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夏季光照强,水温高,鱼类摄食量增多,是淡水鱼养殖的关键时期。但同时受降雨增多、持续高温等因素的影响,养殖鱼类面临水质污染、浮头泛塘、鱼病暴发等危害。因此广大养殖户应积极克服夏季的不利因素,加强养殖管理。1注意水质调控夏季水温高、光照强,浮游生物繁殖迅速,鱼类生长快,摄食量增多,排泄物也随之增多。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或缺氧。藻类病死后产生的藻毒素还容易导致鱼类中毒。因此在高温季节要注意水质调控。  相似文献   

2.
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有一个好的水体环境鱼类才能健康生长,因此,调节和管理好水质十分重要。夏季高温季节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但由于大量的投饵,鱼类的排泄物增多,再加上高温、日照时间长,池塘水质很容易变坏,不但会影响池鱼的健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夏季临近,光照强,水温高,鱼类摄食量增多,淡水鱼养殖进入了关键时期。但同时受降雨增多、持续高温等因素的影响,养殖鱼类面临水质污染、浮头泛塘、鱼病暴发等危害。因此广大养殖户应积极克服夏季的不利因素,加强养殖管理。一、注意水质调控夏季水温高、光照强,浮游生物繁殖迅速,鱼类生长快,摄食量增多,排泄物也随之增多,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或缺氧,藻毒素还容易导致鱼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2009,(7):38-41
8月仍处于高温期,养殖池塘水质往往变化很快,极易引起恶化。其原因主要是养殖密度较高,鱼塘中残饵、污物较多,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池塘水质恶化后,溶氧量降低,对鱼类正常生长的不利因素增加,轻者影响鱼类生长,重者造成泛池泛塘和死亡。因此,高温期间养鱼,及时科学调控池塘溶氧、合理投喂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七分养水,三分养鱼”,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水质调节在养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水质恶化将危害到池塘的高产、稳产,危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一、水质恶化的危害1.影响鱼类生长,甚至直接导致死亡。2.使鱼类抗病力降低,诱发多种疾病发生。3.降低饲料利用率,提高成本,影响养殖效益。二、水质恶化原因1.水绵(又名石衣、水青苔等)。由于水质清瘦,透明度高所致。多发生于春季发池塘。其易包裹  相似文献   

6.
培育池塘水质是一个复杂又细致的过程,农谚有“看水养鱼”,“调好一塘水,才能养好一塘鱼”,总结了调节水质的重要性。特别是精氧池塘,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饲料投喂量的增多,在夏季高温季节,水质管理尤其重要。加强高温季节水质的科学管理,是提高池塘溶氧,促进鱼体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疫  相似文献   

7.
大宗淡水鱼夏季混养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昼夜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水质状况是影响鱼类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为追求高产、高效而进行的高密度养殖、配合饲料的大量使用,很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导致鱼类生长受阻,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夏季,天气炎热,水温高,投饵施肥多,最容易使水质变坏,而此时又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因此  相似文献   

8.
正夏季随着温度不断升高,养殖鱼类的摄食量加大,促使鱼体新陈代谢加快,是鱼类的生长旺季,同时也是病害生长繁殖的高峰期。因此,夏季池塘管理成为提高全年养殖产量和效益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夏季池塘养殖管理的六大技术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水质调节养好鱼必须养好水,好的水质条件是池塘养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池塘标准化改造力度的加大、池塘生产基础的现代化,如何把这些有利条件转化为生产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总结了池塘草鱼高效健康养殖技术规范,以期指导渔农开展生产,促进渔业增产增收。一、池塘条件1.池塘位置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供电方便的地方建造鱼池,有利于注、排水和鱼种、饲料、成鱼的运输和销售。2.水源和水质由于池塘内鱼类饲养密度大,其投饵施肥量大,池水溶氧量往往供不应求,水质易恶化,导致鱼类严重浮头而大批死亡,所以池塘应有良好的水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池塘既是鱼类生活的环境,又是培育天然饵料的场所,所以了解池塘水质情况非常重要。要想养好一塘鱼,必须管好一塘水。要管好一塘水,首先要认识水质,并了解其变化规律才能进行科学调节。鱼池水质调整技术是建立在池塘生态学的基础上,通过鱼池水质调解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并在鱼类饲养过程中对水质变化的具体观测下进行综合人工调节。  相似文献   

