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草莓为试材,进行田间小区和大棚控制试验,研究调查了施用公主岭霉素后草莓植株性状和果实性状的变化,以期明确施用公主岭霉素对草莓生长及果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以公主岭霉素水浸提液灌根,"公主四号"和"公主三号"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82.46%和84.57%,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8%和18.15%,且定植后草莓幼苗在株高、叶柄长、叶长、叶宽、叶数、径冠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其中叶片大小和叶数的差异显著。移栽后的最佳灌根浓度为100×稀释液。该研究中叶片喷雾、灌根及喷雾与灌根协同施用,3种不同的施药方式下草莓生长的物候期均无明显变化。在草莓果实性状方面,灌根处理较其它2种方式显著,草莓最大果质量和平均果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18%和13.79%,且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实硬度比对照显著提高。综上表明合理施用公主岭霉素可促进草莓苗势和果品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研究钾肥的合理使用浓度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草莓生产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艳丽草莓为试材,分别在半促成和促成栽培模式下,调查不同浓度K_(2)SO_(4)溶液处理对植株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促成栽培模式下,6mmol/L浓度处理对草莓植株的株高、冠径生长效果最好;10mmol/L浓度处理对叶柄长、叶面积、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促进效果最好,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单果重及3种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促成栽培模式下,6~12 mmol/L浓度处理均不同程度促进了草莓植株的生长,8 mmol/L浓度处理对单株产量增加效果最好,8~10 mmol/L浓度处理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最大单果重提高效果最好,10 mmol/L浓度处理对果实3种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黄贵人"彩椒为试材,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究了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对早春日光温室有机栽培条件下彩椒的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在植株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及抗病性方面均有提高。其中苗期施用+定植后叶面喷施+灌根(T2)、苗期不施用+定植后叶面喷施+灌根(T02)处理在单株产量、小区产量、折合667m2产量上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增产率分别为64.38%、50.20%;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了10.75、9.12mg/100g,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3.04%、2.26%;对蓟马的防效在第7天时分别达到96.9%、90.3%,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试验表明,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对提高彩椒植株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及抗病性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有机彩椒栽培生产中推荐T2、T02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甲壳素对克服日光温室草莓连作障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光温室草莓连作易发生植株根系弱化、病虫害加重、果实品质下降等连作障碍问题,开展了在日光温室连作草莓管理中施用甲壳素(阿波罗963养根素)灌根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草莓定植到开花期连续使用甲壳素灌根3次,对提高草莓植株株高、座果率、早熟性、平均单果重、产量品质及延缓根系衰老方面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植株高度提高5.6%、座果数量提高20%、前期结果数量提高12.8%、平均单果重增长3.61%、每667 m^2产量增加30.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5%、根系延展长度提高17.8%,根系鲜重提高26.9%,这为缓解草莓连作障碍和指导日光温室连作草莓施用甲壳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日光温室栽培的‘章姬’草莓为试材,对安装有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温室内温度进行监控,并与人工控制温室比较了草莓移栽后的成活率、物候期、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安装有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温室内温度更有利于草莓的生长,且草莓移栽成活率、单株结果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667 m2产量明显高于人工控制温室。该系统在半干旱区日光温室反季节栽培中对提高草莓的成活率和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通过地热线加热控制使日光温室草莓生长期的夜间根际温度分别为13、16、19、22℃,以不经过加热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温度下草莓的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夜间根际温度有利于草莓的营养生长,4个加温处理草莓的株高、冠幅、叶面积、叶柄长、根颈粗、主根数、根冠比等营养生长指标均高于对照;根际温度的升高提高了草莓的单株果数和产量,13、16、19℃3个处理的草莓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91%、41.05%和8.33%,但22℃处理的产量比对照下降14.64%;除22℃处理以外,其他3个加温处理草莓的优质果率均高于对照,但4个加温处理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草莓生长结果各项指标可以得出,16℃为最适加温温度。  相似文献   

7.
