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在对湘南黄牛采取人工杂交改良的过程中,通过对湘中黑牛(安本F1代和F2代)母牛进行繁殖性能调查研究,并统计湘中黑牛母牛的发情季节、初配月龄、妊娠期、受胎率、成活率、所生犊牛各生长阶段体重体尺和泌乳期泌乳量。结果表明:湘中黑牛母牛初情期在8月龄,性成熟为12月龄左右,发情季节大都集中春秋两季,初配月龄在14~18月龄之间,发情周期18~24d,产犊间隔12个月。安本F2代母牛所生犊牛初生体重体尺数据略高于安本F1,其断奶后各阶段体重体尺数据也高于安本F1,安本F2代母牛泌乳性能要优于安本F1,表明安本F2代母牛繁殖性能优于安本F1代母牛。  相似文献   

2.
犊牛从断奶后到产犊前习惯上称为育成牛(或后备牛).更确切地说,从断奶后到配种年龄(6~18月龄)称育成牛,从配种怀孕到产犊期间(18~27月龄)称青年牛.后备母牛饲养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发育、第一次发情、配种及产后奶产量.  相似文献   

3.
犊牛从断奶直到第一胎产犊前习惯上称为育成牛(或后备牛),更确切地说,从断奶后到配种年龄(6~18月龄)称育成牛,从配种怀孕到产犊期间(18~27月龄)称青年牛.后备母牛饲养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发育、第一次发情、配种、产后奶产量.  相似文献   

4.
在含菜粕的肉仔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的饲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菜粕加酶组、菜粕对照组和豆粕对照组,观察肉鸡不同生长阶段,在日粮含菜粕3%~10%的饲料中添加复合酶EnergexCT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比较各试验鸡的增重及饲料利用率。结果表明,14日龄时豆粕对照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菜粕对照组和菜粕加酶组(p<005);而15~28日龄及29~42日龄阶段都以菜粕加酶组平均体重最高,增重最快,高于两对照组约3%,菜粕对照组可能因日粮中添加了微量解毒剂,中后期增重也赶上豆粕对照组。全期料重比:菜粕加酶组低于两对照组,饲料利用率提高1%~5%。此外,菜粕日粮中添加少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物质以解毒和排毒,也收到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养殖过程中,母牛产后不发情是指经产母牛产后经过60d依旧没有出现发情的非正常情况,通常由季节、体况、品种、疾病、胎次等多种因素引发该病,主要是导致患病母牛体内生殖激素分泌紊乱,正常发情是妊娠的基础和前提,不发情则使其无法在产后进行正常配种,从而增加空怀,减少受胎率,使养牛经济效益显著降低。本文作者分析母牛产后不发情的原因,归纳综合治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MR对犊牛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2头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犊,分为对照组(常规饲养)和试验组(TMR),分别在犊牛的2、3和4月龄进行体重和体尺的测量。[结果]TMR对犊牛各月龄体尺及体尺指数有提高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P〉0.05);而TMR提高了整个试验期犊牛的体重和月增重,并且在4月龄时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TMR比常规饲养更有利于犊牛早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正>扩大肉牛生产的关键,在于提高犊牛的数量和质量。这需要从搞好日常管理、提高配种技术、做好保胎工作三个方面入手。一、加强饲养管理1.改善饲养水平。营养条件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及犊牛成活等,都起着决定作用。日粮能量水平过高,母牛生殖器官脂肪浸润,性机能下降,受胎率降低,甚至造成难产,同时还会使乳腺内沉积脂肪,影响产后的乳汁分泌;日粮能量水平不足,母牛发情征状不明显或只排卵不发情,产后发情时间推迟,怀孕母牛则会造成  相似文献   

