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阳市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邵阳市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状况,测试了邵阳市1790个土壤样本的速效钾含量,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邵阳市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在县域、空间、pH组、有机质组的分布。结果表明:①邵阳市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上处于偏低水平,平均值为113.75 mg/kg,变异系数为50.40%,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12.01%;于邵阳县和新宁县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隆回县;③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以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100.00~130.00 mg/kg为主要分布面积;榆不同pH组的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虞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5 g/kg以下时,土壤速效钾含量有随有机质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5 g/kg以上时,土壤速效钾含量有随有机质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花垣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2015年在花垣县共采集160个土壤样本,对其养分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花垣县植烟土壤p H值平均为5.45,碱解氮163.78 mg/kg,有效磷38.64 mg/kg,速效钾244.07 mg/kg,全氮2.36 g/kg,全磷0.80 g/kg,全钾22.90 g/kg,有机质32.58 g/kg。花垣烟区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较丰富,土壤有机质、氮素和磷素含量偏高,少数乡镇速效钾含量偏低,一半以上的乡镇植烟土壤为酸性和极酸性。不同植烟乡镇土壤养分特征有明显差异,如补抽土壤的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较低;排碧土壤的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极高;道二土壤的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适宜,有效磷含量偏高。针对花垣烟区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应当合理控制氮和磷的施肥量,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办法提高钾肥利用率,并适当调节烟区土壤p H值。  相似文献   

3.
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效磷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植烟土壤有效磷含量区域特征,分析了邵阳烟区1790个土壤耕层样本的有效磷含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①邵阳烟区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偏高水平,平均值为25.25 mg/kg,变异系数为97.6%,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27.99%;于邵阳县和新宁县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极显著高于隆回县;③土壤有效磷含量有随耕层土壤pH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榆土壤有效磷含量有随有机质提高而增加的趋势;虞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上有从中部分别向西南部和北部递减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湘西烟区土壤养分状况,为烤烟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湘西烟区采集1242个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湘西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8.55 g/kg,高(25~35 g/kg)和适宜(15~25 g/kg)的面积分别为45.64%和45.32%;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47.01 mg/kg,约有6.0%面积的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偏高(180~240 mg/kg);有效磷含量平均为38.15 mg/kg,有81.76%面积的植烟土壤有效磷含量偏高;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19.34 mg/kg,有35.57%的区域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针对湘西州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大部分区域应稳定当前氮肥用量,有效磷含量20 mg/kg的区域应尝试适当减少磷肥用量,而钾肥应在现有用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洛阳烟区植烟土壤的pH值和养分特征,于2008年对洛阳市植烟土壤进行了取样和检测.结果表明,洛阳烟区土壤pH值偏碱性;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较为适宜,速效磷平均含量适宜,但分布不均,其中速效磷含量小于10 mg/kg的样本占总数的42.02%;有效钙、镁、硫、锰、铜、锌含量较为丰富,但有效铁、钼、硼含量低.  相似文献   

6.
