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缪士毅 《花卉》2017,(9):50-50
时值夏天,杭州西湖荷花翠盖红裳,风流丽质,使夏日的西湖多了别样风情,正如宋代杨万里所吟咏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相似文献   

2.
时值夏天,杭州西湖荷花翠盖红裳,风流丽质,使夏日的西湖多了别样风情,正如宋代杨万里所吟咏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其实,杭州西湖不仅荷花美丽,令人怦然心动,而且以荷为佐料或主料烹制的美味,也足诱人馋涎。早在南宋绍兴年间,在西湖洪春桥旁有所面院,以种植荷花著称,取金沙涧水以莲曲酿酒,供宫廷饮用。面院内碧叶红荷,曲醇莲香,别有一番情趣。清朝康熙皇帝题西  相似文献   

3.
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中国是中国莲的世界分布中心和栽培中心。荷花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深受人们喜爱。杭州西湖的荷花久负盛名,宋代杨万里诗中就有“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赞荷绝句。  相似文献   

4.
李盛仙 《花卉》2011,(10):43-43
深秋时节,露冷霜寒。青山红叶,给深秋平添几分异彩。古往今来,人们把经霜红叶与东篱黄菊、不老青松、傲雪红梅相媲美.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和优美动人的传说。红叶之美。古代无数骚人墨客,备加钟爱,题诗吟诵。杜甫的“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凋。”万木凋零,正值丹枫欲燃之时,诗人道出经霜红叶更显艳丽的英姿。杨万里的《秋山》诗云:“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描写了如火如荼,红叶似血的秋景。他的另一首《红叶》诗中写道:“小枫一夜偷天酒,  相似文献   

5.
雅石三则     
冯恩昌 《花卉》2013,(1):39-39
一、西湖翠柳 《西湖翠柳》石是一块七彩石,又名女祸石,石中画面清美,层次分明,那银色的水面,似有画舫游荡,水鸟翱翔。  相似文献   

6.
咏荷四绝     
尹北海 《花卉》2008,(8):43-43
中国十大莲湖之一的西湖,“绕廓荷花三十里,拂城杨柳一千株”,就勾画出了荷红柳绿、湖广树多的壮丽景色。“三面湖光,四围山色;一帘松翠,十里荷香。”一连用了四个数词,把“三潭映月”的“三面”、“四围”、“一帘”、“十里”的“湖光山色”、“松翠荷香”,组成了幅优美的山水画。还有“荷花送香气,潭影空人心。”  相似文献   

7.
陈培栋 《花卉》2009,(2):32-32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任《惠崇春江晓景》一诗中。前两句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汀水暖鸭先知。”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言。诗人把鸭子人格化,像人一样知寒识暖。在春光明媚,红桃争春的时刻,鸭子首先争先下水游弋。  相似文献   

8.
荷浪     
金炎  邬帆 《花木盆景》2005,(7):36-36
六月西湖,美不胜收。在目不暇接的美景之中,诗人独具慧眼,选取那无边无际茂盛的荷花与荷叶落笔,抓住了有代表性的景物将西湖描绘得美丽壮观。诗以赞叹的口吻开头。  相似文献   

9.
傅军 《花卉》2009,(5):43-43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股颜色一般香”,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描写荷花的佳句。荷花历来就有“花中君子”的誉称,古人把农历6月24日定为荷花的生日,又称“观荷节”。荷花属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栽培的品种有22个,按其用途可分为籽莲、藕莲和花莲。花莲很少结实,然莲花极美,供观赏之用。  相似文献   

10.
吴明 《长江蔬菜》1987,(3):43-43
“甚闻霜薤白,重惠意如何”?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引出了对薤的效用的讨论。薤是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蔬菜植物,原产亚洲东部。别名(?)头、(?)子、薤头、“三白”、火葱、菜芝、鸿荟等,我国自古栽培,汉书《龚遂传》记有:“遂为渤海太守,劝民务农桑,令口种百本薤”。可知公元之前,就已种薤。又据《书苑菁华》和宋代朱长文的《墨池篇》记载:“骰汤时仙人务光植薤而食,清风时至……作薤叶菜”。由此推算,我国栽薤历史己有三、四千年。  相似文献   

