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根据潮州产13种野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参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和我国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4.0mgkg),对13种野菜的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菜、酢浆草、野茼蒿、黄鹌菜和腋花蓼硝酸盐含量低于轻度污染水平,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4.0mgkg),属于一级无公害野菜,可以安全食用;少花龙葵、马齿苋、鳢肠、叶下珠、铁苋菜、小藜和牛繁缕的硝酸盐含量高于432mgkg,而低于785mgkg,亚硝酸盐含量低于限量标准(≤4.0mgkg),属于二级野菜,不宜生食,煮熟和盐渍可安全食用;鼠曲草的硝酸盐含量高于785mgkg,低于1440mgkg,属于三级野菜,不可生食和盐渍,可熟食。  相似文献   

2.
<正>野生苦菜茶是以纯野生苦菜为原料精制而成的天然绿色保健饮品,主要原料又称苦苣菜,系菊科苦苣属植物。在我国,苦菜作为野菜的食用历史十分悠久,距今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苦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较高的野菜,其开发利用潜力巨大。1.苦菜的基本属性(1)苦菜的营养成分苦菜营养丰富,每100g鲜菜中含粗蛋白3.4 g、粗脂肪1.4 g、粗纤维1.6 g、胡萝卜素3.22 mg、维生素B 0.53 mg、维生素C 88 mg,以及丰富的无机盐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正>苦荬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野菜,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紫花苦荬菜对人最为有利,对于胆囊炎、胃炎有很好的疗效。苦荬菜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真菌菊科白粉菌侵染所致。是苦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一、特征苦荬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  相似文献   

4.
苦荬菜又叫苣荬菜、麻菜、苦菜,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嫩茎叶为食用部分。野生苦荬菜适应性极强,常生于田间、荒地、菜地、路旁,生长迅速,不易生病虫害,尤以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最佳。野生苦荬菜干物质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及钙镁铁等,鲜菜含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5.
对番薯藤不同可食部位(叶片、叶柄、嫩茎)以及漂烫处理后,番薯藤叶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参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和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作为蔬菜的番薯藤,其嫩叶(顶端叶)叶片的硝酸盐含量低于轻度污染水平444mg/kg,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VC含量高于50mg/100g,属于一级野菜,可以安全食用;番薯藤成熟叶(中部叶)和老叶的叶片、嫩茎、嫩叶的叶柄的硝酸盐含量高于807mg/kg而低于1268mg/kg,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属于三级蔬菜,不可生食和盐渍食用,可熟食;番薯藤成熟叶叶柄的硝酸盐含量高于1268mg/kg,属于硝酸盐重度污染水平,属于四级蔬菜,不宜食用。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潮州产13种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VC的含量。参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和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考虑到各种野菜VC的含量,对这13种蔬菜评价如下:芋的叶柄、茄子的果实、棱角丝瓜的果实、丝瓜的果实、黄瓜的果实属于一级蔬菜,可以安全食用;青菜的叶、生菜的叶属二级蔬菜范围,不宜生食,煮熟或盐渍可安全食用;空心菜的叶、莴苣的叶、芥蓝的叶、番薯的叶属于三级蔬菜,不可生食和盐渍,可熟食;空心菜的茎、芥菜的叶、青菜的叶柄、茼蒿的叶属于硝酸盐严重污染,不宜或限量食用。  相似文献   

7.
