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袋栽草菇是在袋栽平菇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项新技术,袋栽草菇产量稳定、方法简便,产菇快,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可采收。 1 草菇的生长条件 1.1 营养 草菇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多糖再次,单糖和双糖促进菌丝生产迅速,多糖能促其草菇  相似文献   

2.
袋栽草菇是在袋栽平菇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项新方法,袋栽草菇产量稳定:方法简便,产菇快,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可采收。1 草菇的生长条件1.1 营养 草菇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多糖再次。单糖和双糖促进菌丝生产迅速,多糖能促其草菇菌丝生长健壮,增加抗逆性。草菇能利用有机氨、铵态氮。因此,在实际栽培中,必须使用优质、足干、金黄色的稻草。1.2 温度 草菇属于高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40℃,最适宜的温度为32-35℃,低于20℃生长极微弱,10℃停  相似文献   

3.
碳源对毒蘑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几种毒蘑菇所需要的碳源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糖、双糖、多糖及非糖类物质均可作为毒菇菌丝生长的碳源。从四种供试菌株来看,淀粉是较为理想的碳源。  相似文献   

4.
2010~2011年在树莓茎腐病病枝上共分离50株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并对该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该病原菌菌丝在pH 5~10条件下均可生长,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pH 6;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黑暗条件则有利于产生孢子。该病原菌可利用多种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最适合生长和产孢碳源为葡萄糖;也能利用有机氮、无机氮等氮源,甘氨酸最适合病原菌菌丝生长,尿素最适合产生孢子,硫酸铵和氯化铵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5.
麦冬炭疽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麦冬炭疽病病原为黑线炭疽菌。该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60℃;在相对湿度10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5.3-8.0;营养液以马铃薯蔗糖液和查彼培养液为好;单糖、双糖和多糖作为碳源都能很好地被病菌利用,以甘露糖为碳源的培养基生长最好;黑光灯照射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栀子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不同温度、光照、pH、营养等条件对贵州栀子叶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或产孢)的影响,以期系统掌握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栀子叶枯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栀子叶枯病菌菌丝在10~35℃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孢子均能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连续光照或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在pH 5~6之间,是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pH;该病原菌适宜于PDA、PSA 等培养基袁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以及有机氮和无机氮均能利用。  相似文献   

7.
枸杞炭疽病菌的培养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枸杞炭疽病研究”之节录。对病原菌培养性状的研究表明,该菌对氮源的利用差异甚大。对硝态氮利用很好,但氨态氮可抑制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菌丝生长,并使之形成厚垣孢子。 多数单糖,双糖,多糖作为碳源的均可被病原菌很好利用,以麦芽糖为最好。 病原菌生长的适温为25℃,低于5℃和高于35℃生长受到抑制。 病原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pH5.8。  相似文献   

8.
雪松枯梢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雪松枯梢病的病原菌是聚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单糖、双糖、多糖均可作为良好碳源被病菌吸收利用;人工室内接菌条件下,该病还可侵染毛白杨、核桃和沙兰杨枝条,在河南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营养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杏鲍菇的营养生理特性。【方法】以杏鲍菇菌株XBG-01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培养基中菌落的直径及菌丝生长速率,观察气生菌丝的长势,研究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杏鲍菇能以多种单糖、双糖、多糖等作为碳源,其中以果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均较好,最适碳源为果糖;在供试氮源中,杏鲍菇对复合氮源、无机氮源、氨基酸均能利用,其中以蛋白胨为最适氮源,麦芽浸粉和酵母膏次之;无机盐中的1.0 g/L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中6 mg/L维生素B2、烟酸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中8 mg/L IAA、KT,均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不同碳源、氮源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向培养基中适量添加某些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高杏鲍菇菌丝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达V901草菇菌丝在不同营养条件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碳源有葡萄糖、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但对草菇菌丝生长最有利的碳源是可溶性淀粉;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碳氮比是10∶1;最佳可溶性淀粉浓度是5.0%;钾对草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草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5。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从温度、pH值、先照、碳氮源的利用等方面对玉米圆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圆斑病菌菌丝在5~40℃之间均能生长,而在10~35℃之间能产孢,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5℃,菌落直径达62 mm,产孢量为1.04×105(个/mL);病原菌在pH2~12之间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在pH为7时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好,菌落直径达35.3 mm,pH为8时病原菌产孢量最大,为2.06×105(个/mL);光暗交替有利于病原菌产孢,光照对菌丝的扩展基本没影响;该病原菌对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以及有机氮和无机氮均能利用,其中以乳糖作碳源、甘氨酸作氮源时茼丝生长最佳,以D-木糖作碳源、以牛肉膏作氮源时产孢最好.  相似文献   