以"绿都菌剂1号"为试材,设基质处理、灌根、叶面喷施3种施肥方法,研究了生物菌剂对西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处理后,基质的速效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定植前基质速效氮、磷、钾含量,采用灌根施肥,植株的茎粗、株高、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基质处理和叶面喷施,叶面喷施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明显高于基质处理和灌根,且果实的纵横径高于基质处理和灌根。采用3种施肥方法,植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干鲜重差异显著,叶面喷施单株产量、小区产量、折合667m2产量均高于基质处理和灌根,单株产量比基质处理和灌根产量增幅15.1%、10.3%,小区产量比基质处理和灌根产量增幅15.1%、9.4%,折合667m2产量增幅15.8%、10.35%。从肥效试验结果来看,该生物菌剂在实际生产中值得推广,但今后还需继续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以为农业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聚-γ-谷氨酸改善赣南纽荷尔脐橙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γ-谷氨酸(γ-PGA,以下简称PGA)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聚合氨基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等优点。本试验开展了PGA对江西赣南纽荷尔脐橙外观和内在品质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PGA能显著提高纽荷尔脐橙的单果重,增幅可达17.26%~19.13%,春肥施用时添加100mg/L的PGA灌根,能够使纽荷尔脐橙单株产量提高;(2)PGA可以加快纽荷尔脐橙果实的纵向生长,增加可食率,以春肥和壮果肥都施用200mg/L的PGA灌根效果明显;(3)PGA对可溶性固形物有一定的影响,纽荷尔脐橙试验中春肥和壮果肥都添加200mg/L PGA灌根可增加可溶性固形物0.6%;PGA处理降低了纽荷尔脐橙的有机酸,可以增大固酸比,以春肥和壮果肥都施用200mg/L PGA灌根效果最明显,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15.6%和11.8%,果实大小均,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9.
以12年生鲁北冬枣和40年生金丝小枣为试材,分别在常规施肥基础上进行增施微生物肥的效果试验,均设增施喷叶型微生物肥处理,于花前、花后、坐果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5次喷叶400~500倍液;灌根型微生物肥处理,于发芽前灌根1次,每666.7 m2施3 L,稀释300倍液。结果表明,2个处理对鲁北冬枣比常规施肥的产量显著增加,喷叶型肥处理在提高百叶重、单果重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灌根型肥处理,而在果实硬度方面却显著低于灌根型肥处理;2个处理对金丝小枣比常规施肥的单果重、产量明显提升,成熟期延后7~10 d,喷叶型肥处理在提升果枝比、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产量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灌根型肥处理,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降低。增施微生物肥后2个品种枣都比各自的常规施肥显著增加经济收入,投入产出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菌肥对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枥乙女"和"章姬"3个草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硫磺熏蒸、硫磺熏蒸加微生物菌肥灌根2种处理对3个草莓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磺熏蒸过程中,加入微生物菌肥灌根处理对草莓的光合特性的影响显著,"枥乙女"、"红颜"和"章姬"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增加。说明硫磺熏蒸加微生物菌肥灌根处理可有效提高草莓的光合特性,从而为实现草莓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桂香"、"早熟一号"龙眼品种为试材,比较了管道输液施肥和常规土施对龙眼果实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输液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单株产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优于土施处理。"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纵径分别提高了3.24、2.40mm,横径分别提高了0.72、2.45mm;"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单果重分别提高了19.57%、20.28%;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23.23%、5.73%;可食率分别提高了4.45%、5.2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0.83%、17.24%;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8.89%、10.48%。管道输液还有效地提高了龙眼果实矿质营养元素N、K、Ca的含量,但对果实矿质营养元素P和Mg的含量影响不明显。"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果实N含量分别提高了17.37%、23.27%;果实K含量分别提高了12.93%、17.30%;果实Ca含量分别提高了32.33%、16.96%。  相似文献   

12.
草莓风味独特,酸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但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影响其商品价值。为了探究草莓的新型绿色保鲜方式,本试验以草莓为原料,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气体(plasma-processed air,PPA)灭菌法连续处理对草莓果实表面微生物、腐烂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PA连续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表面菌落数量,并能延缓果实腐烂,在贮藏结束时,PPA连续处理组草莓表面菌落数较对照组下降了1.53lg(CFU/g),腐烂率较对照组降低了21.66%,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PA连续处理对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失重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没有影响。因此,PPA连续处理能适用于草莓的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3.
