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桑蚕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交织过程。前者决定了蚕业生产始终承担着自然风险;后者决定了它必然依赖于人力、资金、技术、桑园、设施等要素的投入。市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缺陷在茧丝绸市场被放大。其一,桑园栽植是一次性投入二十几年受益,蚕农一旦进入桑蚕行业,就不可能再根据市场行情调整养蚕规模,它不象其它大农业作物可根据上个周期农产品价格高低,决定下个周期的农产品生产。其二,茧丝绸需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国生猪生产形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猪安天下”。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一个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养猪业的市场波动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生猪的生产需要至少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而且生猪产品又是鲜活产品,使生猪市场更具经营风险。因此如能正确地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用以指导和安排生猪生产,其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粮猪安天下”。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一个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养猪业的市场波动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生猪的生产需要至少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而且生猪产品又是鲜活产品.使生猪市场更具经营风险。因此如能正确的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用以指导和安排生猪生产.其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猪和饲料价格、猪料比价、预期盈利和替代品市场行情等数据分析我国生猪市场行情现状与变化;并通过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猪肉产品进口、不同规模猪场比重变化分析我国生猪产业养殖环节现状与变化。结合上述2个方面深入剖析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和市场行情发展变化的特点,最后阐述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生产和市场行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生猪市场急剧下跌,2009年元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六部门以2009年1号公告,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这是几十年来,国家多个职能部门首次对生猪产业采取的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重大举措,在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政府调控,调节市场供求,引导市场预期,缓解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可见生猪产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全国生猪市场价格全面下滑,仔猪及生猪价格大幅下降,市场变化之快,让广大养猪生产者始料不及。为此,重新认识和冷静分析养猪业的市场规律,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养猪业的对策是广大养猪生产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受市场规律的影响,黔南州部分县市猪肉价格暴涨,处于畸形的波动中,养猪从业者难以把握市场行情。笔者建议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市场波动规律,保持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粮猪安天下”。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一个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养猪业的市场波动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生猪的生产需要至少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而且生猪产品又是鲜活产品.使生猪市场更具经营风险。因此,如能正确地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并用以指导和安排生猪生产.其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当前养猪生产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生猪和猪肉价格波动频繁,养殖业将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规模饲养是今后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农业部统计,2008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比例仅达50%,而世界上生猪养殖发达国家的规模养殖比例高达80%,这些国家很少出现生猪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因为规模养殖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强,而且对市场投入会有一个基本的定位。而散养户没有预见性,通常习惯按照当前市场行情来按排自己的生产,没有能力预测未来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虞华 《养猪》2011,(2):2-2
往年的春节之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价格回落,生猪价格也迅速下降,但今年却有所不同,春节后生猪价格不跌反涨。业内人士分析,2011年,猪肉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向上,养猪行情也将看好。预计生猪生产和市场行情将进入新的周期,养殖利润将继续增加,但成本上升压力也较大,积聚的市场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1.
王家圣 《猪业科学》2006,23(7):84-86
2005年8月开始,全国生猪市场价格全面下滑,仔猪及生猪价格大幅下降,市场变化之快,让广大养猪生产工作者始料不及。为此,我们认识和冷静分析养猪业的市场规律,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养猪业的对策,是我们广大养猪生产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养猪价不稳 养殖需慎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国生猪市场价格全面下滑,仔猪及生猪价格大幅下降,市场变化之快,让广大养猪生产者始料不及.为此,重新认识和冷静分析养猪业的市场规律,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养猪业的对策是广大养猪生产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以往我们分析市场行情多停留在原始数据上,比如生猪价格.通过统计多年数据观察变化曲线.但是这样也不能对未来进行准确的预测.本文对原始数据进一步分析,寻找其周期波动规律,以及对生猪价格影响的相关系数,解析猪业行情。  相似文献   

14.
"猪粮安天下"、"民以食为天"。在我国,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养猪业在我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不像其他产业能说停就停,赔钱也得把猪养大;养猪的分散性又决定了其不能形成垄断效应。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避免猪价的大起大落,生猪养殖政策应从生产、市场两方面构建和完善产销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猪粮安天下""、民以食为天"。在我国,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养猪业在我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不像其他产业能说停就停,即使赔钱也得把猪养大;养猪的分散性又决定了其不能形成垄断效应。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避免猪价的大起大落,生猪养殖政策应从生产、市场两方面构建和完善产销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作为全国主要的生猪生产基地,在生猪生产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受到了政府、民众的普遍关注。但自从生猪市场放开经营后,生猪生产频频出现大幅波动,影响了生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生猪生产波动,是我国生猪生产长期以来存在的各种问题的集中反映,既有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又有生猪生产方式转变进程慢、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养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生猪生产呈现市场疲软、供过于求的状况,慈溪农村专业户养猪大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有些养猪户开始低价出售甚至宰杀母猪,使农村生猪存栏量迅速下降,养猪业步入了近几年来的低谷。我们在对养猪专业户调查走访时发现,除了市场因素外,养猪户自身在生猪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导致生产效益不高,从而缺乏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综合起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问题。1 猪舍建造问题 大多数养猪户为了方便管理或因资金不足等原因,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建造简易猪舍,有的干脆利用原有旧房屋稍加改造即开始养猪。因其种猪栏、…  相似文献   

18.
“猪粮安天下”、“民以食为天”.在我国,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生猪业深陷“猪周期”,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养猪大国,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避免猪价的大起大落,应从生产、市场两方面构建和完善产销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市场瞭望     
国内生猪价格走低据对我国20个省区生猪市场调查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生猪市场总体销售形势是:养猪费用降低,生猪生产过剩,猪肉市场爆满,生猪价格下滑。近期生猪价格由上年的5.3元每公斤降低4.6元,降幅为15%;仔猪价格由6元降至每公斤5.4元,降幅为11.1%。业内人士分析,造成生猪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生猪生产过剩生猪生产存在盲目性,养猪户信息不灵,不了解生猪生产的市场行情,盲目补栏。2市场需求不旺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善,消费者由猪肉转向鸡肉、鸭肉、鹅肉和水产品等,对猪肉需求下降。3生产周期缩短仔…  相似文献   

20.
虞华  虞丽娜 《养猪》2013,(1):3-6
“粮猪安天下”、“民以食为天”.在我国,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养猪业在我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不像其它产业能说停就停,赔钱也得把猪养大;养猪的分散性又决定了其不能形成垄断效应.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避免猪价的大起大落,生猪养殖政策应从生产、市场两方面构建和完善产销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