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盆栽‘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浇施浓度为100 nmol·L~(-1)的外源褪黑素(melatonin)后,在110 n L·L~(-1)臭氧浓度胁迫下,测定葡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并结合叶绿素荧光淬灭分析葡萄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浇施褪黑素提高了臭氧胁迫下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的比值,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和叶片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m),以及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Q_A以后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_o),从而缓解了臭氧胁迫下的光抑制程度。结论:外源褪黑素缓解了臭氧胁迫下葡萄叶片叶绿素的降解,通过调节光系统的能量分配,缓解了臭氧胁迫对光合作用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刁珊  NAMI Kana  纪薇  杨明霞 《果树学报》2023,(9):1871-1884
【目的】缺水是影响干旱区葡萄种植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筛选抗旱鲜食葡萄品种和葡萄抗旱的相关指标。【方法】以丽红宝、晶红宝、无核翠宝等11个鲜食葡萄品种幼苗为材料,进行自然干旱处理,测定其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幼苗抗旱性差异并筛选相关指标。【结果】干旱胁迫对植株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Rfd与NPQ,Fm与Fp、Fv、Fv/Fm,Fp与Fv、Fv/Fm,Fv与Fv/Fm,叶绿素a含量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主成分分析表明,11个葡萄品种抗旱性排序为:丽红宝>秋红宝>茉莉香>巨茉莉>无核白>晶红宝>火焰无核>晚黑宝>无核...  相似文献   

3.
以"左山一"和"双丰"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技术,研究了山葡萄叶片被霜霉病菌侵染后的光系统活性,以深入研究霜霉病对山葡萄影响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山葡萄叶片感病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相对可变荧光在J点和I点的值Vj和Vi逐渐上升,电子传递受体侧受到伤害,不同品种间对霜霉病的抗性也存在差异,"左山一"较"双丰"更抗病。  相似文献   

4.
探讨氯化钠盐胁迫对葡萄砧木‘3309C’叶片光系统Ⅰ(PSI)和光系统Ⅱ(PSII)活性的影响,为滨海盐碱地葡萄栽培提供理论参考。以1年生葡萄砧木‘3309C’为试材,通过同时测定葡萄叶片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和P700^+再还原动力学曲线,结合叶绿素荧光淬灭分析,探讨了持续盐胁迫(100 mmol/L)对葡萄砧木叶片PSI和PSII活性的影响。随着盐处理时间的延长,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逐渐降低,PSII放氧复合体受破坏的程度和反应中心电子传递受阻程度均明显增大,最大荧光显著降低,盐胁迫导致葡萄叶片PSII与PSI间激发能分配严重偏离平衡,最大光氧化P700显著降低,且发生降低时间明显早于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P700^+再还原动力学曲线分析表明持续盐胁迫下葡萄叶片P700^+再还原半衰期逐渐增大,环式电子传递受阻。持续盐胁迫导致葡萄砧木叶片2个光系统激发能分配严重偏离平衡状态,抑制了光系统活性,更多的能量被用来进行热耗散,而围绕PSI的环式电子传递活性的降低则进一步加剧了葡萄叶片光系统的光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左山一"和"双丰"山葡萄当年生扦插苗光合作用及光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显著降低山葡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而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得到显著提高。无论在正常供水还是各种干旱胁迫处理情况下,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气孔导度(Gs)都随光强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后趋于平缓,胞间CO2浓度(Ci)随光强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后趋于平缓;与CK相比,各梯度干旱处理的山葡萄Pn、E和Gs值均低于CK,Ci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先降低后升高。因此认为,山葡萄对干旱胁迫敏感,生产中在山葡萄的生长季节要保证充分灌水。  相似文献   

6.
