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寿菊为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万寿菊常于春天播种,因其花大、花期长,常用于花坛布景,因其中叶黄素富含较多,因此万寿菊在保健方面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万寿菊作为一种被子植物,一般生长在海拔1150~1480m的地区,多生在路边草甸地区,由于南方多盆地丘陵,地理条件上不容易达到万寿菊的生长条件,且南方的水土相对较为湿润,更无法满足万寿菊的培育条件,而对于万寿菊而言,北方地区更加适应于万寿菊的生长培育,因此,北方地区万寿菊高效的栽培技术就是如今我们需要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万寿菊又名臭芙蓉、蜂窝菊,为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夏季.是“五一”、“十一”等节日的重要用花。万寿菊管理较粗放,但也常有病虫害为害,尤其是“十一”前开花的幼苗。  相似文献   

3.
万寿菊(Tagetes erecta)又名臭芙蓉、蜂窝菊,为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墨西哥及美洲地区,其花大色艳,花期长,其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能耐早霜和稍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最适于布置花坛、花境、花丛,在园林中广为栽培。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不同营养配比和pH值处理万寿菊水培液的开花情况,试验得出,增施磷肥对万寿菊开花的影响较小;配施磷钾肥主要影响万寿菊的单株花朵数和花型大小;而配施钾肥对万寿菊的花期、单株花朵数和花型大小均有较好的影响。万寿菊开花较适宜的水培条件是pH值6.5,即弱酸到中性的环境。此时万寿菊的花期较长、花型较大、单株花朵数较多,花的颜色也最靓丽。  相似文献   

5.
正万寿菊为一年生草本花卉,适应性强,株型紧凑丰满,叶翠花艳,是花坛、花境应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也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同时,万寿菊也是一种环保花卉,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寓有吉祥之意的万寿菊,早就被人们视为敬老之花。万寿菊叶绿花艳,人们喜欢用它绿化、美化环境。逢年过节,特别是老年人寿辰,人们往往都以万寿菊作礼品馈赠,以示健康长寿。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相似文献   

6.
色素万寿菊为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花卉.叶和花均可入药.目前,万寿菊花主要用于提取色黄素.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经济植物.各地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是一、二年生草花主栽品种之一,其地位仅次于万寿菊,同万寿菊、矮牵牛、一串红一起被称为草花中的"四大金刚".它花大艳丽,色彩丰富,广泛应用于街道、路旁绿化及花坛布置.由于它"步步登高"的名字吉祥,矮生品种盆栽,作为年宵花很受欢迎.高株品种还被用来搞切花.  相似文献   

8.
菊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因其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万寿菊是菊科类的一种,又名金盏花,原产墨西哥及美洲地区,是一种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药用花卉。本文对盆栽万寿菊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万寿菊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进行了探讨说明。  相似文献   

9.
陈璋 《花木盆景》2003,(9):F002-F002
繁星花(Pentas lanceolata),花如其名,盛开时群聚的花瓣多而美。正面观之,仿若满天繁星;由侧面来看,又像极了支支的小雨伞,因此又叫做星形花、五星花、雨伞花。由于花朵形状酷似一种木本花卉植物仙丹花,目此又有草本仙丹花之称。由于繁星花生性强健、繁殖容易、开花整齐、花期长,近年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场所的布置。  相似文献   

10.
对万寿菊12个杂交组合的4个观赏性状的杂种倪势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F1代的酶带数越少,酶活性越弱,其优势就越强。说明万寿菊杂种优势与POD同工酶酶谱间有较密切的关系。为万寿菊杂交育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万寿菊为一年生草本花卉,适应性强,株型紧凑丰满,叶翠花艳,是花坛、花境应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也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同时,万寿菊也是一种环保花卉,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寓有吉祥之意的万寿菊,早就被人们视为敬老之花。万寿菊叶绿花艳,人们喜欢用它绿化、美化环境。逢年过节,特别是老年人寿辰,人们往往都以万寿菊作礼品馈赠,以示健康长寿。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1栽培技术1.1作床大田栽1公顷万寿菊需200~300平米苗床,如有假植过程可减至80平米。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腐殖土作床土,切忌在施用残  相似文献   

