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考虑轮胎接地摩擦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基于侧向变刚度的轮胎多边形磨损模型,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轮胎的自激振动是一种由系统Hopf分岔引起的稳定周期振动现象,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引起胎面自激振动的车速和车轮前束角范围。结果表明:轮胎多边形磨损为一种典型的非线性自激振动现象,其发生与胎面的侧向振动有关,磨损边数近似等于胎面的侧向振动频率与车轮转动频率之比。所建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轮胎多边形磨损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1轮胎早期磨损或损坏的主要原因(1)汽车司机操作不当。①急剧起步。汽车急剧起步会引起轮胎严重磨损,特别是容易引起轮胎打滑。车轮长时间打滑会引起轮胎发热,胎面强度下降,磨损加剧。②急剧制动。急剧制动使胎面不均匀磨损,严重时能使外胎的帘布层磨坏。③急剧转向。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急剧转向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力,使轮胎断面负荷分布不均,轮胎各部件间附加应力以及胎面与路面间的滑移磨擦增大,胎面磨损加快,特别是胎面边缘磨损更厉害。④车辆在不良路面高速行驶,轮胎在坑中“滑转”使轮胎磨损。(2)轮胎气压偏离标准。不按标准充气也是轮胎早…  相似文献   

3.
轮胎侧向力影响因素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胎侧向力与轮胎侧偏角、垂直载荷、车轮外倾角、纵向滑移率、轮速及胎压等因素直接相关,是车辆横向动力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轮胎试验数据整理分析,阐述了车轮侧向力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的关系.随着轮胎侧偏角的增大,车轮侧向力呈现很强的非线性.随着垂直载荷的增大,车轮侧向力不会呈比例增大.由于侧向力与侧偏角及垂直载荷间的非线性关系对车辆行驶性能及悬架调校非常重要,应用计算实例描述了载荷变化的影响.车轮外倾角与侧向力间的关系对悬架外倾角补偿特性非常重要,对此进行了计算说明.  相似文献   

4.
前轮摆振是普遍出现在汽车上的一个相当复杂的振动现象,根据表现特性不同,前轮摆振分为高速摆振和低速摆振,前者属于自激型摆振,后者属于强迫型摆振.根据国内外前轮摆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阐述了高速摆振和低速摆振的故障现象,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自激型摆振发生的机理,即产生“负阻尼”的原因,并指出两种形式的摆振的表现特征,最后,从车轮平衡度、转向系、悬架刚度和阻尼、轮胎的侧向刚度、前轮定位参数4个方面分析了前轮摆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克服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机械弹性车轮纯滚动时胎体和胎面的侧向变形,利用公式推导建立了纯滚动工况下机械弹性车轮侧偏特性的理论模型。利用自主研制的低速平板式轮胎力学特性试验台,对机械弹性车轮进行了稳态侧偏特性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理论模型曲线与试验数据可以验证:所建立的车轮纯滚动工况下的侧偏特性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能够预测车轮纯滚动工况时的侧偏特性。对于深入研究机械弹性车轮的非稳态侧偏特性以及车轮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双横臂悬架结构的基础上,采用ADAMS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在分析双横臂悬架的车轮侧向移动量等参数的基础上,对轮胎的异常磨损进行了分析。以车轮侧向滑移量为优化目标,基于双横臂悬架关键零件的参数化,对双横臂悬架系统进行优化,实现了车轮侧向滑移量最小化的优化,降低了轮胎的磨损。  相似文献   

