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掌握淮安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以便给淮安地区奶牛场制定科学的预防计划,在淮安的4个地区,按不同季节,采集32份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与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4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占20.2%;表皮葡萄球菌9株,占10.7%;粪链球菌2株,占2.3%;化脓链球菌7株,占8.3%;大肠杆菌14株,占16.7%;变形杆菌7株,占8.3%;克雷伯氏菌7株,占8.3%;志贺氏菌3株,占3.6%;沙门氏菌7株,占8.3%;绿脓杆菌5株,占6%;白色念珠菌2株,占2.3%;化脓放线菌4株,占4.7%。经分析发现,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季节差异明显,夏秋以球菌感染为主,冬春季节以肠道杆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包头不同辖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致病菌的分离菌株及分离率,以期为指导该地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从包头市所属昆区、青山区、九原区及石拐区的奶牛养殖场采集到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120份,对其进行了葡萄球菌分离试验,并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种属水平鉴定。从120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中共分离到50株葡萄球菌(41.7%),结果显示:昆区、青山区、九原区及石拐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分泌物的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43.3%(13/30)、36.7%(11/30)、40%(12/30)、46.7%(14/30)。分离的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64.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株(36.0%)。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产色葡萄球菌8株(16.0%),腐生葡萄球菌5株(10.0%),表皮葡萄球菌2株(4.0%),头葡萄球菌2株(4.0%),溶血葡萄球菌1株(2.0%)。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对小鼠腹腔注射40h内,10株分离菌株均能引起小鼠死亡,其中,致死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80.0%);致死率最低的是溶血葡萄球菌(40.0%);其他菌属的致死率在50.0%~70.0%之间。  相似文献   

3.
在调查奶牛不孕症的基础上,进行分离鉴定临床确诊的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子宫内细菌。普查了共853头奶牛,不孕症奶牛占普查牛11.8%,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占不孕症奶牛的66.3%,其它原因不孕症奶牛占不孕症奶牛的33.7%。被测奶牛子宫内容物均有细菌存在。从临床确诊的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分离到细菌菌株119株,其中葡萄球菌36株、链球菌40株、大肠杆菌36株、变形杆菌4株、芽孢杆菌1株、化脓棒状杆菌1株。  相似文献   

4.
杜光波 《当代畜牧》2006,(10):14-16
在淮安的4个地区,按不同季节,采集32份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与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4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占20.2%;表皮葡萄球菌9株,占10.7%;粪链球菌2株,占2.3%;化脓链球菌7株,占8.3%;大肠杆菌14株,占16.7%;变形杆菌7株,占8.3%;克雷伯氏菌7株,占8.3%;志贺氏菌3株,占3.6%;沙门氏菌7株,占8.3%;绿脓杆菌5株,占6%;白色念珠菌2株,占2.3%;化脓放线菌4株,占4.7%。经分析发现,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季节差异明显,夏秋以球菌感染为主,冬春季节以肠道杆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不孕、流产、死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在南京地区仙林、卫岗、玄武湖、江宁等奶牛场采集牛子宫内膜炎的分泌物231头份,进行了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共鉴定细菌33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1%(172/337),溶血性链球菌占23.4%(79/337),化脓性  相似文献   

6.
陈松  孙苗 《中国奶牛》2014,(14):59-61
本试验在唐山7个地区奶牛场进行了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调查,数据表明唐山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生率为21.25%。对42份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洗出液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分离出7种细菌共计141株菌株。对所有分离株进行9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卡那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清楚锦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锦州地区奶牛场患子宫内膜炎奶牛55头,采取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试验共分离出菌种52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且大多数牛为单一感染.[结论]主要病原菌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在调查奶牛不孕症的基础上,对临床确诊的子宫内膜炎性不孕症奶牛子宫内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共普查了853头奶牛,不孕症奶牛占普查牛的11.8%,子宫内膜炎性不孕症奶牛占不孕症奶牛的66.3%,其他原因不孕症奶牛占不孕症奶牛的33.7%。被测奶牛子宫内容物均有细菌存在。从临床确诊的子宫内膜炎性不孕症奶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分离到细菌菌株119株,其中葡萄球菌36株,链球菌40株,大肠杆菌36株,变形杆菌4株,芽孢杆菌2株,化脓棒状杆菌1株。  相似文献   

