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结果,甘蔗二次施肥比常规施肥每公倾增产7.71吨,经过二年新植、宿根蔗示范平均每公倾产量均在90吨以上,是一项增产、增糖的可行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甘蔗二次施肥比常规施肥每公顷增产7.74吨,几年大面积示范结果,平均每公顷产量均在90吨以上,是一项省工、增产增糖的可行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春植蔗施用鱼粉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产量及品质效应。结果表明:甘蔗施用鱼粉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增产增糖效应显著,蔗茎产量比对照增产25.76%(二次施肥法)和15.94%(三次施肥法),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二次施肥法的每hm^2蔗糖含量比对照增产16.42%,三次施肥法则与对照相若。  相似文献   

4.
在烟后稻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每667m^2增产稻谷15.6kg,净增收47.06元;测土配方施肥比空白对照每667m^2增产稻谷145.1kg,净增收331.6元,烟后稻测土配方施肥能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5.
甘蔗喷施禾露增产剂,比喷清水的对照每公顷增产7.748吨,增幅7.6%;蔗汁品质得到改善,甘蔗蔗糖分提高1.5%(绝对值),增幅10.6%,增产、增糖显著,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有机无机复肥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蔗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有机无机复肥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蔗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在公顷施1.125-1.875吨之间,甘蔗产量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其中公顷施1.50吨和1.875吨的处理与公顷施1.125吨的处理和对照产量差异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产量和经济效益来看,作者认为,该有机无机复肥在甘蔗上的适宜施肥水平为每公顷1.5-1.875吨。  相似文献   

7.
缓控释肥料在香蕉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香蕉施用缓控释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香蕉施用缓控释肥比配方施肥和习惯施肥施肥次数减少4~5次,缓控释肥处理单果重比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加6g、13g,缓控释肥处理比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处理增产效果显著,每666.67m2产量分别增加118.0kg、203.3 kg,缓控释肥处理的产值每666.67m2比配方施肥和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加424.8元、731.9元。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现有水田2.3万hm’,推广新技术以来,采取全层施肥钵苗八工摇我、深施肥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例深施肥等技术,水稻产量已增至600kg/%67m’。1998年又开展了机械深施肥与钵苗摆栽技术配套应用试验示范,面积达133.3hm’,平均667m’产稻谷728.skg,较其它栽植方式平均增产19%以上,效益十分显著。】试验方法试验处理小区水整平后沉浆3~5日.利用机动插秧机配带ZZTF一6型水稻深施肥器施肥,每667n。’施磷酸二按6~sks、尿素8~lObs、氯化钾3~skg,然后将锦苗八工摆栽在垄体上。田间管理中期施尿素2~3kg/667m’…  相似文献   

9.
烤烟优质适产栽培配套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2000年,浏阳市在烤烟生产中逐年推广了双层施肥、化学除草、地膜覆盖的配套栽培技术。该项技术推广5年来的效果表明,用总施肥量60%的肥料作基肥,在距垄面5cm深处和15-20cm深处实施双层施肥,每公顷烟田用“都尔”乳油1200-1500ml,进行化学除草,并用宽900mm,厚0.006-0.008mm的地膜进行覆盖,有利于改善烤烟生长发育的条件,促进烟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5年来全市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的烤烟面积共达1万公顷,增产烟叶2720余吨,增加产值240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浏阳市烤烟生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余世学 《玉米科学》1994,2(4):033-035
凉山彝族自治州从1984年引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巩固玉米覆盖效益,1987年开始进行地膜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历经7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实践,逐步改单作全覆盖栽培为分带轮作套种马铃薯、豆类和光叶紫花苕,用地养地相结合促进粮增产、钱增收。1993年完成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面积16407公顷,每公顷产玉米6846公斤,每公顷增产2756公斤,新增总产45229吨;其中马铃薯套种4052公顷,套种豆类(芸豆、黄豆)7281公顷,套种光叶紫花苕4428公顷,增收马铃薯34220吨、豆类3713吨、光叶紫花苕青99630吨,新增总产值3477万元,新增纯效益1737.4万元。推动了高寒山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农用腐殖酸菌剂在芥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农用腐殖酸菌剂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比常规施肥增产14.15%,生物统计结果,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常规施肥每666.67m2可增收510.08元,投入产出比为1:5.25。  相似文献   

