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传华 《食用菌》2023,(6):7-12
中国广义虫草物种丰富多样,在2013—2023年发现的广义虫草新物种有154个。在新发现的虫草分类单元中,部分虫草有较大驯化潜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因工程得到的转基因植物是一种人工创造的新物种。转基因植物在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种未经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引入到生态系统的转基因植物对环境生物将产生潜在影响。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大庆地区彩叶树品种,培育耐寒性强、可越冬品种。在以往调研基础上重点从大连、丹东、青岛引进美国红枫(Acer rubrum),在园林绿化中进行示范,对当地及相似地区城乡绿化美化增加新物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重点研究所选育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配套栽植技术及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
遗传工程是七十年代在自然科学中取得惊人成就的新技术,它是用类似于工程技术手段,把不同个体、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生物间的DNA组合在一起,创造新产品、新品种以至新物种。国际上公认,它是本世纪最后一场技术革命,有助于解决世界上三大难题——饥饿、疾病和能源不足。遗传工程的本质是基因搬家,即从给体细胞分离出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通过基因重组产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桂林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缺乏绿化树种应用研究及高起点苗圃建设,而出现绿化树种选用随意性较大、园林绿地质量不高和可持续性较低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外来树种引入较多,乡土树种应用尚未充分体现;基调与骨干树种单调,观叶与观果类树种偏少;绿化模式不尽合理,群落结构层次不稳定;特殊园林绿地树种选择针对性不强。因此今后应合理利用乡土树种,适当引进新物种;科学制定应用比例,建立规模种苗基地;切实做好规划设计,精心施工及养护;加强树种应用研究,重点推广环保功能等,有效推进桂林市绿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蓝莓有害生物防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新品种引进,在河北省、市、县栽培尚属首家,对蓝莓栽培技术、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尚不清楚,笔者通过2年多的实际调查,基本调查清楚蓝莓新物种在当地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并依据蓝莓栽培技术生产标准,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所生产的生态产品蓝莓鲜果,可直接食用,每1kg鲜果售价120~160元,5~7年生树每667m2产量可达1000~1500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荞面蘑菇是山西省吕梁山北部管涔山地区山民采食的一种野生蘑菇,此前没有专门的学名考证。采用DNA系统发育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分析来自山西省管涔山、五台山地区的9份荞面蘑菇样本数据,结合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比对,结果9份样本存在两个物种,一个是近亲铦囊蘑Melanoleuca cognata,另一个可能是尚未描述的铦囊蘑属新物种。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杨祝良团队与国内外同行合作,研究了欧洲、东亚和北美洲冬菇属的标本和菌株,发现金针菇竟然是人工培育的新物种。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真菌学进展》(Mycology Progress)杂志。金针菇喜好低温,在自然界中常在冬季出菇,故又名"冬菇"。在外形上,野生的"冬菇"与栽培的"金针菇"完全不一样。人们曾对冬菇属的物种多样性做过一些研究,发现分布于东亚的"金针菇"与初  相似文献   

