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晒青茶杀青程度对后发酵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3年采用云南大叶种群体种鲜叶,开展了轻、适度、老三种不同杀青程度的晒青茶品质对比试验,经自然贮藏6年后进行晒青茶后发酵感官品质比较分析,得出杀青程度适度或适度稍嫩的晒青茶后发酵品质优于杀青程度偏嫩和偏老的。  相似文献   

2.
回交法对提高亚麻出麻率和纤维产量上效果显著.在选种效果上,以回交一代选种效果为最佳;回交二代选种效果也很好,特别是对攻关性状的选择上效果显著;回交三代选种效果最不理想.在回归亲本和非回归亲本的选择上,均是出麻率和纤维产量愈高,综合经济性状愈优良的品种,后代选择的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3.
在灌木茶树留养改造形成乔木茶树的过程中,出现了改造中的灌木茶树、乔木茶树以及改造后的乔木茶树3种类型的茶树。本文对不同季节的上述3类茶树加工的晒青茶叶的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应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晒青茶的各内含成分含量,发现除苏氨酸、精氨酸和γ-氨基丁酸外,乔木晒青茶的茶氨酸、谷氨酸等15种氨基酸含量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均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而乔木晒青茶的茶多酚、没食子酸、1,4,6-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显著低于灌木晒青茶(P<0.05),感官审评表明灌木晒青茶滋味较乔木晒青茶苦涩;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分析表明,两类茶聚成不同簇,进一步证实了茶叶生化成分存在差异。春季样品中,除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异外,乔木晒青茶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秋季样品中,乔木晒青茶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但乔木晒青茶的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则显著低于灌木晒青茶(P<0.05),而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与灌木晒青茶比较,改造形成的乔木晒青茶的氨基酸含量提高,多酚含量降低,苦涩度降低,部分抗氧化活性指标提高,表明灌木茶树留养改造成乔木茶树,能够提高晒青茶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割手密GX83-10嫩叶鞘为材料,从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分化,分化苗增殖壮苗、生根等方面,探讨了割手密嫩叶鞘愈伤组织诱导与成苗技术,为开展割手密抗逆基因的功能鉴定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绿茶不绿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要绿,红茶要红,这是茶叶品质好的主要标志之一。我们临湘县除生产老青茶外,主要生产炒青绿茶。随着老青茶销售量有限,绿茶的产量会越来越多。绿茶不绿,也是我县绿茶生产中常见的弊病,这种弊病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因其程度不同而有差别。绿茶要求汤请叶绿。绿茶不绿主要表现在茶汤混浊泛黄红;叶不绿而出现三红(红筋、红便、红叶)和闷黄叶。绿茶不绿不仅于毛条外形色泽乌暗不  相似文献   

6.
老青茶,顾名思义老茶也,是我国茶叶中一个主要茶类。咸宁老青茶生产有100多年历史,解放前兴盛年的1910年曾产老青茶10万余箱。现老青茶生产遍及全市各地,年产量在1.25至1.5万公担,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70—80%。  相似文献   

7.
回交法对提高亚麻出麻率和纤维产量上效果显著。在选种效果上,以回交一代选种效果为最佳;回交二代选种效果也很好,特别是对攻关性状的选择上效果显著;回交三代选种效果最不理想。在回归亲本和非回归亲本的选择上,均是出麻率和纤维产量愈高,综合经济性状愈优良的品种,后代选择的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8.
云南晒青茶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生产原料。本文通过对云南晒青茶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论述,提出云南晒青茶初加工技术要点,为促进云南普洱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临湘边销茶初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临湘茶厂建厂以前,我县历来生产老青茶,建厂后,为了适应茯砖茶对原料的要求,开始生产一部分改制老青茶。目前我县生产的边销茶原料包括改制茶和老青茶两种。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不同产地晒青茶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对云南双江、镇康和景谷三个主产茶区的晒青茶样及其在渥堆过程中不同翻次茶样进行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其目的是要探明晒青茶在渥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变化原因并初步阐明晒青茶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变化与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三个产地的晒青茶在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下降幅度为40%~60%,含量的减少与渥堆过程中的湿热作用及微生物作用关系密切,但多酚含量的减少对普洱茶独特品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虽然几经指出根系的形态和生理性状存在着遗传差异,但对其遗传模式缺乏了解,因而限制了在育种中的应用.谷物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根系对地上部生长的重要性,似乎主要取决于株间竞争程度.密植条件下,会明显降低不定根比重而提高种子根的重要性.种子根性状的遗传力大于不定根的.因此,种子根更适合作物育种的选择指标.实践证明,在选择中采用根系标准有利于抗旱性育种.在砂壤上燕麦和大麦种子根发育愈好产量就愈稳.看来根系长、深且分布广,特别在特殊土层中根系较长而密,是低投入品种之显著特点.为了探明地上部和根系性状的最佳组合,需要更进一步研究,解决大量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位于闽南沿海的惠安,是青茶产销古县:传说有野生茶树;远在唐末前茶叶商贸萌起,明、清茶叶商贸达盛;清朝中后期栽培、制造、加工兴起,与安溪齐名为闽南青茶发源地.因此,发掘惠安茶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经初步查考搜集整理此文.错漏难免请予究正.  相似文献   

