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青 《齐鲁渔业》2012,(10):23-25
每年的3~10月份是鱼病发生季节,5~9月则是鱼病的高发季节,鱼病防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当年鱼产量的高低。现将鱼病的诊断与防治介绍如下,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高温季节(7~9月)天气炎热,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摄食量强度大,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此时水体中有机质污染加剧,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病原生物也迅速繁衍,极易暴发各种鱼病,直接影响全年的产量和效益,所以说是养殖管理匕最难的季节。笔者综合多年从事鱼病防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将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和水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而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鱼病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我国水产养殖自古以来形成以四大家鱼为主体的肥水养殖和投草养鱼的技术和理论,尤其是解放后在肥水养鱼的水质管理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使以鲢鱼为主体的精养技术得到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秋季水温逐渐下降,水质稳定,鱼体生长最快,但秋季又是鱼病高发季节。鱼池经过大量的投饵、施肥,腐殖质增多,病原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鱼病的发生。鱼病综合防治,一是要生态防病;二是要对水体、饵料和工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暴发性流行疾病。  相似文献   

5.
养鱼怕病。在养鱼生产过程中.因发生鱼病而造成经济损失屡见不鲜:尤其是在鱼病流行季节.防治工作做得不好。往往造成鱼病蔓延。经济损失惨重。但是.如果鱼病防治工作做得好.鱼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鱼病诊断与防治手册》.为养鱼生产者提供了一本很好的鱼病防治方面的参考书,可以从中找到鱼  相似文献   

6.
炎热夏季、水温较高、池塘水质变化快,是鱼病多发季节。按照常规方法施药防治鱼病,因施药不当引起的事故比较多,有的甚至可引起大批死亡。因此,高温季节鱼病防治有其特定的要求。常规用药一般是水温在20.26℃范围内实验的数据,随着水温升高,药物理化因子发生变化使药物疗效减弱或毒性增强。为此,高温季节鱼病防治在施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防治冬季流行性鱼病鱼类越冬是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同时,这也是冬季鱼病流行的季节,在有病原菌存在的情况下,鱼病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的,一般低温常见的鱼病有斜管虫病,小瓜虫病,粘孢子虫病,口丝虫病,肤霉病,锚头鳋病等。1、斜管虫病,流行在初冬和春...  相似文献   

8.
张金宗 《科学养鱼》2003,(10):26-26
秋季既是鱼体生长最快,又是鱼病高发季节。鱼塘经过大量的投饵、施肥,有机腐殖质增多、病原菌大量繁殖,加上高温(水温超过33℃时对鱼体生长有影响)、缺水、鱼口密、活动空间小,极易引起鱼病发生。连日来,笔者已接到十几宗鱼病发生死亡的投诉,并到现场观察,死亡最多的是鲮鱼、鲢、鳙、草鱼和土塘虱,其它名优品种(甲鱼)也有死亡。为了搞好秋季养鱼综合措施,做好鱼病防治:一是要生态防病;二是对水质、饵料和网(工)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杀灭病原体,切断  相似文献   

9.
夏秋两季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我省夏秋季节常见鱼病有十余种(据“河南省池塘鱼病区系调查”),其中尤以细菌性鱼病最多,危害最甚。在这些细菌性鱼病中,最常见的(也是危害最大的)有:白头白咀病、烂鳃病、赤皮疾、肠炎病和打印病。因此,夏秋季节做好这些鱼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韩素芹 《齐鲁渔业》2004,21(7):31-31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体,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但如果施药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因此要重视高温季节鱼塘施药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波 《黑龙江水产》2007,(2):26-26,48
春季是鱼病的高发季节,这主要是由于鱼类经过数月越冬,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较大,体质相对较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如果养鱼户不及时进行鱼病防治,很容易出现问题,造成损失。因此,春季应加强鱼病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积极治疗。春季发生的鱼病主要以细菌性鱼病为主,常见的有赤皮病、烂鳃病、竖鳞病、肠炎病等;其次是寄生虫病,常见的有斜管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绦虫病等。  相似文献   

12.
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许多鱼病常在4~10月这段时间内流行,尤其是4~6月和8~10月份,是一年内两个主要流行季节。人们习惯上把这两个阶段分别称为“大麦黄”和“白露心”,及时有计划地在鱼病流行季节前进行药物预防,是补充平时预防不足的一种有效措施。具体做法如下:一、体外鱼病的预防体外鱼病一般采用定期用药遍洒鱼池来预防。1.敌百虫:按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90%晶体敌百虫50~100克或粉剂250~500克全池泼洒,对指环虫、三代虫、中华鳋、水蜈蚣以及锚头鳋的幼虫有杀灭效果。或用敌百虫与硫酸亚铁…  相似文献   

13.
张金宗 《内陆水产》2003,28(10):25-26
秋季既是鱼体生长最快,又是鱼病高发季节。鱼塘经过大量投饵,施肥,有机腐殖质增多,病原菌大量繁殖,加上高温(水温超过33℃时对鱼体生长有影响)缺水、鱼口密、活动空间小,极易引起鱼病发生。连日来,笔者已接到十几宗鱼病发生死亡的投诉,并到现场观察,死亡最多的是鲮鱼、鲢、鳙、草鱼和土塘虱,其它名优鱼类(甲鱼)也有死亡。为了搞好秋季养鱼综合措施,做好鱼病防治:一是要生态防病;二是对水质、饵料和网(工)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暴发性鱼病流行。1搞好水质调控1.1每隔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注新水20~3…  相似文献   

14.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养殖管理上最难的季节。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水温、气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使水质发生很大变化,鱼病增多;同时乱用渔药,使用劣质饲料等,也是影响水质、暴发鱼病的主要因素。上述因素直接影响了水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鱼病增多的原因1.1水质调控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颗粒饲料养殖技术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的鱼类转向了以吃食鱼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这种养殖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的有机质污染加剧、水体缺氧、亚…  相似文献   

15.
夏季气温高,鱼塘水体中生物繁殖快,饵料丰富,鱼类生长最快。由于温度高,鱼类病原体也繁殖快,为鱼病发生提供了机会,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鱼病暴发。轻则降低产量,减少收入,重则一年生产付诸东流。因此说.鱼病流行季节切切莫忘防病。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5~9月份是鱼病高发流行的季节,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是养殖户的重中之重。一旦鱼类得病,能快速、正确地诊断鱼病就成了有效治疗、控制病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夏季是鱼病的高发季节,养鱼户要避免损失,必须重视鱼病的防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祁东县素有饲养草鱼的习惯,但由于草鱼抗病能力弱,在鱼病流行季节,经常发生大量死亡,该县根据地处丘陵地带,中草药来源十分广泛的特点,积极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从1975年开始,该县科研部门即利用十几种中草药进行了各个单方和复方防治鱼病的试验,经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19.
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许多鱼病常在4~10月这段时间内流行,尤其是4~6月和8~10月份,是一年内两个主要流行季节。人们习惯上把这两个阶段分别称为“大麦黄”和“白露心”。及时有计划地在鱼病流行季前节进行药物预防,是补充平时预防不足的一种有效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春夏季节,水温适宜,水中各种病源体容易滋生繁殖,是鱼类易发病季节,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鱼病。尤其是草鱼发病死亡率高,损失大。现将四种主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