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并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方法】从2004年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材料中发现了1株甘蓝型油菜白花突变体单株,自交产生育性分离;通过连续兄妹交筛选优质不育系,同时通过广泛测交筛选临保系和优质恢复系,最后运用临保系与恢复后代测交出现7∶1的育性分离比的方法来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结果】选育出稳定的白花纯合两型系、白花临保系、白花全不育系及恢复系。在遗传验证中,得到了编号为h25的非恢复株,符合自交61∶3、测交7∶1的分离比例。【结论】实现了白花性状的三系配套,初步证明复等位模式有待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2.
隐性核不育油菜两型系20118AB的遗传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不育两型系20118AB的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具有广泛的恢复源。当2对基因为隐胜纯合体(aabb),另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纯合体(HRfRf)和杂合体(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和aabbRfrf),其不育纯合体相应的临保系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两型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和可育株连续自交,后代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分离分别保持1:1和3: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的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AabbRfRf或aaBbRfRf)和纯合不育系(aabbRfRf),纯合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__或__BB)杂交生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118A的发现与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以在黄籽双低常规品系5862R中发现的核不育株与常规品种广泛杂交,个别特殊组合分离后代进行系内和系间测交、自交,通过4年6代成功育成了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纯合两型系118AB、临时保持系118C及其全不育系118CA。经遗传验证,该不育系为隐性核不育,且与117A、S45A不育基因不等位。除具备双低优质特性外,还具有恢复源广,易选配强优势组合;不育性彻底而稳定,不育率100%,使核不育杂交油菜制种变得更为简便易行,利于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和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4.
双隐性核不育和三隐性核不育是中国油菜杂优育种中利用的2类重要核不育材料。双隐性核不育ms1、ms2基因和三隐性核不育ms3、ms4基因是2套不同的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彼此独立控制育性。以前曾提出三隐性核不育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rf对隐性核不育基因的作用可能是非专一性的假设。本试验对油菜双隐性核不育材料9A130与三隐性核不育"临保系"1740C的杂交F1、F2、F3,以及F2可育株与双隐性核不育株测交后代育性分离比进行分析,结果不支持以前提出的假设。说明,隐性上位基因rfrf与隐性重叠不育基因的抑制作用是专一性的,即rfrf仅对ms3、ms4有抑制作用,对ms1、ms2不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类新的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9012A,其不育性状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一对隐性上位可育基因互作控制,上位可育基因呈纯合隐性状态时,对隐性不育基因起上位抑制作用。根据其遗传原理,可选育到两类育性分离比稳定在1:1的核不育两用系,实现二系法制种,同时,还可选育到上位临时保持系,实行核不育三系制种。在甘蓝型油菜中至少存在两套不同的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彼此独立控制不育性。本文还讨论了存在于9012A 中的纯合隐性上位可育基因的广义性。9012A 恢复源广,品质性状,农艺性状优良,可望成为优质杂交油菜选育的重要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油菜显性核不育三系法制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油菜显性核不育三系法制种,是用纯合两型系(基因型:不育株MsMsrfrf,育株MsMsRfrf)、临保系(基因型msmsrfrf)、恢复系(基因型__RfRf)三系配套制种的新技术。其做法是,先用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按核不育油菜二系制种法生产全不育系(基因型Msmsrfrf);再用全不育与恢复系配制杂交种。纯合两型系育性分离比例稳定在1:1,繁殖时每公顷产两型系种子580.5千克;临保系的保持率(全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绵9AB-1的育性受核内两对重复隐性基因控制,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彻底、恢复源广,但其不育率只能达到50%,作者就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利用该不育系选育的绵油11号丰产性、适应性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对双隐性核不育的制种技术研究,形成了成熟的不育系制种技术规程,规定了双隐性核两系核不育杂交棉花蜀杂棉3号制种技术操作方法,包括田块选择、育苗规范、移栽、大田管理、去可育株、授粉、采收等制种关键技术环节的生产规范。为四川棉区开展棉花核不育系制种提供参考,以期对棉花产业化发展能发挥技术支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的优点是利用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杂交可以获得全不育系。用全不育系和纯合两型系分别与恢复系杂交得到三交种和单交种,对其杂种优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交种的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角粒数等性状均优于单交种;在产量和抗菌核病方面三交种优于单交种而且异型核不育三交种优于同型核不育三交种。