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信阳毛尖的历史、地域特点、民俗风情及文化品牌的视觉形象的分析为出发点,以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信阳毛尖品牌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的一些表现手法,及包装形象的构建途径。同时,阐述了构建信阳毛尖品牌视觉形象对企业发展所起的关键功效,探析了信阳毛尖茶企业品牌形象在经营过程中现存问题,思考相应解决对策及管理方面的内容,以保证视觉形象系统的完善实施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促进信阳毛尖品牌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更高。在此背景下,英语技能教学与茶叶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关系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明确两者的关系,有利于学校英语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创新,也有利于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以及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本文对英语技能教学与茶叶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阳毛尖作为河南地区最为出名的茶叶品种之一,过去其营销模式侧重于突出信阳毛尖的使用价值,而没有从信阳乃至于河南等深刻的文化底蕴入手,从而影响了信阳毛尖通过营销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整体效果。因此,从文化营销的角度入手,思考信阳毛尖如何通过多种深度文化营销的方式进行推广,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信阳毛尖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导致品牌建设问题的原因,提出信阳毛尖企业品牌体系建设实施路径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静 《福建茶叶》2016,(10):61-62
文章旨在实现信阳毛尖的电子商务平台营销,增加信阳毛尖营销效益。通过具体分析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结合信阳毛尖消费需求以及发展市场的定位,认为信阳毛尖电子商务营销发展不仅仅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同时推动了龙头企业的发展,降低了营销成本。文章的最后强调,信阳毛尖电子商务营销发展需要做好产品的组合和包装发展,做好定价以及分销和促销的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6.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是,在河南地域茶市场并不占据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信阳毛尖企业以中小茶企业为主、对市场的定位不明、缺乏统一标准所致。河南的茶叶市场消费潜力较大、区位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信阳毛尖自身的茶叶品质较高。所以,只要对新产品的加大开发、实施茶文化发展战略并适当地加强营销策略,信阳毛尖就可以实现品牌形象的塑造。这样以来,信阳毛尖的品牌便可以在河南地域茶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主要是以地域文化为核心衍生出来的一些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创意物品,宣传地方文化的同时也以盈利为目的。其核心是创意,即"创造并销售文化和文化符号"。而目前市面上的文化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创意设计过于雷同,产品种类单一,对游客文化消费需求缺乏准确洞察定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植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准确把握消费需求,注重品牌形象塑造,开发文化旅游设计系列产品。信阳毛尖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也是当地文化名片。实现信阳毛尖从特色产业发展向创新文化产业过渡,关键在于产品包装创意设计。本文从文化旅游创意视角探讨信阳毛尖包装设计的现状及设计创新改革的措施,力图为信阳毛尖的创新发展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信阳毛尖是中国传统历史名茶,近十年来其销售规模扩大了3倍、公用品牌价值增长了66.37%,是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较快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基于AHP法对信阳毛尖茶内销影响因素的准则层、指标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信阳毛尖茶内销影响的主次因素分别是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茶叶原产地与口感、信阳毛尖茶品牌及企业品牌知名度、政府政策、茶叶品质、价格等因素,并从产品品质、品牌宣传、营销渠道、政府扶持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信阳毛尖茶拓展内销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魏趁 《福建茶叶》2016,(3):189-190
信阳毛尖的茶文化与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为信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对信阳毛尖茶文化进行简析入手,对信阳毛尖的茶文化与旅游经济融合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20,(1)
正12月份,信阳毛尖市场表现较上月有微弱变化,价格相比变化不明显,总体呈现出交易量微减、平均价格下跌,低端茶销量比重略增、价格下滑的特点。一、信阳毛尖市场统计交易量较上月微量减少。12月份,信阳毛尖市场交易量从上月的33.36吨减少到32.27吨,减少了1.09吨,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0.69吨。二、信阳毛尖指数也相应回落。从上月份信阳毛尖指数的141.68降至134.77,接近去年同期的135.53指数,12月份信阳毛  相似文献   