衡南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成生  向鹏华  罗建新 《作物研究》2012,26(3):252-254,259
2003年采集衡南县主产烟区的118个植烟土壤样品分析表明,衡南县植烟土壤的pH值平均为5.29,大部分土壤明显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接近一半的土壤其含量超过了35g/kg,几乎所有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在120mg/kg以上,部分植烟土壤有效磷、有效锌和交换性钙缺乏,且不同类型的土壤差异较大;而大部分土壤有效钾、交换性镁、有效硼和有效氯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罗平烟区植烟土壤pH分布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罗平烟区植烟土壤pH总体上适宜,平均值为6.55,变幅为4.16~8.06,处于烤烟生长适宜范围内(5.0~7.0)的样本占65.36%;(2)罗平烟区植烟土壤pH最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以及南部少数地域,偏碱性土壤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东部和南部少数地区;(3)不同土壤类型pH高低顺序表现为:新积土黄壤水稻土红壤紫色土;不同前茬作物植烟土壤按其pH平均值顺序依次为:生姜油菜小麦空闲大麦绿肥;罗平烟区植烟土壤pH值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4)罗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高,全钾含量偏低,其它养分含量适宜;土壤pH值与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锌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有效锰以及有效硫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5)土壤pH分组后,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铁、有效硫含量在不同pH值分组中达到显著性差异,其它土壤养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宁远县植烟土壤有机质与氮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永忠  张一扬 《作物研究》2006,20(3):235-237
利用GPS定位技术,2003年在宁远县烟叶主产乡镇采集了159个土壤耕作层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远县植烟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37.7g/kg,2.3g/kg和204.5mg/kg。不同植烟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水稻土最高,平均值为37.4g/kg。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速效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长期培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朱平  彭畅  高洪军  李强  刘春光  张林 《玉米科学》2009,17(6):105-108
在吉林省中部重点产粮区的黑土上进行了近30年的土壤定位培肥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0年不施肥料,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减少0.1 g/kg左右,单施化肥土壤有机质年平均矿化率约为0.38%,施入不同数量有机肥及与化肥配合施用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年增加0.3 g/kg左右,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与土壤有机质趋势相同。施用有机肥可以降低土壤容重,下降幅度在0~0.06 g/cm3,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区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施用高量有机肥,耕层土壤总孔隙、田间持水孔隙增加。长年施用有机肥的玉米产量与单施化肥的处理基本相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改善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玉米产量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的分布状况,检测了湘西州主要烟区488个土壤样本的有效铁含量,并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适宜样本分布、县域差异、土壤类型差异、海拔高度差异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总体水平高,平均值83.20 mg/kg,变幅10.04~328.89 mg/kg,变异系数82.31%。②不同县之间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不显著,从大到小依次为: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③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极显著,从高到低依次为:红灰土、石灰土、红壤、黄壤、水稻土、黄棕壤。④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不显著,5个海拔高度组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平均为62.00~192.00 mg/kg。⑤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Kriging插值图显示,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总体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以有效铁含量89.9~184.0 mg/kg为主要分布面积,主要分布在湘西州的南部和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2008-2009年对长汀县烤烟种植地烟前烟后土壤养分测定表明,烤烟耕地土壤整体较酸,全县土壤烟前pH值为4.31,烟后4.42;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烟后土壤有机质含量26.33 g·kg-1,比烟前(24.69 g·kg-1)有所增加;植烟后土壤碱解N含量与植烟前差别不大,略有增加,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速效P含量较为丰富,植烟前土壤速效P含量为44.18mg·kg-1,植烟后显著增加,达60.25 mg·kg-1;速效K含量植烟前偏低,仅75.17 mg·kg-1,植烟后增加显著,达324.87 mg·kg-1,烟后土壤速效K含量丰富。不同土属pH值差别不大,有机质含量、碱解N、速效P、速效K以黄泥田、灰泥田、紫泥田、潮沙田较高。  相似文献   

12.
