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构建,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1体系+5平台+X内容"的农学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模式,通过课程实践平台引入,五大计划平台激发,高端学术平台扩展,师资建设平台提升,激励机制平台促进,以平台为基础多方面多内容辐射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传统高校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应不断探索改革与创新,而对于新升本科院校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而言,更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该文通过分析新升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阐述了河套学院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农学学科门类专业是主要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的专业。农学学科门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优先坚持实践 性和应用性原则。实践育人是培养农学学科门类专业人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必要途径。分析了农学学科门类专业人 才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规格。基于实践育人的视界,提出农学学科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是构建实践育 人平台、优化实践育人方案和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创业农业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服务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构建一套创新创业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成为当前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追求。文章以绥化学院农学专业为例,通过设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加强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平台建设,培育"专业学习+社团实践"模式等措施构建地方高校农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过程以及现状的前提下,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应用实践和创新实践等三个板块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和提高实践和教学水平,提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7个要点:即重视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改革实验课教学形式与内容、建设实验中心、加强科研实验室建设、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验室开放力度和丰富学科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6.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队伍、教学环节、平台建设和基地建设等方面所做的改革与实践,以实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云南省对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对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新世纪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对学生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三田、两地、一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将不同层次实践环节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更全面,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粮油质量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开放式实验室可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该文分析了该专业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探索研究从运行机制、评价体系、实践内容、奖励制度和共享平台等方面建立该专业开放式教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实验室管理机制,从而为该学科的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0.
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保障农学实践教学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需构建一个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目标性、系统性、可行性原则,建设途径有:建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培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优势,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