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喂IgG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分两批选用 12 0 ,6 0头大白仔猪 ,出生 2 4h之内饲喂不同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制剂 0 ,4 80 ,96 0mg ,均吮食初乳。于仔猪 5 ,10 ,15日龄前腔静脉采血 ,测定血清总蛋白、血清IgG、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红蛋白含量 ,并测定仔猪断奶时增重 ,哺乳前、后期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 :饲喂不同水平的IgG ,仔猪 5 ,10日龄血清总蛋白、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饲喂高水平IgG(96 0mg)的仔猪 ,5日龄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哺乳前期 (0~ 15日龄 )各处理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对照组 (P <0 0 5 ) ,断奶时增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选用 2 4 0只 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 (AA)肉仔鸡 ,研究添加不同水平 (0 % ,0 .2 5 % ,0 .5 %和 1% )的共轭亚油酸(CLA)对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日粮CLA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可提高 4 2日龄时全血淋巴细胞对刀豆素 (ConA)的增殖反应 (P <0 .0 5 )。肉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水平不受日粮CLA的影响 (P >0 .0 5 ) ,饲喂CLA可显著增加 2周龄和 6周龄时血清溶菌酶的活性 (P <0 .0 5 )。这些结果表明 ,日粮CLA可提高肉鸡的细胞免疫和先天性免疫。  相似文献   

3.
选用90只AA肉鸡母雏,饲喂30∶1、20∶1、10∶1、5∶1、2.5∶1 5种不同的不饱和脂肪酸(PUFA)日粮到56日龄,进行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和生理盐水连续3 d注射应激,研究不同比例ω6/ω3 PUFA对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ω6/ω3 PUFA对应激前后体增重、应激后第1 d和第7 d血清总蛋白(TP)和IgG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应激后第1 d新城疫抗体滴度、第7 d血浆皮质酮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LPS应激和对照相比,除对体增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外,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应激后第1 d相比,应激后第7 d的皮质酮水平下降,白蛋白、总蛋白含量和IgG含量上升,表现出机体缓解应激的变化。因此,不同比例的ω6/ω3 PUFA日粮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20∶1日粮的平均血清TP和Alb含量在5种日粮中最高,2.5∶1日粮的平均血清IgG含量和ND抗体水平在5种日粮中最高。但随着5种日粮ω6/ω3 PUFA比值的降低,日粮间缓解应激的作用没有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分两次试验进行 ,试验 1研究两个蛋白质水平 ( 1 8% ,2 0 % )及三个赖氨酸水平 ( 1 .0 % ,1 .3%和 1 .6 % )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试验 2研究两个蛋氨酸水平 ( 0 .2 9% ,0 .39% )和三个苏氨酸水平( 0 .6 0 % ,0 .6 8%和 0 .76 % )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日粮均为简单型日粮 ,试验动物为早期断奶仔猪 ,其日龄体重分别为 2 5± 3日、6 .78± 0 .0 8kg与 2 6± 1日龄、6 .6 8± 0 .0 4kg。测定不同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下 ,免疫器官重量、淋巴细胞数量及组成、血液IgG效价、注射PHA皮褶厚度变化及SRBC(绵羊红细胞 )免疫后抗体效价。结果表明 ,日粮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血清IgG效价无影响 ,在皮褶厚度的变化的影响上 ,两者交互作用极显著 (P <0 .0 1 )。苏氨酸及蛋氨酸的不同水平显著影响血液中IgG效价及抗SRBC抗体效价 (P <0 .0 5) ,机体免疫机能最佳时适宜的蛋白质、赖氨酸、蛋氨酸及苏氨酸水平分别为 1 8% ,1 .3% ,0 .39%及 0 .6 8%。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了 3个生产阶段的蛋用鹌鹑。 35日龄开产期蛋用鹌鹑日粮中添加 3mg/kg大豆黄酮 ,鹌鹑的产蛋率和血液中T3 水平均发生显著性提高 (P <0 0 5 )。 7月龄蛋用鹌鹑日粮中添加 3mg/kg大豆黄酮 ,可显著提高鹌鹑的产蛋率 (P <0 0 5 )和血液中T3 水平 (P <0 0 5 ) ;而日粮中添加 6mg/kg大豆黄酮则使鹌鹑的产蛋率显著下降 (P <0 0 5 )。 12月龄蛋用鹌鹑日粮中添加 6mg/kg大豆黄酮 ,鹌鹑的产蛋率提高 10 3% (P <0 0 1) ;血液中T3 、T4和IGF 1水平分别提高 34 8% (P <0 0 1)、2 7 6 % (P <0 0 5 )和 30 8% (P <0 0 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大豆黄酮能显著增加开产期、高峰期和后期蛋用鹌鹑的产蛋率 ,并影响其内分泌机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禽流感(AI)H5疫苗免疫母产鸽的血清抗体及其子代乳鸽母源抗体定期检测后发现,应用AI-H5灭活疫苗1次和2次免疫青年产鸽后,血清抗体120d仍可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分别平均为4.76log2、5.03log2以上;3次免疫后,血清抗体180d后仍可维持在5.33log2以上。子代乳鸽1日龄母源抗体的变化情况与其母产鸽血清抗体的消长情况相似,呈强正相关关系。当母产鸽血清抗体处于上升和下降初期,子代乳鸽1日龄母源抗体与之差异较大;而当母产鸽血清抗体进入相对稳定期时,两者的水平差异不大。乳鸽1日龄平均滴度越高,其15~17日龄前维持的母源抗体滴度越高,以后迅速下降,至30日龄时已接近为0。  相似文献   

