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逆环境对生物体内过氧化氢代谢存在显著影响。本试验研究了采种室不同环境条件对家蚕即时浸酸卵H_2O_2含量、SOD和CAT活性等H_2O_2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良环境中所产蚕卵胚胎发育过程中H_2O_2含量有高于对照的趋势,其中空气污染环境表现最明显。蚕卵胚胎的CAT活性和SOD活性也有高于对照的趋势,其中低温区则与对照十分接近,而空气污染环境所产卵,在胚胎发育初期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后期则维持在中期水平或活性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催青处理的二化性家蚕体内过氧化氢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5℃明催青和15℃暗催青对二化性家蚕品种丰一体内的H2O2代谢影响。在催青期,前一种处理的蚕卵体内H2O2代谢水平在中后期呈U型变化,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后期迅速上升;后一种处理的蚕卵体内H2O2代谢水平在第16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在后期缓慢上升。在幼虫期,两种催青处理的H2O2代谢基本相似,均是H2O2代谢水平随龄期增加而逐步下降,CAT活性在1~4龄逐步下降,而在5龄期有所回升。在蛹期,前一种处理的H2O2代谢水平分别在第2天和第9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分别在第3天和第6天出现峰值;后一种处理的H2O2代谢水平在第4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在第5天出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催青条件显著改变了家蚕催青期和蛹期的H2O2代谢,滞育诱导阶段的家蚕H2O2代谢可能与滞育激素(DH)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梨树存在耐涝性分化。通过对涝渍环境中耐涝型与涝渍敏感型梨树叶片中H2O2与MDA分析发现,涝渍引起的黄化叶片H2O2积累量显著增加,而MDA含量与对照近似。涝渍引起的黄化叶片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及耐涝型植株叶片。CAT在涝渍胁迫梨树叶片与对照叶片中活性水平相当。SOD在两类受涝梨树叶片中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但在耐涝型植株叶片中最高。POD在两类受涝梨树叶片中活性水平均低于对照,但其在耐涝型植株叶片中的活性水平仍显著高于涝渍敏感性植株叶片。SOD/POD的活性差异可能是导致受涝梨树叶色失绿与早衰与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将产下后48h的家蚕滞育卵和即时浸酸卵进行低温(5℃)冷藏处理30d以上,滞育卵孵化率显著上升,而即时浸酸卵孵化率显著下降。为了探讨低温处理对滞育卵和即时浸酸卵的孵化产生不同影响的分子机制,测定了冷藏期间2种卵中的H2O2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2种卵在冷藏期间随着卵中的H2O2含量显著增加,CAT基因mRNA转录水平也上调;虽然冷藏后的10~70d,2种卵中的H2O2含量、CAT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CAT活性都显著上升,但滞育卵的H2O2含量仍显著高于即时浸酸卵,而CAT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CAT活性则显著低于即时浸酸卵。即时浸酸卵在冷藏过程中H2O2含量显著增加,可能造成了对胚胎的氧化伤害,从而降低其孵化率。然而,滞育卵在冷藏过程中的CAT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CAT活性相对较低,H2O2相对较高,胚胎却未受到氧化伤害,推测低温处理可能诱导了滞育卵中其它抗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5.
机体内的氧化还原状态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影响,而过氧化氢(H2O2)代谢和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与之密切相关。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5龄期和吐丝期家蚕丝腺中参与H2O2代谢与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调控的各种因子(氧化剂、还原剂和抗氧化剂)的含量变化。在2个时期的丝腺中未能检测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5龄期丝腺中的H2O2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值变化不显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GSH含量、总谷胱甘肽含量、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活性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活性显著下降。吐丝期丝腺中的H2O2含量、SOD活性、GSH含量、GSSG含量、总谷胱甘肽含量和TPX活性显著下降,CAT活性、GSH/GSSG比值和TrxR活性显著升高。检测结果表明,5龄期丝腺中的CAT活性和TPX活性下降是导致H2O2含量升高的原因,但是TPX活性和TrxR活性下降导致的GSH/GSSG比值变化并不显著;吐丝期丝腺中的SOD活性下降导致H2O2含量下降,TPX活性下降和TrxR活性升高导致GSH/GSSG比值升高。可见,家蚕丝腺中的H2O2代谢与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特征在5龄期和吐丝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用过氧化氢提高催青期水处理蚕卵的孵化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林川 《蚕业科学》2004,30(4):440-442
催青期水处理蚕卵孵化率下降的程度与水处理的时期先后、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密切相关。水处理降低蚕卵孵化率是由于水的溶解氧不能满足蚕卵的呼吸需要 ,而在水中添加H2 O2 后 ,H2 O2 不仅可自发分解产生O2 ,且可以被蚕卵中的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产生O2 ,从而使水中的O2 含量增加 ,显著提高水处理蚕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7.