2006-2012年每年秋收后,东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都对全县稻田土壤进行取样化验,共采集土壤农化样3 780个。化验结果表明,东至县土壤有机质平均为26.78 g/kg、全氮平均为1.67 g/kg、有效磷平均为19.16 mg/kg、速效钾平均为88.42 mg/kg、pH值平均为5.23;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养分状况相比,目前东至县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提高,增幅大小依次为有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慈利植烟土壤养分状况评价及其与土壤质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PS技术在湖南慈利烟区布置了97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20 cm(去掉表面2~4 cm)的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利用经典统计方法对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特征及其与土壤质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慈利植烟土壤酸碱度适宜,且以微酸性和中性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适宜水平,适宜比例达到55%,但乡镇间变幅较大;除全磷含量偏低外,水解性氮和全氮、有效钾和全钾以及有效磷含量均在适宜水平;慈利植烟土壤p H、有机质和大量养分含量与土壤质地有密切关系,且不同质地土壤植烟适宜性排序为壤质粘土粉砂质粘壤土粉砂质粘土粘壤土。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腾冲火山区域主要植烟区的175个植烟土壤样品的主要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总体水平较高,符合火山灰土基本特性;土壤样品pH值达植烟适宜标准的占总数的82.29%,有机质含量丰富,其中达一级标准的占总样品数的73.71%;土壤有效氮、有效钾含量丰富,有效磷相对缺乏,土壤有效镁分布不均匀,微量元素有效锌及有效硼缺乏,低于临界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西山圩农场剑麻园土壤养分状况,采用常规方法,分析测定4个分场195个土壤样品。结果表明,土壤pH为4.78~8.21,平均为6.51,以中性土、弱酸性土为主,分别占47.7%、32.8%;有机质含量为14.74~45.33 g/kg,平均为25.61 g/kg,其中63.6%土壤样品处于中等水平;全氮含量为0.70~2.08 g/kg,平均为1.19 g/kg,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348~77.524 mg/kg,变化幅度较大,平均为20.432 mg/kg,总体处于中等和中上水平;速效钾含量为25.882~681.619 mg/kg,平均为115.449 mg/kg,变化幅度较大,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黄精栽培基地土壤养分分布规律,评价药材内在质量,为栽培生产优质高产黄精药材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黄精栽培地土壤与黄精药材各14份,用土壤养分速测仪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各项指标;用苯酚-蒽酮法测定黄精药材内多糖的含量。结果黄精栽培地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变化范围分别是6.75~8.50,6.52~18.77g/kg,8.08~69.80mg/kg,21.79~116.41mg/kg,41.09~201.47mg/kg,平均值分别为7.35、11.04g/kg、32.36mg/kg、63.53mg/kg、98.47mg/kg;黄精药材含量为6.13~12.17%,平均含量为9.09%。结论根据全国土壤分级标准,柳河县黄精种植地土壤养分状况总体表现为土壤呈中性,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丰富,碱解氮含量明显缺乏,黄精多糖含量符合药典规定。吉林省柳河县适宜栽培黄精药材,但在栽培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氮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南西部儋州、昌江、白沙,北部临高、澄迈和定安,主要甘蔗产区0~20cm土层共85个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蔗区土壤pH值平均为4.50,88.23%的样品pH值5.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3g/kg,38.82%的样品有机质含量小于10g/kg;62.35%的样品碱解氮含量低于60mg/kg;38.82%的样品有效磷含量小于10mg/kg;78.82%的样品速效钾含量小于50mg/kg;60.0%的样品交换性钙含量小于450mg/kg;80.0%的样品交换性镁含量小于120mg/kg;28.24%的样品有效硫含量小于12mg/kg;83.53%的样品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蔗区土壤有效锌含量和有效铁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8.
福建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本文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的时空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982、2001、2011年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分别为5.34、5.03、5.23,土壤酸化得到有效抑制;1982、2001、2011年土壤pH半方差函数模型分别为线性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型。空间分布上,1982、2001、2011年高值区域分别呈现块状、点状、块状;不适宜种植烤烟的地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适宜区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19.
根据儋州市2 511个橡胶园表层土壤样点数据,采用地统计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对该区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不同环境变量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橡胶园土壤全氮含量为0.22-2.62 g/kg,平均值为0.71 g/kg,处于缺乏水平。土壤全氮半方差模型为指数模型,块金比为0.159,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结构性因素中的成土母质和平均降雨量为影响橡胶园土壤全氮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6—2018年省、市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耕地质量现状,研究农田施肥后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通过3年的耕地质量监测点养分监测,结果显示,施肥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施肥区养分的含量普遍高于无肥区;施肥区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基本稳定,较多无肥区有机质的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相应无肥区全氮的含量也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施肥区有效磷的含量相对稳定,无肥区则显示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建湖县近几年来钾肥的使用量不足,施肥区的速效钾含量与无肥区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施肥明显降低了速效钾的下降幅度。农田耕层土壤的养分状况是施肥技术、种植制度及土壤田间环境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3年来耕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变化基本上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