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栽植密度杏园光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栽植密度杏园为研究对象,使用HOBO were微型气象站和LAI-2200冠层分析仪,分析比较了不同栽植密度杏园不同部位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和叶面积指数(LAI)变化,以了解不同栽植密度杏园的不同部位的光照强度变化规律,为选择合理建园密度及整形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杏园全天中PAR的变化都呈现出"低-高-低"的规律;杏园的株间、行间和树冠中心的PAR依次为:行间株间树冠中心。2m×4m、4m×4m、4m×6m的杏园LAI值在3.0~5.0,4m×8m和8m×8m杏园LAI值低于3.0。不同密度杏园LAI值依次为:2m×4m4m×4m4m×6m4m×8m8m×8m;杏园不同部位的PAR和LAI与栽植的株行距关系密切,4m×6m的杏园不同部位的PAR和LAI值较为合理,杏园光照分布比较均匀,透光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1合理密植株行距以4 m×5 m或4 m×6 m为宜。栽植时株行距为4 m×2.5~3 m时,对临时行采取特别的修剪管理措施,促其早结果,当影响永久株生长后,清理临时行,使株行距变为4 m×5~6 m。2土肥水管理2.1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2.1.1扩穴施基肥每年秋季结合施基肥,沿树冠外缘向外挖宽0.5 m、深0.5~0.6 cm、长1~1.5 m的沟,沟底填入15~20 cm厚的作物秸秆,回填时混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银杏栽培面积迅速扩大。许多地方,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提高前期经济效益而进行矮化密植,有的株行距甚至到2 m×2 m。随着树冠扩大,许多果园通风不畅,密不透光,病虫害增多,树冠下部和内部结果枝出现枯萎,严重影响了产量增加和经济效益提高,必须移栽。从2000年起,我们开展了银杏结果树移栽研究。  相似文献   

4.
模式一:小冠疏层形。栽植株行距为3m×4m或4m×4m,每667m2栽植40~60株。树体结构为:下部先培养3大主枝,而后上部培养2~3个小枝。上下层间距80~100cm。其间选留5~8个2次枝(结果母枝)。树冠总高为2~2.5m。这种模式在陕西大荔、临渭、礼泉等县区采用较多。优点:利于通风透光;树势较稳定;高产优果效果显著;劳动强度较小。缺点:树形培养较慢,一般需5~7年;前期产量偏低。模式二:双倒“人”字形。栽植株行距为1m×3m或1.5m×3m,667m2栽植250株左右。树体结构为:下部侧向先培育2大主枝,其后上部再培养2个小主枝,其间留5~8个结果母枝。纵向看…  相似文献   

5.
喀左县在20世纪90年代栽植苹果约800万株,部分园由于管理不善而树冠郁闭,不结果或结果很少.我们于1998~2001年对平房子山湾果园采用了促花措施.该园面积2hm2,山地,土层深厚.1996年春定植寒富、宁丰等品种,株行距3m×4m,按纺锤形整枝.  相似文献   

6.
南丰蜜橘更新复壮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试验在兴安县园艺场进行,供试品种为25年生南丰蜜橘,180株约0.2hm2(3亩),株行距为3×4 m,冠幅2.8×3.5 m,树高2.5 m;果园内树冠郁闭,通风透光能力极差,内膛空,树势弱,土壤较板结,有机质含量低.  相似文献   

7.
龚增秀 《浙江柑橘》1998,15(1):25-25,27
三门县沿赤乡下洋墩村脐橙种植示范户俞贤妙,1993年9月种植纽荷尔脐橙403株(4.8×667m2),株行距3×2.5m,每666.7m2栽88株,系山脚水稻田,通过精心科学管理,1995年即有个别植株挂果,1996年树冠普遍高达1.4~1.5m,树冠横径1.2~1.6m,干周10~16cm,开始投产,总产量1209kg,总收入1万元,实现了早结丰产的目标,现将他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认真整地,选择良种壮苗,适时栽种,提高种植质量脐橙较需要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土壤条件。因此,他在定植前1~2个月按株行距开挖30cm沟,挖定植穴20cm,用绿肥或原肥20kg加复合肥0.…  相似文献   

8.
定植密度与栽植方式梨树合理密植要依据栽植品种的特性、砧木、果园土壤情况、作业方式等确定。一般认为,666.7m2栽培100株以上为高度密植,60~99株为中度密植,50株以下属稀植。生产中栽培密度为55—83株,株行距2—3m×4-5m,可采取计划密植方式,待后期产量、树冠稳定后,  相似文献   

9.
荔枝蒂蛀虫的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卫强 《广西园艺》2007,18(2):22-23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果园情况 果园位于浦北县北通镇,面积约5hm^2,品种妃子笑,4a生,树冠直径3m,株行距4m×4.5m,2005年平均株产9.8kg。果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妃子笑荔枝生长。  相似文献   

10.
山区板栗早期优质丰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1997年,盱眙县水冲港乡采用2.5m×4m的株行距发展板栗1000hm2,品种为青扎、焦扎、九家种、处暑红。由于当地山区土壤条件差,又缺乏管理技术,到1998年栗树面积剩下833hm2,其中近100hm2树冠逐年缩小,枝条多为细弱枝,并有46.7hm2开始枯死。已挂果的栗树,树冠呈圆头形,表面结  相似文献   