9.
为给黄土高原舍饲养殖场科学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理论依据,对该地区2市4县13个规模奶牛场和5个自然村,共77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致病性不明的主要分离菌进行了大鼠子宫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鉴定出12个菌属、23个菌种、108株细菌,主要细菌为芽孢杆菌(30.56%)、大肠埃希菌(14.81%)、肠球菌(12.96%)、葡萄球菌(9.26%)、乏养球菌(9.26%)、链球菌(6.48%)等;对主要分离菌的致病性研究发现除缺陷乏养球菌外,凝结芽孢杆菌、大肠杆菌(O20)、屎肠球菌等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表明引起该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不动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大肠杆菌(O20)、屎肠球菌,可为有效治疗本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和隐性乳房炎之间的相关性,在宁夏地区3个大型奶牛场(根据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选择子宫内膜炎患牛111头,用兰州隐性乳房炎检测法检测(LMT)乳样,其中82.5%的病牛同时患有隐性乳房炎,然后进行了子宫样和乳样的采集,并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结合高智能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 2 Campact),确定引起宁夏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有18种110株,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有23种107株,其中大肠杆菌、停乳链球菌、克氏库克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杆菌、乳房链球菌、产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副溶血弧菌、克雷伯氏菌可以同时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和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难孕牛的17%以上.据报道,每年美国因奶牛不孕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英国报导不孕牛中约95%由子宫内膜炎引起;在国内奶牛子宫内膜炎也非常高,瞿自明等[1]1983~1985年对北京、上海、南宁、兰州等16个城市41个奶牛场调查了9754头适龄奶牛,有1684头发生子宫内膜炎(17.216%),占不孕牛的68.34%(1 684/2 464);东北地区奶牛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占奶牛病的20%~30%.由此可见,奶牛子宫内膜炎所造成的繁殖和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12.
对呼市地区某奶牛场的5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及牛场环境进行采样,采集患牛子宫分泌物50份,环境样65份。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从50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中分离出7种细菌共76株,从65份环境样分离出7种细菌共42株。对主要致病菌进行27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从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和环境中分离的致病菌都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氟沙星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和氨曲南表现较强的耐药性。将从奶牛子宫内膜炎样本中分离的病原菌与相应环境中分离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复方杨黄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进行细菌学检查;以液体培养基对倍稀释法测定复方杨黄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双黄连注射液作对照,观察复方杨黄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结果:37例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中共分离到49株细菌,其中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占30.61%、28.57%和24.49%,其他菌的比例较低。复方杨黄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对照药物双黄连注射液作用相仿。复方杨黄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为88.06%,疗效优于对照药物(P<0.05)。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奶牛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致病微生物组成,揭示该病主要病原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产后6~10 d急性化脓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患牛80头为研究对象,对子宫内容物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到195株细菌及真菌,其中35.4%具有溶血性,50.8%对试验动物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较高,为83.75%和62.5%,其次是奇异变形杆菌(36.25%)、白色念珠菌(20%)和肺炎克雷伯氏菌(17.5%)。该病的90%为混合感染,细菌混合感染(70%)主要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组成;真菌与细菌混合感染占20%,均有白色念珠菌存在;细菌单一感染占10%。结果表明,奶牛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20%受试牛存在着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选取黑龙江地区奶牛场患子宫内膜炎奶牛51头,采取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共分离出菌种175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蜡样芽孢杆菌,且大多数牛为混合感染。药敏试验表明,主要病原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与左氟沙星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部分奶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本试验以河北省邢台市某农场3个大型牛场饲养的奶牛为调查对象,对20头患病奶牛子宫分泌物通过显微镜检查、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等方法进行病原学研究。共检出6种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占34.78%)、表皮葡萄球菌6株(占26.09%)、链球菌和沙门氏菌各2株(各占8.70%)、大肠杆菌4株(占17.40%)、蜡状芽孢杆菌1株(占4.35%)。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2018年-2020年广州地区规模化猪场致母猪子宫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情况,采集患子宫内膜炎母猪的子宫化脓性分泌物样品177份,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动物试验、PCR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了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72株能引起小鼠发病与死亡,具有致病性;分离的72株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荚膜5型(52.8%)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8.3%~95.8%之间;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耐药率在11.1%~29.3%之间。说明从该地区分离的72株致母猪子宫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荚膜5型为主要流行血清型,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8.
潍坊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产科疾病之一,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炎不仅影响繁殖,也影响产奶,甚至威胁奶牛的生命。笔者调查了潍坊地区6个奶牛场的1971头分娩奶牛,有561头患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28.46%。6个奶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18.75%~34.5%,痊愈率为73.87%~87.5%。调查显示,1年中,4-8月为子宫内膜炎高发月份,共发病301头,占全年的53.66%;2~6胎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75.5%。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弄清楚宁夏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在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的180份子宫内膜炎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检出细菌265株,酵母样真菌5株,其中葡萄球菌33株(12.22%),链球菌3株(1.11%),其他革兰氏阳性球菌32株(11.85%),革兰氏阴性杆菌190株(70.37%),芽孢杆菌6株(2.22%),阳性杆菌1株,没有分离出专性厌氧菌。22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磺胺类、林可酰胺类药物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类药物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源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从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牧场、养殖小区)采集临床型乳房炎乳样94份、隐性乳房炎乳样70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分离鉴定得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株,其中产色葡萄球菌13株(占39.4%),耳葡萄球菌4株(占12.1%),缓慢葡萄球菌4株(占12.1%),小牛葡萄球菌3株(占9.1%),中间葡萄球菌2株(占6.1%),松鼠葡萄球菌2株(占6.1%),腐生葡萄球菌2株(占6.1%),溶血葡萄球菌1株,马胃葡萄球菌1株,人葡萄球菌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绝对敏感,对林可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