蓖麻蚕滞育与过氧化氢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蓖麻蚕滞育的机理,研究了蓖麻蚕蛹H2O2代谢的变化,并比较了在5℃冷藏滞育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常温环境蓖麻蚕蛹期的H2O2含量呈减少趋势,第3~5天急速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第5天出现活性峰,故蛹期第3~5天是蓖麻蚕生理变化的一个敏感时期。第3天开始蛹滞育条件5℃冷藏,雄蛹在30 d前后、雌蛹在80 d左右H2O2含量出现快速改变;SOD和CAT活性一直呈下降趋势,但自30 d开始CAT活性出现快速下降过程,5℃冷藏30 d是蓖麻蚕蛹H2O2代谢的临界期生理时间,这与蚕蛹的30 d冷藏阈值时间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樗蚕卵催青期高温刺激对孵化酶的表达水平和孵化率的影响,用46℃干热空气处理1 h催青第2天、第5天和第8天的樗蚕卵,通过qRT-PCR分别检测樗蚕孵化酶基因PccHE在处理后0 h、3 h及6 h的相对表达量,并调查孵化率。结果表明,在催青室催青和培养箱中催青樗蚕卵的孵化率分别为87%和88%,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在催青第2天,PccHE的表达量并未受到热刺激诱导,在催青第5天,PccHE在热处理后6 h表达量受到抑制,在催青第8天,PccHE在热处理后表达量先下降,随后迅速上升,PccHE在樗蚕卵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与温度密切相关,而且可能参与了胚胎发育等生物学过程;在催青第2天、第5天和第8天对樗蚕卵进行热处理1 h,对樗蚕卵孵化率没有影响,试验区和对照区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即时浸酸对家蚕胚胎发育中H_2O_2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此前我们已系统研究了家蚕生长发育与其H2O2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家蚕变态和衰老过程中H2O2代谢均呈规律性的变化,而且在外源激素处理和接种微孢子的情况下H2O2的含量,尤其是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发生了显著变化[1~5].  相似文献   

10.
<正> 初冬是越年蚕卵逐渐解除滞育,开始活性化的时期。在此期间,一般自然越冬感受低温时间长,蚕卵解除滞育充分,活性化率高,明春催青孵化齐。反之,冬季接触的温度忽高忽低,易使蚕卵胚子发育不齐,出现异常胚子,导致春期催青孵化不良。为了摸清本省现行品种蚕卵的冬季解除滞育早迟,于74年、75年、78年、79年进行了调查,作为蚕种冬季浴消适期和入库冷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将温敏性蚕品种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催青 ,结果水分的散失较常温常湿催青大 ,卵内糖元、氨基酸含量较常温常湿低 ,SOD、CAT酶活性前期高于常温常湿 ,而转青时则相反。认为高温干燥条件催青对蚕卵呼吸强度有抑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低浓度(0.2%)Na2CO3胁迫和无胁迫正常生长的星星草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H2O2含量和产生O2-·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星星草幼苗各保护酶、活性氧及相对电导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在0.2% Na2CO3胁迫和无胁迫正常生长的星星草幼苗间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抗盐碱植物在正常生长情况下与碱胁迫下的活性氧(H2O2和O2-·)代谢可能存在不同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3.
动物冷暴露过程中,肝脏因发生氧化应激而受损.利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作用BRL-3A细胞,根据细胞存活率确定500 μmol/L H2O2作用细胞3h为施加条件,然后通过检测蛋白质羰基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探讨在细胞水平上建立冷暴露大鼠肝脏损伤模型.结果显示,H2O2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下降,蛋白质羰基含量升高,SOD、GSH-Px和CAT活性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其存活率、细胞内蛋白质羰基含量和CAT活性,均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内SOD和GSH-Px活性,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500 μmol/L H2O2作用于BRL-3A细胞可导致氧化应激的发生,其相关指标与大鼠冷暴露后肝脏受损指标改变趋势类似,利用BRL-3A细胞建立冷暴露引起的肝脏氧化损伤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冷应激对肝脏损伤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假俭草抗旱变异体的筛选及其生理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长期继代(24个月)假俭草胚性愈伤组织,诱发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从再生植株中筛选抗旱变异体,获得了5个变异体植株。生理检测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所有植株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但抗旱变异体植株的相对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植株,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表明变异体植株受干旱伤害程度较轻,提高了抗旱性。干旱处理前变异体植株与其对照植株间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CAT活性差异不大,干旱处理后所有植株的脯氨酸、SOD活性和CAT活性均升高,但变异体植株的脯氨酸含量低于对照植株,SOD和CAT活性高于对照植株。结果表明,变异体植株的抗旱性与在干旱条件下维持更高的SOD和CA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微粒子感染对家蚕过氧化氢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100万N.b/(mm)~3感染五龄起蚕对家蚕过氧化氢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N.b感染后H_2O_2:水平后期显著增加,SOD活性差异不显著,CAT活性显著升高;②硒处理组添食N.b后H_2O_2水平与单纯添食N.b相似,SOD活性在第5、第7天显著升高,CAT活性第2、4、5天显著增加;③磁处理组添食N.b后与单纯添食N.b相比,H_2O_2含量初期显著升高,但从第5天开始显著降低而与对照接近,SOD活性初期显著降低,中后期与单纯N.b处理接近,CAT活性第6、7、9三天显著下降.N.b感染对家蚕H_2O_22代谢的最显著影响是CAT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16.
