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探究自动化膜下滴灌棉田地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了地温与气象因子、植株覆盖度、土壤含水率、降雨和灌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地温在灌溉期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太阳辐射、大气压强、相对湿度和大气温度与地温要素的相关性显著,且建立的最小二乘回归方程能较好的模拟日均地温变化情况。在空间上,地温单日变化都可用正弦曲线进行拟合。土壤含水率和覆盖度的增加,能够抑制棉田地温的变化。降雨和灌溉主要通过增加土壤含水率来改变地温。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气象因子与日均地温的回归方程和不同土层地温与时间的正弦函数能较好的模拟各土层地温,为根区构造适宜的水热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五道沟地区地温季尺度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建立SARIMA地温预测模型。【方法】基于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64—2022年长系列实测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Sen’s斜率估计、MK检验等方法,开展0~320cm土层地温季尺度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研究,建立不同土层深度(0~320cm)地温SARIMA预测模型。【结果】(1)春季、冬季0~160 cm土层地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夏季除0、10 cm土层外其他土层地温均有显著下降趋势;秋季0、20 cm土层地温具有显著上升趋势;320 cm土层地温在冬季具有显著下降趋势。(2)春季0、10、20、40、160 cm土层地温分别在2006、2013、2012、2015、201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增温趋势显著;320 cm土层地温在1984年前后开始显著降低。(3)地温数据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优度均>0.95,不同土层地温预测模型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随土层深度增加预测精度提高,MAE随土层深度增加由1.666下降至0.390,RMSE随土层深度增加由2.139下降至0.525。【结论】SARIMA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淮北平原地区地温模...  相似文献   

3.
宋樱 《农业工程》2014,(Z1):38-40
日光温室太阳能地温加热技术是应用太阳能聚光装置加热介质水,通过介质水的循环加热土壤温度,从而为日光温室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地温。设计研究加装储能罐的日光温室太阳能地温加热系统,并在天津市静海县进行试验应用。效果显示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日光温室的地温,冬季地温可以保持在15℃以上,满足果菜生产的地温需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疆试验区滴灌棉田不同位置、不同深处全生育期的地温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滴灌棉田同一观测点不同深处的地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用R型谱系聚类法,对各观测点8个层次的地温变量进行分类,分为4类时,在地表0cm以及地表下5、15和40cm深处的地温就能较好的反映0~80cm土层的平均地温。水平方向上膜下宽行的平均地温最能反映滴灌棉田剖面上的土壤地温;膜下宽行处地表0cm以及地表下5、15和40cm深处可作为1膜2带4行滴灌棉田地温探头的最优布设点。  相似文献   

5.
覆膜改变了地温分布规律,为研究覆膜与不覆膜地温变化规律的差异性,2011年在新疆阿克苏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了滴灌条件下红枣林地覆膜与不覆膜地温在不同气象条件以及灌溉前后的时空变化规律的田间试验,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处理数据。结果表明:土壤越深地温随时间变化越缓慢、越滞后、幅度越小;阴雨天覆膜地温比不覆膜要高且土壤越浅受降雨影响越显著,不同深度之间地温梯度差值覆膜基本小于不覆膜;灌溉时不论覆膜和不覆膜,同时刻同深度处灌溉的地温均低于未灌溉的,灌前覆膜地温低于不覆膜,而灌后覆膜高于不覆膜。将覆膜和不覆膜地温分别在08:00~14:00和14:00~20:00的增温的差值沿深度方向拟合成二次曲线,得到关系式为y=0.004x2-0.24x+4.16(R2=0.810 9)和y=-0.006x2+0.174x-0.28(R2=0.835 1)。  相似文献   

6.
不同灌溉方式对覆膜棉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地下滴灌和膜下滴灌)对覆膜棉田地温的影响,利用曲管水银地温计和插入式地温计观测了新疆高产棉田膜下宽行、膜下窄行、膜边内侧和膜外裸地不同深度(地表下0、5、10、15、20、40、60和80cm)处地温在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表层地温的变化滞后于气温的变化,滞后时间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温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膜下滴灌棉田地温的时空变化规律,作者通过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利管理处国家重点灌溉试验站开展微咸水和淡水膜下滴灌棉花大田试验,定时监测膜下滴灌棉田棉花不同生育期、不同空间位置处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温度变幅大,深层土壤温度变幅小;苗期宽行地温>窄行>膜间,蕾期宽行地温>膜间>窄行,花铃期膜间地温>宽行>窄行;不同生育期对地温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子不同,苗期地温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覆膜,蕾、花铃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植株覆盖及土壤含水量,吐絮期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植株覆盖;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相同深度不同位置(宽行、窄行、膜间)以及相同位置不同深度处地温变幅均较淡水处理显著,且微咸水膜下滴灌棉田同一深度同一位置处地温明显高于淡水处理。  相似文献   

8.
<正>1棚室管理1.1温度管理棚室温度管理,应根据蔬菜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进行,即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适宜温度。棚室温度管理中,不能低于最低温度,也不能超过最高温度,应按最适宜温度管理。超过最高温度应及时通风降温,温度过低时,应注意防寒保温。可参考表1进行。棚室温度管理中,还应注意气温与地温关系,当棚室内气温高时,地温应低些,当气温低时,地温应当高些。如番茄,当夜间气温保持8℃时,地温应在13~15℃,当气温降到5℃时,地温  相似文献   

