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据比较优势原理,以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率优势指数为基础形成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吉林省延边地区的种植业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分析并提出了延边地区各县市及乡镇种植业的综合比较优势农产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测算了1980—2003年期间中国部分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其比较竞争力。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在可食用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上仍然具有比较优势,但是24年来中国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家口地区燕麦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算张家口地区燕麦生产的比较优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燕麦产业发展的对策,利用综合优势指数法分别对该区燕麦的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张家口地区燕麦的综合优势指数(AAI)为5.81,说明燕麦与该区其他主要农产品相比,具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基于此,提出了优化燕麦生产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开展四川省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为四川省优势农产品的生产、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2009-2011年四川省主要农产品规模、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内部、外部比较优势,探讨近年来四川省主要优势农产品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在全国的竞争优势。【结果】四川省优势农产品为油菜籽、薯类、茶叶、烟叶和水稻。从趋势特点来看,2009-2011年四川省主要优势农产品的综合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的为薯类、烟叶和水稻,呈下降趋势的为油菜籽和茶叶。规模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的为烟叶和水稻,规模优势指数基本不变的为薯类,规模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的为茶叶和油菜籽。效率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的为薯类,呈下降趋势的为茶叶、烟叶、油菜籽和水稻。【建议】应提高油菜籽、薯类、茶叶、烟叶和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科技水平,提高其综合效率。同时,结合发展实际调整优势农产品范围,倾力打造精品优势农产品,统筹规划精品农产品的区域新布局,以提升四川省优势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18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河南省2001-2010年的粮食生产数据,对河南省18个市的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4种主要粮食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测算出各市主要粮食作物相应的规模、效率和综合优势指数,明确了18市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上的优劣状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潜力,提高粮食作物的综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比较优势在区域种植业应用的原理,先以江西省为高一级区域,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为低一级区域测算比较优势,进而以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为高一级区域将区域内所包含的29个县市(区)为低一级单元测算29个县市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均选择了11种主要农作物分别计算其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的结果可为各县市发展种植业过程中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种植业区划,为种植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邓金波  张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7):230-233+252
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看作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通过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结果,结合不同区域自然社会条件,充分发挥当地粮食生产潜力,有效提高粮食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各师的比较优势分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利用2018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一系列数据,测算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5中主要粮食作物的的资源禀赋系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并依据测算结果对各师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比较优势,而水稻、大麦、大豆的生产只是在个别师存在区域比较优势。南疆一师的水稻生产相比于其他师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北疆九师的大麦、十师的大豆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东疆的小麦生产的资源禀赋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楼 《现代农业科学》2009,(1):153-155,159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RCA)对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状况和美国相比的比较优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尽管存在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但在整体上中国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较低,且仍处于下降的趋势,令人堪忧。因此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稻谷、玉米、大豆 3种主要粮食作物在2005-2010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稻谷仅具有效益优势,其它三个指数都处于劣势;玉米的综合比较优势、规模和效率都处于优势,但是效率指数较低;大豆效率和效益指数处于优势,但是规模太小,所以综合指数处于微弱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花生、棉花、甜菜)3种主要经济作物在2005-2010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花生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优势,但效率和效益指数处于劣势;棉花有效率优势,但综合指数和效益指数处于劣势,尤其规模指数;甜菜各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处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三种经济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糯玉米杂交种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品质比较优势指数 (ai)和产量比较优势指数 (bj)分别对鲜食糯玉米品质和产量进行评定 ,发现与用原始平均分排序的位次都是一致的 ;而用品质和产量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 ,其结果与用原始平均分排序的位次就不一致。认为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评价方法真实、实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2.
泛珠三角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综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生产集中度指数法、显示比较优势法和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法,测算了泛珠三角及其内部各省区的农产品比较优势,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泛珠三角大宗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明显,经济作物和肉类的发展前景看好;蔬菜、水果、茶叶、烟草、肉类应该是重点生产和出口的农产品,谷物、油料、食糖、林产品应根据各省区的资源禀赋优势适当生产和出口,减少乳及奶油的出口。并提出了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国内市场占有率(MS)、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3个指标分别对2008 201 2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从而对各子行业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8-2012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之间竞争力差异很大,其中,木材加工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都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它子行业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对显性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分别从比较优势、相对比较优势、结构竞争角度对闽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相对世界平均水平,福建农产品出口具有较强比较优势,而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福建相对台湾具有比较优势;闽台农产品存在结构性贸易互补,但互补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产品丰富,利用物流可以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增加农户收入,从而更好地促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的发展。首先从兵团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现状、兵团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这两个方面对兵团农产品物流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法,选取2015—2020年兵团的面板数据,对兵团农产品物流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从而厘清兵团农产品物流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兵团农产品物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各师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显著,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最后,从重视农产品物流人才引进、完善兵团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以及注重新型农产品物流技术引用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兵团农产品物流效率发展水平,进而更好地促进兵团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Michaely指数MI等3个比较优势评价指标,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研究福建省1996—2005年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对各类商品的3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即SITC6和8类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中除了SITC0中的一些农产品和水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外,其余SITC2、3、4类产品均处于比较劣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SITC7类产品已从比较劣势逐渐转变成比较优势,不过在福建的生产环节仍属于劳动密集的最终加工装配环节,而SITC5类化工产品长期处于比较劣势,没有任何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 《江西农业学报》2012,(2):184-185,188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陕西省小麦、稻谷、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在1990~2009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3种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都处于劣势,其中小麦和玉米具有规模优势但是效率和效益指数较低,稻谷具有效率和效益优势但是规模太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双方农产品贸易流通强度不断增加,贸易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通过比较中美双方优势出口农产品的贸易状况,使用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贸易竞争优势(trade competitive,TC)指数等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美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大豆、猪肉和玉米等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美国最典型农产品大豆的RCA指数长期保持在5.0以上,TC指数长期保持在0.9以上;中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水产品类和蔬菜水果类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7年中国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类产品的RCA指数分别为3.67和2.48,TC指数分别为0.94和0.75。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推广体系和扶持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广泛寻求贸易合作伙伴以降低进口依存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陕西省小麦、稻谷、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在1990 ~2009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3种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都处于劣势,其中小麦和玉米具有规模优势但是效率和效益指数较低,稻谷具有效率和效益优势但是规模太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媛 《甘肃农业》2005,(11):95-95
本文应用要素比率分析法,用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建立比较优势指标体系,以全国其他省、市、区为参照,对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优质推广品种作物以及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制约农产品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对提高甘肃省农产品的市场化效率和效益,进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能力的农产品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