12.
8.裹硫尿素颗粒肥——一种氮肥的前景在一些国家的灌溉稻田里,多季试验表明,粒重0.1克的裹硫尿素比粒重0.01克的普通尿素的肥效高得多。在相同情况下用这种肥料比一般尿素增产稻谷0.5吨/公顷。但国际肥料中心估计,裹硫尿素颗粒肥的成本比普通肥料高50%。菲律宾粮农组织特种肥料计划在菲律宾14个水稻农场施肥试验中,用含氮量35公斥的裹硫尿素颗粒肥作基肥,比含氮量相等的普通尿素每公顷增产0.5吨。(含氮量35公斤  相似文献   

13.
黄淮麦区麦棉两熟种植小麦平衡施肥 ,增加了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从而提高了小麦产量水平 ,小麦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 2 4 .3%~ 56 .8% ;施肥能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 ,其效率与施入化肥养分总量之间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 ,施肥处理每毫米水在每公顷土地上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小麦 1.9886~ 4 .2 6 56 kg。麦棉两熟小麦最佳施肥量为 377.12~ 389.15kg/hm2 ,N∶P2 O5∶ K2 O=1∶0 .5∶ 0 .5  相似文献   

14.
平衡施肥对麦棉套种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麦区棉两熟种植小麦平衡施肥,增加了小麦的有效穗粒、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了小麦量水平,小麦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24.3-56.8%;施肥能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其效率与施入化肥养分总量之间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施肥处理每毫米水在每公顷土地上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小麦1.9886-4.2656kg。麦棉两熟小麦最佳施肥量为377.12-389.15kg/hm^2,N:P2O5:K2O=1:0.5:0.  相似文献   

15.
余海根 《杂交水稻》2002,17(4):34-35
两优培九作单季稻栽培,在敏公顷施纯N270kg、P2O5 105kg、K2O 210kg 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施肥(氮肥)方法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穗肥(促花肥、促花肥)对两优培九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施用穗肥的4个处理产量均极显著高于不施穗肥的处理,而施用穗肥的4个处理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施用穗肥的增产原因主要在于有效穗、每穗粒数和二次枝梗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广西蔗糖》1997,(2):4-4
据有关方面预计,1996/1997年榨季全国(大陆)食糖产量680万吨左右,比上榨季增产57万吨,增幅9.2%。其中甘蔗糖产量537万多吨,甜菜糖142万多吨。甘蔗糖增产44万吨,主要来自云南、广东。广西本榨季人榨原料2040万吨左右,产糖235万吨,大灾之年仍增产食糖2万吨,食糖产销率比上年同期高出18个百分点,但食糖库存量仍然偏大,制糖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广东省食糖产量近123万吨,比上榨季增产11.8万吨,其中湛江市产糖77万多吨。云南省食糖产量可达111万吨左右,比上榨季增产27万吨左右。全国食糖增产…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有施肥水平上,研究微量元素肥料对水稻再高产的施用技术。结果表明,0.05%钼酸铵溶液于插秧前浇灌苗根,可使水稻增产16.5%;1%硫酸锌溶液于水稻穗分化始期叶面喷施,使每穗粒数增加,增产9.9%;0.1%硼酸溶液于齐穗期叶面喷施,能提高千粒重,稻谷增产4.4%。  相似文献   

18.
纸筒育苗移栽甜菜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这已在日本甜菜生产实践中得以证实。日本在战前每公顷甜菜产量仅有10余吨,1965年以前亦只限于25吨左右,自1956年增田昭芳博士开始研究“纸筒育苗移栽法”起,由于其增产幅度可达20—30%,便很快运用于生产,至1965年纸筒育苗移栽面积达甜菜总种植面积的20%左右,十年后的1975年达80%左右,这时日本甜菜产量提高到45—50吨/公顷。到1981年,移栽面积己达日本甜菜总面积的93.5%,平均公顷产量达58.5吨。日本在15年内,甜菜单产增加一倍以上,除运用高产杂优品种、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和提高施肥水平外,采用纸筒育苗移栽技术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化肥在农作物增产因素中所起的作用一般为40%—60%左右。然而,近年来,尽管我国化肥用量增加了一倍,而粮食产量却增加不到10%。国内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对科学施肥在粮食增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我国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养分比例不协调,氰肥比例偏高,磷钾肥比例偏低,缺钾土壤面积扩大。其二,我国农业以农户经营为主,土地面积小且分散,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普遍较低,一些行之有效的施肥技术,如配方施肥、经济施肥等得不到应有的普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呼吁,必须改变我国化肥生产、进口、分配、流通、使用分属…  相似文献   

20.
棉花平衡施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棉花施用钾肥增产效果显著。施钾后棉株生长健壮,抗倒伏抗病虫害。春棉区N、P、K适宜施用量为每公顷180、112.5、135kg,夏棉区为135、90、112.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