2种豆科牧草对干旱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轩  梁宗锁  吴珍 《草业科学》2010,27(11):89-94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变异小冠花(Coronilla varia)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对其抗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2种牧草叶片水分饱和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SOD、CAT、APX活性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各干旱处理条件下,变异小冠花叶片水分饱和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显著高于红豆草,红豆草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与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变异小冠花,但可溶性糖和MDA含量的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2草种间SOD活性只有在对照下差异显著(P0.05),APX活性则在对照与严重胁迫下差异显著(P0.05)。经抗旱性综合评价,红豆草的抗旱性要高于变异小冠花。  相似文献   

17.
二化性家蚕滞育过程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二化性家蚕卵以25℃和15℃催青,可分别诱导成虫产下子代滞育和非滞育卵,而即时浸酸和5℃左右的低温处理可以分别阻止和解除胚胎滞育。利用1-氯-2,4-二硝基苯(CDNB)显色法测定了经上述处理后的胚胎滞育过程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活性,结果表明:胚胎发育后期的蚕卵经25℃催青,卵中的GST活性显著高于15℃催青蚕卵;蚕卵即时浸酸未显著改变胚胎滞育发动阶段蚕卵中的GST活性;5℃低温处理显著提高了滞育卵中的GST活性,但是未能显著改变即时浸酸卵的GST活性。上述结果表明,蚕卵中的GST活性变化与二化性家蚕胚胎滞育诱导和解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海盐胁迫对苏牧2号象草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象草苏牧2号和N51(对照)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海盐胁迫下幼苗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海盐(0~6g/L)胁迫下,苏牧2号和N51的SOD和POD活性在胁迫后第14d、21d和28d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MDA含量在胁迫后第7d、14d和28d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CAT活性随海盐浓度的变化与海盐胁迫时间存在交互作用;相同浓度海盐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7~28d),苏牧2号和N51的SOD、POD和CAT活性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第14d达到第一个峰值;苏牧2号的SOD和P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N51.除海盐浓度为4g/L和6g/L时,胁迫后第7d苏牧2号与N51的CAT活性无显著差异外,苏牧2号的CAT活性均显著高于N51.除海盐浓度为0g/L时,胁迫后第28d苏牧2号与N51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外,苏牧2号MD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N51;10g/L海盐胁迫下,苏牧2号和N51生长至21d时已全部死亡,苏牧2号7d和14d时的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N51.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家蚕卵见点时间对孵化节律的影响,探讨蚕卵见点后的保护方法,用恒温25℃、R.H.75%~85%环境催青,调查了见点时间与蚕卵孵化节律的关系。调查的3对蚕品种中存在以下规律:①家蚕卵的盛孵化时间集中在上午5:00~12:00。12:00以前见点的蚕卵,见点后第3日盛孵化,12:00以后见点的蚕卵,第4日盛孵化;②见点后的黑暗保护能够抑制蚕卵的孵化,但对蚕卵的发育速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对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cv. Guoqing No. 1)果实进行常温贮藏、低温贮藏(4ºC)和留树保鲜,50 d后比较果皮和果皮中活性氧成分[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还原型抗坏血酸(ASC)、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低温贮藏(4ºC)和留树保鲜都提高了果肉SOD和CAT活性,果皮和果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果皮ASC含量和果肉GSH含量,同时也降低了果肉H2O2以及果皮和果肉O2.–和MDA含量,导致果实硬度显著升高。其中,留树保鲜对果皮抗氧化性能的效应明显优于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