11.
适宜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的茶树良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阳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香高、味浓、耐泡而著称.其优异品质的形成除与生态条件、精细采摘幼嫩的鲜叶原料、独特的炒制工艺有关外,优质的茶树品种也是信阳毛尖茶优异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论述了信阳毛尖茶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并介绍了4个适宜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的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供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2.
信阳毛尖茶产于河南信阳,以“细、圆、光、直、多白毫”的精美外形和“滋味醇和、香高持久、汤色碧绿”的独特内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社会需求量不断扩大。近几年,信阳毛尖茶产区不断扩大,产量逐渐提高,但传统的信阳毛尖茶均为手工炒制,存在制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等问题,扩大生产受到了限制,较难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需要。鉴于此,信阳市茶叶试验站和蚕业试验站于1995年进行了信阳毛尖茶机制工艺的研究。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信阳毛尖茶机制工艺。…  相似文献   

13.
龙潭牌“信阳毛尖”产于大别山区的信阳县南部的7个山区乡。特别是黑龙潭南北两侧的狮河与谭河两个乡,是正宗“信阳毛尖”的主产地.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成为贡品。宋代苏东坡称赞:“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毛尖”荣获金奖.1982年以前,两次被评为全国名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19,(11)
正价格指数与行情分析130.06金秋10月,信阳毛尖指数的各项指标走势与上月相比变化不一。一是指数数值同比降低。10月份信阳毛尖指数较9月份降低了22.1个百分点,今年10月份信阳毛尖指数较去年同期也降低了10.4个百分点,指数数值为130.06。二是各等级茶叶价格呈现大幅波动。10月份,信阳毛尖指数统计销售价格为1319元/千克,较上月每千克降低了224元,销售额统计为4349.81万元,较上月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珍品级信阳毛尖的单价从上月的4810元/千  相似文献   

15.
<正>一、浉河区茶产业现状狮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享有"豫南明珠"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是新派红茶"信阳红"的发源地。目前,狮河区茶园面积发展到4万公顷,可采摘面积近3.3万公顷,2014年茶叶产量达到2.5万吨,涉茶产值达51.5亿元。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龙头企业、各类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24家。狮河区在巩固扩大信阳毛尖名优绿茶生产的同时,开发生产了信阳红、丹桂信阳红、信阳观音茶等新茶类;以信阳毛尖茶  相似文献   

16.
信阳毛尖茶是河南省著名的土特产,素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荣获金奖,195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之后又屡获国内外金奖。信阳毛尖茶好,除得天、地之利外,更与其独特炒制技艺有关,最好的信阳毛尖茶都是手工炒制而成的。2007年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信阳毛尖茶传统手工炒制技艺的形成、现状和标准手工炒制技艺流程,对弘扬传承信阳茶文化很有意义。一、信阳毛尖炒制技艺的形成与现状信阳种茶历史悠久,清朝中期是河南信阳茶叶重要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和完善,在清末出现了信阳毛尖的成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7,(3)
<正>信阳毛尖是中国茶叶的重要区域品牌之一,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百年荣耀,百年历程。作为信阳人,我们为这一绿茶瑰宝骄傲和自豪,也感谢创造信阳毛尖的历代茶人,让这一天然饮品滋养所有爱茶之人的同时,造福广大信阳茶农,推动地方文化、经济发展。信阳毛尖发展至今,作为一名爱茶之人,笔者从生产工艺、政府监管、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简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20,(7)
正6月份,从统计数据分析,信阳毛尖市场销售状况呈现出整体销量减少、平均价格增高,高、中、低端茶价格变化不一,特级、一级毛尖价格下滑,低端茶价格上涨的情况。一、市场销量有所下降。5月份,信阳毛尖市场交易统计量为44.17吨。6月份,信阳毛尖市场交易统计量为31.41吨,下降幅度达到28.8%;而与去年同期的49.16吨相比,减少了17.75吨,减幅超过36%。  相似文献   

19.
信阳毛尖茶人机结合炒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广铭 《茶叶》2005,31(2):111-112
信阳毛尖茶属特种绿茶。外形细、紧、圆、直、多白毫;内质香高、味浓、耐泡,享誉海内外,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茶。传统的加工炒制工艺为生锅-熟锅-烘焙三道工序,均为人工操作完成。手工炒制信阳毛尖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造成目前茶农仅加工生产中、高档春茶,而放弃低档茶加工,夏、秋茶更是无人问津,严重影响了信阳毛尖茶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吕晨筱 《福建茶叶》2022,(5):216-218
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教学和岗位技能相结合的各种改革工作,其目的是培养出更多具有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学校中外茶艺课程教学具有很强实践性,为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实践创新能力,需要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展中外茶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工作,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混合式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