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豆浆粒径与豆浆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脱皮大豆和脱皮大豆为原料,利用3种主流家用豆浆机(九阳精磨豆浆机JY1、美的无网豆浆机MS、九阳无网豆浆机JY2)分别制备干豆及湿豆豆浆,分析不同豆浆机所制豆浆的粒径及粒度分布规律,进而分析粒径与豆浆品质及蛋白质吸收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JY2制备豆浆的体积平均粒径D[4,3]最大,MS豆浆的D[4,3]次之,JY1豆浆的D[4,3]最小。湿豆豆浆体积平均粒径小于干豆豆浆,蛋白质含量、蛋白吸收率及感官评分(脱皮豆除外)亦显著高于干豆豆浆,说明湿法可以减小豆浆的粒径,提高原料利用率。脱皮湿豆豆浆感官评分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浸泡过程中脂肪氧化酶被激活而产生不良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2.
胡椒脱皮的方法有浸泡脱皮、机械脱皮、酶法脱皮、生物脱皮等方法。浸泡脱皮属于传统脱皮方法,机械脱皮污染严重,酶法脱皮成本高,生物脱皮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脱皮方法。相比传统脱皮法和化学脱皮法,生物脱皮具有提高胡椒质量、无污染等优点。胡椒生物脱皮技术是未来胡椒脱皮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茶饮料生产概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茶饮料的定义 茶饮料,在GB10789—1996软饮料分类中的定义为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酸、果汁、牛奶、食用香精或植物提取液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在拟定中的茶饮料轻工行业标准中的定义为以茶叶抽提液、茶粉及茶叶抽提液的浓缩液为原料,经加工、调配(或不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可见,以茶叶的水提取液、茶浓缩液或速溶茶为主要原料,经过滤、调配、杀菌、灌装等加工工序,含有一定量的茶叶有效成分且具茶叶风味的液态制品称为茶饮料。 2.茶饮料的分类 根据GB10789—1996,茶饮料分为四类: 茶…  相似文献   

4.
谷春梅  姜雷  于寒松 《大豆科学》2019,38(3):434-442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同时保证品质优良,以干豆制浆为对照,利用不同浸泡介质(水、柠檬酸溶液、NaHCO_3溶液)及不同浸泡条件,探究前处理工艺条件以及介质的改变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处理能有效降低豆浆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和植酸含量,但不同介质对不同抗营养因子的效果不同。经浸泡处理后的胰蛋白抑制因子的最低活性为30.88±1.35 TIU·mg-1,相对于未处理组降低了54%;植酸最低含量为3.46±0.15 mg·mL-1,相对于未处理组降低了77.4%;而经浸泡处理后的单宁含量却显著上升(P<0.05)。从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的效果来看,NaHCO_3>水>柠檬酸;从降低单宁含量的效果来看,柠檬酸>NaHCO_3>水;从降低植酸含量的效果来看,柠檬酸>水>NaHCO_3。除抗营养因子外,豆浆的品质指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NaHCO_3浸泡组的总体品质最优,除了个别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与水浸泡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品质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水浸泡组,而柠檬酸浸泡组的品质为3组中最差。选取NaHCO_3溶液作为浸泡介质进行正交工艺优化,当浸泡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16 h,浸泡豆水比为1∶4,NaHCO_3浓度为0.45%时,豆浆的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效果最好,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5.
通过改变胡椒的预处理方式来解决固态发酵脱皮时间短与固态发酵脱皮白胡椒色泽差之间的矛盾。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沸水热烫处理得到的胡椒脱皮率虽能达到100 %,但色泽不理想;而在室温条件下,经不同水处理后脱皮得到的白胡椒的色泽明显比沸水热烫的好,但脱皮率未能达到100 %;用热水浸泡预处理后的实验组不仅胡椒脱皮率能达到100 %,而且色泽也较为理想,已达到市售的水平。所以,选择胡椒脱皮的最优预处理方式为50 ℃热水浸泡20 min。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为原料,通过感官评定对胶体磨技术自制的全豆豆浆和一般机械磨加工的传统豆浆中的永和豆浆和普通豆浆的感官品质进行了比较,通过营养成分检测对全豆豆浆和永和豆浆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同时将检测的全豆豆浆营养成分与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普通豆浆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豆豆浆口感浓厚,细腻爽滑,豆香味浓郁,无豆腥味,感官评价总得分高于传统豆浆中的永和豆浆和普通豆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豆豆浆中蛋白质、脂肪、总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脂及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永和豆浆,更高于普通豆浆。全豆豆浆的普及不仅可以提高豆浆的营养价值,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为原料生产豆浆,为了实现传统豆浆工艺的现代化改造,提出了一种干法脱皮处理、浆渣共熟化的豆浆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获得豆浆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表明,采用脱皮带渣煮浆100℃、10min时,豆浆中蛋白质含量为15.145%,溶出率提高了0.9%,纤维素含量为12mg/mL,溶出率提高了41%,胰蛋白酶抑制活性为0.13U/g,去除率为80%。浆渣共熟化技术生产豆浆从营养成分溶出率方面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黑胡椒、胡椒根、市售胡椒粉和用不同浸泡液浸泡脱皮的白胡椒粉中的胡椒碱含量。结果表明:黑胡椒粉、2种市售胡椒粉和白胡椒粉中胡椒碱含量不同;果>根、白胡椒>黑胡椒、盐水浸泡>河水浸泡>醋浸泡、西安胡椒粉>海南胡椒粉。说明不同的胡椒粉胡椒碱的含量不同,这可以为胡椒的质量控制提供比较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豆胶状蛋白含有铁、磷、钾等元素和食物纤维,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大豆胶状蛋白的制法:首先将选好的大豆进行脱皮,然后用NaHCO_3水溶液浸泡8~14小时左右,用热处理进行脱腥,使脂肪氧化酶和胰蛋白酶抑制素迅速钝化、失活,然后进行浆渣分离,经微料化处理,均质,即成胶状蛋白。  相似文献   

