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搭配花和鲢鱼,经过将近1年的饲养,共生产翘嘴红鲌13 t,个体重100~150 g,翘嘴红鲌养殖成活率高达95%;产花1 228.5 kg,平均个体重175 g;鲢鱼3 510 kg,平均个体重1 kg/尾;花、鲢鱼养殖成活率90%。翘嘴红鲌商品鱼产值31.2万元,花3.44万元,鲢鱼1.76万元。总产值36.4万元(平均产值210 405元/hm2),扣除成本21.04万元,实际盈利15.36万元,平均盈利88 786元/hm2。  相似文献   

2.
翘嘴红鲌又称“白鱼”、“白条”等,是一种名贵淡水经济鱼类,市场前景广,养殖效益高。根据笔者的实践体会,要实现翘嘴红鲌池塘精养高产高效,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翘嘴红鲌,别名:白鱼、白条。分类地位为鲤形目、鲤科、鲌亚科。我国许多地区有养殖。翘嘴红鲌肉质细嫩、味鲜美。此鱼行动迅速,性凶猛,以捕食其他小型鱼类为食。其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我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出口创汇,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此,翘嘴红鲌的池塘苗种培育相当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翘嘴红鲌池塘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鱼种培育池的准备、鱼苗放养、驯养、水质调控和越冬管理方面介绍了翘嘴红鲌池塘苗种的培育。同时介绍了以翘嘴红鲌为主的成鱼养殖模式和翘嘴红鲌套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翘嘴红鲌,俗名白鱼,食浮性饲料,鱼体呈条形状,喜好在深水中漫游.内质细嫩,味美可口.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效益良好.文章从翘嘴红鲌的池塘、放养、饲料、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此鱼的养殖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池塘条件 利用江堤内低凹地改造池塘.通过引进江水,使之形成微流水循环,模拟翘嘴红鲌生长的自然环境。面积10亩,年均水深1.8米。  相似文献   

7.
池塘培育翘嘴红鲌大规格鱼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翘嘴红鲌大规格鱼种池塘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引进2.5~3.0cm的翘嘴红鲌在金坛市进行池塘养殖5个月,可培育大规格红鲌鱼种,出塘规格10cm以上的达85%,最大规格达21cm。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征,总结了其池塘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准备、苗种投放、科学投饲、驯食方法、科学管理、鱼病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翘嘴红鲌的生态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翘嘴红鲌又名白条、和顺、太湖白鱼,是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肉质鲜美细嫩,为鱼中上品。目前市场畅销,价格居高不下,随着天然翘嘴红鲌资源日益衰退,开展人工养殖已势在必行。现将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翘嘴红鲌,别名:白鱼、白条。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翘嘴红鲌作为一个重要的特种水产新品种,因其肉质细嫩、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而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我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出口创汇,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翘翘嘴红鲌池塘成鱼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白城市翘嘴红鲌产业发展现状,并从工人繁育技术、夏花鱼种培育技术、池塘成鱼养殖技术3个方面总结了翘嘴红鲌健康高效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征及经济价值,从池塘准备、苗种投放、科学投饲、驯食方法、科学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此鱼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以期为翘嘴红鲌的无公害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翘嘴鲌、细鳞鲴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同时也是上海淀山湖水域的主要土著品种。因此,开展翘嘴鲌、细鳞鲴池塘生态混养,有利于上海建设环淀山湖地区的特种水产优势产业带。根据翘嘴鲌和细鳞鲴的生物学特性,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推广翘嘴鲌、细鳞鲴池塘生态混养模式,可提高饲料利用率,提升池塘养殖综合效益。并总结了翘嘴鲌、细鳞鲴池塘生态混养技术,对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与水产养殖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为推广翘嘴鲌、细鳞鲴等池塘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翘嘴红鲌属鲤科,鲌亚科,俗称翘白、白鱼等,是鱼中上品,养殖效益高。为满足农户自繁、自育、自养的需要,现结合生产实际将翘嘴红鲌苗种繁育、池塘成鱼养殖、病害防治等技术介绍如下。一、人工繁殖1.亲鱼收集收集时间以秋、冬季为宜。为保持亲鱼良好性状,要从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收集,挑选无伤、健壮、年龄2~3龄、体重1~3公斤的个体作为亲鱼,雌雄比1∶1。雌雄鉴别:性成熟雌鱼腹部膨大松软,两侧卵  相似文献   

15.
在沿海滩塘对翘嘴红鲌进行创新养殖,养殖水体的盐度控制在0、3%以下,翘嘴红鲌能适应并生长较好,翘嘴红鲌产量154、16kg/667m。,饲料系数1.949,个体平均规格为13、72cm/尾,成活率87、16%,养殖经济效益达1000元/667m^2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在沿海滩塘推广翘嘴红鲌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兴凯湖翘嘴红(鲌)种质资源的研究和鉴定提供可靠的遗传学依据,以肾细胞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对兴凯湖翘嘴红(鲌)(Culter ablurnus Basilewsky)染色体的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红(鲌)染色体树木(2 n)为44,核型组成为:16m+16sm+12St.  相似文献   

17.
兴凯湖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凯湖翘嘴红鲌属淡水生产中的珍品,也是黑龙江省特有的品种资源,兴凯湖独特的地理水域环境,使兴凯湖翘嘴红鲌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活习性。本文着重介绍及评述近年来对兴凯湖翘嘴鲌生长、发育及繁殖研究的现状及成果,以促进对兴凯湖翘嘴红鲌的资源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红鲌属的翘嘴红鲌、青梢红鲌和蒙古红鲌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1 091 bp), 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 并以红鳍鲌为外类群, 用邻接(NJ)法和非加权算术平均对数(UPGMA)法构建系统关系树. 结果表明: ① 4种鱼(包括外类群)Cyt 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平均差异为6.2%, 变异位点184个, 具有简约性信息位点141个, 平均转换颠换比为7.4; ②测定的红鲌属3种鱼形成一个单系群, 其中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鲌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红鲌属的翘嘴红鲌、青梢红鲌和蒙古红鲌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1 091 bp),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红鳍鲌为外类群,用邻接(NJ)法和非加权算术平均对数(UPGMA)法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表明:①4种鱼(包括外类群)Cyt 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平均差异为6.2%,变异位点184个,具有简约性信息位点141个,平均转换颠换比为7.4;②测定的红鲌属3种鱼形成一个单系群,其中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鲌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0.
翘嘴红鲌属鲤科,俗名大白鱼、翘嘴巴、翘壳、白丝、兴凯大白鱼、翘鲌子、鲌刺鱼、翘白、白鱼、噘嘴子浮鲢等,广东地区俗称长江和顺.长江中游俗称翘白、白鱼.长江下游俗称太湖白鱼.翘嘴红鲌是在湖泊、水库和外荡等大水体中生活的鱼类,成鱼一般在敞水区水体中上层活动,游动迅速、性暴,善跳跃;幼鱼成群生活在水流较缓慢的浅水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