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种加工质量安全与棉花产业息息相关,棉种加工质量可追溯是目前新疆棉花产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实现棉花丰收的基本要素。为了记录脱绒棉种加工参数信息,实现棉种加工质量溯源,利用VS2010、My SQL开发工具搭建了1套脱绒棉种加工参数信息管理系统,采用VS2010设计软件系统界面,My SQL构建数据库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偏重分析数据库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系统的搭建实现了棉种加工、脱绒环节信息化,为棉种质量安全快速追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棉种从加工到市场流通中质量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棉种加工工艺,从RFID电子射频识别技术入手,考虑各个环节棉种质量安全信息的内容,通过分析读写设备硬件结构和部分软件程序进一步说明如何实现棉种RFDI标签的数据传输,设计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构架,同时分析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框架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效益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阅,监督棉种加工的生产信息及销售信息,掌握棉种的质量安全等级,从而提高在各个流通环节上棉种质量安全信息,有效杜绝伪劣棉种流入市场,最终实现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种子是特殊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棉花生产资料,棉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棉花产量的高低和纤维品质的优劣。棉种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为载体的产业化体系。它包括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销售和种子管理五大系统和品种审定、原种繁殖、良种生产、精选加工、包装贮藏、商标品牌、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环节。发展棉花种子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实现棉花优质高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棉花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主要桥梁。我国棉种产业化的起步较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棉种的繁殖、生产与经营主要是政府行为。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棉种的经营渠道日渐多元化,涌现出了多种性质的种子企业,丰富了棉种市场,对棉花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包括棉种在内的整个棉花产业将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考验。因此,只有加快实施棉花种子产业化,才能把我国的品种资源、地域环境、人力资源和科研积累等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培育科技型的大、中型专业棉种公司,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棉花品种的改良和我国棉花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棉种生产加工过程中,影响棉种质量指标发芽率的主要因素有种子加工烘干温度、残酸、残绒、破籽、未成熟的红籽、秕籽等等。为了提高棉种发芽率,保证稀硫酸棉种脱绒生产加工质量达到国家颁布的种子质量标准。为此新疆兵团农八师133中心团种子站应用科学技术,对棉种生产加工线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安装了最新发明的棉种磨光机,对提高棉种加工质量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解决棉种销售过程中假种子频现问题的前提是准确获得棉种各个环节的实时信息,为了更准确地检测棉种在各个环节的实时信息,采用Visual Studio 2012作为开发平台,以C#为开发语言,以SQL Server 2008为数据库,以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为数据传输技术,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维护、原种加工、仓储信息维护、订单管理和在线查询5大模块。系统运行表明:开发的溯源系统可实现对棉种培育、加工及销售过程中数据的移动采集与网络传输,实现了对棉种各个环节电子档案的建立及产品质量安全数据的深度查询;同时,该系统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1种便捷监管平台执行监管工作。研究进一步表明,随着RFID技术的普及成本费用下降,该系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贮藏年限对棉种发芽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贮藏年限对棉花种子质量的影响,为棉花种子加工、贮藏和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5年采用不同方式贮藏的棉种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发芽试验,比较分析不同贮藏时间和贮藏条件下棉种发芽率的变化。结果:低温库贮藏3年对棉种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低温库贮藏5年后,棉种失去生产应用价值;常温条件下贮藏2年后,棉种发芽率低于商品种的最低指标要求,常温贮藏4年后的棉种发芽率降为0;硫酸脱绒光籽与种衣剂包衣籽发芽率随贮藏年限变化的趋势一致,但塑料袋小包装的棉种平均发芽率显著高于尼龙编织袋大包装的发芽率。结论:商品棉种在脱绒加工后应采用塑料袋包装后贮藏于低温种子库,安全库存年限以3年为宜。  相似文献   

7.
由于棉花生育期长,天然变异率较大,自然混杂几率高,采摘、收购、加工等工作繁琐,使棉种生产难度加大.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往往前功尽弃,并且随着生产环节的进展,出现问题环节的后移,损失越严重.因此,把种子质量作为生存基础的棉种生产企业,应当以良种繁育为龙头,严把收购、加工这两个重要环节,严格按照棉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全面提高棉种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规范棉种生产管理,提高棉种质量,农业部对2006/2007年度部分棉种生产与经销单位的棉种进行了抽查,结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棉种加工成套设备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系统实现了包括电机转速、加工温度、液位等参量的实时检测及控制,实现了成套设备的自动控制功能。软件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应用表明,系统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提高了棉种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周进 《农村科技》2008,(9):65-66
过量式稀硫酸棉种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已被广泛推广应用,2005年本单位根据需要建成并投产了一套过量式稀硫酸棉种加工生产线,通过几年的加工生产和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