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卉》2020,(1):4-5
为优化广东花卉上下游产业链,推动花卉产业升级,助力广东乡村振兴,12月12日,正逢广东种博会召开之际,广东花卉种业联盟2019年度工作会议在广州举办。会上,各联盟成员表决通过了"广东花卉种业联盟"更名为"广东花卉产业联盟"事项。广东花卉产业领域科研院所、高校、媒体以及各地市花卉企业等代表参加会议(图1)。凝聚力量共谋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调研员林翠兰出席。她表示,广东花卉产业种植面积、销售量、出口创汇等在全国排名前列,发展花卉特色产业特别是现代花卉产业园建设方面基础良好。她期望,广东花卉产业联盟继续发挥技术和平台优势,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花卉产业整体水平,争当广东花卉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花卉》2020,(11):4-5
广东花卉产业联盟是由广东省境内从事花卉生产、销售、科研、物流、电商、传媒等活动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愿联合组成的公益性社会组织,联盟成员涵盖花卉全产业链。联盟以共同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广东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以企业为主体,以多样化、多层次的开放合作与研发创新相结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共同致力于突破花卉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技术和市场瓶颈,提升我省花卉产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花卉》2020,(13):4-5
广东花卉产业联盟是由广东省境内从事花卉生产、销售、科研、物流、电商、传媒等活动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愿联合组成的公益性社会组织,联盟成员涵盖花卉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曾宋君 《花卉》2008,(1):26-2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源于广州的年宵花卉已遍及全国,如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武汉,大连,昆明,杭州等的年宵花卉市场已日益繁荣,但年宵花市最具规模、最繁华的地方仍是有着“花城”美誉的广州地区。引领着全国花卉市场的潮流,许多新的花卉品种和花卉消费方式多是先在广东年宵花市上出现。今年广东的年宵花卉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的花卉产业已成为相对独立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佛山、珠海、深圳和东莞等地,花卉业已成为当地种植业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省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广东省花卉生产的特点 广东的花卉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花卉业迅速发展,其特点如下:(1)花卉产业已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 广东省的大型花卉企业基本上形成了“一企一品”的特色,如广州芳村的以前生植物为主的“波…  相似文献   

6.
花事短闻     
《花卉》2012,(8):5-5
广东消息:浙江省花卉协会组团到广东调研花卉。2012年7月10-15日,由浙江花卉协会徐培金会长为团长、浙江省各地级市花卉协会秘书长等一行13人组成的花卉考察团,对广东花卉产业进行了考察,分别走访了广东省花卉协会、广州市花卉行业协会、中国花卉协会盆栽植物分会、从化市万花园现农业产业园区、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从化基地、广州市园林科研所白云苗圃从化基地、广州友生园林有限公司、宝趣玫瑰世界、广东省林科院及广州芳村波园路花卉市场、广州绿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佛山陈村花卉世界和中山绿博园等单位。  相似文献   

7.
左明 《广西园艺》2002,(3):13-15
1 我国花卉产销概况1 .1 我国花卉生产现状 目前我国已加入 WTO,对广西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促进广西花卉产业的发展 ,值得我们深思。全国已逐步形成几个比较稳定的生产大区 ,如云南、上海、四川的鲜切花 ;广东、福建、海南的观叶植物 ;上海、云南、四川的花卉种苗 ;江苏、浙江的商品盆景、绿化苗木等 ,都已形成规模生产 ,逐步走向集约化经营。我国各类花卉批发市场达 90 0多家 ,比 1 991年的 2 0 0家增加了 4.5倍。全国大中城市的花店已发展到 1 .6万多家 ,比 1 991年的 1 1 0 0家增加了 1 4倍…  相似文献   

8.
《花卉》2020,(14):F0002-F000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国艺研究所前身是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0月,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研基础、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支撑,在兰花、观赏植物、园林环境,花卉文化与产业经济、园林规划设计和花卉苗木推广多元化发展,也是中国花弃协会兰花分会、广东省兰花协会、广东兰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野生花卉的开发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花卉资源是实现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现介绍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阐述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情况及我国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吕复兵 《花卉》2014,(2):1-1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广东大地。广东花卉产地由珠江三角洲地带不断向粤东、粤北、番西发展,特别是近年迅速掘起的湛江花卉业引人瞩目。2014年1月10日至12日,作者陪同广东省花卉协会名誉会长罗泽君、会长张远能一行赴湛江调研花卉产业,在湛江花协戚来副会长和樊权理事的陪同下,重点考察了湛江麻章区和遂溪县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以及南国花卉科技园。  相似文献   

11.
艾伟 《花卉》2017,(4):4-5
随着我国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花卉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我国花卉产业依然存在发展困境即商品化生产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将科技创新应用于花卉产业,改进现有的培育手段,开发新花卉作物并保护其知识产权,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换系统,加强特色花卉与优势花卉推广是花卉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植物花卉得以保护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花卉产业是广东省农业特色产业的重要部分,为促进广东花卉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广东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广东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东省花卉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花友 《花卉》2014,(3):1-1
园艺花卉产业一直被视作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素有“园林之母”的美称,是—个园艺花卉资源大国。虽然多年来,我国园艺花卉产业稳步发展,但仍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去甚远。以出口牡丹为例。我国出口额仍不及日本的1/3,价格也比日本的低得多。随着全球园林花卉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园林花卉产业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拥有难得的机遇。但要进一步健康发展该产业,目前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花卉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食用花卉以其具有的多重功能与价值成为了花卉产业中新的价值增长点,发展前景广阔。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通过对食用花卉功能与价值的分析,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围绕食用花卉精深加工业、食用花卉文化旅游产业两大重心,构建价值最大化的食用花卉创新产业链。同时应科学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技支撑;倡导优秀花卉文化,完善社会服务体系3个方面推动食用花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花卉产业的特点,并针对我国花卉产业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生产分散、市场盲目、物流设施落后、运输成本高、对新品种的认识保护不足、花卉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现状,提出加大花卉产业的科技投入、大力发展花卉合作社、加强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构建花卉质量监控体系与刺激花卉的消费需求等对策,以期提升我国花卉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花卉消费的日益增加,预示着花卉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广阔。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了河北省花卉产业发展状况,并挖掘其发展潜力,为河北省花卉产业进一步优化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卉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前景良好,但和发达国家花卉销售比较起来,我国的花卉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提高。针对我国花卉市场的现状,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以促进我国花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颜文永 《花卉》2016,(16):101-102
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永春花卉产业的模式、成效以及未来的导向问题展开一些系列的研究,其中尤其就花卉产业中所涉及到的诸如设施花卉、大田种植、花木公园、生态茶园、林下种植以及花木造林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永春花卉的综合发展,并积极对其发展产业进行发展空间上的纵深扩展,以此达到永春花卉综合效益提升的目的,同时也希望为永春花卉产业的综合性发展提供积极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深入凌源花卉生产一线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对凌源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提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对凌源花卉产业发展壮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培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培花卉是一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目前我国水培花卉产业还不够成熟,本文讨论了我国现阶段水培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