8.
正扩大肉牛生产的关键,在于提高犊牛的数量和质量。这需要从搞好日常管理、提高配种技术、做好保胎工作三个方面入手。一、加强饲养管理1.改善饲养水平。营养条件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及犊牛成活等,都起着决定作用。日粮能量水平过高,母牛生殖器官脂肪浸润,性机能下降,受胎率降低,甚至造成难产,同时还会使乳腺内沉积脂肪,影响产后的乳汁分泌;日粮能量水平不足,母牛发情征状不明显或只排卵不发情,产后发情时间推迟,怀孕母牛则会造成  相似文献   

9.
<正>扩大肉牛生产的关键,在于提高犊牛的数量和质量。这需要从搞好日常管理、提高配种技术、做好保胎工作三个方面入手。一、加强饲养管理1.改善饲养水平。营养条件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及犊牛成活等,都起着决定作用。日粮能量水平过高,母牛生殖器官脂肪浸润,性机能下降,受胎率降低,甚至造成难产,同时还会使乳腺内沉积脂肪,影响产后的乳汁分泌;日粮能量水平不足,母牛发情征状不明显或只排卵不发情,产后发情时间推迟,怀孕母牛则会造成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素对犊公牛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的影响。选取8头健康,平均体质量为(143.7±5.6)kg的6月龄犊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4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大豆素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增加了97.1 g/d(P=0.026);血清T-SOD、GSH-Px、Ig G、Ig M、IGF-1等指标分别提高了12.2%(P=0.029)、15.5%(P=0.046)、27.5%(P=0.003)、11.4%(P=0.008)和49.3%(P0.001);血清中血糖(P=0.005)和总胆固醇(P=0.080)浓度则有降低和降低趋势。综上所述,犊牛日粮中添加大豆素对其生长性能、机体抗氧化、免疫能力均有益处,可以作为犊牛日粮添加剂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1.
采用 10头初生犊牛 ,分为 2组 ,每组各 5头 ,分别进行 4 0日龄 (试验组 )和 10 0日龄 (对照组 )断奶试验。试验组 4 0日龄断奶后用代乳料喂至 10 0日龄 ,然后与对照组一起采食普通草料。结果 :两组犊牛各阶段体尺、体重、发病率 ,成活率的差异均不显著。而成本核算试验组每头犊牛的培育成本降低 5 2 5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安格斯、夏洛莱2个纯种牛不同季节出生后代生长发育早期的生产性能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格斯犊牛5月出生与7月出生相比体尺较小,且差异显著(P0.05);但在6月龄与12月龄体尺、体重上,5月出生犊牛生长发育优于7月出生牛(P0.01);夏洛莱犊牛2—5月出生与9—12月出生在体重、体尺上差异不显著(P0.05),6月龄时体斜长、管围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胸围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12月龄(周岁)时2—5月出生牛体尺、体重优于9—12月出生牛。同时,品种因素对出生重、体尺有显著影响,同等饲养管理方式下安格斯牛的生长发育较夏洛莱牛快,因此北疆地区应该优先使用安格斯品种的早熟性发展肉牛业,春季出生犊牛1岁前生产性能高的特性在养牛业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肉用犊牛的断奶时间一般是生后5~6个月,属于母牛哺乳下的自然断奶。由于产后2.5~3个月的母乳哺乳量已不能满足犊牛生长需要量的四分之一,犊牛恋奶又不放弃哺乳,因此不但影响母牛发情,还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1增产效益情况自然断奶情况下,往往母牛推迟发情2~3个月,犊牛体重少增长15~25kg,这两项因素无形中会给母牛养殖带来600元以上的损失。因地制宜制作简易犊牛栏可以防止犊牛恋奶,促进早期采食草料,挽回上述损失。2技术要点2.1简易犊牛栏的制作  相似文献   

14.
选择妊娠后期杂交母牛105头,按相似配对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3个组,研究放牧饲养条件下补饲微量元素、维生素复合预混料对提高肉牛繁殖性能及预防产后疾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微量元素、维生素复合预混料可显著缩短母牛产犊后初次发情时间和空怀天数13.40、12.09 d(P<0.01),1个情期受胎率和2个情期受胎率相应提高了12.86%、18.58%,产后瘫痪、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发病率大幅降低,每头牛妊娠需要的输精次数显著减少(P<0.05)。  相似文献   