9.
果树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缘杂交是指种或属间及亲缘关系更远的分类单位间进行的杂交,它是创造果树新种质的重要途径。简要列举了果树远缘杂交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阐述了远缘杂交不亲和和育性障碍的若干表现与机制。目前克服杂交障碍的途径有:蕾期授粉、混合花粉、重复授粉、亲本选择、特殊处理、胚抢救和染色体加倍等。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为3种类型:综合性状类型、亲本性状类型和新物种类型。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染色体鉴定、同工酶鉴定和分子鉴定。果树远缘杂交育种虽然困难很多,但前景非常广阔,今后的重点是深入研究远缘杂交不亲和和育性障碍的机理和有效的克服途径,并借助分子标记技术对杂种进行早期鉴定以及对复杂遗传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探清昆明野鸭湖森林公园虫草物种多样性,笔者于2017~2019年在该公园进行多次虫草资源调查,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物种鉴定,基于α多样性分析揭示虫草物种多样性特征,共获得839份样本,隶属于3科8属27种,包含潜在新物种13个。结果表明,昆明野鸭湖森林公园虫草物种多样性丰富,优势属种现象明显,优势属为和虫草属(Cordyceps)和线虫草属(Ophiocordyceps),优势种为垂头虫草(Ophiocordyceps nutans)。虫草寄主涉及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等足目(Isopoda)和蜘蛛目(Araneae)动物。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云南丰富的虫草资源和虫草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孙海 《花卉》2016,(7):43-45
正在被称为西部隐秘花园的四川西部涪江上游的石岩绝壁上,生活着一种叫距瓣尾囊草的毛茛科植物。90年前,它被一位西方探险者和植物猎人发现,这个新物种如璀璨星辰惊现世间,很快亦如流星划过天迹湮没于时光中。那一年的春天,盛开在川西石壁的花朵,随时光流逝,变成一道看不见的痕迹,渐渐荒芜在岁月的长河中。它似乎真实存在过,却渐渐变成传奇,随着时间的消逝若有似无。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际植物分类主流期刊 Phytotaxa 在线刊登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发现、命名并描述的新物种——红盖金牛肝菌 Aureoboletus rubellus Kuan Zhao Gang Wu(文章题目Aureoboletus rubellus, a new species of bolete from Jiangxi Province, China)。 牛肝菌科全球已知 40 余属近千物种,绝大多数为树木外生菌根菌,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食药用价值,又不乏毒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师生发现的红盖金牛肝菌是全球首个模式标本采自江西省的牛肝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速路口花境植物的应用与配置情况,对丽水市区9个高速路口花境进行实地调研。从植物种类、植物类型、植物色系、植物季相、植物配置模式及3个案例进行了分析。对高速路口花境应用的特点进行概括:大型雕塑的融合,引人入胜;粗放管理的方法,符合需要;植物色彩的丰富,更具观赏。针对花境在高速路口关注程度低、配置模式单调、养护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提出了增加花境种植面积,提高人们关注程度;选用花卉优新物种,丰富花境配置模式;提高花境持续观赏,加强养护管理水平的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宣化块菌(Tuber xuanhuaense)是2016年被报道的隶属于块菌科、块菌属的一个新物种,在发表新种时,宣化块菌子囊果包被结构被描述为疏丝组织,该组织被认为是该物种的鉴别特征之一。对近年(2016~2017)采集到该物种的22份标本研究发现,宣化块菌的包被结构在完全成熟时分化为两层,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内层为疏丝组织。本研究依据模式标本和22份新采集的标本对宣化块菌的形态特征进行了修订描述,同时本研究显示宣化块菌是块菌属在中国华北地区最常见的物种之一,秋季常见于桦木(Betula spp.)、栎树(Quercus spp.)、松树(Pinus spp.)林地下土壤中。  相似文献   

15.
热带亚热带潮间带有大量木本植物的群落,红树林是其中之一的植物群落,过渡于陆地和海洋的一种承接,具有很多极其特殊的生物多样性,是筛选和发现放线菌新物种的以及药物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宝贵资源。其特点主要是盐分和水分含量高,耐缺氧特征也十分明显。本文从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全面踏查的基础上,旨在认真收集放线菌资源中找出新的天然产物类群,分离鉴定天然物合成机制。已进入临床研究的由巴哈马红树林分离出的盐孢菌红树林分离出来的放线菌类群已经达到8个亚目11科24属,并发现新属三个,新种31个。分离出的新天然产物包括生物碱等芳香类、阿扎霉素等大环类脂及吲哚衍生物等,大多数是来源于红树林链霉菌天然产物。大部分相关产物的合成途径已经被揭示,其中备受关注的有新型吲哚咔唑、吲哚倍半萜及厦霉素等十分新颖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李莉 《现代园艺》2022,(11):18-24
球兰属植物是近些年来国内较为新兴的观赏植物种类,在中国的园艺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地处自然分布区的边缘,中国的原生球兰属植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搞清楚中国原生的球兰属植物种类、分布以及保育状况,是观赏植物资源筛选的重要本底工作。通过文献查阅、标本研究以及植物园调研,整理汇总了中国原生球兰属植物的基本资料,得到了完整的中国原生球兰属植物的最新编目和资源清单。最终确定中国分布有球兰属植物45种、1变种、1亚种。较1995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英文版)新增接受的新物种10个,4个新发表的物种没有广泛被接受;新增国家级分布新记录5种1变种,省级分布记录8种;8个物种的名称发生了变化;2个物种排除了中国的分布。较最新发布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物种数目减少了8种,主要因为名称没有被接受或排除了中国的分布。中国球兰属原生植物在植物园具有较好的保育情况,完全覆盖了中国球兰属所有原生类群。  相似文献   