葡萄砧木的抗旱性鉴定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方法,对16个葡萄砧木品种(系)资源进行了抗旱性鉴定,并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葡萄砧木的生理变化规律,探讨了葡萄砧木的抗旱性机制,初步评价了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和方法。结果表明:葡萄砧木品种(系)间抗旱性存在差异,16个砧木品种(系)被划分为4个抗旱等级;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葡萄砧木生理代谢减弱(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等),并且抗旱性强的砧木生理代谢水平普遍高于抗旱性弱的砧木;可以把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丙二醛作为鉴定抗旱性大小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持续干旱法,研究檫木1年生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随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干旱胁迫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在干旱胁迫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显著;丙二醛含量变化较为复杂,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叶绿素a及Chla/Chlb的比值整体上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o增加,Fm、Fv/Fm、Fv/Fo、qP均下降,qN值保持相对稳定。综合结果表明,檫木的耐旱能力较差,不适宜干旱程度较严重的逆境。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下葡萄超微弱发光和光合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梅鹿辄"(‘Merlot’)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控水方式进行干旱胁迫,对比分析了干旱胁迫过程中葡萄叶片超微弱发光(UWL)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过程中,葡萄叶片的光合指标均有明显变化,净光合速率(assimilation rate,A)、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蒸腾速率(transportation rate,E)均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internal CO_2concentration,Ci)呈上升趋势;UWL强度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UWL强度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负相关。试验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UWL强度随光合作用的减弱而降低,二者相关性显著,UWL与光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甜樱桃吉塞拉砧木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甜樱桃吉塞拉系列砧木-吉塞拉6号(G6)、吉塞拉5号(G5)、Y1和B5的1 a生盆栽实生苗为试材,检测了其在干旱处理下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影响了吉塞拉砧木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各试材的净光合速率(Pn)、PSⅡ潜在活性(Fv/Fo)、实际原初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随胁迫程度的加重显著下降。干旱胁迫对吉塞拉砧木光合影响的效应既有品种间差异,又有处理间差异,轻度干旱促进了G5和B5的光合,而重度干旱胁迫对4种吉塞拉砧木的光合均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木莲在干旱逆境下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木莲为试材,采用不同的干旱强度,正常供水CK(土壤水分含量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80%,下同),轻度干旱胁迫P1(65%)、中度干旱胁迫P2(35%)、重度干旱胁迫P3(15%)4种处理方式对广西木莲抗旱能力进行研究,对广西木莲叶片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强,广西木莲的光合作用能力不断降低,Pmax、Tr、Gs等光合指标不断下降。但Ci在P2处理条件下达到最低,植物细胞获取CO2能力逐渐稳定,表现出了广西木莲较弱的抗旱能力;在对叶绿素荧光日变化值研究发现,Fv/Fm、ΦPSII具有随着光照日变化会自我恢复到一个稳定值,表明了广西木莲在逆境条件下能够维持植物体内一定的光合作用,保证植物体自身的能量获取。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几种化学制剂对干热风环境下葡萄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探求田间葡萄应对干热风胁迫的保护措施。以田间生长5年生‘威代尔’葡萄为试材,在干热风来临前预喷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S-诱抗素以及黄腐酸钾,对照喷等量清水,干热风来临当天测定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结合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叶绿素荧光淬灭分析,探讨几种化学制剂对田间葡萄光合作用抵御干热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环境导致了田间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明显降低,伴随叶片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降低及非光化学淬灭(NPQ)的升高,表征PSI光抑制的指标[Y(NA)]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干热风导致了葡萄叶片PSⅡ光抑制的发生,但未显著影响PSI活性。喷施几种化学制剂均不同程度缓解了干热风环境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胁迫作用,其中S-诱抗素和芸苔素内酯作用比较明显,叶面喷施维持了较高的PSⅡ活性,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及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幅度较小,黄腐酸钾在葡萄上的效果低于S-诱抗素和芸苔素内酯,表明喷施S-诱抗素和芸苔素内酯可以有效缓解田间干热风胁迫下葡萄叶片PSⅡ光抑制程度,从而维持较高光合活性。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转基因( PSAG12-ipt) 非洲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转基因( PSAG12-ipt) 非洲菊为材料, 研究干旱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干旱胁迫加剧, 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 、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 Fv’/Fm’) 、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 都表现出降低的趋势, 光化学反应的能量( P) 在叶片所吸收的光能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减少, 净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Gs) 也出现同样下降的趋势。随着干旱胁迫的解除, ΦPSⅡ、Fv’/Fm’、qP、ETR、Pn、Gs都显著上升, 缓慢恢复。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 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作用参数的变化幅度较小, 在干旱胁迫下各项参数下降较慢, 干旱胁迫结束后各项参数恢复较快。在干旱胁迫和恢复过程中, P在光能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转基因植株大于对照。反应中心由非光化学反应耗散的能量( E) 在干旱胁迫过程和恢复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高温下不同葡萄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温胁迫对葡萄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在45℃高温下测定不同葡萄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主要有Fo、Fm及Fv。高温下,‘和田黄’的Fo与其他品种相比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各品种间的Fm值没有显著的差异;‘巨玫瑰’的Fv/Fm值最小,与其他品种之间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其他品种的差异不大。在同样的高温胁迫下,不同葡萄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中Fo、Fv/Fm影响较大,而对Fm的影响较小,可以结合形态特性进行品种耐热性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牛丛丛  牛京京 《现代园艺》2023,(6):23-24+27
为研究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紫穗槐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设正常供水(CK)、干旱(D)、干旱胁迫喷施褪黑素处理(MD)。结果表明,和干旱胁迫相比,干旱胁迫喷施褪黑素处理显著增加了紫穗槐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显著提高了紫穗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但是均显著低于正常供水处理。干旱胁迫提高了SOD、POD和CAT活性,喷施褪黑素能够进一步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因此,褪黑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紫穗槐幼苗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5.
