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锦  王志龙 《作物研究》2021,(2):161-164
为给优质强筋小麦云麦80的推广提供依据,以2015—2017年度云南省田麦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依据,利用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对云麦80的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麦80两年区试产量分别为6593.03和6082.14 kg/hm2,较CK增产6.64%和5.93%,高稳系数排名分别为第1、4,...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冈杂棉10号的选育过程及其在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的高产稳产性、适应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依据2018―2019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数据汇总资料,采用多重比较(邓肯多重范围检验)、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环境指数和产量的回归系数及坐标曲线、适应度、相关系数等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冈杂棉10号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皮棉产量为122.3 kg,比对照GK39增产13.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高产特性;变异系数分析发现冈杂棉10号属于高产但稳产性一般的品种,但冈杂棉10号的2年区域试验高稳系数分别为83.76%和86.90%,较同组区试品种相对较大,说明冈杂棉10号具有很好的丰产性,且兼顾稳产性;环境系数和产量的回归分析中,2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10和1.18,但回归线位于群体平均线上方,适应度平均为81.25%,说明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较好;相关分析表明,冈杂棉10号的皮棉产量受总成铃数的影响最大。综上,棉花品种冈杂棉10号具有丰产性,兼具稳产性,能较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该品种在审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豫花23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豫花23号的特征特性,并根据2009-2011年度河南省珍珠豆组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值、变异系数、回归系数和高稳系数法对豫花23号的丰产稳产性与其他同步试验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珍珠豆型组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豫花23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综合评判玉米新品种之高产稳产及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稳系数(HSC)法、变异系数(CV)法、回归系数(b)法综合分析2001年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品种有X1150T、SYA991、安2001.  相似文献   

5.
大豆区试中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4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1999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适定性参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可以从坐标图上一目了然;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可以从HSC位次中得出结果;用回归系数坐标法可以更清楚、更详细地说明各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但计算比较繁琐。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计算简便且容易分析,但比较粗略,对区试结果不需详细分析时,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需要详细分析时,还是应用回归系数坐标分析法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生产特性,以1999—2002年度陕西省关中灌区小麦区域试验(高肥组)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陕农78和对照品种(陕229、小偃22)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陕农78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6~1997年度山东省高肥区域试验11个参试小麦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只与产量的稳定性有关,而与产量的高低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才能综合地表示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云麦74品种特性和推广应用价值,根据2014~2015年云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2016年云南省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对云麦74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麦74区试平均产量4638.22 kg/hm^2,比对照增产3.75%,具有小的变异系数和大的高稳系数,表现出良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负相关。穗粒数是影响云麦74产量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云麦74是一个具有高产潜力,稳产性强的品种,可通过适期追施拔节肥,增加穗粒数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盐粳13号的特征特性及稳产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水稻新品种盐粳13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2012年江苏省迟熟中粳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对盐粳13号、镇稻14(CK1)、淮稻9号(CK2)的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面分别进行丰产性能、稳定性和适应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盐粳13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且适应种植范围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国审大豆品种临豆10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08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分析大豆品种临豆10的高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临豆10是一个高产性和稳产性均好,适应范围广的品种,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6-1997年度山东省高把区域试验11个参试小麦品种的高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谋品种的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只与产量的稳定性有关,而与产量的高低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才能综合地表示品种的高产性和稳定性。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小麦新品种豫农516的推广应用,利用2016~2018年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其主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农516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1.80%,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6.0%;产量变异系数均值10.67%,适应度均值88.15%,主要品质达优质中筋小麦标准。该品种适合河南及周边省份相近生态区中晚茬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玉米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高穗系数(HSC)法,结合稳定性系数和适应性参数对1998年河南省玉米区试(套种组)15个品种进行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4201、郑试211丰产性、稳产性好;济单7号、济单94-2、濮7812在良好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小麦新品种(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应用高稳系数(HSC)法与常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2001~2002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东、西片试区19个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片参试品系98SN146、93元-7、CM4860以及西片参试品系91D58-4、石1269、酒86141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和HSC值较小,HSC值分别为26.78%、27.69%、27.73%、18.07%、18.14%和22.42%,说明这些品系的丰产稳产性较好。研究表明,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是可行的,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能更准确地反映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15.
以各级试验及高产创建中的产量为数据,以增产幅度、变异系数、方差、高稳系数等为参数,分析了云大麦2号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云大麦2号产量潜力高,创造了产量720.8 kg/667 m2的全国记录;稳产性较好,高稳系数居前3位;且适应田、地麦栽培,对施氮方式不敏感,是一个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啤饲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豫麦54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全面解豫麦54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以1995-1998年河南省和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豫麦54属于丰产、稳产型中筋品种,有较强的抗逆性与适应性,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0.5916),穗粒数次之(0.3606),千粒重最小(0.2634),增加穗数、提高穗粒数是其高产的关键。该品种产量主效应值大,品种×地点互作变异系数小,产量与环境的回归系数接近于1,在6 000-7 500 kg/hm2肥力水平下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对豫花9 号花生新品种的高产潜力、稳产特性及抗逆性采用SSR测验、标准差、变异系数、回归系数及高稳系数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豫花9 号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忍耐力,在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中均表现高产稳产高效益,特别在有利环境中种植更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平麦20是以中育01089为母本,豫农040-3品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10094)。在2017—2018和2018—2019河南省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6 427.5 kg/hm2和8 803.5 kg/hm2,分别比对照周麦18增产1.8%和6.0%,2019—2020年度参加河南省豫农源小麦试验联合体冬水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259.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7%。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寒性、抗旱性、抗倒伏性强等优点,适宜在河南省(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高中水肥地种植。本文还就表型与抗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小麦抗性育种早期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水稻新品种新科稻29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2012年河南省沿黄粳稻联合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从新科稻29、新丰2号(CK)的产量、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等方面分别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科稻29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且适宜种植范围广。  相似文献   

20.
赵文  杨宏  袁克录 《玉米科学》1999,7(3):034-036
选用张单251等6个玉米杂交种,在张掖沿山(海拔1700~2100m)冷凉灌区进行两年9点次试验,并用各点(年)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定度量品种的丰产性,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适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及回归系数等综合评价品种的稳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张单251高产稳产性好,酒单2号适应范围广,可作为沿山冷凉灌区海拔1900m以下(张单251)及2100m以下(酒单2号)区域的主栽品种,张单1103亦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适宜区域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