氟啶胺防治青花菜根肿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青花菜根肿病的发生特点,采用穴盘育苗时药液拌基质及移栽后不同时期灌根的方式,研究50%氟啶胺悬浮剂(SC)不同施用方法对青花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以及苗期和成株期植株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基质拌50%氟啶胺SC1 000、2 000、3 000倍液处理对青花菜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均抑制幼苗生长,与对照相比株高变矮、第1片真叶变短,药剂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故不宜在育苗期使用该药剂。移栽后不同时期50%氟啶胺SC 1 000倍液灌根处理对青花菜根肿病防效显著,移栽后3 d和30 d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到92.21%,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移栽后3 d灌根处理,相对防效为74.03%,极显著优于发病后灌根处理;药液2次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1次灌根处理,根肿病显症前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显症后灌根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叶喷褪黑素对草莓生长、光合及品质的影响,以香野草莓为供试材料,在第1序果初花期至成熟期规律喷施150、300、450、600μmol·L-1褪黑素溶液(即T1、T2、T3、T4处理)和清水(对照),测定草莓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和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叶喷适宜浓度褪黑素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和叶片光合作用,改善果实品质。随着褪黑素浓度增加,草莓植株叶柄长、叶面积、叶片SPAD值、单果质量、Fv/Fm、Fv/Fo、ABS/RC和净光合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T3处理的草莓叶柄长、叶面积、叶片SPAD值和单果质量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比对照分别提高47.98%、62.22%、16.82%和38.68%;T2处理的叶柄长和叶片SPAD值显著高于对照,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VC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93、0.24、2.69、-0.12百分点和50.65%,且单果质量比对照增加23.12%;T1处理的果实游离氨基酸、类黄酮和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16...  相似文献   

15.
LED补光对设施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以LED红∶蓝∶白=1∶1∶1为处理,自然光为对照,研究了光质对设施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克服冬季雾霾影响温室内光照弱的环境条件,探索设施草莓优质高产措施。结果表明:通过LED补光可以显著提高草莓植株生长量,净光合速率等大于自然光处理;LED补光组最大单果质量、平均单果质量均大于对照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以晶玉草莓为材料,研究采前叶面喷施螯合钙对草莓果实品质、果实钙不同形态含量及贮藏期草莓灰霉病病情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叶面喷施螯合钙能显著提高草莓成熟期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贮藏期草莓灰霉病病情指数;果胶酸钙是草莓果实中主要钙形态,其含量占果实中总钙含量的27.3%~33.2%;相关性分析表明,草莓果实硬度与果胶酸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钙含量与水溶性有机酸钙、果胶酸钙、磷酸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硝酸钙与草酸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面喷施螯合钙处理可促进草莓果实中可溶性钙向难溶性钙转化,延缓果实软化,其中以绿熟期喷施5 mmol/L螯合钙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酵素有机肥对京郊桃的产量品质与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6 a生"久保"品种桃和4 a生"北京24号"品种桃为试材,比较了基施酵素有机肥,配合叶施和根灌酵素处理,基施农家肥,配合叶面喷肥处理及常规施肥3种处理对桃果实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施肥处理中,施用酵素有机肥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久保"桃和"北京24号"桃果实产量,分别为8 250 kg/hm2和4 365 kg/h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1.36%和1.92%,Vc含量分别降低0.64 mg/100g和0.68 mg/100 g,着色指数分别增加63.5%和67.7%;并且贮藏中烂果率降低13%.  相似文献   

18.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穴盘规格对草莓苗生长及定植后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4种规格中,"15穴"规格繁育的草莓苗株高、株幅、茎粗、叶面积、根长、根数、地上鲜重和根鲜重分别为14.60 cm、295.84 cm^2、0.40 cm、93.76 cm^2、15.5 cm、17.67根、4.33 g和0.99 g,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定植后,不同规格穴盘繁育的苗在果实成熟期方面,"50穴"始花期最大可提前11 d,成熟期最大可提前8 d;产量方面,以"50穴"繁育的苗为最优,平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分别为28.29 g和419.87 g;品质方面,"50穴"繁育的苗可溶性蛋白(17.62 mg/100 mg)、维生素C(72.62 mg/100 mg)、可溶性糖(4.31%)含量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总体来说, 50穴孔规格的穴盘比较适宜红颜草莓种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以3年生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测定其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可溶性中性转化酶(SNI)、细胞壁转化酶(CBAI)和蔗糖合成酶(SSⅡ)活性,以研究葡萄果实糖类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根域限制栽培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与对照组相比,根域限制组葡萄糖含量提高了12.8%,果糖含量提高了3.4%,蔗糖含量提高了20.0%,总糖含量提高了10.8%。说明根域限制栽培显著提高了"红地球"葡萄果实成熟期的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糖含量的提高受到了SAI、SNI、CBAI、SSⅡ活性的调控;根域限制栽培显著提高了转色期SAI和CBAI的活性和成熟期SNI和SSⅡ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市售生长调节剂对草莓果实外观和品质的影响,搜集该类产品进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处理能提高草莓果实果型指数13%~19.8%,差异显著;大部分处理对髓心空洞影响不明显;能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2~2.3Bri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