7.
用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雏鸡进行一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试验 ,研究雏鸡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显示 ,在一次免疫试验中 ,各剂量组雏鸡均在免疫后 2天血清抗体出现较高的 OD值 ,之后呈下降趋势 ,11天后逐渐上升 ,到 12~ 13天时出现第 2个峰值 ,各组间的血清抗体 OD值比较 ,3 0 0 0个卵囊 /只剂量组极显著 (P<0 .0 1)高于 10 0 0个 /只、2 0 0 0个 /只和 5 0 0 0个 /只剂量组。在二次免疫试验中 ,8日龄首免、14日龄二免组雏鸡的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 ,峰值 (0 .3 75 )出现在二免后第 10天 ,其后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 (平均 OD值为 0 .3 5 ) ,并且其抗体水平显著地高于 6日龄首免、12日龄二免组 (P<0 .0 5 )。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表明 ,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有较强的免疫保护力 ,其免疫方式可选用一次免疫 ,剂量为 3 0 0 0个卵囊 /只 ,也可采用二次免疫 ,即 8日龄首免 (15 0 0个 /只 ) ,14日龄二免 (15 0 0个 /只 ) ,从抗体动态变化的稳定性看 ,二次免疫更佳  相似文献   

8.
植酸酶和柠檬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试验以正常营养水平饲粮为对照 ,研究在低营养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 (0、 30 0g/t)、柠檬酸 (0、 0 5% )对肉鸡生产性能和钙、磷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用 2 2 5羽 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 5个处理 ,每处理 3个重复 ,每重复 1 5只鸡进行 6周试验。结果饲粮营养水平降低 6 %可导致肉鸡日增重 (ADG)和饲料利用率下降 (P <0 0 5) ;在低营养水平日粮中 ,添加 30 0g/t植酸酶、 0 5 %柠檬酸 ,ADG和料肉比 (F/G)与正常营养水平饲粮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各处理组的血清Ca、P、AKP活性及胫骨Ca、P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腿病发生率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添加 30 0g/t植酸酶、 0 5 %柠檬酸的处理组P排泄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植酸酶与柠檬酸合用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和钙、磷利用率 ,能达到正常营养水平饲粮的效果。植酸酶与柠檬酸合用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二氢吡啶对肉仔鸡屠宰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 1日龄AA肉用雏鸡 30 0只 ,随机分成 5组。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试验日粮分为 5个不同处理 ,即二氢吡啶添加水平为 0 (对照组 ) ,5 0 ,10 0 ,15 0和 2 0 0mg kg。结果表明 ,二氢吡啶不同程度地改善了肉仔鸡的屠宰性能 ,其中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以二氢吡啶添加水平为 5 0mg kg最佳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腿肌率以二氢吡啶添加水平为 15 0mg kg最佳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15 0 ,2 0 0mg kg处理组的腹脂率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 0 .2 9和 0 .30个百分点。二氢吡啶添加水平为 5 0 ,15 0和 2 0 0mg kg时血清中尿素氮 (BUN)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 2 0 .10 % ,2 6 .80 %和 2 5 .2 6 % ,并达到差异显著 (P <0 .0 5 ) ;甘油三酯 (TG3)含量有随二氢吡啶的添加而下降的趋势。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 (T3)含量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随二氢吡啶的添加 10 0和15 0mg kg处理组T3含量比对照组上升了 0 .31和 0 .4 4个百分点。通过相关分析 ,阐明了二氢吡啶改善屠宰性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用 2 1 0只 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 ,随机分成 7组 ,即 :对照组、 0 1 %、 0 3%、 0 5 %、 0 7%、 0 9%酵母培养物组和抗生素组 (5mg/kg ) ,每组设 3个重复 ,每个重复 1 0只鸡 ,试验期 2 8d,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酵母培养物和抗生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0 3%的酵母培养物组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 ,较对照组略有提高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抗生素组与对照组和酵母培养物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各组之间营养物质代谢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酵母培养物组有提高的趋势 ;酵母培养物显著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 ,提高双歧杆菌的数量 (P <0 0 5) ,抗生素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 (P <0 0 5) ;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肉仔鸡血清IgA、IgG水平(P <0 0 5)和IgM水平 (P >0 0 5)。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 1~ 3月龄 (n =15 )和 4~ 6月龄 (n =15 )绿头鸭的 17项生化参数。结果表明 ,1~ 3月龄绿头鸭的血清中CK、TG、UA含量极显著 (P <0 .0 1)高于 4~ 6月龄绿头鸭血清中的含量 ;1~ 3月龄绿头鸭的血清LDL -C含量显著 (P <0 .0 5 )高于 4~ 6月龄绿头鸭血清中的含量 ;其他指标 2组间差异不显著。该结果说明 ,不同月龄绿头鸭的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驯鹿同期发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IDR和PMSG对 11只健康的成年驯鹿进行同期发情试验。结果表明 ,经CIDR处理 10d ,取出CIDR 2 4h后注射PMSG能够使驯鹿较为一致的进入正常的发情周期  相似文献   

