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南县是江西省蚕桑基地县之一。省里要求该县到1992年发展桑园1.5万亩,年产鲜茧1.5万担。该县现有桑园4350亩,1990年产鲜茧4000担。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形势,该县一方面抓好发展桑园面积,提高养蚕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蚕桑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县蚕桑丝绸  相似文献   

2.
里田镇是我县蚕桑生产起步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蚕桑基地。瓦滩村是该镇高产稳产的佼佼者。全村有洲地桑园96亩,其中五龄桑园36亩,十七龄桑园60亩。1986年养蚕260张,产鲜茧185.6担。1987年养蚕270张,产鲜茧202.5担。1988年养蚕315张,产鲜茧256担;平均张种产茧由1986年的71.4斤提高到81斤;平均亩桑产茧由1986年的193.3斤提高到262斤,实现了张种、亩桑产茧同步增长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3.
修水县三都镇 ,52 70户农户 ,2 30 0 0人 ,2 2 667亩耕地 (水田 144 31亩 )。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 ,三都镇扬长避短 ,抢抓机遇 ,加快蚕业发展 ,去冬一举栽桑30 0 8亩 ,桑园已发展到 60 0 0亩 ,坪段村去冬新栽桑657亩 ,桑园已达 12 57亩。今年 ,全镇蚕茧丰产丰收。养春种 2 2 80张 ,收购春茧 160 0担 ,张种产茧 35kg,蚕农春茧收入 134 .4 0万元。坪段村曾献民户 ,桑园 12亩(新桑 1.5亩 ) ,10 .5亩投产桑园养春种 11张 ,产茧 4 4 9kg,一季售茧收入 790 2 .2 4元。预计全镇今年产茧 50 0 0担 ,蚕农收入 4 2 0万元 ,镇财政可获鲜茧特产税 3…  相似文献   

4.
宁都县蚕业生产起步于1990年,曾创下桑园面积达3万亩、年创利税过百万元的骄人成绩,但受茧丝市场影响,大起大落,几经反复,至2000年,全县桑园面积不足1 000亩,年产鲜茧只有45 t,宁都蚕业处于消亡的边缘.然而,自2000年以来,尽管茧丝行情仍然低迷,县内蚕业生产却是起死回生,稳步发展,桑园面积,养蚕数量和鲜茧产量连年增长.2003年虽受严重旱情影响,全县6 000亩桑园,年产鲜茧仍然达到200 t以上,总结几年来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金湖县蚕桑生产迅猛发展,形成8.5万亩桑园面积,年产鲜茧7.5万担的规模,被列入省蚕桑生产重点县(市)。但自1994年下半年以来,全县毁桑改种势头盛行,面积锐减。至目前桑园面积已不足2.5万亩,且有继续减少的态势,整个产业基础受到了严重影响。笔者对造成全县大面积毁桑改种的直接原因作了多次调查,现对解决出现的问题提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容县石寨公社大荣大队有人口5195人,有水田3757亩,旱地702亩,是我县田地较多的一个大队.近年来,蚕桑生产逐步恢复发展起来.81年开始种桑26亩,82年65亩,83年扩种到161亩,年饲养量达477张,产鲜茧200担,初具规模.今年被列为自治区建设年产蚕茧千担大队后,设置了以大队长为组长的蚕业生产领导机构,对种桑养蚕工作进行了具体研究布置与实施,县农商部门派员驻点,密切配合,蚕桑生产出现了一个新局面.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五个翻番.桑园面积由161亩增加到42  相似文献   

7.
闽侯县地处闽江下游,沿江两岸冲积洲地极适发展蚕桑生产。解放后全县蚕桑事业的发展是迅速的。目前全县已有桑园面积1522亩,比1949年多6倍,1963年产鲜茧950担,为1949年的8倍多。相继出现了许多高额丰产。现将初步经验提出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1989年我省蚕桑生产是历史上发展较快的一年,桑园面积已恢复到53591亩,其中新增桑园面积24000亩,比1988年增加82.7%;蚕种发放量44540张,比1988年增加60.2%;产鲜茧2.7万担,比1988年增长42.1%,是建国后最高纪录。这是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全省蚕桑行业齐心协力、辛勤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 茧丝绸是中江县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骨干产业。1995年全县有桑树2.5亿株,小桑园4.5万亩,制合格蚕种19万张,养蚕农户28万户,发蚕种35万张,产茧15.6万担,收购鲜茧14.2万担,年产干茧2750余吨,蚕农茧款收入5700余万元。全县目前有蚕茧收烘站五十个。其中:国营茧站40个,乡办代收烘蚕茧站10个。全县从事蚕茧生产收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县地处淮北平原,历史上主要依靠乔木桑养蚕。解放初期,年产茧只有100担左右。1952年开始发展成片桑园,以后几经发展、曲折、徘徊,到1977年,全县桑园仅有2967亩,蚕茧总产2331担;1978年,桑同发展到10081亩,总产茧达到3521担。  相似文献   

11.
梧州地区的蚕桑生产已有很久的历史.产量最高是1927年,年产生丝34万多斤,折合鲜茧5万9千担.后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破坏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蚕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产量不断下降.解放以后的1952年产茧量是613担.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调整茧价、改进技术等一系列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方针、政策.1959年曾出现一个高潮,桑园面积达到4845亩,产茧量1676担.后来,由于错误路线的干扰破坏,蚕桑生产又转入低潮,1972年老蚕区长洲岛划归梧州市后,全地区的蚕茧产量只有318担.粉碎“四人帮”后,我地区的蚕桑生产才又得到较快的恢复发展,1977年桑园面积达到5666亩,养蚕8667张,产茧2951.6担,分别比1976年增长97%、58.7%、54.4%.1978年的产茧量达到4482担,比1977年增长51.8%.1979年产茧量达到5219担,又比1978年增长16.4%.今年,据初步统计,全地区现有桑园面  相似文献   

