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水稻适应广幅光强的光合特性及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自然条件下,水稻总是生活在一个开放变动的环境系统中,而强光和弱光都会使其光合受到抑制。近年来的研究指出,水稻品种间对光强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有关耐光氧化、耐荫特性及其鉴定技术也有大量报道。另外,还初步研究了水稻品种适应广幅光强的光合特性。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比较了籼粳杂交稻和籼型杂交稻的耐光氧化和耐荫特性,探讨了杂种F_1和亲本的关系及适应广幅光强品种的筛选技术和鉴定指标,为杂交稻抗逆稳产育种提供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从矮杆品种及杂交稻推广以来,至目前,水稻育种工作处在修修补补的状态,单产提高幅度不大,主要是“库”“源”受限制,现有“大库”品种没有育成是受到“源”的自约。现品种在高水平栽培下叶面积已达到8—9倍,无法再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必须寻找新的育种途径。我们认为,今后应由矮杆育种、株型育种逐步深入到生理生化育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吉林省水稻品种经历了五次更新,使2011年吉林省水稻单产达到535.0 kg/667 m2。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水稻育种历史的回顾和总结,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及本课题组近年来对吉林省历史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进行的系统研究,提出吉林省下一步超级稻育种的目标株型及农艺性状特点。同时建议为提高品种选育的科学性,可将水稻生理机能纳入育种选择的范畴,水稻上3叶光合能力特别是倒3叶光合能力可作为生理机能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常耕抛栽水稻为对照,从叶面积大小、剑叶光合速率与衰老、库的大小及源库比率等方面研究了免耕抛栽水稻的源库特性。结果表明,与常耕抛栽水稻相比,免耕抛栽水稻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干物质分配比率较大,抽穗后叶片衰老较慢,光合能力强,有利于干物质生产与积累,免耕抛栽水稻的粒叶比较高。因此,免耕抛栽水稻的源库协调能力较强,有利于获得比常耕抛栽水稻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水稻的源库关系及碳、氮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水稻源库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不同源库类型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氮素营养生理特性,并简要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去叶去荚改变源库关系使大豆产量和生理特性发生很大变化,并且与获得较高产量和性状改善有密切的关系.从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籽粒油份、籽粒蛋白质、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籽粒产量等方面阐述改变源库关系对大豆源产量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八.五”以来,我省杂交水稻育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批高产、抗病、质优的组合应用于生产、改变了我省杂交水稻以省外组合当家的格局;同时育成产量潜力较为突出的大穗型组合。本文以Ⅱ优6078、优6号和Ⅱ优746为试材、在相同施肥水平,不同密度条件下,探讨了供试组合与对照产量差异,分析研究了大穗型组合增产的原因、库源关系及其物质基础,以期从生理角度为杂交稻再闹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稻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的鉴定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水稻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的鉴定及其生理基础焦德茂,高亮之,金之庆,季本华,严建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南通226007)关键词:光氧化;耐阴;光合特性IdentificationandPhysiologicalBasi...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稳促攻栽培法的高产机理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杂交水稻的生理特性和四川盆地的生态特点,经过多年实践,提出地膜中苗、宽行双株、W调氮法、停滞期施氮相配套的稳促攻栽培新技术,使水稻生长前期群体动态结构稳定在最佳范围,培育健壮个体;中期(停滞期)扩源增库,增强物质运转,提高光合效能,促进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建造高产群体结构,后期改善群体受光态势,维持根系活力,延长功能叶光合时间,主攻穗重。该技术在生产上应用,一般较常规栽培增产12%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增香"栽培技术和"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在中山市水稻栽培中的应用效果,对香稻品种象牙香占和美香占实施"增香"栽培技术、对非香稻品种金农丝苗和华航31实施"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研究新型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和香稻香气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以确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增香"栽培和"强源活库优米"栽培处理的水稻品种光合生产能力在生育后期优势明显,促进了水稻生育后期的物质生产和积累;同时,"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籽粒2-AP的含量,达到了浓香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盘锦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包括:一要完善田间工程,培肥地力;二要选择具有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群体光合生产率高、源库协调、耐肥抗病、偏大穗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三要通过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完善肥水管理、综舍防治病虫害技术等措施培育水稻超高产株型,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提高高效叶面积率、群体光合生产率、粒叶比,从而提高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我国水稻常规育种的发展历程。