13.
七彩山鸡肌肉及肝脏中12种矿物元素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七彩山鸡体内矿物元素的含量 ,开发安全的绿色营养食品 ,以及为其人工饲养的饲料添加剂配方与微量元素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分析了七彩山鸡胸肌、腿肌以及肝脏中Ca、Cu、Fe、Zn、Mn、Mo、Se、Co、Cd、Cr、Pb、Ag 1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肝脏中Ca、Cu、Fe、Zn、Mn、Cd和Cr的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和腿肌 (P <0 .0 1) ,其他元素差异不显著 (P >0 .0 5 )。Cu、Zn在胸肌与腿肌中的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 ,其他元素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4月 ,以陕西省某鸵鸟养殖场商品鸵鸟开发为例进行了商品鸵鸟养殖经济效益统计分析。分析表明 ,目前陕西省以产肉为主的商品鸵鸟养殖业是有利可图的 ,其效益比例约达 1∶1 9(成本∶利润 ) ,料肉比为 6∶1,单位商品鸵鸟养殖成本为 1188元 ,该场商品鸟肉价在 2 0 5元 /kg就可收回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5.
2 0 0 2年 5 ,7,9月 ,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的 2种牧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铁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0 .96 % ,小尾寒羊主食的 2种牧草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75 9.85 μg/g ;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2 33.30 μg/g。据此认为 ,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不会发生铁缺乏症和铁中毒病  相似文献   

16.
东北虎胃与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东北虎主要消化管 (胃与小肠 )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 ,东北虎胃的黏膜中均有胃腺分布 ,没有无腺区。胃的主要部位胃底腺区的胃底腺主要由主细胞和壁细胞组成 ,主细胞较多 ,通常呈小簇存在 ,主要分布在管状腺边缘 ,且越靠近黏膜肌 ,主细胞越多 ,而壁细胞越少。小肠中的十二指肠段 ,黏膜下腺呈棉花团样结构 ,由黏液性高柱状细胞构成 ,肌层呈规则的波浪型 ,内环肌较厚 ;空肠皱襞不明显 ,肠腺单管状 ,苏木素染色深 ,肌层呈规则的“W”型 ,靠近回肠处的空肠段 ,外纵行肌排列较紧密 ,且厚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磁场对各种生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只有适当强度的磁场对生物才起到有益的作用。试验用脉冲磁场处理黄粉虫的幼虫 ,发现 5 0~ 12 0mT强度的永恒磁场、1Hz和 5 0Hz的脉冲磁场有延缓黄粉虫生长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俄罗斯鲟 (Acipensergueldenstaedtii)在越冬期间的实际营养需求和生长规律。该试验选用常用的鲟鱼饲料对流水养殖的俄罗斯鲟进行精确投喂 ,根据实际摄食情况和测量结果来分析研究俄罗斯鲟鱼的日饵率变化和鱼体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规格的俄罗斯鲟鱼在越冬期的日饵率差异较大 ,其营养需求和生长速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斑驳尖塘鳢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HCG +鲤鱼PG以及LRH -A +DOM对斑驳尖塘鳢进行人工催产苗种培育的研究。结果表明 ,LRH -A +DOM组的催产效果 (75 % )要好于HCG +鲤鱼PG组 (5 0 % ) ;效应时间为 2 2~ 36h ,在水温 2 7~ 2 9℃时 ,受精卵孵化时间为 5 6~ 98h ;共获苗 34.8万尾 ,平均孵化率为 89%。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蛇类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 ,记录了分布于河北省的蛇类资源 15种 (隶属于 2科、7属 ) ,分析了其药用、食用、制革等经济价值 ,并就蛇类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