在杂交制种和不育系自然授粉的产量方面核全不育系明显优于核两型系和质不育系,从而使杂种成本大幅降低。所以隐性细胞核全不育系制种方便,成本较低,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将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1036S的核不育基因(PTGMS)导入野败型不育系献改A中,育成的新型两用核不育系9217AS既具有光温敏核不育系特性,又具有野败型不育系的恢保特性;9217AS光温敏核不育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且能遗传,其PTGMS对野败型细胞质不育基因具有隐性上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结果表明:(1)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9012A与显性上位互作核不育6AB在恢复关系上明显不同,是不同于显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的一种新的互作核不育类型。其育性受2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互作控制。(2)控制9012A和S45A的不育基因是非等位的,在甘蓝型油菜中存在至少2套隐性重叠不育基因。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隐性上位基因与隐性重叠不育基因之间的互作可能是非专一性的。这对现有双隐性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细胞核雄性不育纯合两型系、临保系和全不育系的转育方法进行了介绍。其要点是先转育隐性上位细胞核雄性不育纯合两型系,然后再通过回交转育主要农艺性状与纯合两型系相近或完全一致的相应的全不育临时保持系。具有方法简便,工作量小,见效快等优点。该方法正在应用于对REGMS118A类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转育改良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甘兰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是由二对显性基因上位互作控制的假设,通过试验,把核不育系内二种稳定型不育两型系(简称两型系)——纯合两型系和杂合两型系鉴别出来,然后用纯合两型系的不育株与双隐性可育株测交,获得100%不育的全不育系,用它与恢复系制种。这样,核不育系的利用由原来的二系(两型系与恢复系)制种法,变为三系(纯合两型系、双隐性保持系、恢复系)制种法。三系制种法比二系制种法可节省用工量,且能提高制种效率,为核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利用开拓了一条更切实可行,又经济有效的制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甜椒雄性不育系AB91的遗传特性及杂优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椒雄性不育系AB91 ,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田间发现的甜椒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 ,经十几年选育而育成的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 ,是一个雄性不育性与优良农艺性状、抗病性、高配合力高度统一的不育系。其不育性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遗传简单、不育性稳定 ,不育花与可育花易于区别 ,恢复源广泛、配合力高 ,可较快地培育出不同类型的优良一代杂种。利用AB91 已选育出早、中、晚熟配套的系列甜椒杂交种 ,解决了我国甜椒一代杂种种子生产人工去雄的难题。利用AB91 生产一代杂种 ,简化了杂交制种程序 ,大大降低了杂交制种难度和成本 ,可保证杂种种子纯度。AB91 的育成及利用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核三系临保系:绵7MB-1;核两系不育系:绵7AB-4—1;恢复系:绵恢9613及品93-496(引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诱导培养基:B5+谷氨酰胺2mg/L+水解乳蛋白50mg/L+6-BA2mg/L+2T 1mg/L。增殖培养基:MS+6-BA 1 mg/L+NAA 0.1mg/L。  相似文献   

16.
泰丰A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通过引进试种观察并进行配组试验,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在福建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花时早且比较集中,配合力强,可恢性好,制种生产较易;生育期性状的早熟遗传传递力较强,与相应的恢复系配组可配出早稻、晚稻,也可以配出弱感光品种,配制杂种的优势强。其最突出特点是不育系及所配品种稻米品质优,尤其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商品性好;利用泰丰A已配组育成泰丰优2098、泰丰优656、泰优202、泰丰优2197、泰优676和泰优2328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泰丰A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应加强与优良恢复系进行广泛测配。  相似文献   

17.
油菜育性基因在不同分离世代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1对隐性核不育基因和3对隐性核不育基因在不同分离世代的理论分离比,然后以胞质不育系L17A和陕2A、细胞核+细胞质双重不育系GCDA-1的多个分离世代为材料,采用卡平方适合性测验方法验算了它们所带的育性基因对数。结果表明,L17A和陕2A为1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双重不育系由3对隐性不育基因所控制,但胞质不育基因s1与两个核不育基因m1m2中的一个可能存在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早熟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AB01和“临时保持系”B01为试材,设计定向转育方案,采用连续回交转育性状的同时,测交筛选基因型的方法,向源自金冠的矮脚黄白菜自交系Y中转育雄性不育基因,育成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园艺学性状与自交系Y相近的矮脚黄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401.结果表明,用G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