9.
种植模式影响到农作物生存的微环境,通过对单作和间套作种植模式下作物冠层入射和透射的光合有效辐射及地温的观测,分析了冬小麦辣椒不同配置方式下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的日变化规律、冬小麦对预留行的遮阴作用以及共生期间地温的动态变化。间作条件下,由于小麦的遮挡作用,使得预留行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地温较裸地低,且单作与间作种植模式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地温具有各自的时空变化;在小麦间套作辣椒的不同配置方式中,小麦行间地上10 cm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是3-2式4-2式5-2式小麦单作;地温表现为小麦行间与辣椒行间均是辣椒单作3-2式4-2式5-2式,即地温随着预留行的变窄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求不同水氮量组合下非饱和冻融土壤介质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设置了3个施肥水平(100、300和500 kg/hm2)、两个灌水量(375和750 m3/hm2)组成6种水肥灌溉组合。结果表明:冻融期灌水施肥地块地表处土壤温度较不灌水地块低,地温在土壤剖面上呈"高-低-高"分布趋势,不稳定冻结期灌水施肥地块0~10 cm地温处于较低值。稳定冻结前期,0~30 cm地温升降明显且变化大,30~150 cm地温变化较小;稳定冻结后期土壤比热容量增加,地温变化较稳定冻结前期平缓。消融期地温对外界气温敏感程度增大,0~30 cm地温变异性增加。整个冻融期,0~20cm地温波动幅度较大,30~90 cm地温变化平缓;整个冻融期0~30 cm土壤平均温度在W750下高于N0W0,而W375对土壤温度影响不明显;30~150 cm地温并非随水肥量单调增加而升高,N300W375和N500W750对30~150 cm土壤増温效果较佳,且灌水量愈高増温效果愈明显。灌水施肥地块0~20 cm土壤温度与N0W0绝对灰色关联度(0.791~0.977)高于30~90cm(0.960~0.995),水氮量组合对0~20 cm土壤温度影响较大,对30 cm以下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1.
以黄瓜为试验对象,探讨秸秆反应堆对温室内CO2浓度、地温、黄瓜植株长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设秸秆反应堆可明显提高温室内CO2浓度;10cm深地温最高可提高2.6℃,20cm深地温最高可提高5.3℃;黄瓜植株长势和产量都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内温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日光温室内的活动积温、气温、地温的季节变化、日变化,气、地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气、地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各季节日光温室内外气温的关系,日光温室内气温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相关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利用该组方程可以对各季日光温室内的气温进行估算分析。  相似文献   

13.
(1)注意浇水时间大棚蔬菜最好选在晴天的上午浇水,因为此时水温与地温比较接近,浇水后根系受刺激小、易适应。同时此时地温恢复快,并有足够的时间排除大棚内湿气。午后浇水,会使地温骤变,影响根系的生理机能。下午、傍晚或是雨雪天都不宜浇水。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日光温室地温二维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定量分析日光温室土壤热传导过程,合理设置地温提高措施,采用有限差分法构建了日光温室非稳态二维地温模拟模型,并在西北地区日光温室内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模拟冬季日光温室内多层地温,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平均绝对误差为1.3℃、相对误差为9.5%、均方根误差为1.5℃.  相似文献   

15.
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对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设施栽培中,日光温室内地温的高低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为此,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对地温的影响,当栽培床下挖60cm左右时,可平均提高地温2~3℃。  相似文献   

16.
地下滴灌可能是最复杂、节水效率最高的技术,将地下滴灌和无膜移栽技术结合起来会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以6个测坑为试验基础,在灌溉定额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移栽时间对地下滴灌棉花生理形状及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移栽时机,即移栽期内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8.4~20℃,日最高气温为26.2~27.2℃,地下10cm日平均地温为20.92~22.22℃,日最高地温为27.5~28.1℃;15 cm日平均地温为20.26~21.41℃,日最高地温为24.6~25.1℃;移栽后10天日气温最低有效积温为66.46~70.65℃,日气温最高有效积温为78.08~83.28℃,地下10 cm日地温有效积温为104.72~106.71℃,为推动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曹新庭 《中国沼气》2005,23(1):12-12
在沼气发酵中,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速度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速度就越快.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沼气的产气速度会越来越慢,甚至完全停止.由于目前农村沼气发酵一般都采用自然温度发酵,因此沼气池冬季的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地埋式沼气池来说,沼气发酵温度受地温的影响,而地温又受气温的影响.为提高沼气产气率,应提早采取保温措施,提高地温,并尽可能地保持地温的恒定.在入冬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曹新庭 《中国沼气》2005,23(4):31-31
在沼气发酵中,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速度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速度就越快.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沼气的产气速度会越来越慢,甚至完全停止.由于目前农村沼气发酵一般都采用自然温度发酵,因此沼气池冬季的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地埋式沼气池来说,沼气发酵温度受地温的影响,而地温又受气温的影响.为提高沼气产气率,应提早采取保温措施,提高地温,并尽可能地保持地温的恒定.在入冬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覆膜对土壤水热运移的细微影响,利用土壤水热盐自动监测系统(ECH2O)对西北干旱区的玉米地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定点连续监测。发现覆膜对改善土壤表层水热状况有显著效果,覆膜处理下表层土壤含水量低于不覆膜处理,地温高于不覆膜处理对应值。在10cm深度,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不覆膜处理低;而在20cm及40cm深度,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不覆膜处理高。覆膜对不同深度地温均有提升作用,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其影响程度不同:覆膜对地温的影响在生育末期最为显著;在10cm深度,覆膜处理的地温高于不覆膜处理,在40cm和60cm深度,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传统耕作、玉米原垄留茬耕作、玉米原垄留茬全覆盖、玉米留茬条带覆盖、浅松覆盖和深松覆盖6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含水率、棵间蒸发量和地温的变化。结果表明,条带覆盖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剖面含水率影响最大;其他耕作方式对棵间蒸发的抑制作用均小于传统耕作;日平均地温在苗期变化明显;保护性耕作对日平均地温影响较大,传统耕作最高,留茬全覆盖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