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玻璃智能温室草莓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9月~2017年4月在玻璃智能温室中采用高架基质栽培方式开展草莓多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1个品种中‘太空2008’产量最高,‘圣诞红’产量次之;‘越心’和‘章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折光糖)最高,‘红颜’次之。综合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指标,‘圣诞红’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7,(10):37-40
为解决温室栽植幼龄葡萄前2年无收入问题,以幼龄葡萄间作3个茄子品种,当地温室栽培的常规茄子品种‘二苠茄’作对照,2015年和2016年对供试品种的主要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紫罐茄’折合每667 m~2产量最高,‘紫罐茄’上市时间较晚,正值市场茄子稀缺期,且为稀特茄子品种,口感好、品质佳,价格较常规‘二苠茄’高,每667 m~2纯收入达7 300元。  相似文献   

3.
以2个表现稳定的温室迷你黄瓜品种荷兰‘MK171’和"夏多星"为试材,进行华中地区的温室内春、秋季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植株长势、产量和品质,‘MK171’表现优良,更能适应华中地区温室春、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4.
以日光温室栽培的‘章姬’草莓为试材,对安装有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温室内温度进行监控,并与人工控制温室比较了草莓移栽后的成活率、物候期、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安装有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温室内温度更有利于草莓的生长,且草莓移栽成活率、单株结果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667 m2产量明显高于人工控制温室。该系统在半干旱区日光温室反季节栽培中对提高草莓的成活率和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达思罗’草莓是东港市果树技术推广站1999年引入我市的中晚熟品种。几年来,我们对该品种进行了温室常规栽培、延迟栽培和两茬栽培,早春大棚栽培,冷藏苗抑制栽培等多种栽培方式试验,取得了理想的试验结果,现总结如下。1各种形式栽培的效果‘达思罗’品种温室延迟栽培平均666.7m2产量可达3000kg,比对照品种‘卡尔特1号’增产18%以上;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条件下草莓抗旱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草莓栽培地温室内湿度,对不同草莓品种进行控水和干旱胁迫,研究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后不同草莓品种生长和产量对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草莓品种中‘埃尔桑塔’重度胁迫后,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采收期和产量降幅均最低,‘欧宝’次之。重度胁迫后,‘埃尔桑塔’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采收期和产量分别为14.88 mg/g、2.31μmol/m^2·s、112 d和1454.85 kg/666.7 m^2,分别较对照(CK)降低14.24%、56.58%、21.13%和28.97%;‘欧宝’为15.36 mg/g、1.12μmol/m^2·s、108 d和1401.46 kg/666.7 m^2,分别较对照(CK)降低18.12%、62.91%、21.74%和29.22%。且水分胁迫后,‘欧宝’和‘埃尔桑塔’的效益排在前两位,建议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首选‘埃尔桑塔’和‘欧宝’进行控水和降湿栽培。  相似文献   

7.
2013—2015年,对引进的瑞都系列2个葡萄品种进行温室促成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瑞都系列的2个葡萄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在温室栽培条件下表现差异明显。其中‘瑞都脆霞’在温室中表现极早熟的特性,果实具备果粒大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特点;而‘瑞都香玉’则在温室中表现中熟的特性,果穗大,果实具备玫瑰香味和产量高的特点。广大果农在选择瑞都系列葡萄品种时,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与品种搭配原则进行选择,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绯红无核’葡萄是温室栽培的鲜食品种之一。但是近几年来,温室栽培的‘绯红无核’葡萄黄叶病较为严重,果实成熟度不够,果穗不紧,果实大小不一,着色较差……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给广大葡萄种植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加强光合作用,增强树势,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单果重量和产量,促其着色、早熟、提高含糖量,改善果品质量,2013年,笔者引进高效叶面肥氨基酸液肥,在温室葡萄上进行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台湾大红’和‘紫红龙’为试材,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和留果量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温室火龙果花果管理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温室栽培火龙果首选授粉方式为人工授粉;种植规模较大,人工成本较高的也可以选择蜜蜂授粉。单株单批次留果量二三个,商品果率和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7,(11):15-17
以4份西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免整枝栽培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免整枝和3蔓整枝2种栽培方式下,‘特大新抗9号’‘郑抗巨丰’‘绿冠’的果实商品率、裂果率、667 m~2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厚度均无显著差异,免整枝栽培方式下单瓜质量显著低于3蔓整枝栽培方式下的;其中,‘特大新抗9号’在2种栽培方式下的667 m~2产量差别最小,分别为5 193.08、5 129.23 kg,‘郑抗巨丰’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最小,分别为10.70%、10.90%。‘大果黑美人’在免整枝栽培方式下的果实商品率为85.5%,显著低于3蔓整枝栽培方式,其他性状在2种整枝方式下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特大新抗9号’‘郑抗巨丰’和‘绿冠’适合免整枝栽培方式,可以在河南及相似栽培区域推广使用露地免整枝简约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葡萄保护地栽培是一种新型的葡萄栽培方式,生产上主要是小拱棚、大棚和温室栽培。保护地葡萄栽培经济效益高,一般为露地栽培的1.7~3.5倍,因此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品种选择不当,往往产量低、品质差,降低了保护地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因此,品种的选择是关系保护地葡萄栽培成败的关键之一。2011—2013年,我们在长宁镇前苏各庄村进行葡萄保护地栽培试验,对‘乍娜’‘巨峰’‘里查马特’‘凤凰51’  相似文献   

