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水稻是大丰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来,稻纵卷叶螟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成为水稻生长最难对付的害虫之一。从该虫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重发原因,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该项技术对指导苏北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7年大丰市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2007年大丰市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并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指导苏北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大丰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纵卷叶螟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成为水稻生长最难对付的害虫之一。从该虫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重发原因,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叶螟是我市水稻主要害虫,近年来连续大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安全生产,已引起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2006年我市稻纵卷叶螟仍属大发生年,稻纵卷叶螟迁入早,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各代峰次明显,发生量大,田间虫卵量高,危害重.为此,我们狠抓预测预报,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在全市及时开展了六次以稻纵卷叶螟为主的防治战,有效控制了危害,将产量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已成为本地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1995年以来,其发生程度在中等偏重以上,2002年以来连续特大发生。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高效、低毒、安全的药剂,笔者进行了螟蛾克星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常发性的迁飞害虫,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呈现迁入期早、迁入量大、世代重叠导致高峰期技术时间长,峰期之间间隔时间短等新特点,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寻求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与药种,8月9日我们进行了针对稻纵卷叶螟的药剂试验。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陆川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指出其暴发原因主要与成虫迁入量大、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数量下降等因素有关.提出了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措施,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适期可提前至稻纵卷叶螟的一龄幼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桂林地区水稻稻纵卷叶螟迁飞情况与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对影响桂林地区稻纵卷叶螟迁入迁出的气象因素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天气形势决定了大气的环流,850 hPa气流足决定稻纵卷叶螟迁飞方向和速度的主导气流,华南地区一致的偏西南气流是稻纵卷叶螟北迁的主要载体:温度和水稻生长期是决定稻纵卷叶螟起飞的主要因子,降水和下沉气流决定了害虫的降落地点,适宜稻纵卷叶螟迁入桂林的地面温度为19~28℃,空气湿度为70%以上,稻纵卷叶螟降落高峰期当天和前1 d有降水的概率为85.8%.  相似文献   

9.
2008年大丰市旱直播稻发展速度较快,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大。从该虫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重发原因,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指导苏北沿海地区旱直播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发生情况,4月中旬以来,伴随着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开始大量迁入我国南方稻区发生为害。主要表现为:华南、西南灯下稻飞虱迁入量比常年明显偏多,褐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华南、西南中南部、江南南部田间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上年;华南、江南南部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量与上年相当,部分地区已出现较高的卷叶为害。根据水稻生长情况、气象条件等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较为严峻,5—7月,稻飞虱在华南、西南、江南中南部稻区将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和江南大部、西南中东部稻区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是象山县主要的水稻害虫之一。监测2004—2010年象山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生危害重的年份,其迁入期早,代数多;而发生危害轻的年份,其迁入晚,代数少。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以来,环江县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出现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迁入早、虫量大、危害重,是目前水稻生产的两大主要害虫。根据该县历年田间测报资料,总结出"两迁"害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当地的防治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理统计、农业气象学等方法,分析水稻纵卷叶螟发生气象条件,建立预测模型,对其发生程度及时进行预测.如皋市水稻纵卷叶螟主要为迁飞性害虫,初次虫源主要来自岭南北部地区,夏季成虫随西南气流迁入.主要危害期在7月中旬后期至8月中旬之间.防治最佳期一般在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至1龄幼虫盛期.水稻纵卷叶螟发生发展状况可以通过模型进行预测.如皋市水稻纵卷叶螟主要是由外地迁入,在本地繁育,所以,每年出现程度与中纬度大气环流活动情况有关联性,因此,需要加强其迁飞习性与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主要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所以,要加强其生长发育与温湿度关系的研究,以提高预测水平,为适时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环江县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出现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迁入早、虫量大、危害重,是目前水稻生产的两大主要害虫。根据该县历年田间测报资料,总结出"两迁"害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当地的防治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主要害虫,近年来,由于异地虫源迁入量大,当地的气候、天敌和水稻品种等生态环境适宜,稻纵卷叶螟发生明显回升,自2003年徐州市大发生以来,2005年再次大发生,五(3)代(指全国第五代,江苏省第三代,下同)成虫迁入持续时间长,蛾、卵量之高为历年罕见。1发生特点1.1峰  相似文献   

16.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均属于迁飞性害虫,是我国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这些害虫迁入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峰次多、迁入延续时间长,导致田间的发生量大和混发频率高,对当前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我们应用三拂等药剂与大丰收混配,进行主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白背飞虱的药效及其对蜘蛛的影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水稻的生产影响很大。结合铜陵市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实践,对稻纵卷叶螟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发生特点进行简单的总结,并提出几点防治技术,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本文结合铜陵市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实践,对稻纵卷叶螟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特点及生活习性进行简单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技术,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为筛选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药剂及使用剂量,2012年在晚稻田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危害高峰期,笔者选择480克/升多杀霉素悬浮剂等4种药剂进行防治高龄稻纵卷叶螟大田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8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纵卷叶螟是高邮市水稻上的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年发生4代,2代为迁入代,一般6月下旬开始迁入,迁入期一直持续到8月上旬。迁入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迁入量的大小是决定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3代为主害代,4代为迁出代。1998年稻纵卷叶螟大暴发,为控制危害,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