11.
春风和煦,正是鲜嫩豌豆上市时节,那从豆荚中剥出的豆粒,鲜嫩碧绿,宛若一颗颗珍珠般,恰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赞道:“翠荚中排浅碧珠”。豌豆,古称菽豆、寒豆,又称回回头、荷兰豆、麦豆,为豆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和高加索南部及伊朗等地。我国早在汉代已引入栽培,文字记载始见于《尔雅》,三国魏张揖《广雅》也有记载,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栽培、食用豌豆的记载。  相似文献   

12.
李学名:PrunussalicinaLindl.。古称:嘉庆李、嘉庆子。又名:中国李、玉皇李、山李子、三华李等。原产我国长江流域,是古老的果品之一。二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已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丘中有李,被留之子”和“华如桃李”等诗句。当时已被作为食用佳品馈赠友人。公元前三世纪《三海经》记载,灵山、卑山、歧山等有种李树(今黄河流域一带)。李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果树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西汉时.对李已有一定的认识,在汉武帝的“上林苑”(御花园)巳区分和定名了紫李、绿李、黄李、朱李等15个品种。东汉的(礼记…  相似文献   

13.
石柱国 《蔬菜》2001,(3):36-36
黄瓜,瓜形轻巧,肉嫩爽脆,清香多汁,味甘带甜,吃法多样,生熟皆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减肥美容的药用价值,自古就为人们所青睐。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写道:“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苏轼也有“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的诗句。足见黄瓜在人民生活中虽是家常普通蔬菜,但还是颇有地位的。 黄瓜含水量为98%,每100g含蛋白质0.6g,脂肪0.2g,糖7.6g,钙19mg,磷29mg,铁0.3mg,胡萝卜素0.13mg,维生素B1、B2各0.04mg,维生素 C 6mm,尼克酸0.3mg。 黄瓜是…  相似文献   

14.
1 栽培历史简介荷花,又名莲花。属睡莲科莲属的多年生宿根水生花卉。江西不仅是荷花的原产地之一,而且有人工栽培荷花的悠久历史。据晋《莲社高贤传》记:“谢灵运一见远公,肃然心服……凿池植白莲……,因号白莲社。”由此可见,在江西人工栽培荷花的历史,最晚起于1 60 0多年前的东晋。尔后,历经数代,庐山东林寺的荷花久栽不衰,生长茂盛,蔚成景观,成了后代诗人墨客借物自喻、赞美大自然的咏物。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咏东林寺白莲》中道:“东林北溏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芙蓉即荷花。从诗中可见当年的荷花盛景。在…  相似文献   

15.
红棉,又名木棉。早在唐代,广州就遍植红棉。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道:“却是南中花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1982年4月,广州评市花时,红棉在群芳竞美中,登上了“广州市花”的宝座。  相似文献   

16.
花之情操     
汪宝树 《花木盆景》2003,(10):43-43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宋代诗人苏东坡《海棠》七绝中的名句,倾注惜花之情,读来依然真挚亲切。花——这大自然的精灵,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用绝妙的佳句纵情赞颂。  相似文献   

17.
沈夏淦 《花卉》2010,(3):9-9
梧桐,又名青桐,属梧桐科落叶乔木。梧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如《群芳谱》中记载:“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人家斋阁多种之。”  相似文献   

18.
桃之夭夭     
桃,何等古老。《诗经》美言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何等茂盛鲜艳!后这诗句竟化为“逃之夭夭”的诙谐语。  相似文献   

19.
庆元 《花卉》2011,(2):41-41
中国第一大节——春节,古称“元旦”。人逢良辰精神爽,“元旦”自然成为古诗的一大主题。春节的序曲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古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祭灶日有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0.
洪钧寿 《花卉》2013,(7):39-39
“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这首《啄木》五绝,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