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亓德发 《饲料博览》1998,10(3):41-43
养鸭技术(六)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亓德发6肉用鸭的饲养管理6.1肉用种鸭的饲养管理要点6.1.1雏鸭的饲养管理育雏时期:6~7月份孵化出的种雏,以利用日益缩短的自然光照,22周龄后增加人工光照。雏鸭要单群饲喂,以利于控制疾病,保证适当的营养和实施光照管...  相似文献   

2.
肉种鸭的饲养经历育雏鸭,育成期,产蛋期三个时期,而育雏期是肉种鸭饲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雏鸭的成活率,均匀率是育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雏鸭一般是指4周龄内的小鸭子.养育雏鸭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春季雏鸭易饲养,生长快,患病少,成活率高.本文介绍了春季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 1 雏鸭要优选,体制健壮的雏鸭是养好小鸭的前提,所以对雏鸭要进行严格的挑选。健埭的雏鸭表现为膘好毛光,有生气。对于那些体重过小,钉脐及肠、跛腿、歪嘴等畸形雏鸭,应剔除。 2 分群要适时。在大群育雏时,必须按品种、品系、体质强弱、日龄、性别进行分群。一周龄内的雏鸭每群以300只左右为宜。分群后便于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公母雏鸭尽可能从小养在一起。育雏期公母实行分开饲养的.公鸭无论如何应在5~6周龄时放入母鸭群。不允许鸭子大了(18周龄后)还公母分群饲养。在29~36日龄进行第一次整群时.按1:5.5~6的公母鸭的比例选留健壮公鸭作种。对于个别伤残严重的母鸭也应淘汰。对于极少数因鉴定差错.标记为母鸭里出现的公鸭亦应淘汰。  相似文献   

6.
桂昌胜  汪国胜  黄风平 《农技服务》2009,26(5):124-124,138
介绍了蛋用雏鸭的相关概念,并从育雏前的准备、苗鸭的引进与选择、雏鸭的饲养、管理、疫病的防治、饲养与管理记录等方面介绍了蛋用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雏鸭一般指0~4周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养雏鸭时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娇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因此,只有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雏鸭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因此只有在育雏时做好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一、鸭疫巴氏杆菌病(一)病性与流行特点鸭疫巴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鸭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各品种和各日龄段的鸭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4周龄的雏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突然受寒能引起带菌鸭群暴发。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损伤感染。育雏期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饲料营养不足,特别是缺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55-55
春季培育雏鸭,疫病少,易成活,生长快,好管理,是一年中最好的育雏季节。饲养上必须掌握以下六环节: 一、切忌忽冷忽热。春季气候多变,育雏期间要十分注意保温,切忌给温忽高忽低。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2~3日龄30℃,4~7日龄25℃,3周龄后随常温饲养即可。  相似文献   

10.
蛋鸭育雏是指从孵化出壳到28日龄阶段的饲养。雏鸭绒毛少,体质较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较敏感;消化器官不健全,消化能力差;生长速度快,相对增长速度高。因此,需要精心饲养才能提高育雏率。育雏关键在于抓好以下饲养管理要点:一、育雏季节的选择关养或圈养的,可一年四季饲养,但产蛋高峰最好避开盛夏或严冬;放牧或半放牧饲养的,育雏季节性很强。根据育雏期的不同,饲养的雏鸭可分为:①春鸭:3月下旬至5月份饲养的雏鸭,需注意保温;②夏鸭:6月上旬至8月上旬饲养的雏鸭为夏鸭。前期气温闷热,管理困难,要特别…  相似文献   

11.
《饲料博览》2005,(3):54-54
1育雏方式种用雏鸭采用舍饲的饲养方式,一般采用网上平养。2育雏技术要点①以樱桃谷SM父母代种鸭的饲喂标准为例,具体见表1。②严格预防疾病:肉鸭网上密集化旱养,群体大且集中,易发生疫病。因此,除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外,要特别做好防疫工作。饲养至20日龄左右,每只肌肉注射鸭瘟  相似文献   

12.
育雏是养好鸭的关键,雏鸭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雏鸭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关系到以后成年的生产力。由于影响雏鸭正常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雏鸭成活率和使其正常生长发育,为将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孙正  王宗银 《农技服务》2010,27(8):1047-1047,1065
从雏鸭的选择、鸭舍环境建设、饲养管理及日常管理,介绍了育雏时应掌握的饲养管理技术,保证成活率,让雏鸭能健康地生长发育,为养成鸭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 育雏期 1.1 育雏方式 火鸡育雏方式通常有平面育雏、网上育雏、笼养育雏和鸡体育雏几种. 平面育雏在平地上铺垫1~2cm的锯末或碎草等垫料.每个育雏器可养300只,1~5周龄雏火鸡,可养10~20只/m2,6周龄以上需逐渐降低饲养密度. 网上育雏通常用14号铁丝焊接成铁丝网,网眼以1.5×1.5cm为宜,网上育雏密度可比地面育雏增加1/3.用此种育雏法可使雏火鸡不与粪便直接接触,比较卫生,可防止胃肠疾病. 笼养育雏育雏笼可用钢筋柱或木柱,笼壁可用铁丝网制成,铁丝网眼同网上育雏网眼相同(1.5×1.5cm),可叠放2~3层,但每层中间要放接粪板,可饲养10日龄雏火鸡30只/m2,11~30日龄雏火鸡20只,此种育雏法可以提高育雏舍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0~3周龄骡鸭营养物质需要水平与日常管理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为科学合理设计育雏期骡鸭饲料日粮,降低饲养管理成本,提高骡鸭养殖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雏鸭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鸭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对环境敏感,又比较娇嫩,所以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搞好育雏工作是肉鸭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乌嘴鸭属肉鸭,具耐粗饲、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饲养期仅70天左右,可分育雏、中雏及生长肥育三个阶段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饲料博览》2009,(6):42-42
肉用鸭的饲养管理分两个阶段,即0~3周龄雏鸭管理阶段和4~8周龄(也有7周为止的)育肥管理阶段。对于肉鸭生产来说,抓好雏鸭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因为肉鸭早期的生长速度在所有家禽中最快。这一阶段的基础打牢固,就可获得相当高的饲料报酬。如果雏鸭期群体生长发育良好,育肥至8周龄时,体重每只可达3200~3500g,全程料肉比为3:1;许多鸭场甚至可使6~7周龄鸭出栏,全程料肉比可降至2.6:1~2.7:1。反之,如果雏鸭期群体生长发育欠佳,就会使育肥期的饲料报酬降低、群体增重缓慢、个体间发育不齐,且易患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9.
于晓侠 《农技服务》2014,(10):120-120
本文从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三个方面阐述种鸭的全程饲养管理。介绍了种鸭的管理及种鸭的强制换羽,为种鸭的养殖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1、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雏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发,以危害雏鸭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2~4周龄的雏鸭发病较多,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伤口引起感染,饲养条件差、拥挤、空气混浊、潮湿、卫生差、饲料单一、营养水平低的鸭群更易感染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