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坝粳稻区抵御干旱、夺取高产的实践,提出抗旱品种选育、抗旱育秧、增苗移栽、定量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技术集成,实现了2012年保山坝0.8万hm~2水稻最高单产达11.085 t/hm~2,2013-2015年推进全区水稻平均单产达10.5 t/hm~2,为隆阳区水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钱优3301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钱江1A/闽恢3301联合培育的,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引入闽清县种植,平均产量达9 127.9 kg/hm~2,具有株型适中、群体整齐、综合性状好、稻米品质优等特点。总结了钱优3301在闽清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元优919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和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不育系元丰A与恢复系福恢919共同选育的中籼弱感光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在建阳区潭城街道回瑶村连片种植20.8 hm~2,测产验收平均产量9 314.00 kg/hm~2,最高产量9 652.20 kg/hm~2。总结了元优919在建阳区的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2011—2012年荔城区早稻高产创建活动示范种植的主要成效及高优栽培技术。早稻高产创建活动平均产量567.7 kg/667m2,比对照田增加51.7 kg/667m2,增产率10.1%,增加收入128.46元/667m2,提出高优栽培要采取适时播种、科学施肥管水、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等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规模种粮经济效益,进一步探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模式,2015年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青木村建立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种植高产示范片150 hm~2,采用早稻早中熟品种+拱棚旱育机插秧+小苗(3~3.5叶)机插+配方施肥+间歇灌溉+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机收+机烘,晚稻中熟品种+硬(软)盘泥浆集中育机插秧(4~4.5叶)+机插+配方施肥+间歇灌溉+病虫害专业防治+机收+机烘模式技术。经测产验收,平均产量早稻8278.5 kg/hm~2,晚稻9415.5 kg/hm~2,比常规栽培(水育秧手插秧)分别增产15.36%、22.89%,双季稻增收7600.9元/hm~2,节支6150元/hm~2,达到了粮食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新疆水稻生产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各水稻种植区域生产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95-2014年新疆各区域水稻产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5-2014年的20年间,新疆水稻总产增加了58.0%;北疆南部的水稻总产最高,2010-2014年其总产占新疆水稻总产的46.7%,其次是南疆北部(占比为36.5%)和南疆西南部(占比为16.7%),北疆北部占比最低。1995-2014年新疆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2.3%。2010-2014年北疆南部水稻种植面积占新疆水稻种植面积的46.2%,南疆北部占34.1%,南疆西南部占19.7%,北疆北部占比最小。1995-2014年新疆水稻单产增加了54.3%,是总产增加的主要原因;各区域平均单产从高到低依次为北疆南部(8 593.5 kg/hm~2)、南疆北部(8 179.1 kg/hm~2)、南疆西南部(6 933.3 kg/hm~2)和北疆北部(3 144.7 kg/hm~2)。因此,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是增加新疆水稻总产的基本条件;选育抗旱、耐低温、高产优质的粳稻品种,研发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提高单产,是新疆水稻总产稳定增加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京福8优77(京福8A/明恢7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早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年在诏安县连片种植8.52 hm~2,加权平均产量7 966.65 kg/hm~2,最高产量8 286.75 kg/hm~2,表现早熟、丰产、稳产、抗性好等特性。介绍了其在诏安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不同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粤晶丝苗2号为材料,开展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比试验,探究不同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情况,以筛选出最佳施肥方案,进而获得高产水稻生长模式。结果表明,水稻在T3处理(有机肥11 250kg/hm~2,尿素169.8 kg/hm~2,过磷酸钙468.75 kg/hm~2,氯化钾187.5 kg/hm~2)下的茎蘖数、总穗数、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等指标均达到最大值,且总穗数、千粒重、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2019年在水稻上进行了施磷酸二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若要获得10 500 kg/hm~2以上的产量,五氧化二磷最佳施用量为86.25 kg/hm~2左右,折合成磷酸二铵约187.5 kg/hm~2。水稻施用磷肥分两次施用效果较好,第一次作基肥使用,施磷酸二铵112.5~50 kg/hm~2;第二次作穗肥(倒四叶左右)使用,施磷酸二铵75 kg/hm~2。  相似文献   

10.
通育269是中晚熟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吉林省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773.1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52.7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9.3%。该品种优质、高产、多抗,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总结了通育26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