从水稻矮化育种产生的影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对水稻育种产生革命性变化,水稻超高产育种是“矮化育种”、“理想株形育种”、“杂优育种”的必然产物等几方面分析了我国水稻常规育种革命化进程。并对未来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稻关键光合功能因子及高光效育种途径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在育种实践中被用以评价水稻光合特性的关键功能因子,分析了水稻高光效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总结高光效育种研究取得的进展及结合未来高光效育种的发展方向上,指出理想株型培育、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外源有利基因导人是水稻高光效和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盘锦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包括:一要完善田间工程,培肥地力;二要选择具有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群体光合生产率高、源库协调、耐肥抗病、偏大穗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三要通过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完善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等措施培育水稻超高产株型,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提高高效叶面积率、群体光合生产率、粒叶比,从而提高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自然灾害因素之一,研究低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对提高水稻耐冷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水稻低温冷害类型、耐冷性鉴定方法、低温冷害的生理机理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几点防御措施,以期为耐冷性水稻育种与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选取较耐盐的水稻品种‘HH11’、‘JX99’和盐敏感水稻品种‘YSXD’,设置6个土壤NaCl浓度处理(0、1、2、3、4 g/kg),在防雨棚下盆栽并培育至孕穗期,分析NaCl胁迫对不同耐盐性水稻生理生化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抑制水稻的生长,表现为随着NaCl浓度增加,水稻的株高逐渐降低,但在3~4 g/kg土壤含盐量下耐盐水稻的株高显著高于盐敏感水稻品种。(2)耐盐水稻和盐敏感水稻的可溶性总糖对NaCl胁迫的响应差异明显,在1~4 g/kg NaCl胁迫下,盐敏感水稻叶片可溶性总糖显著降低,但是耐盐水稻可溶性总糖大量合成并积累,并且显著高于盐敏感品种。(3)NaCl浓度增加迫使水稻叶片丙二醛不断积累,导致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但是耐盐水稻丙二醛的积累量较少,细胞膜受盐害程度显著小于盐敏感水稻。(4)NaCl胁迫抑制了水稻光合速率,但不同的NaCl浓度下导致水稻品种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各有差异,其中在0~1 g/kg NaCl胁迫下盐敏感水稻光合速率降低是非气孔因素导致的,而在2~4 g/kg NaCl胁迫下是由气孔因素造成的;0~2g/kg盐浓度下耐盐水稻HH11的光合速率降低是非气孔因素导致的,3~4 g/kg盐浓度处理是由气孔因素导致的;气孔因素是0~4 g/kg盐处理耐盐水稻JX99的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5)盐胁迫下耐盐水稻的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降低,并且显著低于盐敏感水稻,相反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却明显升高,并且显著高于盐敏感水稻品种,表明盐浓度增加迫使耐盐水稻气孔阻力增大,减少水分的流失,抑制了蒸腾速率,使耐盐水稻叶片保持较高的水势;同时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碳同化效率提高,以满足耐盐水稻正常代谢生理需求,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7.
高产水稻产量结构及生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水稻取得高产 ,历来是稻作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 ,许多研究者围绕高产水稻的库源结构和物质生产等高产生理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为水稻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1 高产水稻的产量库结构水稻产量决定于产量库 (Sink)的大小和光合产物作为源 (Source)对产量库的供应能力。产量库又可定义为单位面积总粒数和单个谷粒容积的乘积。由于现有高产品种的粒容变异不大 ,因而产量库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总粒数 ;而单位面积总粒数则是决定于单位面积的穗数和每穗…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省水稻育种工作的进展,一些具有很大生产潜力的水稻新品种不断得到更新。这些品种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穗部较大,一般平均每穗颖花数都在120个以上。生产实践证明,大穗型水稻对外界环境因素的要求比较严格,一旦环境条件微变,就可能导致“源”“库”“流”三者关系失调,从而影响水稻产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制造了多种多样的化学药品、激素和相关肥料作为辅助手段,以达到高而稳产目的。基于上述理由,我们用“籽粒满”进行了水稻生产的田间试验,结果证明它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正试验材料与方法籽粒满:由丹东农药二厂提…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绿神”牌植物光合促进素以15∶00、18∶00、11∶000三种浓度对水稻不同生育期进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绿神”牌植物光合促进素可以促进水稻生育,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有助于改善水稻光合生理性状,增加光合势,从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0.
水稻源库关系评价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源、库、流三者的强弱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程度。当前对于水稻源库关系的评价方法虽然很多,却缺乏完善且统一的标准。从水稻源库内容及其衡量标准,水稻源、库、流的互作效应及其对籽粒发育的影响以及我国水稻源库关系评价方法及品种源库类型划分等方面讨论了水稻源库关系评价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水稻源库关系评价体系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