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紫点兜兰(Paphiopedilum godefroyae)和彩云兜兰(P.wardii)(均见彩页)是兰科兜兰属中的两种多年生地生草本植物。兜兰属约有野生种65~70个。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延伸至亚洲的西部和印尼到新几内亚的广大地区。我国兜兰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已知的野生种10多个,主要分布在西南各省区。紫点兜兰主要产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缅甸、越南也有。通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山地林中阴湿的腐殖土上。每株通常有叶片4枚,叶片深绿色,有浅绿色的斑,叶背面为紫色,长15厘米左右,宽约3~4厘米。花梗非常短,每花茎上有花  相似文献   

2.
兜兰又名拖鞋兰,它花形奇特,花大色艳。故而受到人们的珍视。兜兰属植物全球共有80多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热带地区。我国有10多种,主产云南、广西、广东、贵州、福建等省区。按其生长环境地域的不同,可分为石灰岩山地种和酸性砂岩山地种两大类。兜兰属植物虽归入地生兰类,但其生长环境特殊,有时会呈附生状,附生于湿石或湿树干积土上。所以人工栽植时应适当加入木炭、碎砖、树蕨根等附生根栽植基质。国产兜兰的栽培,用土应视其生长地土质的差异而不同。凡属石灰岩山地种可用腐叶土一份、木炭粒  相似文献   

3.
这里介绍8个红山茶品种和2个杂交种,可以看到,红山茶品种群中仍有许多是奇特的;杂交种与传统品种大不相同,值得栽培和用于培育更好的品种。玛吉(Contessa Lavinia Maggi) 意大利红山茶传统品种。花朵稠密,淡粉红泛白色,花瓣上有许多放射状深攻瑰红条纹、斑块和小斑点,完全重瓣型,花径12厘米以上:花瓣覆瓦状排列,层叠有序,  相似文献   

4.
小圣母属春兰,现由彭州市九陇兰花爱好者肖永富先生栽植,仅此一株。苗架高约60厘米,叶质较厚,中段宽,叶端稍尖,似纺锤状,叶色翠绿秀气。花箭高约10厘米,三瓣花,开花时期两翼瓣呈对称左右伸开,单瓣长约3厘米,色若碧五,蓬瓣下的花舌小巧圆白,舌正中长有一  相似文献   

5.
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又称疼耳草、矮虎耳草、金线吊芙蓉,虎耳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较耐阴而又容易栽培成功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通常用中小盆栽植(见彩页),美化居室。可置于茶几、书案或花架上;亦适于作悬垂栽培。因其伸长的匍匐茎长短不一,有时可长达数十厘米,数根从盆中伸出,在其顶部生有小植株,十分有趣。株高一般20~30厘米,叶片数枚,多基生;叶片呈肾形,直径约10厘米,边缘有不明显的浅裂,两面有长伏毛,下面呈紫红色或有斑点,上面沿叶脉有白色斑纹;叶柄较长,约10厘米。夏秋之间抽出  相似文献   

