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正田里土货,林间山珍,怎么卖最赚钱?安吉农民说:最好是"小车带走",而不是"货车拉走"。说这句话的底气,来自于浙江省安吉县眼下正在探索的"精致农业"之路。他们通过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民变股民,让农民鼓起了荷包。2011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3071元,连续27年居各省区  相似文献   

2.
严端详 《中国农垦》2012,(12):50-54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距上海220公里、杭州60公里,是杭州都市区的西北节点。县城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2011年城市人均收入27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6:1。安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首个“国家生态县”,2012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相似文献   

3.
皓元 《农家致富》2004,(16):16-16
通常,在人们的心目中.废弃的竹枝、干枯的稻草、熬糖的残渣是“废物”.然而,江西省井冈山脚下的永丰县八江乡农民却变“废”为“宝”.将这些下脚料充分利用,并发展到“一村一品”。独具特色的产业,拓宽了农民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4.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很实在的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可现在很多农民手里有了粮食,但他们心里“还是慌”。粮食多了无处存放,再加上霉变、虫蛀、鼠咬等,辛苦种出的粮食白白浪费,农民怎能不慌?  相似文献   

5.
遇到一位县委书记,在谈到农民增收这个话题时,他说,2007年的“一号文件”与以前的几个“一号文件”相比较,有一个新的特色。前几个“一号文件”关注的是体制的改革,重点是打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束缚;而今年的“一号文件”,则突出了“人”,即“农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说,农民增收,关键是动员农民。农民都动员起来了,增收就有希望,全面小康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6.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招集农民开大会非常难,别说开会催粮要款,出力摊钱,即便是换届选举,乡村干部如不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把农民聚集在一起,难怪乡村干部说:“跑断腿、磨破嘴。喇叭喊。再三催,农民就是不到会”;“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上级组织农民开大会”。的确,目前招集农民开大会非常之难,全国广大农村的“会荒”已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五华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坚持重引导,少干预,多服务,促进我县的专业合作组织加速发展。协会组织发挥了农民散户经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和协会船大能担风险的长处,变“零售”为“批发”,减少了农民的成本支出,促进会员增加收入。目前,全县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1个,其中种植业17个、养殖业4个,会员1159户5795人,农民成员纯收入总额2249万元,协会会员人均纯收入4226元,对比一般农民增收26%。  相似文献   

8.
有的农民朋友抱怨说,“如今市场真难把握,明明看着价格好,可等自己种植、养殖后,上市出售时却不如人意,不是赚不了钱,就是赔了本。”其实赔就赔在“追”字上,市场行情天天在变,月月不同,试问,你何以追得上?  相似文献   

9.
“头茬甜瓜已经陆续卖完了,提前半个月错开甜瓜高峰上市期,价格高出一倍还多。”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小流村瓜农刘永强看着温室里整齐有序挂在吊藤上的薄皮甜瓜高兴地说。新乐农民巧打“错”字市场牌,搞起了“时差农业”、“创意农业”,越来越多的新乐农民尝到了“错”种的甜头。  相似文献   

10.
以前农民种粮存在着大量隐性成本,现在,这些都被货币化和显性化了,这意味着以前由社会承担的种粮成本变成了农民承担的种粮的内在成本,形成了种粮成本上升的新势头。面对这种新势头,安徽凤阳小岗村严宏昌和他当年“小岗变法”盟约上签字的农民兄弟严俊昌提出种粮成本应该重新算了。  相似文献   

11.
强调农民地权,限制“圈地运动” 我曾经指出,如今一些理论家和一些涉地部门官员都反对地权归农,但理由却截然相反:理论家说地权一归农,农民就容易失去土地;而官员则说地权一归农,就很难再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因此也就搞不成“圈地运动”了。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如火如荼的奥运施工工地上,有一批操着安吉口音皮肤黝黑的农民正指挥运载苗木,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夹带着安吉肥沃的土壤,在他们镇定自如的指挥下,正在北京奥运会场上入土扎根.  相似文献   

13.
致富视野     
老刘种麦喂野兔脑筋活泛会致富,昔日遗弃玉米芯今日摇身变“黄金”,保定农民爱“逞能”非洲种地开工厂,没有富路出去找沙地种出金葡萄,转做汽车配件商6旬老太成富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吉林的黑土地上冒出个“神州第一屯”,屯子里有3位功业赫赫的农民企业家。 他们瞄着“改变家乡面貌、重塑农民形象”的目标,几十年来风雨无阻往前闯,干难万险不回头,如今已经把当年的一个小小生产队,变成了吉林省产值排第5的企业集团。江苏华两村的吴仁宝说他们“代表中国农民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08,(9):22
从13.5吨到260吨,从1900万元到3.2亿元,四年间,安吉白茶产量和产值分别增长了18.3倍和15.8倍。这使“安吉白茶”一度成为浙江省安吉县的城市主打品牌,托白茶的福,去年安吉县农民人均增收837元。如“安吉白茶”这样通过证明商标创造产业神话的地区,在浙江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6.
苏齐 《农家致富》2006,(24):11-11
冬闲时节.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寻找更多的致富机会,到处呈现出“冬闲人不闲.争上项目忙挣钱”的繁忙景象。然而.也有一些农民。总感觉找不到增收门路.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冬闲变冬忙赚钱致富,根据调查部分农民冬闲赚钱致富的经验,归纳总结出8种加工门路,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了应对加入WTO的新形势,推动镇赉县农业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镇赉县县委、县政府注重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比较优势产业为重点,为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变“快走”为“快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堪称“重庆年”,有两件大事将载入史册。一是重庆与成都于2007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成为所谓的“新特区”;二是重庆市工商局出台了俗称“50条”,允许农地经营权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合伙企业。政府部门发文允许土地入股、成立公司,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它唤醒了沉睡的土地,打破了禁锢的枷锁,土地从此变“活”了,农民将很容易成为公司股东、董事长,可以说,重庆古老的乡村正在诱发一场新的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19.
巧用“闲工夫”,农闲变农忙 随着农村剩余劳力的逐年增多、农业机械的普及、推广,农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山东省郯城县杨集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利用“闲工夫”发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广大农民搞起了养鸡、养猪及面条、面粉加工等项目,使农闲变成了农忙,杨北、杨南等村的80多户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养鸡、养猪、养兔、加工豆腐、豆腐脑等,一年下来户均增收5000多元。  相似文献   

20.
种得好不如卖得好 农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种得好不如卖得好。仔细琢磨,这实际上是农民在饱受农产品价低、卖难之苦后的无奈叹息。因此,要逐步掌握对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预测。 农民要“耳聪目明” 要解决好这种“卖的找不着买的,买的找不着卖的”问题,就要求农民要做有心人,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用来指导生产、销售,有条件的可以上互联网,以得到更快捷、更全面、更准确的农产品购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