11.
渔业养殖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夏季,因为夏季的温度和其他季节相比有明显升高,而且早晚温差很大,导致水源的温度变化也十分明显,难以保证水质始终处于适合鱼类生长的温度,就很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夏季高温天气一直持续,鱼类就会出现十分强烈的不适反应,降低其自身的免疫力,更容易导致细菌入侵,最终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养殖户也会遭受大量经济损伤。此次研究就是以夏季高温天气作为背景,讨论分析淡水水产养殖和防止鱼类生病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养鱼池塘中,水质的管理和调节是整个养鱼过程都应注意的问题。夏季是鱼类生长旺盛的季节,又由于夏季温度高,日照时间长,向鱼塘中投饵施肥较多,鱼塘水质容易变坏,造成鱼类缺氧浮头,在气温高、气压低的闷热天气,甚至会泛塘,此外,鱼病的发生和蔓延也与鱼塘水质有密切关系,因此,夏季特别要重视鱼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养鱼有得巧,全靠水质好”。保持池塘良好的水质是夺取养鱼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期,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水质容易变坏,影响池鱼的健康成长,因此,夏季应注意池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高温季节鱼池水质改良、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渔民历来有“养好一塘鱼,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谚语。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也在增大,高温季节既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又是鱼池水质难以控制和鱼类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精养鱼池如何实现稳产、高效,调控、改良水质已成为该阶段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宪璋 《内陆水产》2008,33(2):12-13
鱼类生活在水中,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各种养殖措施都要通过水环境而作用于鱼体。鱼塘水质一旦恶化,会使鱼类缺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搞好水质调控管理非常重要。根据鱼类对各种环境的要求,人为地调节和控制池塘水质,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如何改善养鱼池塘水质,保持鱼类良好的生活环境,笔者认为,必须掌握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实现了高密度、集约化,并强化投饵、施肥措施。由于管理不当,养殖池塘老化,防病意识淡薄,加之今年夏季高温天异常多,不合理的施肥与投喂等,使水体水质恶化,导致宝清、友谊、富锦、桦川、饶河、绥滨、鹤岗、佳木斯郊区等地部分鱼池和小水面出现暴发性出血病,面积之广,是历年没有的,给水产养殖带来了严重  相似文献   

17.
开封市城区拥有精养鱼塘面积933.3公顷,其中70%为集约化鲤鱼高产养殖池塘,面积近万亩,由于养殖密度高,单位水体载鱼量大,投饵量及鱼类排泄物多,残饵沉积,再加上有的养殖户不能及时清除塘底淤泥,造成底泥过厚,每到夏秋高温季节就会导致水质恶化,池水缺氧,鱼病频繁发生,给养殖户带来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严寒,水产养殖具有养殖时间短、越冬期长(一般在150天以上)的特点,使得当地渔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养殖成本较高,特别是在鱼类越冬管理中,因池水和大气隔绝,水体溶解氧被消耗后得不到及时补充,极有可能造成鱼类缺氧,水质恶化,甚至发生死鱼的事故,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因此,做好鱼类池塘越冬期的管理是保证鱼类安全越冬的关键。为解决越冬池缺氧和水质变坏的问题,当地传统  相似文献   

19.
高温季节,我县发生多起鱼池泛塘事故,损失较大。老坝港镇一养殖农户120亩精养鱼池,因泛塘几乎全军覆没,累计损失达10万多元。分析当前容易引起泛塘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1.持续高温后,水面表层温度最高时超过40℃,为避免高温,各种鱼类生活的空间层被打乱,池塘中下层鱼类密集,下半夜后即出现泛塘。  相似文献   

20.
梁贺 《科学养鱼》2003,(9):26-26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但由于大量的投饵施肥,水质容易变坏,影响池中鱼的健康生长。因此,夏季应注意做好池塘水质调节工作。 1.适当施肥 夏季池塘以施化肥为主,一般水质清瘦的池塘每亩施尿素2.5千克、磷肥5千克,隔5~7天施一次。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