6.
兜兰又称拖鞋兰,因它的唇瓣变异成兜状,像拖鞋一样,故得此名。兜兰虽然没有其它洋兰那样鲜艳的色彩,但曼妙的身姿和奇异的斑点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兜兰多数为地生种,杂交品种较多,是栽培最普及的洋兰,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正>兜兰花如其名,唇瓣宛若小兜子,因形似拖鞋,又名拖鞋兰、仙履兰。兜兰是兰科中栽培最早的类群之一,以花期长、花形大、造型奇特、色彩丰富等著称,吸引了众多种植爱好者。兜兰全球约有80~85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洲,我国有近30种,其中不乏极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种类,麻栗坡兜兰就是其中的代表。麻栗坡兜兰早在1947年就被冯国楣先生在云南麻栗坡县采集到标本,但直至1984年经陈心启先生鉴定为新种发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热带兰组培苗的练苗问题一直使很多生产和科研单位大伤脑筋。往往由于练苗成活率低,而浪费了很多人力和物力。因此,本人愿将生产过程中获得的一点经验献给广大的热带兰爱好者。以下方法适用于石斛兰、万代兰、蝴蝶兰、文心兰和兜兰等。一、栽培基质用红砖碎粒、木炭碎粒和椰糠的混合物作栽培基质。先把直径5毫米左右的红砖碎粒垫在长方形塑料筐里,约3厘米厚,然后将直径2毫米左右的红砖碎粒(占47.5%)、木炭碎粒(占47.5%)以及椰糠(占5%)的混合物铺在上层,约6厘米厚。以上材料都要经过清水浸洗,以便消去红砖和木炭里的火气。二、洗苗用铁丝从培养瓶里把约3~5厘米的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兜兰属植物基因组DNA的高质量提取方法,以麻栗坡兜兰(Paphiopedilum malipoense)、紫纹兜兰(Paphiopedilum purpuratum)、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和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植物成熟叶片为试材,采用CTAB法、改良CTAB法、高盐低pH法和SDS法提取五种兜兰属植物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检测所得总DNA的完整性和纯度。结果表明应用改良CTAB法从五种兜兰属植物中均可提取获得较高质量的基因组DNA,其它三种方法提取获得的兜兰属植物基因组DNA质量差异较大,CTAB法可从紫纹兜兰、长瓣兜兰和硬叶兜兰中提取获得较高质量的基因组DNA,SDS法可从麻栗坡兜兰和带叶兜兰中提取获得较高质量的基因组DNA。兜兰属植物基因组DNA的高质量提取方法获得为后续以核酸为基础的功能基因克隆和表达等分子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黄素馨与迎春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春,笔者在贵阳郊外山上将几株正在开花的野生云南黄素馨(Jasminum mesnyi),误认为是难得的重瓣迎春(Jasminum nudliflorum),挖回种植。经数年栽培观察,发现它与迎春既相似又相异,故产生怀疑。经多方求证,均未释疑,直到最近翻阅《中国花经》,才得知它原来是云南黄素馨。现将二者的异同及栽培要点分述如下: 一.云南黄素馨与迎春的区别 1.云南黄素馨是常绿灌木,花叶同放,叶丛翠绿,花色金黄,黄绿相间  相似文献   

11.
兜兰植株较矮,耐阴,栽培管理较为容易,非常适于家庭种植。兜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地生,另一种为附生。对于地生种,可用3份腐殖土或草炭土加1份沙充分混合后栽培;附生种可用苔藓或其它栽培附生植物的基质栽培。兜兰无假鳞茎,  相似文献   

12.
春兰二则     
玉树形多瓣奇花,未命名,2002年元旦下山。新芽出土时淡紫色。叶3~5片,长约30厘米,宽约0.6厘米,绿色,有光泽,叶姿半垂,边缘有细锯齿。花莛高18厘米左右,淡紫绿色,苞壳绿白色,有暗紫色的线条,花瓣呈3瓣、3瓣、2瓣、4瓣、5瓣不对称轮生,顶端莲座形,翠绿色,有暗红色的线条,中间似有多个花粉块,同部分花瓣中的蝴、兜连缀在一起,分不清捧心、蕊柱和舌。由于一轮一轮往上开,开花期特别长。有清香。  相似文献   

13.
兜兰植株较矮,耐阴,栽培管理较为容易,非常适于家庭种植。兜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地生,另一种为附生。对于地生种,可用3份腐殖土或草炭土加1份沙充分混合后栽培;附生种可用苔藓或其它栽培附生植物的基质栽培。兜兰无假鳞茎,所以抗旱能力较弱,栽培中需经常保持基质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在春、秋生长旺季,可每隔7~10天浇一次沤制的有机肥,同时用2‰的尿素进行叶面喷肥,以促其分株。在快开花前可每隔3~5天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促使花朵色彩鲜艳,花体增大。夏季和冬季可相应地减少施肥量,尤其在气温超过35℃或低于10℃时,应停止施肥,以防烂  相似文献   

14.
国兰品种录     
3.贺神梅(Cymbidium goeringii 'He Shen Mei')春兰梅瓣。又称鹦哥梅或简称哥梅。叶中细,长约20~30厘米,肉厚,直立性较强,随伸长而倾斜变曲,但不弯成圆形;叶先端钝,色绿而稍淡。花莛较细,高约12~15厘米,淡紫红色;苞片绿色带红紫色。花径4~4.5厘米;萼片端圆,有小尖,基部长而窄;中萼片(主瓣)直立稍向前倾,两侧萼(副瓣)平伸或稍向上翘(俗称飞肩)。花瓣(捧)短圆,覆于蕊柱  相似文献   