17.
“螺丝椒”类型辣椒的栽培现状和主要品种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德男  刘伟 《中国蔬菜》2012,1(17):34-37
螺丝椒,因其呈大牛角形,果面有褶皱,形似螺丝而得名,实际上指的是一类品种。与一般牛角椒相比,螺丝椒的辣香味更浓,皮更薄肉更脆,早期的代表品种有兰州大羊角、“猪大肠”等地方品种。多年来螺丝椒在甘肃、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一直有较大规模种植,但由于该类型品种在抗病性、产量等方面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等一些育种单位,通过将从国外引进的辣椒品种与国内“猪大肠”等地方品种进行组合选配,获得了一批商品性好、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优良品种,使得西北等地螺丝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流动、交通运输的便利,以及蔬菜周年供应的需求,该类品种除了在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传统主栽区域栽培外,在我国东部、南部地区也有发展的趋势,如山东、河北、河南中部地区、广东雷州半岛、海南等地。除了传统露地栽培模式,还出现了早春、秋延迟大棚和越冬温室栽培等多茬口和多种栽培模式,并且在反季节南菜北运的蔬菜中也占有了一定的比例。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模式的多样化,对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对于种植者来说,除需要品种具有抗病、丰产等特性外,品种的早熟性、连续坐果能力和耐贮运性也是他们所关注和需求的。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除需要较浓厚的辣香味外,肉质的脆嫩程度则亦在考虑之中。目前,除西北等当地科研院所在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外,因受市场的刺激,山西、陕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在品种繁育上也各展其长,故,在种子市场上,适合各个地区、各种栽培模式的螺丝椒品种纷纷登场,其中不乏在抗病性、商品率、食用品质、坐果率等方面较以前有较大提高的优良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来螺丝椒在西北地区种植,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对品种的抗病性并无特别严格要求。然而,随着广东、海南等地螺丝椒种植面积的发展,对品种的多抗性要求也逐渐显现,尤其在对叶斑病、病毒病的抗性需求上。因此,种植户在大面积引种螺丝椒品种前,一定要了解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并进行小面积试种,以降低种植风险。  相似文献   

18.
5月中旬开始,上海果市在郊区甜瓜一个接一个上市高峰的簇拥下,再加之丰亡果、樱桃番茄、桑葚、枇杷、樱桃、油桃、荔枝等时令鲜果争先上市的氛围中,喜气洋洋,销售一派火热,成交量有一定增长,销售额上升明显。5月受上海郊区地产甜瓜上市的拉动,果市销量逐渐增加。最典型的上海山华果品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地受益于甜瓜销售,销量比上月增长2%。上海果品配送有限公司、上海果王食品有限公司等配送企业也是生意兴隆。加之海南、云南、山东等地西瓜,福建、浙江、江苏、四川等地枇杷,海南荔枝,以及福建、浙江等地杨梅,山东樱桃,新疆哈密瓜等放量上市,活跃了果市气氛,  相似文献   

19.
蔓枯病又称黑色茎蔓腐烂病、黑色斑点腐烂病等,主要为害瓜类作物,近年来在素有“蔬菜之乡”的山东省寿光市以及北京市顺义地区等冬季大棚中为害尤为严重,造成死藤、烂叶、果实腐烂等,导致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可食用性降低,给菜农带来严重损失。蔓枯病最初于1891年在法国、意大利、美国被报道,寄主分别为黄瓜、甜瓜、西瓜,而后该病频繁发生于温室中。我国华北、东北、新疆等地都有瓜类蔓枯病的记载。蔓枯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广泛,可寄生在绝大部分的瓜类作物上,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7,(9):30-31
简介 姚明建先生河南许昌人,退休前在公安局当过多年领导,工作之余,酷爱盆景,尤其在观果盆景方面钻研颇深,多有佳作见诸于世。其在果树盆景选材上,既有常见的石榴、冬红果、山楂等,又别出心裁,大胆选用枣树、柿树、李树等作为创造素材,取得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