12.
天然植物型色素--万寿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寿菊属于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序头状,现在生产上普遍栽培的品种,其花色金黄.多分枝,多头花.种植万寿菊主要是提取黄色素,用作食品、医药等工业上的添加调色剂.万寿菊因为是一种植物型天然色素,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供不应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山东1997年从国外引进并试种成功,黑龙江省望奎县2000年引进,经过两年的种植,证明了万寿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同时种植万寿菊经济效益高,较种植玉米和大豆作物每667 m2增收200元左右.黑龙江省种植万寿菊,要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必须采用育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13.
《花木盆景》2003,(5):39-39
送花给长者 美国RUTGERS大学研究所将花联系到美国长者的健康,科学证明花可鼓舞他们。  相似文献   

14.
万寿菊又名金盏菊,菊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干墨西哥,其花和叶入药,有清热化痰、补血通经之功效。工业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加工等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生产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5.
<正>万寿菊又名大芙蓉或臭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60~160厘米,径直立,粗壮,有分枝,叶对生,头状花序,单生,花直径5~15厘米。万寿菊长势强,喜欢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好移栽,耐成活栽培要点如下:1育苗1.1育苗时间,面积,用种量:色素万寿菊在移栽前40天开始育苗,(约在阳历4月5日),每载一亩万寿菊需用苗床8~10平方米,用种子20克左右。  相似文献   

16.
古月 《花木盆景》2005,(6):21-21
一般草花种子,各自的寿命长短差异较大,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常见花种的寿命如下:金鱼草3-4年、雏菊2—3年、金盏菊3-4年、长寿花2年、鸡冠花4-5年、大丽花5年、桔梗2-3年、报春花2-3年、石竹3-4年、非洲菊1年、向日葵3-4年、凤仙花5-6年、一串红1—3年、万寿菊4年、百日草3年。邮购的草花种子,若一次使用不完,可将其密封包装后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可放置1至数年。  相似文献   

17.
万寿菊叶黄素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寿菊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观赏花卉,近年来作为天然色素及生物产品的来源而成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经济植物。万寿菊花瓣内富含叶黄素,作为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及保健品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现对万寿菊叶黄素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进行系统的阐述,目前在富含叶黄素万寿菊品种的筛选、万寿菊叶黄素提取方法的优化以及万寿菊叶黄素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万寿菊育种工作,培育出适应我国气候特点、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优良品种,以及如何纯化万寿菊叶黄素提取物,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等,是摆在园艺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8.
色素万寿菊不同品种叶黄素含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色素万寿菊不同品种叶黄素含量综合评价研究,经2年3个地区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万寿菊叶黄素含量因品种及种植区域不同而不同,其中科丰万寿菊叶黄素含量最高,为11.02%,其次为泛美万寿菊、气象万寿菊,分别为7.98%、6.00%,差异显著;而鲜花产量依次为泛美万寿菊、气象万寿菊、科丰万寿菊,分别为1.1t/667 m2、1.0t/667m2、0.6 t(吨)/667m2(平方米);3个品种均在赤峰喀旗表现最高,这与气候条件相关;综合评价认为泛美万寿菊最好;科丰万寿菊次之,可加大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应用;气象万寿菊较差,可作为抗虫育种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巫传基 《西南园艺》2011,5(4):29-30,41
园艺工作者在培育草花时,应充分利用园艺地布、喷灌、钢架大棚等设施提高种植技术,更好更快地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实践经验,简析在重庆地区种植孔雀草、万寿菊、一串红、非洲凤仙等草花的注意事项,并对草花造景提出一些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20.
以万寿菊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污泥提取液施用对万寿菊的株高、茎粗、花产量和直径、生物量的影响,以期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污泥提取液原液氨基酸含量为3.6%,微量元素总量为66.46 mg·L^-1,全溶,偏碱性,有害元素As、Cd、Pb未超过标准规定的含量。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总量虽低于我国含氨基酸叶面肥的标准,但达到市场叶面肥稀释使用要求,稀释后可作为氨基酸叶面肥使用。污泥提取液对万寿菊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株高、生物量、花产量可达到清水喷施的2倍以上,施用效果接近或优于市场的某些叶面肥产品。浓度过高会抑制万寿菊的生长,最佳的稀释倍数为600倍。将污泥提取液进一步制备成氨基酸叶面肥,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可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