苦荬菜也叫苦苣菜、凉麻、山莴苣、八月老、鹅草等,是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青绿饲料。苦荬菜味稍苦,性甘凉,柔嫩多汁,其粗蛋白质含量20%左右,兔非常爱吃。苦荬菜病虫害少,再生能力强,利用时间长,1年可多次收割,每亩鲜草产量高达1万千克。一、生物特性苦荬菜是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2米,茎直立、圆形,壁厚,质地柔软,茎上多分枝,全株含白色乳汁,基叶丛生,无叶柄。叶片长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小白菜硝酸盐积累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浙江地区主栽的16个不同基因型小白菜品种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小白菜品种间硝酸盐、亚硝酸盐积累量及品质指标粗蛋白和总糖的变异情况;同时以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4个不同基因型品种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这4个品种的NO3-吸收速率。结果表明:小白菜不同基因型品种间硝酸盐积累量存在较大变异,且与亚硝酸盐积累量及品质指标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筛选出低硝酸盐且优质的品种。四月慢和绿领裕农一号为高硝酸盐积累品种;华冠青梗菜、夏抗F1青菜、夏帝和高华青梗菜为低硝酸盐积累品种。吸收液的NO3-浓度在5~20mM范围内,四月慢的NO3-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华冠青梗菜,同时,吸收动力学参数Vmax和Km值显示,高硝酸盐积累品种四月慢对硝酸根的吸收能力强于低硝酸盐积累品种高于华冠青梗菜。本研究结果为低硝酸盐积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苜蓿的加工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苜蓿别名黄花苜蓿、莱苜蓿等,为豆科草本植物。过去它主要是作绿肥或饲料,近年来,人们已经把苜蓿当作一种蔬菜来食用。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g嫩茎叶中含有粗蛋白19.2g、粗脂肪5.6g、无氦浸出物46.4g、粗纤维14.7g、胡萝卜素31.48mg、维生素B10.1mg、维生素B20.22mg、维生素C85mg、磷68mg、钙168mg、铁4.8mg。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与百粒重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全国不同地区的 51 个菜用大豆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及百粒重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51 个菜用大豆品种中亚油酸含量的变异幅度最大,其次是油酸含量,不同氨基酸含量的变异幅度均比较小;依据 12 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 51 份菜用大豆品种分成 4 个类群,类群Ⅰ为综合性状比较均衡的 23 个品种,类群Ⅱ为粗脂肪含量和亚油酸含量高的 15 个品种,类群Ⅲ为油酸含量高的 12 个品种,类群Ⅳ只有 1 个品种,具有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高的特点;主要品质性状与百粒重的关联度依次为:天冬氨酸含量 > 棕榈酸含量 > 谷氨酸含量> 赖氨酸含量 > 油酸含量 > 亮氨酸含量 > 粗蛋白含量 > 精氨酸含量 > 粗纤维含量 > 粗脂肪含量 > 亚油酸含量。因此,在菜用大豆大粒品种的育种过程中,可以优先对天冬氨酸含量、棕榈酸含量、谷氨酸含量等性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鲜雷竹笋进行试验,探索出一个能显著提高雷竹笋的保鲜期限的方法。雷竹笋采后,现场进行冰水混合物冷却,而后使用壳聚糖覆膜并真空包装冷藏保存。贮藏期间测定雷竹笋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可溶性还原糖、失重率、粗纤维和粗脂肪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冷却可有效保持试材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同时能够降低试材的失重率以及抑制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现场冷却配合壳聚糖覆膜,可以实现雷竹笋的中长期保鲜,其保鲜期可达8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不同用量及配比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用量和配比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素的用量和比例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单株果实数和单果重,适量增氮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但进一步加大用量和比例则使之降低,增氮显著降低Vc含量,增加果实的硝酸盐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增磷对黄瓜产量、单株果实数和单果重亦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果实可溶性蛋白没有明显影响,大量增磷可以降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增磷可明显降低Vc含量,但显著提高果实硝酸盐含量;同时增加氮磷提高黄瓜产量,但果实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增加95%。增钾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对单株果实数和单果重影响不大,可以增加黄瓜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V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相对于增氮、增磷,增钾使Vc下降的幅度较小,显著降低果实硝酸盐含量,且用量和比例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漂烫处理对两种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莴苣、茼蒿经不同时间的漂烫(焯菜)后菜及汤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VC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VC的含量都随着漂烫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豆瓣菜是一种特殊的叶菜类水生蔬菜,为了解豆瓣菜的主要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和豆瓣菜的食用安全性,以保存在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的13份豆瓣菜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对其5种主要营养成分和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豆瓣菜的干物质、蛋白质、可溶性糖、粗纤维、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4.57%、1.49%、0.16%、0.62%、38.56 mg/100g。铅、砷、镉、汞含量分别为0.077、0.047、0.028、0.001 mg/kg。与32种新鲜绿叶蔬菜已知数据比较,豆瓣菜维生素C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豆瓣菜作为旱生蔬菜栽培,其铅、砷、镉及汞等重金属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在鲁南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及探讨燕麦新品种综合评价的方法,利用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11个燕麦品种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草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熵值赋权法客观评价了各指标在该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茎叶比,其余依次是鲜草产量、粗脂肪含量、相对饲草品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株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粗灰分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符合对燕麦饲料的要求。