7.
一、胎压如果胎压过低 ,行驶过程中周期的压缩变形 ,会加速帘线的疲劳。同时 ,由于胎压过低 ,胎冠中部向里弯曲 ,从而使胎面的边缘负荷剧增 ,使胎面的磨损不均匀 (中部磨损较小 ,胎肩部分磨损严重 ) ,通常形成齿形或波状 ;胎压过高 ,会使轮胎的帘布受到过度伸张 ,胎体疲劳过程加快 ,引起帘线拉断 ,造成轮胎早期爆裂。胎压过高还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 ,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负荷 ,造成胎冠中部严重磨损。无论是新的轮胎还是修理过的轮胎 ,都应严格按照该车说明书规定标准的气压充气 ,偏差不超过10 %。充气时还要考虑季节和使用条件 ,冬…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轮胎自由滚动时胎体和胎面的侧向变形以及轮胎印迹内垂直载荷分布的变化等,建立了自由滚动轮胎侧偏特性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自由滚动轮胎侧偏特性理论模型比已有的模型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轮胎刚度和阻尼非线性特性,车轮跳离地面现象、座椅减振器非线性阻尼特性和挂钩间隙与板簧的非线性特性对拖拉机-挂车机组平顺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在拖拉机-挂机机组的振动分析中,把轮胎、座减振器,挂钩和板簧作为非线性元件来处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Burkhardt模型与单接触点瞬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整车模型,针对路面附着信息进行估计器设计。以轮胎所受纵向力为基础,利用车轮滚动逆模型建立车轮转速与所受外力矩的关系,经过RLS算法估计出车轮所受纵向力,进而得到纵向摩擦系数;借助Fiala轮胎模型,建立车辆运动状态与轮胎所受侧向力、轮-路附着系数之间的量纲转化关系,由此设计观测器,估计出轮胎所受侧向力与轮-路附着系数,进而得到轮-路侧向摩擦系数与轮-路附着系数;结合所得轮胎所受纵向附着力与侧向附着力,得出轮胎侧偏角。最后,利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联合仿真平台,根据标准试验工况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估计器能够准确估计得到轮胎-路面附着信息以及轮胎侧偏角。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阀门的漏水过流特性及自激振动机理,应用特征线法对供水工程泵系统中柔性阀门漏水引起的自激振动进行分析,得到阀门上游测压管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改变该泵系统的管长、管材与阀门漏水流量等,形成2个对比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自激振动过程.结果表明:管道的长度及管材对自激振动的幅值、周期以及振幅增长速率影响极大;阀门的漏水流量对自激振动的幅值及周期影响较小,但对系统的振幅增长速率影响较大.任由自激振动发展,将会导致爆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轻型载货车前轮轮胎异常磨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schallamach—Turner轮胎磨损模型,分析了某轻型载货车前轮轮胎异常磨损机理,讨论了前轮定位参数、轮胎气压、轮胎负荷、轮胎花纹、前后轮制动力分配、胎面材料及配方对轮胎磨损的影响。分析了样车轮胎的磨损现象和磨损原因,对轮胎和整车参数进行了改进设计与匹配。道路试验证明:轮胎的耐磨性有所提高,理论研究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树冠强迫振动方法作业过程中采收效果差及伤树(枣)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将自激振动理论与力补偿理论相结合的振动采收方式,并设计出一种基于自激振动力补偿的红枣采收试验装置,以提高振动采收效果,降低红枣与果树的损伤。为此,介绍了试验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关键工作部件进行了设计。通过对激振装置主要运动部件的运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获得了拨杆滚筒的运动学方程,得出了拨杆滚筒的振幅表达式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计算出拨杆滚筒需要力补偿控制系统进行激振力补偿的扭转角度阈值为1 9.4°,为红枣采收试验装置的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耦合力作用下液压马达低速波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力学模型和试验,分析了液压马达低速波动的机理和产生条件,认为非线性液压弹簧力和非线性摩擦力的耦合作用是液压马达低速波动主要原因;通过试验研究了非线性摩擦扭矩、泄漏系数、粘性阻尼系数、油液压缩系数等因素对液压马达低速波动的影响,揭示出液压马达低速波动是在负特性摩擦阻力工况下的自激振动现象,并提出了改善液压马达低速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轮胎总成是拖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拖拉机轮胎的价格约占拖拉机总价格的8%~15%,轮胎损耗的费用约占成本的10%~20%.所以良好的操作驾驶习惯、正确使用和养护轮胎,可减少轮胎的早期磨损、避免出现非正常磨损现象,对确保拖拉机作业安全、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作业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激振动旋耕刀设计与减扭降耗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旋耕作业减扭降耗,在国标IT245旋耕刀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激振动旋耕刀装置,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运动受力分析,完成了其大弹簧参数选型与弹簧心轴腰型孔设计。基于DEM-MBD技术,建立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仿真模型,分析5种刀轴转速下国标旋耕刀与自激振动旋耕刀所受三向阻力与扭矩变化规律。仿真试验中,刀轴转速为150、200r/min时,减阻降扭效果不明显;转速为250、300r/min时,自激振动旋耕刀相比国标旋耕刀的减阻降扭效果较好,垂向阻力分别降低6.96%、10.41%,且平均扭矩降低率较大,分别为9.80%和19.63%,而转速达到350r/min时,减阻降扭效果下降。通过对2种旋耕刀仿真与土槽试验的平均扭矩进行分析,得出了国标旋耕刀与自激振动旋耕刀平均扭矩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与0.998,基本验证了DEM-MBD耦合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对土槽试验中采集的Y向(耕作时刀刃振动主要发生方向)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频域分析表明,随着刀轴转速的增加,Y向功率谱密度幅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转速达到300r/min时,激振频率达到装置Y向的固有频率附近,此时发生共振,Y向功率谱密度幅值达到最大值。即此时旋耕刀获得最大能量,扭矩降低幅度最大,减扭降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车辆传动系自激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BJ2020N汽车在不同胎压、不同路面和不同牵引力下的振动进行了试验,验证了在高滑转率下车辆动力传动系自激振动的存在。分析了自激振动的特点,研究了胎压和路面条件对自激振动的影响,为理论分析动力传动系的自激振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耕整机扶手架振动机理的虚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整机是一种产量大且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小型农机具,但由于它的动力装置是小型单缸柴油机,引起扶手架手把的振动量较大,严重影响到了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耕整机手把振动机理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采用ADAMS仿真软件并通过实测尺寸构建了GN31耕整机的虚拟样机,从整机角度分析研究了耕整机振动机理。通过仿真试验给出了不同轮胎气压下的扶手架振动情况,研究了轮胎气压对扶手架振动的影响,为扶手架减振措施的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汽车平顺性的虚拟样机试验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应用面向整机系统虚拟样机的概念,将研究对象分为悬架、轮胎、路面等模块。用BEAM力将悬架多片板簧简化为一片主板簧或一片主板簧和一片副板簧,用ADAMS的FIALA模型轮胎表示车辆轮眙.根据ISO噪声路面的功率谱参数,设计了车辆行驶的路面文件。同时建立了三维实体虚拟整车模型,实现了虚拟午辆的仿真行驶。虚拟汽车仿真行驶时,能够体现真实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驾驶员振动加速度仿真值与实测值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汽车这一复杂的机器系统.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详细的虚拟样机进行平顺性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