在水淹和干旱条件下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时间内,水淹促进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而干旱胁迫可严重抑制植株的生长,表现为15 d的水分胁迫试验中,水淹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光下可变荧光与光下最大荧光的比值Fv'/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净光合速率NPR增加,最小荧光值Fo下降,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之比值Fv/Fm变化不大;而干旱胁迫植物的叶绿素含量、Fv'/Fm'、Fv/Fm、ETR、qP和NPR下降,Fo值上升,处理15 d后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下葡萄根系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不同抗旱类型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葡萄根系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葡萄根系的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有密切的相关性。葡萄根系的相对电导率值,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其膜结构破坏相对要轻,其相对电导率变化小,因此其相对电导率值维持较低的水平;随干旱胁迫加强,不同葡萄品种根系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呈现上升趋势,抗旱的葡萄品种,其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明显大于不抗旱品种;干旱胁迫下,葡萄根系丙二醛含量增加,抗旱性弱品种增幅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幅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抗旱性强的葡萄品种,其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朱自果  阴启忠  张庆田  韩真  张倩  李勃 《园艺学报》2020,47(12):2290-2300
以欧洲葡萄‘粉红亚都蜜’(Vitis vinifera‘Yatomo Rose’)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研究葡萄NAC转录因子DRL1基因对逆境的响应。欧洲葡萄‘粉红亚都蜜’在激素和逆境胁迫下,DRL1表达呈下降趋势,其中以ABA和干旱胁迫处理最为显著。在ABA处理下DRL1转基因烟草株系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均高于野生型。干旱处理下,转基因植株对干旱的耐受性降低,同时胁迫相关基因NtLEA5、NtP5CR1、NtPSCS1、NtERD10C和NtDREB3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显著下降。此外,DRL1转基因烟草茎中柱发育受到抑制,尤其是导管横切面积仅为野生型的58%。以上结果表明,DRL1基因可能作为1个负向调节子参与植物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阐明亚精胺对葡萄耐旱性的影响,以红提葡萄为材料,在干旱条件下,喷施亚精胺1mmol/L,处理30d,研究在干旱条件下喷施亚精胺对红提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精胺可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提高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时清除干旱所引起的植物体内积累的活性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减轻干旱胁迫对葡萄的伤害,提高葡萄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9.
以山葡萄‘双丰,为试材,在转色前进行干旱处理,以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30%、60%为处理、80%为对照,研究干旱胁迫对山葡萄可滴定酸、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对山葡萄果实滴定酸影响不显著;可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总花色苷和二甲花翠素-3-葡萄糖苷含量,干旱处理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山葡萄叶片低温伤害的生理机制,以抗寒性差异明显的‘双丰’(山葡萄种内杂交种)和‘左优红’(种间杂交种)为试材,对低温处理过程中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加剧,两个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hl.a/b、Fv/Fm值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qp值及MDA含量明显增加;整个胁迫过程中NPQ值较稳定的‘双丰’其叶片遭受低温伤害程度较轻,NPQ值一直下降的‘左优红’叶片伤害程度较重,‘双丰’的NPQ值始终显著高于‘左优红’。‘双丰’叶片的SOD和APX活性始终较‘左优红’高。说明低温使山葡萄叶片叶绿素分解,PSⅡ电子传递受阻,激发能增加,造成叶绿体膜脂过氧化损伤;热耗散及抗氧化酶共同作用减轻了活性氧对叶片PSⅡ的伤害程度。由此可见,热耗散NPQ值及活性氧清除酶SOD和APX活性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个山葡萄品种叶片低温伤害程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