12.
桂花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桂花(Osmamthus fragrans)叶斑病病斑上分离得到叶点霉病原菌,对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经鉴定该病原菌为变叶木叶点霉(Phyllosticta ghaesembillae Koorders)。同时对该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H3~11条件下均适宜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合孢子萌发的为pH 9。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器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光照对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黑暗对孢子的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该病原菌可利用多种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但这些碳源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只对孢子萌发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该病原菌也能利用有机氮、无机氮等氮源,最适氮源为硝酸钾,硫酸铵和氯化铵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3.
魏鹏 《农村科技》2009,(9):51-52
一、平菇对生存环境的要求 1.营养平菇属木腐型菌类。菌丝通过分泌多种酶,能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淀粉、果胶等成分分解成单糖或双糖等营养物作为碳源被吸收利用,还可直接吸收有机酸和醇类等,但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碳。  相似文献   

14.
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 ℃~25 ℃,pH值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最适pH值为4.0~5.0,相对湿度低于86%时孢子不萌发.病菌对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而氮源则以硝态氮和有机氮利用较好,氨态氮抑制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新疆野生黄伞驯化培育过程中碳源的利用能力,开展碳源优化研究,为种质资源的保护、菌株保存和驯化提供基础数据。通过黄伞LL-01在不同处理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显微观察、生长量、生长速率、生长高峰期、满皿时间、达到总生长量50%的天数的分析,发现黄伞LL-01对12种碳源均能利用,当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红糖和甘露醇时,菌丝体生长速度快、活力强、长势整齐、菌落完整、菌丝体形态结构完整、锁状联合发育正常,菌丝体总生长量分别是74.86,76.31,77.18,76.19mm。为保证菌丝体生长,黄伞LL-01对单糖、双糖、多糖、醇类有不同碳代谢途径,具有广泛碳源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番茄早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nali)研究表明:PDA、PSA是其最适合培养基,pH2-12菌丝均能生长,pH6-8生长较快。该菌在5-35℃均能生长,其中,最适温度为25-30℃;在5-35℃分生孢子均能萌发,适宜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min)。该菌对多种单糠、双糖和多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等氮源都能利用。葡萄糖、蔗糖和甘露糖为最适碳源;酪氨酸、甘氨酸、天门冬酰氨为最适氮源。该菌在一般培养基上不经过特别处理,一般不产孢或很难产孢,紫外线照射促进产孢,番茄汁培养基结合紫外线照射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7.
番茄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叶霉病菌茵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pH值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4.0~5.0,相对湿度低于86%时孢子不萌发.病菌对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而氮源则以硝态氮和有机氮利用较好,氨态氮抑制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葡萄白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葡萄白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具有较宽的酸碱度适应范围,最适pH值为3~5;PDA是病原菌培养的较好培养基;在营养方面,不同碳源对病菌生长快慢顺序是:单糖>双糖>多糖,葡萄糖是较佳的碳源;不同氮源影响病菌生长速度的顺序是:无机氮>有机氮,最适氮源为NH4Cl。碳源比氮源更适合该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碳源中葡萄糖、氮源中NH4Cl和KNO3溶液最适合分生孢子萌发,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适宜孢子萌发的pH范围为pH值4~6,最适pH值为5。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珍贵药用菌——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液体发酵适宜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及其所需的矿质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结果表明:樟芝菌丝生长的最适无机氮源为酒石酸铵;最适有机氮源为麸皮;最适天然碳源为米粉,且以天然多糖类物质(木薯粉除外)为碳源处理的菌丝产量明显高于单糖、双糖、化学制剂多糖处理,而葡萄糖是仅次于天然多糖类物质的碳源;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氮比为(20~50)∶1;K、P、Mg、S、Na、Ca均为菌丝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微量元素Fe、B、Zn、Mn、Mo、Cu、Co均对樟芝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Fe、B元素的抑制作用最显著;添加维生素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平菇对生存环境的要求1.营养平菇属木腐型菌类.菌丝通过分泌多种酶,能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淀粉、果胶等成分分解成单糖或双糖等营养物作为碳源被吸收利用,还可直接吸收有机酸和醇类等,但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碳.平菇以无机氮(铵盐、硝酸盐等)和有机氮化合物(尿素、氨基酸、蛋白质等)作为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