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海南"贵妃"杧为材料,探究了幼果期喷施噻苯隆(TDZ)和赤霉素(GA_3)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果期喷施TDZ可显著增加产量和单果质量,但果实品质略有下降;其中TDZ 20 mg/L+GA_3 10 mg/L处理会降低"贵妃"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香气成分,但对果实颜色、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大,处理果实耐贮性增加,能够正常转色,香甜多汁,口感与对照(清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二氢茉莉酸丙酯(PDJ)、茉莉酸甲酯(MeJA)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PDJ、MeJA改善葡萄果实色泽、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葡萄品种‘圣诞玫瑰’为试材,于转色期分别对果穗进行不同质量浓度(10 mg·L~(~(-1)),50 mg·L~(-1))PDJ、MeJA处理,研究花色苷、叶绿素、总酚、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等色泽、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PDJ、MeJ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果皮中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a、b含量,改善果实色泽;PDJ、MeJA处理后红绿色差指标a*值以及颜色指数CIRG值显著升高,而果面亮度L*值和黄蓝色差指标b*值显著下降,果实着色程度显著提高。PDJ、MeJ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促进果皮中总酚、类黄酮的积累,改善果实品质。在改善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方面,同浓度PDJ处理作用效果优于MeJA;50 mg·L~(-1)PDJ、MeJA处理效果分别好于10 mg·L~(-1)PDJ、MeJA处理。【结论】2种不同浓度PDJ、MeJA处理均改善了‘圣诞玫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其中以50 mg·L~(-1)PDJ处理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10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果实香气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香叶基二磷酸合成酶基因(VvGPPS)、芳樟醇/橙花醇合成酶基因(VvRiLinNer)、萜类合成酶基因(VvTPS)和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VvCCD1)在果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重度胁迫可显著降低‘玫瑰香’果实百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轻度胁迫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水分胁迫对采收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总酚含量影响较小。本研究中对照、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分别检测出41、43和33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化合物是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萜烯类次之,酚类和酯类物质含量较低。轻度胁迫可显著提高‘玫瑰香’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总量,分别较对照和重度胁迫高34.74%和36.92%,其中酯类、醛类和酚类物质含量均为最高,而醇类物质含量最低。重度胁迫酸类和醇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具有玫瑰花香味的萜烯类物质的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增加。水分胁迫上调了果实中VvTPS的表达量,但不利于VvRiLinNer和VvCCD1基因的表达。轻度胁迫果实中VvGPPS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但重度胁迫降低了该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量。综上,适度水分胁迫可显著提高‘玫瑰香’葡萄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有利于葡萄果实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酿酒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及糖含量和果实品质风味的影响,以‘蛇龙珠’葡萄为试材,于开花期、坐果期、膨大期和转色期用5、10、15、20 mmol·L-1的GABA溶液喷施叶面,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测定不同时期叶片光合色素、糖含量及成熟期果实品质风味,并采用PEN3电子鼻无损检测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聚类、线性判别(LDA)、主成分(PCA)及相关性分析对果实品质风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GABA处理提高了‘蛇龙珠’葡萄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改善了果实风味品质,其中各物候期10 mmol·L-1 GABA处理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10 mmol·L-1 GABA处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提高了9%,草酸及酒石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21%和108%。与对照相比GABA处理增加了果实香气物质种类与含量,且不同浓度GABA处理后葡萄果实香气物质种类相似,但含量差异显著,电子鼻分析结果与GC–MS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其中10 mmol·...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在巨峰葡萄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百绿丰富硒专用肥对葡萄果穗、果粒重量以及果实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对果实中硒的含量影响显著,在巨峰葡萄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一次60倍液和100倍液百绿丰富硒专用肥,果实含硒量达到0.04mg/kg,完全符合富硒葡萄0.02~0.10mg/kg的含硒量标准,可提升葡萄品质。  相似文献   

6.
