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园的树体改形与质量优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厅湖牌富人苹果是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一个苹果品牌.怀来富人果蔬有限公司现有优质富人苹果基地10 hm2,其中示范园3hm2.该园始建于1992年秋.主栽品种为宫藤富士,定植株行距为3 m×5 m.2002年以前一直采用基部三主枝疏散分层形进行整形修剪.  相似文献   

2.
<正>我家有红富士0.2hm2,株行距4m×2.5m,树龄15年;红将军0.13hm2,株行距4m×3m,树龄8年。近年  相似文献   

3.
2010~2012年对烟富3/M26/平邑甜茶和短枝富士/SH/平邑甜茶两种矮化中间砧砧穗组合苹果树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二者均表现早实性好,果实品质高,3年生树666.7m2产量分别达到406.57kg和362.71kg.综合评价,3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砧穗组合的表现优于短枝富士/SH/平邑甜茶砧穗组合.  相似文献   

4.
1997年成武县对3年生矮化中间砧和乔砧富士苹果改接新嘎拉,1999年每666.7m2分别产2265kg、2870kg,而未改接的富士仅有1870kg。  相似文献   

5.
<正> 凉香是日本从富士与红星混栽实生苗中选出的苹果品种,1999年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入,高接于2年生富士树上,基砧为山定子,行株距4m×3m,面积共计0.8hm~2,授粉品种为富士、嘎拉等,经过几年的观察,凉香在甘肃天水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6.
前所果树农场拥有‘红富士’结果树11万株,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栽植4万株,现部分树枝条干枯、树势衰弱、结果能力下降.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2008年开始对弱残‘红富士’低产园进行改造.经过5年的实践,累计改接2000株以上,品种为‘乔纳金’.改接后2年结果,3年丰产,实现了老树快速复壮,树体的粗皮病、轮纹病明显减轻,连续结果能力增强,株产100kg以上,666.7m2产量4000kg,创经济效益1.2万元.通过高接改造缩短了果树更新周期,综合性状良好,年增经济效益60万元.农场计划再用3年将现有的8000株弱残‘红富士’改接完毕,前景看好.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富士冠军’苹果新品种是日本青森县野村园艺农场场长野村敏男先生从‘皇家富士21号’实生苗中选出的.2000年锦州凌海野村园艺有限公司从日本引入乔砧苗10株,定植在锦州庆海敏男绿产有限公司苹果示范园.经过15年试栽,表现出结果早、着色早、成熟早(较红富士早熟1周左右)、丰产、优质、耐贮藏、抗逆性强等优点.定植后3年见果,4年生株产8 kg,5年生达到25 kg.10年生666.7 m2平均产5 000 kg,产值25 000元以上.目前已在辽宁(大连、葫芦岛、营口)、陕西等苹果主产区栽培,试栽面积148 hm2、10万株.  相似文献   

8.
早熟富士苹果是1988年招远市赴日本果树考察团引进的苹果新品种,经在小国光大树上高接观察.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早熟性,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中熟品种。为了进一步摸清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1992年烟台市果科所承担了烟台市科委下达的“早熟富士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根据课题要求,建立试验园200亩。1995年,经专家组对40亩4年生八楞海棠乔化砧早熟富士园实地测产验收,2×3m株行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华侨果树农场营城子承包小组有14年生红富士苹果园6667m2,近年来由于加强了花果管理,果品产质量逐步提高,3年来年平均总产量21t,  相似文献   

10.
对嘎拉、烟富3、2001富士3个苹果品种连续2年应用有机钙制剂、西维因、萘乙酸钠进行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3年生嘎拉用有机钙疏花2次,单果率达87.8%;7年生烟富3和2001富士用有机钙疏花2次西维因疏果2次效果好,单果率分别达83.9%和86.1%;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与各自的对照人工疏花疏果相比,嘎拉分别提高11.1%、4.1%、10%、5.1%;烟富3提高9.2%、3.2%、7.0%、6.5%,2001富士提高8.6%、4.0%、5.8%、8.4%;产量,烟富3增幅10.8%,2001富士增幅11.5%。每666.7m2疏花疏果成本,嘎拉需94.2元,仅占人工疏花疏果成本1200元的7.85%,富士需投入278.4元,占人工疏花疏果成本1200元的23.2%,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盖州市双台镇花红沟村村民倍成宽于1995年春在自家门前东山脚下建3 000 m2短枝红富士苹果园,株行距为3 m×4 m,250株.1998年(4年生)开花结果,2002年产果7 250 kg(套袋果1 000kg),收入1.4万元,平均666.7 m2产果1 616kg,收入3 100元;2003年产果9 900 kg(套袋果2 000kg),收入2.2万元,平均666.7m2产果2 200kg,收入4 880元;2004年产果14500kg(套袋果3000kg),收入3.4万元,平均666.7m2产果3 220 kg,收入7 550元;2005年产果18 000kg(套袋果6000 kg),收入4.68万元,平均666.7m2产果4 000kg,收入1.04万元.  相似文献   

12.
富士冠军是从皇家富士中选育的优良芽变品种,2004年秋季由陕西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从日本长野县引进,高接在该中心示范园(铜川市王家河乡北雷村)内中间砧为MM106的9年生红富士树上,株行距3m×4m,地下采用生草制。平时管理与本单位示范园同步进行,树形为细长纺锤形,对照品种为长富2号,  相似文献   