15.
肉用母牛是指断奶后到配种前的母牛。育成期是母牛的骨骼、肌肉发育最快的时期,体形变化大。6~9月龄时,开始发情排卵,一般在18月龄,体重为成年体重的70%时可配种。肉用母牛的饲养目标是在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达到一年一胎的基础上,提高母牛泌乳性能和哺育犊牛的能力,进而生产质量好、断奶成活率高的犊牛。因此,就必须在母牛的成长过程中,按照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饲养。做好肉用母牛的饲养管理有利于提高母牛的繁殖机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研究弗莱维赫牛改良低产荷斯坦牛的效果,对40头5岁的低产荷斯坦奶牛选用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观察与配母牛的繁殖性能和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母牛受胎率、产犊率和犊牛成活率分别为90%、88.88%和93.75%,与对照组相比,受胎率显著提高(P<0.05),产犊率和犊牛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后代健康状况良好,各阶段体重和体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哺乳犊牛(5~21日龄)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刺五加合生元,研究其对哺乳犊牛的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刺五加合生元在反刍动物生产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选择胎次、体质量以及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母犊牛18头,按出生的时间顺序分为3个批次,每个批次6头犊牛,按完全随机化设计,分别为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试验组Ⅰ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分别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3组犊牛初始体质量差异不显著,自由采食相同的开始料和粗料,自由饮水,测定犊牛的生长性能;试验数据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则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试验开始时和在14日龄时,各组犊牛的体质量差异不明显(P0.05),在犊牛21日龄时,试验组Ⅲ犊牛的体质量显著高于试验组Ⅰ(P0.05)。在犊牛试验过程中,试验组Ⅲ犊牛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且试验组Ⅱ略高于试验组Ⅰ;在犊牛体尺方面,试验组Ⅲ犊牛的体直长比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提高了6.98%和3.36%,试验组Ⅲ犊牛的体斜长比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提高了6.36%和2.64%,试验组Ⅲ犊牛的胸围分别比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提高了3.30%和1.82%。说明在早期哺乳犊牛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合生元对其生长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且试验效果明显高于日粮中添加益生菌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7~12月选取年龄相近、体重差异不显著荷斯坦公犊2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培养成功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按公犊体重×105个/kg干细胞稀释至8 m L颈静脉注射至其体内,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空腹测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腰角宽,采血3 500 r/min离心15 min保存血清待检,共6次。【结果】培养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4、5、6月龄时,试验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月龄时,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时,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各项体尺指标在公犊生长发育高峰期时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中P含量在3、4、6月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Ca含量在5、6月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显著增加荷斯坦公犊牛的发育速度,有效的增加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选用6个不同品种的公牛(三河牛、秦川牛、安格斯牛、短角牛、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与湘西黄牛实行经济杂交,随机抽取各杂交方式初生犊牛10头共60头组成试验组,抽取湘西黄牛初生犊牛10头组成对照组,对犊牛各阶段的体质量、日增体质量及体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牛的体质量、日增体质量、体斜长、胸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生长阶段以6~12月龄增量最快,均超过1kg/d;试验组犊牛的体高、管围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国外品种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是湘西黄牛经济杂交的优势父本,国内品种秦川牛是湘西黄牛经济杂交的优势父本,杂交F1代育肥牛12月龄后出栏为宜。  相似文献   

20.
母牛正常妊娠期一般280d,产后空怀85~100d,产犊间距365~395d。母牛产后不发情是指经产母牛产后经过60d依旧没有出现发情,多种因素都能引发该病,但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奶牛产后5~6个月不发情,有些超过一年仍未见发情,给牛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作者分析了发病原因,针对性地归纳预防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