15.
若就花瓣数量而论,茉莉花可分为单瓣、重瓣、千瓣三种。单瓣茉莉在南京市场上早已绝迹,唯重瓣茉莉繁衍昌盛。重瓣茉莉花小,约2厘米,花瓣也只有10数枚,但着花量高,香味浓,适合花农大量栽培,以供应窨茶、制糕点、提取香精以及药用。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不仅唱彻江苏、唱遍全国,甚至不少外国人也会唱,是见此间栽培之盛。南京市场还有一种大花千瓣的极品茉莉,深受小家庭青睐。现今小家庭莳花讲究多功能,千瓣茉莉能闻香、能赏花、能观叶、能泡茶。有此四能,自然列为上选了。千瓣茉莉的花朵有三大特点:其一,花朵大。图1是它的大花蕾,乳白色泛黄绿韵,开放时花径可达4.5厘米。其二,花瓣多。  相似文献   

16.
常春油麻藤是一种美丽的园林观赏植物。只因目前尚处于野生状态,故城乡园林中很少见到它。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 Hems L.),俗称牛马藤、过山藤、常绿黎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油麻藤属常绿藤本。小叶3枚,坚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7——12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总状花序生于老茎上,萼宽钟形,萼齿5,花冠深紫色,长约6.5厘米。荚果木质,条状,可长达60厘米,边缘无翅,种子间缢缩,种子10余粒,棕色,种脐半包种子。由于它在形态上与鸡血藤有某些相似之处,故  相似文献   

17.
一般观赏兰花可分为花兰和叶艺兰两大类。花兰以赏花为主,按瓣型可分为荷瓣、梅瓣、水仙瓣、竹叶瓣(或柳叶瓣)和畸形瓣。其中竹叶瓣最常见,水仙瓣次之,梅瓣又次之,真正的荷瓣比较少,有“一荷无处寻”之说。各瓣型中都有素心,所谓素心即花被上是一种颜色,如白色、红色或黄色,没有别的斑点。传统上特别注意于瓣型和素心,而最近20年来则注意于畸形瓣。畸形是花形、花色的变异,重瓣、复瓣尤为人们所重视。叶艺兰是叶片上有白或黄的斑点、斑纹,以斑纹及颜色取胜。物以稀为贵,凡是瓣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四川沪州的谢明新同志在合江县天堂乡发现了一种当地称为“河兰花”的花卉。此花生长在林区溪沟(或山涧)边肥沃而阴湿的土壤中。植株矮小(高约10厘米),于4月初见花,花大形美,色紫红,深浅相兼,妩媚动人。花被分内外两轮,外轮即花萼由三枚组成,呈一上二下排列;内轮即花瓣亦由三枚组成,上方二枚,下方一枚,似兜兰的唇瓣。所不同的是,唇瓣先端微反卷而不上翘成兜。基部卷筒状,且与蕊柱基部相连,着生于花座,逐渐向先端方向展开呈  相似文献   

19.
巨梨是一种果型特大的珍稀梨树品种(见照),属南方砂梨系统,目前全国各地均有引种栽培。由于果大,晚熟,还是盆栽的理想品种。巨梨对土壤要求不严,砂土、壤土、粘土都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其植株生长健壮,枝条粗壮,叶片肥大,最大叶长为14厘米,叶宽10厘米,枝姿直立,主枝的基角较小,需  相似文献   

20.
正美洲兜兰又名南美兜兰、南美拖鞋兰、芦唇兰、马褂兰、女士拖鞋兰,因产于南美洲而花的子房为3室,且唇呈拖鞋状而得名。花型独特,具袋状的唇瓣和艳丽巨大的花瓣,颇受兰花爱好者的喜爱,是欧美市场上的热销盆花之一。美洲兜兰为兰科美洲兜兰属植物,全属约有27个原生种,包括几个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