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多叶对花魔芋植株光合与产量的影响,以花魔芋根状茎为材料,对其产生的单叶植株与多叶植株叶片的光合与产量指标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花魔芋根状茎植株的多叶发生率高,多为2叶植株;多叶植株的小叶数与叶面积都显著大于单叶植株;小叶的净光合速率(Pn)在不同类型植株与不同叶片间都没有显著差异,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在单叶植株与多叶植株第1叶间差异不显著;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合效率与非光化学猝灭以单叶植株的较高,其他叶绿素荧光参数没有显著差异;多叶植株的球茎重与膨大倍数显著大于单叶植株,球茎葡甘聚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得出,多叶主要通过增加小叶数与叶面积以提高产量,对小叶Pn与球茎的葡甘聚糖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富贵籽成花的影响因素,探明其花芽分化与环境主要因素温度和光照的关系,以1.5~2年生盆栽富贵籽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温度、光周期和光照强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富贵籽的花芽分化起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富贵籽成花的主要因素,20~25℃处理下的富贵籽植株可以完成花芽分化和成花,而10℃处理的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而未能花芽分化。光照对富贵籽的成花不起主导作用,在营养生长充实的条件下,无论是长日照还是短日照,只要温度合适富贵籽即可进行花芽分化,说明光周期对富贵籽的花芽分化不起作用,但合适的光照强度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1.摘叶摘花盆栽茉莉一般清明后出室。出室7~10天摘一遍叶,重点是老化、发黄的叶子,摘叶有助于新枝萌发和花芽分化。摘叶后植株蒸腾作用减小,应控制水分,不要太大。新枝萌发后的第一茬花,花小、香淡、数量少,应下夹心摘去,以节省养分供下茬花。 2.给予足肥茉莉嗜肥且耐肥,肥力充足,则植株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花大味香。除春天翻盆时要加入适量饼肥(直径30厘米的盆加50克)外,从5月中旬到8月下旬生长旺期,还要定期追施矾肥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待初开的花,又名银花、双花、二宝花,其茎亦可入药,称忍冬藤。喜温暖湿润气候,抗逆性强,耐寒又抗高温,但花芽分化适温为15℃左右,生长适温为20~30℃。耐涝、耐旱、耐盐碱。喜充足阳光,光照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阳光充足能使植株生长发育茂盛而健壮,从而增加产量。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必须通过整形修剪,加强通风透光,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大豆[Glycine max(L.) Merrill]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光周期反应敏感品种在一定的短日一长日条件下可发生开花逆转。本实验室以大豆品种自贡冬豆为材料,将SD(短日)、LD(长日)和SDl3d-LD相结合,建立了大豆光周期反应机制研究的新的实验系统。本研究通过筛选自贡冬豆成熟花的cDNA文库得到MADS-box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GmNMH7,采用RNA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不同光周期条件下GmNMH7基因在大豆顶端分生组织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并观察了GmNMH7基因在幼叶、幼茎、根瘤等器官中的表达情况。主要结果总结如下:在短日照(SD)条件下,自贡冬豆植株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开花诱导、正常开花和结实。GmNMH7基因在可观察到的花芽分化出现之前即开始在大豆顶端分生组织中表达,其表达时间贯穿成花诱导、花芽分化、花器官发育及种子形成的全过程。在长日照(LD)条件下,植株持续进行营养生长,没有任何形式的花器官出现,GmNMH7基因在顶端分生组织中一直不表达。在短日照13天一长日照(SDl3d-LD)条件下,60%以上的植株出现花序逆转和花逆转,另一部分植株顶端出现短花序,开花期比持续短日处理的植株晚。在出现开花逆转的植株中,GmNMH7基因的表达可随长日处理日数的增加和营养器官的出现而减弱。当顶端分生组织完全恢复叶片分化时,GmNMH7基因的表达停止。在出现短花序的植株中,GmNMH7基因一直表达,但表达量低于持续短日处理。对部分时期GmNMH7基因在幼叶、幼茎和根瘤中表达情况的研究未发现明显的规律性。GmNMH7基因在大豆花芽分化启动之前就开始表达的现象为大豆开花诱导提供了早期证据,该基因在顶端分生组织中的表达受光周期调控的事实说明,GmNMH7与大豆光周期反应、成花诱导及花器官发育有密切关系。我们推测,GmNMH7基因在上述过程中可能发挥着类似于分生组织特征基因的作用。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本实验室利用开花(短日处理)、持续营养生长(长日处理)、开花逆转(短日-长日处理)三种发育状态(光照处理)建立的实验系统在大豆(短日植物)光周期反应和个体发育研究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密度对冬小麦开花后叶片衰老和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56,自引:8,他引:56  
于振文 E.  DB 《作物学报》1995,21(4):412-418