Ci值排名前5的品种是燕王、牧王、魄力、贝勒和甜燕麦。这5个品种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鲁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测定和分析胡麻饼常规营养成分,然后将其放入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陕北白绒山羊的瘤胃内,用尼龙袋法测定和分析了胡麻饼在6、12、24、48 h 内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纤维(CF)的瘤胃消失率。结果表明:胡麻饼CP、CF、粗脂肪(EE)、粗灰分(CA)、Ca 和P 分别为36.2%、8.98%、7.82%、7.02%、0.47%、0.81%。在陕北白绒山羊瘤胃内6、12、24、48 h 内,干物质消失率分别为55.11%、78.75%、78.77%、85.75%,CP 消失率分别为52.82%、61.94%、72.4%、75.32%,CF 消失率分别为23.9%、25.1%、26.2%、28.6%。因此认为,胡麻饼CP和EE含量较高,DM和CP消失率在24 h 内可达78.77%和72.4%,消化利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张掖市内不同作物中的营养物质,打造高营养特色农作物种植示范、注册张掖市有机特色农副产品商标。本研究对张掖市富硒带29个作物品种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及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筛选出品质优良的作物。结果表明:各作物中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胡麻2’中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5.30 g/100 g、40.10 g/100 g,种皮小米中四种总维生素含量最高,为721.08 g/100 g。黄参中三种总矿物质含量最高,为3.7×10~3g/100 g。几种脂肪酸总含量最高的作物为甜糯玉米,含量为98.00 g/100 g。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作物分别为几种胡麻与黑小麦,总含量分别为5.34 g/100 g、10.22 g/100 g。29种作物中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别,黄参、‘胡麻1’、‘胡麻2’、‘胡麻3’、‘琉璃苣1’等这5个作物的品质得分最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较优良的食用作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猪圆环病毒II型的PCR方法;【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II型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用酚-氯仿法抽提可疑病料中的病毒DNA,应用PCR技术对猪圆环病毒进行基因扩增,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以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为对照,进行特异性试验;取部分病料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PCR方法扩增出了长度为702bp的片段,扩增产物经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序列为PCV2序列;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的PCR扩增均为阴性,与预期结果一致;部分病料PCR重复检测5次,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PCR检测方法可以对猪圆环病毒病作出敏感、特异、准确地诊断,该方法检测的基因最低模板量为2×10-5 ng/ml  相似文献   

19.
探索赤霉素对苋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残留动态,为建立苋菜生产中赤霉素安全、有效使用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广州地区夏季苋菜生长到5-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高(90 g/hm2)、中(60g/ hm2)、低(30 g/hm2)三种浓度赤霉素,喷施后测定不同时期的苋菜株高、产量以及维生素C、蛋白质、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粗纤维含量,研究不同剂量赤霉素对株高、产量、营养品质的影响;测定苋菜不同生长期赤霉素残留,获得残留动态以及最终残留。 [结果]中剂量赤霉素处理对株高和产量促进作用显著,喷施后3-10 d样品的平均株高比对照增加11.50 %,平均产量增加27.56 %,达显著水平。其中3、5、7 d样品株高比对照增加达显著水平,分别为10.59%、13.33%、12.71%;5、7、10 d样品产量比对照增加达显著水平,分别为33.41%、44.35%、17.41%。低剂量和中剂量处理后10 d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7.44 %、44.50 %,达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2.17 %、11.11 %,达显著水平。三种剂量处理后10 d后样品还原糖、粗纤维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赤霉素降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方程,半衰期为1.24 d;三种剂量处理后5、7、10 d苋菜赤霉素最终残留均值在0.0012-0.0074 mg/kg之间(定量限只到0.01;有效数字过多),远低于日本限量标准0.2 mg/kg。 [结论] 广州地区夏季苋菜生长到5-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60 g/hm2的赤霉素溶液,喷施后10 d采收,赤霉素残留均值为0.002mg/kg,产量比对照增加17.41%,维生素C含量增加44.50%,蛋白质含量增加11.11%,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粗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建议可用日本肯定列表中的残最大留限量作为广州地区中国苋菜上赤霉素的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在临沂地区最佳种植密度,设置了4个密度梯度(60 000、75 000、90 000、105 000株/hm 2),研究种植密度对专用型青贮玉米雅玉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登海605饲用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鲜草、干草产量影响显著,密度增加,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密度75 000株/hm 2时均获得最高鲜草、干草产量。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子粒产量、粗蛋白产量、粗脂肪产量、可消化干物质、相对饲喂价值、无氮浸出物含量和总能量影响显著,密度增加,雅玉8号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相对饲喂价值和无氮浸出物含量下降,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子粒产量、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总能量先增加后减少,在密度75 000株/hm 2均获得最高子粒、粗蛋白、粗脂肪产量。从饲料总能量来说,专用型青贮玉米雅玉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登海605在山东临沂地区饲用的最佳种植密度均为75 000株/hm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