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退耕还林中存在树种选择不当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有关树种选择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原则及造林技术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提出了对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意义的认识;探讨在实施中应遵循的原则,特别是对利用自然力的原则进行详尽的论述;根据江西退耕还林地的地类分析,提出各类退耕地的整地方式和造林技术,提供了退耕地的树种选择原则和可供选择的树种。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自实施以来,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在树种选择方面多注重生态效益的发挥,没有很好的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致使退耕还林者还林的积极性不高。为此,选择生态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良树种,已成为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和退耕还林者的迫切要求。黄波萝作为我国北方自然分布较广的重要珍贵树种,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性能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充分开发利用黄波萝资源,能对以恢复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中心的生态建设,以及尽早帮助退耕还林脱贫致富奔小康都具有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4.
2014年天水市麦积区重新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麦积区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重退轻管、树种选择不当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和交流,作者通过入户调查和认真总结,针对麦积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造林绿化工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凉山州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五年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凉山州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对策:政策、科技、管理三并举;重视退耕还林与综合治理的协调发展;重视树种选择,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程作为国家6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对改善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选择退耕还林树种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考虑退耕者长期的生计,找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庆阳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随着工程的持续推进,一些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对庆阳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规划设计、施工作业、苗木管理、树种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当地退耕还林(草)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各地政府在树种选择方面多注重生态效能的发挥,没有很好的将生态效益的发挥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致使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9.
对平安县退耕还林选择树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浅山地区选择的沙棘、白榆、柽柳、山杏、杨树、沙枣、油松、柠条和樟子松中,油松和樟子松不宜作为退耕地造林树种;脑山地区选择的云杉、红桦、白榆、沙棘和杨树中,白榆不宜作为退耕地造林树种;其他树种均可用作平安县退耕还林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0.
东兰县退耕还林树种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东兰县退耕还林树种选择的7大原则,为该县的退耕还林林分的后续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社会上环境保护不断发展,退耕还林工程也得到很快发展,并且在社会上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关注及重视。在当前退耕还林工程不断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当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进行科学评价,这样才能够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得以更好发展,使其能够在环保保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碳汇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贵州省2000 - 2007年退耕还林的面积和树种数据,并对2008 - 2010年期间的年度造林面积设置6种可能情景。然后根据贵州省森林资源清查中人工林生长的历史数据,拟合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树种的生长曲线,再结合各树种的生物量扩展系数、木材密度和碳含量等参数,利用“人工林生长曲线法”估算出贵州省未来50 a不同情景下的退耕还林工程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2010,2020,2030,2040,2050年,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碳储量分别达到15.013 ~ 15.585,33.421 ~ 41.296,40.755 ~ 56.224,41.640 ~ 66.111和47.314 ~ 71.252 Tg,有着相当大的碳汇潜力。图2表1参21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树种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了解林业生态建设意义,并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保证树种选择的合理性,从而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更好发展。一、林业生态建设的意义水土流失会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出现,如洪涝、沙尘暴以及干旱等,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要想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就必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促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豫西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并主要从树种结构、抗旱造林的技术方法和乔灌草混交造林模式3个方面介绍了退耕还林造林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浅谈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峰富  呼霞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75-175,179
退耕还林是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国土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为使退耕还林农户获取较高经济收益,"稳得住"退耕还林土地,其关键在于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的选择.为发展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获得双重效益,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优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乔灌草相结合、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等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贵州省10个贫困县、145户贫困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和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等方法,调查贫困户、贫困人口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情况、主要造林树种和经营管理模式、贫困户收支情况和新一轮退耕还林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的比重等,量化分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退耕还林的关键在于造林树种的选择。为发展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获得双重效益,应遵循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优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乔灌草相结合、为大自然中的动物提供生活栖息的场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国家为此工程出台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政策和措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是长久解决退耕户生计来源的首选,因此研究以秦巴山区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的安康市为样本,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方向选择进行实证分析,介绍了安康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在产业发展方向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方向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9.
怀来县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退耕还林现状怀来县是首批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自2000年启动实施该工程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25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5200hm2(生态林4920hm2,占总退耕面积的94.6%;经济林280hm2,占总退耕面积的5.4%。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大通县退耕还林作业区的实际现状,大部分的退耕地选择了沙棘为主要造林树种,为了验证树种选择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沙棘林地蓄水能力、沙棘林对土壤性质的改变作用二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