12.
以‘新红1号’为研究对象,以‘海尔特兹’、‘波拉娜’、‘秋红’为对照,对其果实经济性状、物候期、丰产性及抗逆性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红1号’在阜蒙县生长及结果均表现良好,具有大果、优质、成熟早、采收期长、高产和抗逆性强等特性,适应性和综合性状均超过‘海尔特兹’及‘秋红’等树莓品种,是一个秋果型红树莓优良新品种,被辽宁省林业厅审定认定为良种,适宜在阜新、沈阳、锦州地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3.
温室栽培对鲜食葡萄果实单萜积累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早熟鲜食葡萄品种‘香妃’和‘早玫瑰香’为试材进行温室栽培,以露地栽培作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辅助自动质谱图解卷积和鉴定系统(AMDIS),检测葡萄果实中游离态单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共检测到29种来源于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单萜类化合物。两个葡萄品种单萜类化合物总含量随果实发育均呈升高趋势,且露地栽培均高于温室栽培,果实成熟期‘香妃’高于‘早玫瑰香’。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可以明显区分开温室和露地栽培下的‘早玫瑰香’,但两种栽培条件下‘香妃’的单萜化合物在成熟期愈加接近;整体趋势表现为露地栽培葡萄果实具有更丰富的柠檬烯、(Z)–别罗勒烯、(E,Z)–别罗勒烯、里那醇、β–月桂烯、异松油烯、(Z)–β–罗勒烯、cis和trans–氧化玫瑰、β–香茅醇和cis–吡喃型氧化里那醇。  相似文献   

14.
马道智 《河北果树》2023,(4):39-40+42
2018-2021年在甘肃省天祝县,为了丰富日光温室果树栽培品种和提高栽培效益,从吉林省白山市引种秋果型红树莓品种‘波拉娜’,成功试种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随后系统总结了红树莓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建设技术,苗木定植、树形培养、修剪和肥水管理,采收贮存等技术后,为红树莓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5.
温室甜樱桃采后叶片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温室栽培甜樱桃品种‘红灯’、‘拉宾斯’为试材,研究采后叶片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温室甜樱桃采后叶片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分别呈下降-上升-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平缓-下降的变化趋势,9月上旬开始老化。在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但不同品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金焰’是从现代切花月季品种‘金辉’栽培群体中选育出来的单头切花型新品种。阔瓣杯状大花型,重瓣橙粉色,花瓣数31 ~ 38枚;花径10 ~ 13 cm;切枝长度80 ~ 100 cm,粗细均匀;生长势较强,产量高,温室栽培年产切花12 ~ 15枝 ? 株-1。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果树》2017,(Z1):24-26
研究了省力高效栽培模式对盛果期‘雪青’果实品质、产量和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省力高效栽培模式下‘雪青’梨产量达102 546 kg/hm~2,是常规栽培模式下产量的2.13倍;果实硬度6.38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可滴定酸含量0.12%;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果实采摘前提高30%,采果后无显著差异。省力高效栽培模式下,‘雪青’梨产量高,果实品质好,叶片光合能力强,实现梨园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8.
在温室、避雨棚和露地3种栽培模式下,对‘冬枣’植株的光合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温室、避雨棚较露地,降低了光合有效辐射(PAR)和饱和水汽压差(Vpd)。露地和温室栽培模式下‘冬枣’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温室内‘冬枣’午后峰值显著高于上午峰值,避雨棚栽培模式下‘冬枣’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上午高,下午低,逐步下降趋势。3种栽培模式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无显著差异,但避雨棚和温室栽培‘冬枣’光饱和点(LSP)显著高于露地。通用线性模型分析表明,Pn与Vpd、环境温度(T)、PAR、相对湿度(RH)等环境因子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温室栽培下Pn与T和Vpd呈正相关,而在避雨棚和露地中呈负相关。各栽培模式下光合效率限制因子不相同,‘冬枣’露地“光合午休”是由气孔限制引起,而避雨棚和温室“光合午休”则是由气孔和非气孔两种限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露地栽培模式植株气孔限制值(Ls)高于避雨棚和温室栽培,避雨棚和温室栽培非气孔限制值(Pn/Gs)...  相似文献   

19.
《中国瓜菜》2017,(3):46-47
根据江苏省温室的特点,引进30余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筛选试验,选出‘玉姑’‘圣姑’‘东方蜜1号’‘冰糖脆梨’‘金蜜’‘亚细亚白流星’‘亚细亚黄流星’等7个适于温室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并从播种、栽培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相配套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该试验调查了北方温室下‘大红袍’枇杷品种的果实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北方温室栽培枇杷与南方露地栽培相比,果实成熟期大大提前,果型指数、可食率增加,种子数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太大变化.可以满足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