期中,CMV和TMV-P的感染程度扩大,到收获后期其感染率超过50%。而采用无病种子和设置防虫网的,则感染率较低,本文分析了病毒病发生的原因和病毒病防治的几个对策。  相似文献   

14.
蔬菜病毒病是我省蔬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986年郑州、洛阳、开封、许昌和平顶山市菜区的春季晚番茄和甜椒、夏季番茄和甜椒病毒病的发病率多在30%以上,不少地块的发病率达90%以上。病害严重度2—4级,减产50%以上,是造成蔬菜(番茄、甜椒)淡季的最主要病害,而目前生产上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治病毒病,及早克服蔬菜供应中的淡季,我们于1986年夏季,在中牟  相似文献   

15.
1甜椒新品种介绍 北星三号、北星七号甜椒是内蒙古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最新选育成功的优质、高产甜椒新品种,父母本是从国内外引入的甜椒资源材料经过多年单株系选而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经过配制杂交组合和品比试验,筛选出两个品质优良、产量高、抗辣椒病毒病、耐辣椒疫病的甜椒新组合,经全区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分别比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甜椒品种中椒四号增产10.88%和17.70%,而且经济性状优良,抗辣椒病毒病、耐辣椒疫病,1998年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北星三号和北星七号,目前这两个甜椒品种正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病毒病是甜椒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尤其是遇到高温干旱,极易诱发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一旦发病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落叶,产量明显下降。有效控制其危害已成为延长甜椒生长期、提高甜椒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1选用抗病、耐病、高产品种,搞好提纯复壮生产上通常选用中椒4号、中椒7号等优良品种,由于甜椒品种间对病毒的抗性耐性差异较大,且容易混杂退化,因此对优良品种应注意提纯复壮,除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病毒病一直是甜椒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尤其是遇到高温干旱,极易诱发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一旦发病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落叶,产量明显下降。有效控制其危害已成为延长甜椒生长期、提高甜椒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1选用抗病、耐病、高产品种,搞好提纯复壮生产上通常选用中椒2号、中椒7号等优良品种,由于甜椒品种间对病毒的抗性耐性差异较大,且容易混杂退化,因此对优良品种应注意提纯复壮,除与感病品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甜椒病毒病在北方菜区日趋严重。据中国农科院蔬菜所植保研究室调查,一般发病率为60—70%,严重地块达100%,这与郑州、中牟、开封等地相似。甜椒植株感染病毒后,可引起落花、落果、甚至生长点坏死,果实变小畸形,果皮变薄,风味减色。尤其后期天气干旱,灌水不及时,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甜椒病毒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防治方法。据甜椒喜肥的特点,以及国外报导“锌”对烟草花叶病毒有钝化作用的启示。近年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正>酒泉市农科院成功选育彩色甜椒新品种——酒椒1号由酒泉市农科院选育的彩色甜椒新品种"酒椒1号"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认定登记(登记号:GPD辣椒(2018)621003),该品种丰产性好,平均亩产鲜椒3 986.2千克,较对照(茄门甜椒)增产7.4%,品质优,成熟果干物质含量8.72克/100克、维生素C含量64.8毫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7.2%,高抗病毒病CMV、TMV,抗疫病,中抗炭疽病、  相似文献   

20.
甜椒对光照要求不甚严格、短时间的遮光对产量影响不大,但却避免了因高温引起的落花和病害。甜椒进入生长中后期以后、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0℃左右,单作直射强光照晒,对甜椒的生长发育不利、也易诱发病毒病。利用豆角与甜椒间作套种、豆角可为甜椒遮光。这样,既可以避免高温,减轻甜椒病害,也有利于双双获得丰收。增加收入。一般每亩可产豆角800~900公斤.甜椒4000~5000公斤,收入1500~2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