高密度导致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全氮,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超氧化歧化酶活性降低,光合速率下降,籽粒胚乳细胞数减少,籽粒生长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粒重,研究表明,适当降低基本苗数,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小麦花后植株的生理活性,延长叶片衰老速率缓降期,推迟迅降期,加强同化物的合成作用,扩大籽粒库容并增强充实能力,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花期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N、P、K水平和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1)N对叶片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含N高的植株叶片数较多;P在花芽分化中起主要作用,增施磷肥可促进花芽分化;K和N有利于花茎伸长,它们对花茎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2) 蝴蝶兰抽出花序形成花蕾后使用激素对植株喷雾和花芽分化前使用溶有激素的羊毛脂涂抹蝴蝶兰茎基部都能使蝴蝶兰提前开花。用100 mg/L和150~200mg/L GA3喷雾抽出花序形成花蕾后植株分别使蝴蝶兰提前开花11d和17d,用150~200mg/L GA3羊毛脂涂抹蝴蝶兰茎基部能使蝴蝶兰提前开花10~12d。(3)在使用GA3时加入等量的IBA或IAA可减少花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烤烟新品系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兴烟一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多,大田生育期变长,留叶数偏少会导致植株过旺,影响叶片和叶形,留叶数对上部叶大小有显著影响,对中下部叶大小无显著影响;赤星病和白粉病在留叶数较少时较轻,留叶数较多时较严重。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等烟比例、烟叶的产量、产值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优质油菜各生育阶段生长一致性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晓华  王华 《耕作与栽培》2001,(6):26-27,39
对植株长势、各生育阶段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越冬期总叶数与越冬前各性状相关增均达显著或极显著,越冬期绿叶数与越冬前总叶数达极显著相关,最在叶长与总叶数,绿叶数相关达显著水平。越冬前及越冬期植株性状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也很大,其中特别是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长;直播油菜各性状整齐度与产量无显著相关,因此,高产品种的选育从与产量显著相关性状入手,结合株型性状选择;高产栽培中必须从苗期做起,以较多总叶数,绿叶数及较大的根茎粗和叶片长度、较高的性状整齐度来获得高产,适当提早始花期及终花期。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蝴蝶兰花芽分化调控的内在分子机制,以及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以蝴蝶兰不同分化时期的花芽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调控植株成花转变的关键基因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测序共得到44.42 Gb的原始数据,分别注释到7个公共数据库(Swiss-Prot,Nr,KEGG,KOG,Pfam,eg...  相似文献   

11.
本文估算辣椒雄性不育杂种一代农艺性状与花蕾和叶片中生化物含量间、花蕾和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及花蕾或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植株形态性状间相关性较强,游离脯氨酸和IAA含量与果实性状间相关密切。花蕾中可溶性糖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强,IAA含量与植株形态性状间相关密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在花蕾和叶片中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IAA、ABA、ZRs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12.
杧果短截结果母枝蔗糖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蔗糖在杧果花芽分化进程各阶段中的含量及作用,对正在进行花芽分化的杧果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及芽的蔗糖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剪口叶和附近韧皮部内蔗糖含量于短截当日最高,分别为43.16、45.89μg/g,剪口芽于3月2日达到最高(47.92μg/g);叶片、韧皮部和剪口芽分别于3月12日、3月7日和2月25日降至最低,分别为38.47、38.27、38.94μg/g;各检测部位平均含量分别为40.72、41.34、42.93μg/g。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和剪口芽内蔗糖未向此时的生长中心(花芽分化的剪口芽)输送,无明确的库-源流向性,表明杧果花芽分化与蔗糖相关性不强,或碳水化合物的物质运输主要形式不是蔗糖。剪口芽芽眼中心颜色于2月20日出现蜡黄迹象,25日向芽体四周扩散;3月2—7日,芽体逐渐膨大,蜡黄色加深、芽眼呈半透明状;3月7日后绿色逐渐增加,半透明状消失。  相似文献   

13.