13.
张堂恒 《茶叶科学》1966,3(1):18-23
制造武夷岩茶的鲜叶以水仙品种的品质最好,主要是水仙鲜叶中水浸出物和水溶性茶鞣质的含量较多,同时水仙又是一个无性繁殖系,嫩梢生长较整齐,使鲜叶的机械组成较合适。岩茶特别重视香气和滋味,因此要求鲜叶中含有丰富的醚浸出物和水溶性茶鞣质,并成一定比例(约为1∶2)。以各种儿茶素含量而论,要求非酯型的多,酯型的少,两者的比例(参数)愈小愈好。根据化学成分分析资料,都说明第二、三叶嫩梢最适于岩茶制造。从不同季节和不同日期采摘的鲜叶品质而论,也可用上述两种比例来说明。不同季节和 不同嫩度鲜叶品质的好坏,又可用单糖和双糖  相似文献   

14.
台湾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及包种茶属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其采制方法和品质特点则与福建和广东的乌龙茶略有异同。从鲜叶原料看,台湾乌龙比较细嫩带有毫芽,而福建、广东则要求采成熟的嫩梢,即新梢形成驻芽时(俗称开面)采摘。从制造过程发酵程度看,台湾乌龙茶发酵最足,汤色偏红。其次是福建闽北的乌龙茶如武夷水仙及广东的水仙。再次是福建安溪的乌龙茶如安溪铁观音。而包种发酵程度最轻。茶汤汤色也依次逐渐由红而转为杏黄。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散茶轻压、紧压茶手筑和机压的方法进行自然发花,分别制成轻压晒青散茯、手筑晒青茯砖和机压晒青茯砖,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检测,对晒青茶发花前后的感官品质和主要风味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话后3种晒青茶的苦涩味和收敛性均明显减弱,滋味向醇和转变,香气由清香变为陈香且具有独特的菌花香,汤色由...  相似文献   

16.
曹跃生 《中国茶叶》2007,29(1):29-30
蒸青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蒸(杀)青-叶打-粗揉-揉捻-中揉-精揉-烘干。这种有别于炒、烘、晒青茶的工序,形成了蒸青茶特有的品质,即干茶深绿油润、汤色浅绿清澈、叶底翠绿、滋味醇和、香气鲜爽、条索细直紧圆形似松针。蒸青茶的品质与工艺参数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目前蒸青茶多采用连续化生产,确定了工艺参数往往在一天的生产中都不作大的改变。进厂的鲜叶质量水平虽然当天相差不多,却也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鲜叶的新鲜度和含水量都会有较大的变化;一天中不同时间生产车间的温度、气压也有不同;且不同班次,不同操作工人的操作习惯也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对产品质量有所影响,因此加强在制品的审评,及时发现某项因子的缺陷从而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对确保整体产品质量的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9月 1 9日 ,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蒸青茶分会成立大会在杭州市瓶窑大厦召开。 46位会员出席。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费根楠会长到会祝贺并讲话。大会审议通过了孔祥法同志作的《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蒸青茶分会筹备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蒸青茶分会工作规则》、《行业自律公约》和《会费交纳及费用管理规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并推举出名誉会长。孔祥法当选为会长 ,冯泉林为名誉会长。孔祥法在致辞中说 ,蒸青茶分会的成立是我省蒸青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  相似文献   

18.
2.1.3青茶类及其品种花色青茶类又称乌龙茶类,是一类品质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类。青茶类是以茶树“开面叶”为原料,经晒青、凉青、摇青、碰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近年来,福建乌龙茶区引入台湾乌龙茶轻发酵工艺,使青茶外形圆结,汤色清绿,香气呈花香、水果香等清香型茶品,与传统工艺加工的浓香“型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点完全不同。二个品系的茶品都有一定的消费群体,成年人、老年人较喜爱浓香型,青年人较喜爱清香型。青茶类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三省,较有代表性的有广东凤凰单枞、岭头单枞,福建武夷山大红袍、武夷…  相似文献   

19.
陕青茶主产于陕西紫阳茶区镇巴县,为晒青绿茶,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大西北地区人民和少数民族最喜爱的茶叶之一。本文介绍了传统陕青茶的历史背景、品质特点、生产加工流程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云南双江、镇康和景谷三个主产茶区的晒青茶样及其在渥堆过程中不同翻次茶样进行荼多酚含量的测定,探明晒青茶在渥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变化原因并初步阐明晒青茶渥堆过程中荼多酚的变化与昔洱茶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产地的晒青茶在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下降幅度为40%-60%,含量的减少与渥堆过程中的湿热作用及微生物作用关系密切,但多酚含量的减少对普洱茶独特品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