12.
宜州市流河乡洛漏村孟山屯种桑养蚕生态文明示范屯简介 :孟山屯地处宜州市北部 ,共有33户 ,人口 1 37人 ,土地 334亩 (其中望天田 1 2 7亩 ,旱地 2 0 7亩 )。 1 979年开始种桑养蚕。到2 0 0 0年全屯桑园面积发展到了 1 37.86亩 ,年养蚕 930 .56张。产鲜茧 74 4.4担 ,产值 6 7.3万元。2 0 0 1年该屯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扩种了桑园 1 6 3亩 ,当年养蚕 1 2 2 3张 ,产鲜茧 987.7担 ,蚕茧总产值 70 .4 6万元 ,养蚕户均纯收入 1 .4 9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 36 1 1 .5元。该屯养蚕专业户韦顶雪 2 0 0 1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种桑园 4亩 ,共有桑园 1 …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蚕桑生产在“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在各级党政部门和全体蚕农,全体蚕桑战线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国桑园已达800多万亩,年产鲜茧超过600多万担,产丝3万多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为49年60万担的十倍,66年的160万担的四倍,成为世界丝绸主要供应国,年创汇超过十亿美元.对我国四化建设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县从1972年开始种桑养蚕,到1981年已有十年历史.但在前期,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发展比较缓慢.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逐步纠正了“左”倾错误,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克服单一抓粮食,忽视多种经营的片面性,桑蚕生产才得到较快的发展.去年产鲜茧3351担,比1971年增加一倍多,特别是今春以来,通过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和贯彻中央(1981)13号文件,出现了千家万户种桑养蚕热潮,据统计,社员新种桑园三千多亩,相当于原有桑园的125%,是种得最多的的一年.至七月底,已养蚕9085张,比去年同期增加1918张,增长26.8%;产茧2625担,比去年同期增加676担,增长34.6%,预计今年产茧量可超过五千担.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5.
一、江苏省蚕业生产发展概况:江苏省是我国四大蚕区之一,养蚕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全省有64个县,11个市.现有70个县、市郊种桑养蚕占93%.1984年桑园面积136万亩,比1949年的46万亩增196%,比1978年的78.07万亩增75%.1984年养蚕240万张.比1949年的44.6万张增439%,比1978年的45.05万张增434%.1984年产茧129.9万担,比1949年的13.3万担增877%,比1978年的52.25万担增149%.亩桑产茧由1949年的29.78斤提高到96斤.单张产茧由1949年的30.72斤提高到54.01斤.预计1985年产茧140~150万担.自1978年三中全会后,大约每年增产茧10万担.1984年有28个县年产茧万担以上,其中海安、丹阳两县年产茧都在10万担以上.有5个乡年产茧超万担.全省有29个蚕种场,年制种量达280万张,蚕种自给有余,还有25个蚕桑场和桑苗圃,能满足本省发展桑园所需苗木.  相似文献   

16.
覃光族 《广西蚕业》2000,37(4):45-46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一) 德清县的蚕桑生产,十年来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恢复、发展的艰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德清县的历史上,蚕桑生产曾因为当时人们的重桑轻粮,有过一个兴盛的时期,最高峯的1929年,全县有桑园九万亩,亩产春叶约800斤,年产鲜茧六万担,亩产蚕茧66斤。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 丹棱县丝绸总公司自1991年实施县委、县政府“建设2万担蚕茧工程”以来,到1995年,桑园面积已达50000亩,比1991年增长2.9倍;发种51300种,比1991年增长9.4倍;产茧2.85万担,比1991年增长5.71倍;全县人平蚕茧收入88元,比1991年增长7.1倍。实现了“工程”关于发展蚕桑生产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阶段目标。1995年收购鲜茧2.3万担,干正茧上车率达92%以上,全年综合解舒为55%,茧丝长901.6米,适干率85%,烘折235以内,正茧均价  相似文献   

20.
1 全南县蚕桑的简要回顾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 ,是个边远山区小县 ,全省重点蚕桑基地县。 80年代末以来 ,蚕桑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1984年 ,全县蚕桑生产以 8户农户 ,8亩桑园起家 ,经过 17年风风雨雨 ,蚕桑生产几经起伏。 1992~ 1994年是全南县蚕桑业鼎盛时期 ;1992年全县种桑养蚕发展到 18个乡 (镇 )场 ,99个村 ,10 2 4 3户 ,桑园面积 175 4 2亩 ,养蚕 4 130 2张 ,产鲜茧 966吨 ,产值 92 7 36万元 ;1994年 ,蚕桑呈现产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投产桑园 82 10亩 ,养蚕 38374张 ,产鲜茧 110 1吨 ,全县 5 987户蚕农 ,户平蚕茧收入 2 75 9元 ;县缫丝厂生产白厂丝 93 2吨 ,实现工业产值 1675 5 0万元 ,创税利 199 2万元。但是由于前几年茧丝绸行情滑坡 ,我县蚕种饲养量 ,鲜茧产量也逐年下降 ,蚕桑生产面临着种种问题。1996年全县投产桑园 5 188亩 ,养蚕 175 81张 ,产鲜茧 65 6吨 ;1997~ 2 0 0 0年 ,蚕桑生产步入低谷 ,每年在养蚕 85 0 0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