13.
富士芽变系品种花粉形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忠业  伊凯  李作轩  刘志  王冬梅  杨锋 《园艺学报》2006,33(6):1299-1302
 用扫描电镜对富士和长富2号、福岛短枝富士、早熟富士、望山红等芽变系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 这些富士芽变系品种的花粉粒侧面观为长椭圆形, 极面观为三角形; 具3拟孔沟;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 有穿孔。‘福岛短枝富士’花粉粒大, 极轴长最长, 为42.25 μm; 赤道轴长为25.08μm, 略短于‘早熟富士’, 明显长于其它3个品种; ‘富士’的P /E值最大, 为1.75, 其次是‘长富2号’和‘望山红’, 分别为1.73和1.71, 三者明显大于‘早熟富士’的P /E值。P /E值可作为芽变品种鉴定的重要指标。每个品种的花粉纹饰各有特点, 可通过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来鉴别以上的富士芽变系品种。  相似文献   

14.
苹果品种红将军是早熟富士的浓红型芽变 ,我们于 1 992年从日本引入 ,经 1 0年观察鉴定 ,该品种果实高桩 ,不套袋果的色泽与红富士色泽相当 ;果实成熟期比红富士提前 2 0天左右 ,是一个非常优良的中晚熟品种 ;苗木定植后第 3年开始结果 ,第 5年丰产 ;抗寒性、抗病性、抗旱性均比富士强。全国已栽培 2万hm2 ,针对该品种的特点 ,我们系统地开展了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 .1 树形的选择1 993~ 2 0 0 1年以辽宁省盖州市熊岳镇厢黄旗村红将军 (砧木山定子 )乔化树为试材 ,行株距为 5m× 3 m,设自由纺锤形、基…  相似文献   

15.
苹果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设在山西省平陆县南村乡槐下村,面积4hm2,主栽品种为惠民短枝富士和长富2,栽植密度4m×2m和4m×3m,树形为细长纺锤形和主干形。树高3.5m,枝展1.2m,作业道1.5m。果园海拔为635m,年均温13.7℃,年日照时数2272小时,年降水量468~551mm,土壤有机质1.1...  相似文献   

16.
苹果高接换种及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我们将红富士、红乔纳金、新红星等品种苹果园 7hm2 高接换种 ,改接成中熟苹果品种皇家嘎拉 ,取得了高接当年恢复树冠 ,第 2年结果 ,第 3年丰产高效的良好效果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位于渭北黄土高原南部的富平县梅家坪镇周家坡村 ,海拔 70 0 m,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 0 .83 % ,土壤为黄土 ,p H值 7.7。1 997年春 ,我们对该村 7hm2 苹果树全部进行了高接换种 ,试验园原品种为红富士、红乔纳金和新红星 ,基砧为富平揪子 ,中间砧 M2 6,栽植行株距 3 m× 2 m,树形为小冠疏层形 ,树龄 5年生。高接品种为皇…  相似文献   

17.
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2008年建园栽植2年生M9T337自根砧红富士大苗0.2hm2.栽植第4年666.7m2产量1900kg,第5年3985kg,第6年5500kg,优质果率85%.2010年建园栽植M26矮化中间砧红富士苗木33.3hm2,2013年666.7m2产量800kg.总结了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 0 0~ 2 0 0 3年 ,在汪景彦先生的指导下 ,对武邑县陈小王村的 1 3hm2 郁闭的红富士苹果园进行了改造。改造前 667m2 (亩 )均产量 1 3 0 0kg ,改造当年产 1 2 2 6kg,2 0 0 1年产 2 41 5kg ,2 0 0 2年产 3 0 68kg ,除改造当年受一定影响外 ,产量、质量迅速得到恢复和提高。1 改造前的树体状况1 992年定植 ,株行距 3 .0m× 4.5m ,树形为基部三主枝自然分层形。主干高 5 0~ 80cm ,基部有 3~ 6个主枝不等 ,多邻近分布 ,且粗大直立。 667m2 (亩 )枝量达 1 4万条以上 ,层次不明显 ,在 3 .0~ 3 .5m长的中心干上 ,着生粗 2~ 6cm的各类枝 1 1…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我镇发展密植乔化、矮化、半矮化苹果园 2000亩,栽植方式有:株行距 1×2.5m、1×3m、1.5×3m、2×3m,亩栽111~266株。栽植品种有新红星、好矮生,占60%,矮化中间砧红富士占15%,矮化中间砧乔纳金、王林占15%,金矮生占 15%。乔砧密植方式:2×4m、2×3m,品种有长富 2号、乔纳金、王林,新红星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海阳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面积进行红富士矮化密植栽培,行株距为3m×2m,每667m2栽植111株,大部分果园苗木采用M26作中间砧,山定子作基砧.由于密植红富士园行株距过密,加上许多果农不懂如何进行密植红富士果园的管理,造成大部分密植红富士苹果园枝量过多,主枝过粗、过大,中央领导干与主枝粗度比过小,株间行间交接严重,果园郁闭严重,树冠内通风透光不良,果园效益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下降.1998年,海阳市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探索密植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2001年初我们提出了"密植红富士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研究"这一课题,经过2年多的试验研究,效果显著,于2003年9月28日经过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