乙酰丙酸对“巨峰”葡萄叶绿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乙酰丙酸,探究了乙酰丙酸对"巨峰"葡萄叶绿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乙酰丙酸能相对提高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稀释600倍的处理效果最明显,在幼果期喷施第4周后所有喷施乙酰丙酸处理叶绿素含量相对对照增加效果显著;喷施乙酰丙酸葡萄产量提高了5.1%~27.9%,喷施稀释600倍的增产效果最佳;喷施不同浓度乙酰丙酸使葡萄单果粒重提高了0.38~0.83g;喷施乙酰丙酸增加了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花青素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增加了葡萄皮的总酚物质、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利于葡萄色香味的增加,不影响果实维生素C和单宁酸含量,且以喷施稀释600倍的效果最佳。葡萄生产上,可以喷施稀释600倍的乙酰丙酸,以增产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桃品种春雪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1 000、1 500 mg/L)多效唑,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mg/L处理单果重、果肉起始硬度、果肉平均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核果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果皮硬度、果皮脆性均高于对照,果皮破裂距离均低于对照;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 mg/L处理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及固酸比、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显著改善了果实风味;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mg/L处理果实中农药残留量分别为0.29、0.64mg/kg,其中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 mg/L处理低于限量标准(MRL≤0.5 mg/kg)。综合来看,以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 mg/L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我国杧果产区因缺乏采后处理条件,致使杧果在贮藏期品质劣变严重,为此,研究了果实生长期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对"红贵妃"杧果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果实生长期MeJA 5 mg/L处理显著降低了杧果贮藏期的炭疽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延缓了果皮转黄,提高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使杧果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同时,MeJA处理抑制了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在货架前期降低了CAT和POD活性,提高了总酚、总黄酮、H_2O_2含量,在货架后期提高了CAT和POD活性,降低了H_2O_2含量。说明MeJA处理使杧果保持较好贮藏品质可能与其增强果实抗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芒果品种Keitt为试验材料,从果实生育期120 d起,多次喷施浓度为1 mmol/L的4种有机酸(水杨酸、苹果酸、香草酸、柠檬酸),以清水为对照。于果实生育期200 d采集果实,研究不同有机酸处理对芒果胎萌穿根、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处理能延缓芒果胎萌进程,抑制胎萌具有时效性,降低穿根率和抑制种子主根生长均效果显著;有机酸处理通过减轻芒果胎萌穿根影响果实品质和采后果实耐贮性,提高维生素C含量,降低维生素E、可滴定酸含量,正调控维生素C含量的积累,负调控维生素E和可滴定酸含量的积累;明显延缓芒果常温贮藏前期果实成熟进程,显著降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发病率。综合比较认为,在芒果果实生育期喷施浓度为1 mmol/L的柠檬酸对减轻芒果胎萌穿根危害、提升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褪黑素对鲜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为褪黑素改善果实品质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延后栽培模式,在葡萄转色前,采用50、100、200、500μmol/L褪黑素水溶液进行全树喷施2次,以喷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葡萄果实形态指标(单粒重、纵横径和果形指数)、果皮色泽(L*、a*、b*)、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以及酚类物质(总酚、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间的果实品质各指标(果形指数、果皮色泽除外)与对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褪黑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单粒重、纵径,增加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并且有利于果实中酚类物质(总酚、黄酮和花色苷)积累,降低果实横径和可滴定酸含量;尤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最大、效果最明显。综合分析认为,在葡萄转色前喷施褪黑素,可以改善设施延后栽培‘红地球’果实品质,其中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对改善‘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柠檬酸、草酸与氮磷钾肥配施对葡萄产量、果实品质、养分吸收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低分子质量有机酸与应用浓度,为阳光玫瑰葡萄提质增香专用肥料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施用氮磷钾肥为对照,设置5%与10%的柠檬酸(LC与HC)、草酸(LO与HO)与氮磷钾肥配施为处理,测定葡萄单果质量、产量、品质、养分及香气物质含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10%草酸处理葡萄产量显著升高36.18%,硬度显著升高11.94%。5%草酸处理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最高,分别较对照显著升高18.75%与69.21%;5%柠檬酸、草酸处理果实糖酸比显著升高,10%柠檬酸、草酸处理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升高。草酸处理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感官肉质风味与综合评价指标。5%草酸处理较对照显著降低了叶片中NPK含量,而10%柠檬酸处理果实NPK含量均有所升高,其中P与K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60.42%与24.02%;施用柠檬酸与草酸均增加了葡萄果实香气物质含量,其中10%柠檬酸处理醛类物质含量最低,为61%。【结论】草酸与氮磷钾配施提升了阳光玫瑰葡萄产量与品质,其中以10%草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葡萄果实糖酸积累及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蛇龙珠葡萄为试材,于开花期、坐果期、膨大期和转色期分别用5 mmol·L-1(T1)、10 mmol·L-1(T2)、15 mmol·L-1(T3)、20 mmol·L-1(T4)的GABA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施蒸馏水作为对照(CK),研究其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组分含量以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GABA溶液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T2处理显著提高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u Sy-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及中性转化酶(NI)活性均显著提高。GABA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和果实GABA含量。