山黄杏叶片氮磷钾年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黄杏叶片内氮、磷、钾年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花后60d内随果实的增大叶片氮磷钾水平呈下降趋势.氮在花后60~90d随着杏花芽生理分化的进行呈上升趋势.花后90d随着杏花芽形态分化的开始又呈下降趋势;磷在花后60d一直到落叶变化不大.趋于平稳;钾在花后95d以后随着杏花芽形态分化的进程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山黄杏叶片氮磷钾年动态综合分析得出.在采收后落叶前.施用有机肥或氮磷钾复合肥.花后60d以前应追施一次氮肥.花后65~95d应追施钾肥.通过氮磷钾三元素之间平稳期关系分析.杏是一个喜钾肥树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大花蕙兰花芽分化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大花蕙兰在2个处理(处理组置于海拔1000 m的高山智能化的温室大棚,对照组置于平原所内的大棚)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叶片和腋芽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处理组假鳞茎的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并在90天时可见2 cm的花芽。(2)2组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在90天内都是增加的,腋芽中还原糖含量则是下降的,处理组的变化速度快于对照组。(3)处理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90天时达到最大值118.4 mg/gDM;腋芽中的可溶性糖在50~60天时达到高点107.6 mg/gDM后有所下降。(4)处理组叶片和腋芽的淀粉含量在60天左右时达到最大值65.8 mg/gDM和43.8 mg/gDM;对照组叶片和腋芽淀粉含量在90天时达到最大值56.8 mg/gDM和39.6 mg/gDM。高山较低的日温及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大花蕙兰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植株的花芽分化,使大花蕙兰开花提早。  相似文献   

15.
盆栽和地栽牡丹叶片与花芽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盆栽与地栽牡丹体内7种矿质元素含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为盆栽牡丹和地栽牡丹的平衡营养、合理施肥与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材,通过盆栽和地栽2种栽培方式,在不同日期(5—11月)采集样品,测定和比较2种栽培方式下牡丹叶片和花芽中7种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锰、锌和铜)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矿质元素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牡丹叶片和花芽中每一种大量元素(氮、磷、钾)在2种栽培方式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片中大量元素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氮、钾、磷,而花芽中大量元素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氮、磷、钾。牡丹叶片和花芽中微量元素(铁、锰、锌、铜)在2种栽培方式下变化趋势有一定差异。地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Fe>Mn>Zn>Cu,而盆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均为Fe>Zn>Mn>Cu,2种栽培方式下花芽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均与盆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一致。2种栽培方式下,牡丹叶片中矿质元素间相关性差异较大,然而氮和磷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以上水平,牡丹花芽中矿质元素间相关性也有一定差异,然而氮和磷、氮和钾间相关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6.
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几种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多代纯合的不育性稳定的萝卜雄性不育系A1、A5为材料,以其相应的保持系B1、B5为对照,对POD、SOD、PAL及淀粉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萝卜雄性不育性的表现仅与花蕾的POD和淀粉酶活性的增强有关,而与SOD及PAL活性无关.同时,在叶片中,以上酶的活性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差异不明显.认为萝卜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可能仅在生殖器官中表达,而对营养器官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e efficacy of a synthetic detergent (Surf Excel) as a potential 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 in Brassica juncea was studied. Foliar sprays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the detergent caused reductions in plant height, number of branches and leaves per plant, size of leaves, anther size, pollen per flower, ovules per flower, pollen fertility, fruits per plant, fruit size, seeds per fruit, total yield per plant and 100 seed weight 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untreated plants. The style in the floral buds of plants spray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urf Excel elongated and so the receptive stigma protruded from the buds which facilitated cross‐pollination by honey bees. The plants sprayed once with 2% Surf Excel exhibited an elongated style with a raised receptive stigma and 100% pollen sterility without causing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otal yield.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Ag+污染环境,开发适宜于切花菊运输前的不含Ag+的预处理剂及预处理方法十分必要。笔者用不同浓度(0~2000 ml/L)无银杀菌剂——苯扎溴铵对切花菊‘神马’的鲜切花进行了不同时间(0~24h)的预处理,然后插入盛有自来水的瓶内,放在温度为20~25℃室内,调查保鲜效果。与其他预处理相比,在100 ml/L溶液预处理3h,瓶插后鲜重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6d后,极少数叶片发生萎蔫,叶片黄化速度也很缓慢,约90%的叶片12d后还可以保持新鲜;花蕾开放速度也缓慢,15d后仅有50%的花蕾开花,且花瓣挺阔,无枯萎迹象,而且茎干挺直,不弯颈;保鲜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的预处理。由此可见,使用100 ml/L的苯扎溴铵溶液对菊花鲜切花进行3h的预处理,对其贮运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9.
唐菖蒲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唐菖蒲无菌试管苗叶片、茎段、幼芽为外植体,探讨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情况。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极低。茎段愈伤多为黄色致密的非胚性愈伤,幼芽愈伤多为乳白色胚性愈伤。幼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以及分化速度也均高于茎段外植体。初步表明幼芽是建立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良好外植体。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2,4-D4.0 6BA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