11.
<正>1降低密度磨盘柿幼树树冠直立,基于早期丰产的要求,建园时栽植株行距一般为3 m×4 m。成年后树间搭接,群众舍不得重剪,树体高大,下部光秃,影响正常生长结实,使果品质量下降。实践中,通过间伐,将株行距改为4 m×5 m或5 m×6 m,可提高果品质量,保证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本所于1993年春从浙江引入胡柚400株,在梯地按株行距4 m×3 m,缓坡地按株行距4 m×4 m种植,栽植面积0·67 hm2。由于缺乏胡柚的栽培管理经验,加上粗放管理,导致果园内病虫枝、交叉枝、徒长枝、密生枝丛生,树叶枯黄、新梢短而密,柚树不开花或少开花,全园几乎无收。1999年冬的一场特大霜害过后,全园柚树主枝以上全部冻死,损失惨重。2000年春,部分柚树主干部分又重新萌发形成新的主枝,长成新的树冠,通过补栽后,全园仅剩380余株。树冠恢复后,笔者对全园进行了技术更新改造,约有一半以上胡柚树开始挂果,少量单株产量达50 kg以上,预计2~3年内可达…  相似文献   

13.
藤牧 1号苹果为美国育成品种。该品种在吴桥县于 7月下旬成熟 ,单果重 150~ 2 0 0 g;果面大部有红霞和红色宽条纹 ,充分着色的果实能达全红 ;风味酸甜 ,品质上等。嫁接苗栽后 2~ 3年结果 ,较丰产。近年来生产上发展较快。我们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体会到 ,该品种应注意下述栽培管理问题。1 合理密植 ,整好树形  藤牧 1号幼树生长旺盛 ,稍直立 ,萌芽率高 ,成枝力中等。随着树龄与产量的增长 ,生长势转为中庸偏弱 ,树冠较小 ,适于密植。通常行株距宜为 4 m× 2~3 m ,每 667m 2栽植 55~ 83株。行株距 4 m× 2 m时 ,宜选用细长纺锤形 ;行株…  相似文献   

14.
柑桔树冠不同部位与果实品质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树冠不同部位的生长环境导致了果实品质的差异,不同品种的生长特点又使果实的发育各具个性,水调查针对黄岩传统品种乍地早、早估不同力‘位果实品质差异进行分析,以探索其共性和个性,为优质果的栽培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采样地点或对象树位于黄岩区新前镇罗汇林果园,树龄20年生。本地早树高3.3m,冠径4.3m,株行距35×4.0m;早桔树高3.5m,冠径3.4m,株行距3.4×3.7m。1.2采样方法选择生长一致的两品种桔树谷3株。将树冠分上部、中部、下部、山膛、外围五部位,每部位按东、南、西、北、中五个力“位进行随机采2个果实…  相似文献   

15.
苹果树栽植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树的栽植方式和方法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都有所不同。在我国,上世纪60~70年代667m2栽植30株以下,栽植方式以4m×6m和4m×5m为主。进入80年代密度提高到33~44株,栽植方式以4m×5m和4m×4m为主。90年代随着矮化砧木和短枝型品种的引进,密度进一步增大,密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乔化密植有667m2栽55株以上的,还有栽100株以上的,甚至200株以上;矮化密植一般栽83株或111株。密植方式有3m×4m、2m×3m、2m×4m、1.5m×4m等形式。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由于机械化程度高、土地宽广,以密植为主,一般667m2栽66~133株,株距小(1~3m)、行距大(4~6…  相似文献   

16.
1 998年从山西引种梨枣 ,按 1m× 1 .5m的株行距挖壕沟定植 ,加大基肥投入 ,采取 3年平茬或重短截控制树冠 ,花果期加强管理 ,搞好桃小食心虫、缩果病等病虫的防治 ,3年生树每 666.7m2 产量达 2 40 0kg。  相似文献   

17.
正1材料与方法供试验材料为平安城镇寺下庄8年生石富短枝,选择树势生长条件基本一致的苹果园0.4 hm~2。果园地势平坦,通风透光性良好,株行距为3 m×5 m,树势中庸,基砧为八棱海棠,生长发育良好,无大小年现象。2014年秋开始进行试验:处理1为外围新梢1/4处开沟(沿行向以树冠外围新梢1/4垂直投影为边界开宽  相似文献   

18.
<正>栗树是树体高大的乔木,树冠扩展很快,建园时必须注意栽植密度。根据每666.7 m2土地栽植株数,可分为稀植(30株以下)、密植(30~60株)、高度密植(60~110株)和超高度密植(110株以上)几种类型。适宜的栽植密度,要根据栽培方式、管理水平、环境条件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生产上推荐的最佳栽植密度为56株/666.7 m2(株行距3 m×4 m),一般适用于各种土壤条件和各类品种。采用集约化栽培方式、土地平坦而肥沃的栗园,适  相似文献   

19.
以‘费尔杜德’(夏果型)和‘海尔特兹’(秋果型)2个树莓品种为试材,探讨不同栽植密度及方式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3年内,4个处理对2个树莓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小区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1株/m~2双行栽植(行株距2.5 m×0.5 m×0.8 m)、1株/m~2单行栽植(行株距2.5 m×0.4 m)、0.8株/m~2双行栽植(行株距2.5 m×0.5 m×1.0 m)、0.8株/m~2单行栽植(行株距2.5 m×0.5m)。为了提高早期产量,建议生产上‘费尔杜德’和‘海尔特兹’2个树莓品种以1株/m~2双行栽植(行株距2.5 m×0.5 m×0.8 m)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调整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果树场梨树栽培品种结构,增加优良品种栽培面积,我们于2000~2002年开展了梨树高接换头,将15年生的鸭梨(行株距5 m×4 m,管理水平一般)一次性高接为黄金梨,共高接10 hm2,高接树在高接当年恢复树冠,第2年平均株产7.5 kg,第3年平均株产100 kg,经济效益提高了6~8倍,现将高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