适宜浓度GABA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草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苹果酸含量,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均显著提高。GABA与NI、柠檬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PS、草酸、线粒体乌头酸酶(Mit-ACO)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外源GA...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置不同产量水平、花果管理方式、叶面肥喷施试验,测定成熟期不同处理下白玉霓葡萄果实穗重、粒重、还原糖及可滴定酸含量,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白玉霓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667 m2产量1 300 kg、花序分离期采用5.0 mg/L拉长花序、始花期开展花序修剪、生长季叶面喷施0.5%硝酸钙+0.3%硼酸可明显提高白玉霓葡萄果实的还原糖含量,比对照提高9.75~18.0 mg/L,对改善白玉霓葡萄果实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茉利香”葡萄品种为试材,在果实转色期分别喷施0、500、1 000、1 500 mg/L不同浓度的ABA,以期研究ABA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处理对“茉利香”葡萄果实重量、体积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滴定酸、还原糖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说明ABA处理可促进“茉利香”葡萄果实着色和果实品质的提高,喷施浓度以1 000 mg/L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甘肃省河西地区美国杏李‘风味玫瑰’落果现象严重的问题,以7年生‘风味玫瑰’为试材,观察总结其落果规律,通过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种保果措施来减少‘风味玫瑰’落果量。结果表明,‘风味玫瑰’有2个落果高峰期:幼果期和果实成熟期,其中果实成熟期落果率明显高于其他生长发育期;在果实不同生长期叶面喷施50 mg/L赤霉素和0.5%尿素均能显著减少落果,增加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杧果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其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台农1号’杧果(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1’)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杧果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50 μmol · L-1 MeJA采前处理显著降低了采收时的病果率和贮藏期的病情指数,抑制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病斑直径;有利于杧果贮藏品质的保持,提高了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延缓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同时,采前MeJA处理可以提高杧果果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GLU)等防御酶的活性,提高贮藏早期的过氧化氢(H2O2)水平,抑制贮藏后期H2O2和MDA含量的积累。这些结果表明,采前MeJA处理提高杧果抗病性和保持果实品质与激活杧果的防御系统及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肥料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7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对甲壳素、优美柯、根多乐及沃益多菌剂等4种不同肥料进行配比,调查其对‘阳光玫瑰’葡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穗质量、粒质量、果型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肥料组合均能改善‘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其中优美柯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甲壳素处理的,且显著高于对照,表明优美柯能够显著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甲壳素与菌剂配合施用改善葡萄品质的效果优于甲壳素单独施用;增施微生物菌剂的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综合果实内在品质与外观品质,常规施肥+优美柯+根多乐+菌剂配方对果实品质改善效果最好,可使果实达到一等果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早黑宝与晚黑宝2个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于盛花末期用25 mg/L赤霉素进行处理,在处理12 d之后再用50 mg/L赤霉素进行处理,早黑宝每隔10 d、晚黑宝每隔20 d采1次样,直至果实成熟,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经赤霉素处理的早黑宝果实的单粒重、纵径、横径明显增加,经赤霉素处理的晚黑宝果实的单粒重、纵横径在果实发育中期明显增加。经赤霉素处理,早黑宝和晚黑宝葡萄在幼果期果实硬度明显增加;在转色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花色苷含量都显著增加,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赤霉素处理没有改变果实中总酚含量和总类黄酮含量的积累模式,但增加了果实中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综上,赤霉素处理可以提高葡萄果实外观品质,促进挥发性物质的积累,使果实香味更浓郁,提升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外源脱落酸对巨玫瑰葡萄着色及浆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避雨栽培巨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转色期用脱落酸(ABA)溶液100 mg/L、500mg/L和1 000mg/L处理果穗,并对成熟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含量、果汁可溶性固性物含量(TSS)、可滴定酸含量和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浓度ABA处理均能促进果皮的着色和果实成熟,但却抑制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和单粒重的快速增加。其中,ABA 500mg/L处理在显著提高巨玫瑰葡萄果皮中的花色苷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的同时,其可溶性固形物超过上市的最低质量标准,并且能使葡萄果实提早10天成熟,整体上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网纹甜瓜果实品质,筛选出叶面喷施鱼蛋白最适宜的浓度和喷施时间,测量网纹甜瓜株高、茎粗、叶面积、单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抗坏血酸含量等指标,比较不同浓度、不同喷施时间对网纹甜瓜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0 g·L-1鱼蛋白处理的单瓜质量较高,为1.89 kg,边部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均最高,分别为14.93%和17.13%,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8.21%和11.96%,可溶性糖含量最高(58.94 mg·g-1),比对照显著高16.89 mg·g-1,糖酸比适宜、果实口感好、品质较优。此外,生殖生长阶段喷施鱼蛋白可促进果实发育,增加单瓜质量;在授粉后45 d喷施鱼蛋白能显著提升果实品质,授粉后10 d和45 d均喷施(P6)的处理边部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30%和18.63%,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4.29%和11.11%,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了20.79 mg·g-1,授粉后45 d喷施处理(P5)的糖酸比最高,果实风味好。在授粉后45 d喷施质量浓度为1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