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明 《大豆科技》2013,(1):42-44,58
通过对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2011年度大豆生产情况的调研,总结了该地区大豆的生产情况,品种、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及发展大豆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应发展大豆生产辽宁喀左县农技中心张志学赤峰农牧学校李素珍赤峰市农科所王钰辽宁西部的朝阳、阜新及辽北的法库康平属暖温半干旱中晚熟大豆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9%,占整个东北大豆产区面积的3.8%,总产的2.7%。这一地区应该...  相似文献   

3.
针对内蒙古赤峰地区蝴蝶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区蝴蝶兰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内蒙古赤峰地区蝴蝶兰产业发展建议,包括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政府调控及积极拓展市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大豆品质区划和牡丹江地区生态优势,阐明牡丹江地区是黑龙江省主要高蛋白大豆产区,指出应加强扶持该区高蛋白大豆生产,建议建设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试验站,建设高蛋白大豆产业带,对推进我国高蛋白食用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大豆产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衡阳大豆产业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该地区大豆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一是确定高蛋白质大豆生产为衡阳地方特色产业,给予政策扶持;二是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术瓶颈;三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大豆种植效益;四是建立繁育基地,确保良种供应;五是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打造衡阳地方豆制品品牌。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是国内外蛋白质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文章针对赤峰市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虫草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赤峰大豆生产中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赤峰地区不同播期大豆救灾补种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39个大豆品种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产量性状的分析对比,筛选出适合赤峰地区救灾补种的品种12个,为当地选择救灾补种品种和生产时确定播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限制吉林省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及采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和黄淮海地区有丰富的大豆种植资源,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吉林省位于东北大豆主产区的中部。在历史上曾经是东北大豆科研和生产中心,对推动东北大豆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大豆的种植面积在20世纪中后期呈下降的趋势,21世纪初略有回升。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吉林省大豆生产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豆生产发展历史、大豆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大豆主产区的分布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吉林省大豆产业生产发展的状况,详细探讨了吉林省大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吉林省大豆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育种与种子功能研究室现设以下11个研究岗位: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分子育种,东北特早熟育种,东北早熟育种,东北中、晚熟育种,黄淮海中、北部地区育种,黄淮海南部地区育种,长江中下游地区育种,热带、亚热带地区育种,菜用和特用育种,种子生产。该研究室开展大豆遗传育种理论技术研究和材料创制,培育适宜在我国不同生态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满足大豆产业发展对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论WTO挑战与我国东北地区高油大豆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生产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加入WTO后受威胁最大的是东北地区大豆产业,解决困难的着眼点也应在东北地区。应充分发挥我国东北地区大豆脂肪含量较高的优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重点主攻大豆单产和优质,加快发展大豆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在政策上实行知祺保护的政策,使我国的大豆产业逐步进入一个稳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开放的内涵式增长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主要职责:建立大豆产业经济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国内外大豆生产和市场动态信息;分析国内外大豆供需形势和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变动,把握国内外大豆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大豆产业经济问题,提出大豆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配合大豆产业体系及其技术研究室,进行具体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南部食用大豆生产和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大豆科技》2015,(1):40-44
<正>1黄淮海南部食用大豆生产基本情况黄淮海南部地区是我国大豆的第二大产区,常年种植大豆200万hm2,素以高蛋白大豆生产为主。以豆麦两熟为主。黄淮南部大豆生产具有昼夜温差相对较小、湿度相对较大的生态条件,是我国大豆形成高蛋白的最佳生态区。该地区种植大豆历史悠久、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品种和栽培技术有所创新,增产潜力巨大;该地区处于我国中原腹地,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污染少,环境好,具有生产无公害大豆、有  相似文献   

14.
大豆生产和加工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大豆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对于民众的生活与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大豆生产和加工标准体系在中国大豆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建立、健全中国大豆生产和加工标准体系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了全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总结“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取得的成效,指出大豆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和品种选育进展情况以及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之一,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建立大豆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界定了大豆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并以此确定了大豆产业研究的基础框架。运用SWOT分析范式明确黑龙江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通过对黑龙江大豆出口竞争力比较,确定黑龙江大豆的竞争潜质,挖掘存在的主要威胁因素,阐述了大豆产业发展及推进的潜力因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大豆产业现状,提出了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及推进的五个可行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夏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淮海大豆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文论述了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了该区大豆发展的优势,并探讨了该区发展大豆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袁明 《大豆科技》2014,(3):7-10
从服务区大豆生产、品种、技术推广以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发展大豆生产的建议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2013年大豆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大豆生态类型是与生长条件相适应的。形成大豆生态类型的重要生态性状是:生育期、结荚习性、种粒大小、种皮色以及种子化学品质等等。随着大豆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良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上所用品种数大大减少,克服品种的多乱杂,进一步适应大豆生产发展的需要。五十年代,除东北春大豆区推广了大豆优良品种外,其它大豆产区基本都是农家品种。这一期间东北春大豆区主要推广品种为紫花2号、紫花4号、克系283、西比瓦、满仓金、东农1号、小金黄1号、大白眉、满地金、集体1~5号等,这一时期赤峰地区推广小金黄2号、1号、小金黄、满仓金、金元、元宝金、白花矬、牛毛黄。同时搜集整理当地农家品种。南部旗、县多种中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因素、互动机制及竞争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国内外大豆农业生产、加工业及经贸市场的相关情况 ,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在影响因素、竞争战略、互动机制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表述 ,旨在为大豆产业建设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及新的办法 ,面对世界大豆发展格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