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研究勐海大叶种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危害的防治方法,以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推荐田间施用剂量为270 mL/hm~2,在采茶间歇期或茶假眼小绿叶蝉危害高峰期使用,对茶树蓬面及侧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2.
豫南茶园主要害虫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乙基多杀菌素等9种脂溶性农药设置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处理,进行防治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筛选出适当剂量进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氰氟虫腙对茶尺蠖防效高、速效性好和持续性好;甲氧虫酰肼和茚虫威对茶尺蠖速效性慢,但控制时间长;噻虫啉不适合防治茶尺蠖;溴虫腈、茚虫威、唑虫酰胺、阿立卡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效高、速效性好、控制时间长;飞电不适合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筛选出适合防治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和适当剂量。  相似文献   

3.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处理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24%溴虫腈悬浮剂等6种不同类型药剂和黄板进行了茶园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3种药剂对靶子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强的杀伤力,能迅速降低害虫田间虫口数,药后14 d,平均防效达83.45%,而且药效持久,一次用药可持续20 d以上,是无公害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害虫的理想药剂;飞电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时虽然起效快,但持效性较差,药后14d,平均防效仅为60.34%;茶蝉净的速效性不及化学药剂,但其控制时间长,使用14d后,平均防效仍在70%以上,且其不会对哺乳动物产生危害,是一种生态防治剂;黄板诱杀对降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有一定作用,而且对多数天敌影响作用小,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蜡蚧轮枝菌和缨小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协同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的寄生蜂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和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am lecanii)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时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单独进行控制时(在一个世代内按每株放雌蜂3头的密度释放缨小蜂,或按5×107孢子/mL施菌2次),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52.7%和50.9%,但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仍然高于1,表明单独使用寄生蜂缨小和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不能有效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增长;缨小蜂和蜡蚧轮枝菌联合使用,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82.9%和90.8%,且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低于1,表明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松阳县茶叶最主要害虫,发生为害较重,现有主要防治农药吡虫啉在许多茶园防效下降,为筛选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2009年特安排了5种新农药7个处理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24%虫螨腈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虫螨腈悬浮剂1 800~2 100倍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可兼治茶橙樱螨、茶毛虫等茶树害虫,且药效快。  相似文献   

7.
以茶叶品种黄魁为试验对象,研究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 d的防效在84.6%~87.3%,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无药害产生,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0 m L/hm~2,兑水450 L/hm~2均匀喷雾,在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用药。  相似文献   

8.
假眼小绿叶蝉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群,也是陕西茶叶主要的害虫之一。笔者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等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几乎无防治效果。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效,施药1 d后的防效分别为57.0%和32.4%,施药3 d后的防效分别为63.2%和60.2%,施药7 d后的防效分别为86.9%和70.6%。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治茶叶主要虫害假眼小绿叶蝉提供了新的药剂选择。  相似文献   

9.
应用白僵菌与绿僵菌及其复配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相容性研究和撒菌粉防治试验,评价感染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高致病力白僵菌BLK与绿僵菌Ma1775粉剂,以及其与常用生物农药复配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白僵菌BLK和绿僵菌Ma1775分别与1.5%除虫菊素和3.0%阿维菌素的相容性较好,田间防治15 d后,BLK+1.5%除虫菊素和Ma1775+3.0%阿维菌素复配剂的防治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单剂,BLK+1.5%除虫菊素复配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减退率与防治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为(76.68±0.96)%和(73.90±1.04)%。因此,Ma1775+3.0%阿维菌素复配剂和BLK+1.5%除虫菊素复配剂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评估生物农药0.3%苦参碱水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福建省武夷山市植保站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茶园开展了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药效实验,通过设置不同处理和空白对照区,调查分析苦参碱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选用8种常用杀虫剂进行田间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其中7种化学农药的药效均优于生物农药0.3%苦参碱水剂,在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时可使用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帕力特悬浮剂和15%凯恩乳油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较长的持效期;24%帕力特悬浮剂450 mL/hm2及15%凯恩乳油330 mL/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是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10%除尽50ml/667m2、25%吡蚜酮40g/667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表现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d防治效果分别为84.36%、96.53%,药后14d防治效果分别为94.97%、79.03%,优于目前常用药剂联苯菊酯、吡虫啉,对茶叶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4种入侵植物的水提取液及其与农药的混合液对假眼小绿叶蝉进行趋避和毒杀试验,结果表明,生药量为1g/mL的薇甘菊水提取液和马樱丹水提液对假眼小绿叶蝉趋避效最好;1g/mL的薇甘菊水提取液与2.5%联苯菊酯20 mL 900倍液混合液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毒杀效果与2.5%联苯菊酯35 mL 900倍液的杀虫效果相当.4种入侵植物水提液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强弱依次为薇甘菊>马缨丹>南美蟛蜞菊>五爪金龙.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信息素色板诱捕器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在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开展了信息素色板诱捕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素色板诱捕器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显著,不同颜色信息素色板诱捕器防治效果以蓝色、绿色、黄色依次递增,并以黄色信息素色板诱捕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用10%氟啶虫酰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2 d防效达94.5%,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防治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对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在贵阳1年有2个高峰期,且危害期较长,为5-10月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5%啶虫脒·联苯菊酯微乳剂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速效性好,持效性均在14d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能替代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高效药剂(单剂或复配剂),笔者于2020年5月选用了20%呋虫胺悬浮剂、1.6%狼毒素水乳剂、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等进行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0.5%苦参碱水剂1 500 mL/hm~2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分别为51.65%、46.28%、45.71%、22.90%,药后7 d防效分别为58.81%、39.07%、32.81%、29.2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50.28%、50.61%、48.38%、28.55%。其中,以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500 m L/h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较好,对茶叶生长安全,可推广使用。在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时,可选用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 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 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应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噻虫嗪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树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用不同剂量的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均表现出了不错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仅药后1 d时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 g·hm-2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校正防效低于90%,其他剂量防效均在90%以上且不同剂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喷雾法测定5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以浓度(1±0.5)×107孢子/m L白僵菌孢子悬液接种12 d后,各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致病性,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范围分别为(52.21±0.94)%~(86.92±1.96)%和(50.67±1.25)%~(84.67±0.82)%,LT50为6.35~9.61 d。其中,BLK菌株对其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86.92±1.96)%和(84.67±0.82)%,LT50为6.35 d,6 d的LC50为9.539×106孢子/m L。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参数估算,BLK菌株对该虫致死效应较强的时间段为2.5~5 d,该菌株在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中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