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武平县2012年杂交晚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引进10个杂交晚稻品种在武平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初步认为:川优2189、深优959、特优125、Y两优646、中浙优1号表现产量高,综合性状好,适宜在武平县种植。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主推品种甬优9号为对照,引进10个品种在福鼎市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优华占、泰丰优2098、泰丰优3301、泰丰优656、五优308、天优998、深优9775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在福鼎市作晚稻种植。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江西省近年审定、引进的晚稻新品种进行展示,结果表明欣荣优华占、两优608、佳优617、五优华占等4个品种表现较好。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4.
2015年上杭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引进3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晚稻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旗1优366综合表现最佳,生育期适中,产量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3.08%;福龙两优6387表现其次;华丰两优673表现一般。总结了各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5.
2011年福建省沙县农技站引进4个杂交晚稻新品种,以汕优10号、谷优527作对照,在夏茂镇儒元村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以中新优1586、泰丰优2098、泰优3301、深优9775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良好,丰产性突出,可在当地扩大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6.
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9个晚稻新品种(组合)进行多点比较试验,以两优2163作对照。通过多点试种结果表明:在产量、抗性、米质等综合性状表现比两优2163好的品种为:宜优673、宜优99、Ⅱ优3301、乐优94、两优816。  相似文献   

7.
引进了9个杂交晚稻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中,粤两优673、天优1261、钱优3301、福龙两优29、花2优136、花2优315等6个品种全生育期与对照(CK)宜优673相当;每666.67 m2产量比CK分别增产3.35%~10.46%:对参试品种农艺性状、田间表现、产量、生育期等综合性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2014年引进8个晚稻新品种在庐丰乡中坊村粮食产能区进行展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广优772、广优3186、中浙优10号、两优676、福龙两优29抗性强,熟期转色佳,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34%~12.44%,建议进一步扩大示范。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9.
2015年引进6个杂交稻新品种在长汀县策武镇进行烟后稻品种简比试验。结果显示,广8优673、Y两优5866、谷优3301均比对照中浙优8号增产5%以上,其中广8优673和Y两优5866表现丰产、米质好、适应性强,是长汀县今后烟后稻、双晚稻较好的更替良种。总结了各品种在长汀县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10.
对漳州市2011年晚稻新品种区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泰丰优676、泰丰优686和特优130,并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性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新组合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在浏阳市永安镇将11个新培育的杂交水稻组合作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栽培,比较其产量表现、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等综合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参试品种产量表现高于对照,其中荃9311A/RC6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综合性状表现优于其他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2.
引进12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建阳市进行2a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优3301、川优673、丰两优四号、深两优5814、东优1388、丰优126和SD-88等品种在产量及其他性状方面优于对照Ⅱ优838,并对表现较好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红优2155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红矮A与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1年在福安作早稻种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主要介绍了红优2155在福安作早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深两优862是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南昌穗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临湘市兆农科技研发中心,用深08S与R5662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长势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有效穗多,高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介绍深两优862在永安市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金农2优3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用金农2A与金恢3号配组选育而成的晚籼杂交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良的特点,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总结了其在福安市长汀村作菜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甬优9号系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籼粳杂交晚稻新品种。2009—2010年福安市溪柄镇引进试种、2011年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中感稻曲病,适合闽东作中稻栽培。介绍了甬优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试论华南早籼稻的品质育种策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总结了80年代以来广东省优质稻遗传研究和华南早灿优质稻育种实践和探索,讨论了华南早籼优质稻育种策略,指出当前华南早籼重重点加强中等直链淀粉含量优质稻选育,系统开展美国优良品种优质特性和高光效性能研究,实现洋为我用,在提高早灿品质的同时将产量推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永安市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永安市种植的中稻新品种,2013年选用近2a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的8个中稻新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以Ⅱ优明86为对照,从产量、经济性状及抗性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花2优3301、福两优366、两优616和嘉浙优99等4个品种产量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永安市作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由于食味品质优良,在长三角地区受到广大农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该地区优质稻米品牌打造的主力品种。为了加快新品种培育速度,我们尝试通过生育期不同的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姊妹系间杂交的方法培育半糯粳稻新品种。【方法】以来源于武香粳14/关东194的中熟晚粳稻南粳46(全生育期165~170 d)与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全生育期150~155 d)互交,通过F2单株选择和F3~F5的优系选择,在F6获得了38个生育期不同(全生育期140~170 d)的半糯新品系。以亲本南粳46和南粳9108为对照,对新品系进行多年多点的比较试验及产量和抗性鉴定,分析新品系的淀粉理化指标、RVA谱特征值和食味品质。【结果】绝大多数性状有超亲表现,且多数入选新品系农艺性状稳定快,食味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较高。其中,南粳9036、南粳9308、南粳9008已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5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结论】通过食味品质和综合性状优良、生态类型不同的半糯粳稻姊妹系间杂交,可以快速培育优良食味半糯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