10.
梁德富  朱俊 《大豆科学》2007,26(6):978-979
应用物理原理,直接将未加浸泡的大豆放入刀片式打浆机中,通过适当的工艺控制,即能打出高品质的豆浆,该技术不仅省去了预浸泡所需的场地和时间,还能提高大豆的出浆率和豆粕的利用价值.该项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1.
豆奶和豆浆都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等工序制成的营养丰富的液态豆制食品,但它们却又是两种不同的食品,为了帮助人们提高识别真假豆奶的能力,现将豆奶和豆浆的主要区别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2.
豆浆的营养价值——豆浆粉与现磨豆浆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豆浆因水分含量高不易保存、携带和运输,将豆浆经过喷雾干燥加工成豆浆粉,不仅可以解决储运不便的问题,而且豆浆加工成豆浆粉后,风味更加愉悦,口感细腻醇厚,冲调饮用方便。近几年随着豆浆粉冲调豆浆在餐饮行业得到推广应用以后,关于豆浆粉和现磨豆浆哪个营养高、哪个价格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文中论述了豆浆的营养价值,并从原料、工艺、风味、营养、方便性和经济性等几个方面对现磨豆浆和  相似文献   

13.
红糖的功效     
正红糖,是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研究发现,甘蔗,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身内外都是宝。它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等,还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是合成人体蛋白质、支持新陈代谢和参与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质之一;另外,蔗汁、蔗茎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及维生素C等,科研人员从蔗汁中提取的"糖蜜"实际上属于一种多糖。研究表明,它对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干豆豆浆机制备豆浆的主要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为原料选用我国2个主导品牌的3款豆浆机(九阳精磨豆浆机、九阳无网干豆豆浆机、美的无网干豆豆浆机)制作豆浆,从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回收率、豆浆颗粒度及感官特性等方面对豆浆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豆浆的蛋白含量为1.72%~2.66%,蛋白回收率为47.13%~68.66%,带有精磨器的豆浆机制备的豆浆蛋白含量及蛋白回...  相似文献   

15.
谢玲 《大豆科技》2011,(5):36-38
近日,就肯德基"豆浆门"事件,《中国食品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月芳。吴秘书长从"用豆浆粉冲豆浆与现磨豆浆差别在哪里","在餐饮连锁店中是否普遍采用豆浆粉,是不是营养价值和口味上不如液体豆浆","到底什么才算优质的豆浆类产品,消费者应该怎样挑选"等几方面对豆浆、豆浆粉做了详尽的说明。这次采访不仅有助于消费者重新认识豆浆、豆浆粉的概念,同时企业亦可从中得到启示——豆浆生产企业应如何正确宣传产品、积极引导消费。现将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研究豆浆品质评价的方法主要以感官品质评定为主,但关于感官评定的指标与内容较为混乱。国内学者一般都采用打分法的手段进行感官评定,苗颖等人评价豆浆时,以豆浆色泽、组织状态为评价指标,将二者都设置为20分,权重值认为1:1;李立英等人以豆浆的色泽、组织状态、气味和滋味、杂质等为评价指标,权重值都认为1,通过计算获得最佳工艺豆浆。曹冬梅等人  相似文献   

17.
柳玉  郭顺堂 《大豆科学》2007,26(4):578-582
针对豆制品实际加工过程中大豆中微生物洗不掉、除不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表面消毒法和减压辅助消毒后大豆中细菌的检出率和细菌总数的测定证明了细菌主要附着于大豆籽粒最外层的柱状细胞以及外皮的气孔内部,而大豆子叶内部未检测到细菌的存在;并参照实际生产中的水洗和脱皮进一步说明了细菌与大豆柱状细胞的结合力较强且加工过程中易产生交叉污染,因此很难通过水洗和脱皮除去,最后通过组织分离培养法从大豆表皮中分离出了可能导致豆制品腐败的微生物并与豆浆中腐败菌进行了形态学方面的观察和比较,确定了原料中携带的造成豆制品腐败的主要微生物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8.
热水浸泡法提高夏季绿茶品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绿茶由于鲜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氨基酸含量较低,因而滋味较苦涩,品质不高.为此,笔者结合前人对杀青叶用水进行适当浸泡的方法,然后进行后续加工制作夏季绿茶,并对热水浸泡工艺进行不同浸泡水温、浸泡时间、杀青叶与浸泡水的比例和浸泡液pH值对夏季绿茶咖啡碱含量和感官品质影响的试验,以期达到改善夏季绿茶品质的最佳浸泡工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大豆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到2003年,直接用于食用加工的大豆达到850万吨,占我国大豆总产量的55%,比1995年提高了11%左右。随着传统大豆制品豆浆、豆腐、腐竹和豆乳粉、大豆蛋白等新型大豆制品消费的迅速增  相似文献   

20.
日本普通小麦品种萨达姆27,因为它含有特殊的半矮秆基因,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用中国春双具端二价体杂种,验明了萨达姆27两个独立的相互易位。一个可能是减数分裂时,T3AS·7AS和3AL·7AL引起单价染色体的断裂合成,从而形成3A和7A之间的着丝点易位。另一个是B染色体组中,除1B、2B和5B外的其它染色体和1A之间小片段的易位。因止,这些易位对萨达姆27中的半矮秆基因导入其它小麦中是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