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7-2019年调查了辽宁春玉米产区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不还田旋耕栽培模式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后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最重,茎腐病发病率增加68.77%,穗腐病发病率增加20.01%,大斑病病情指数增加39.54%;秸秆碎混旋耕还田后茎腐病发病率增加48.20%,大斑病病情指数增加16.84%;秸秆田外堆置腐解后深翻还田可有效降低玉米茎腐病和穗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茎腐病发病率降低41.66%,穗腐病发病率降低30.00%;秸秆还田配套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为害有一定的叠加影响,免耕栽培会加剧病害发生,而深翻栽培可降低病害发生。由此可见,秸秆直接还田,特别是覆盖还田会加重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而秸秆经充分腐解处理后再还田能有效降低玉米主要病害,尤其茎腐病和穗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部病害化感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时期提取玉米秸秆腐解液,并通过测定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株高、茎叶干重、根干重等生长指标及对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病原菌的影响,室内模拟研究了还田玉米秸秆对小麦根部病害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腐解液对小麦种子萌发、根干重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腐解液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高浓度腐解液对小麦幼苗株高、茎叶干重的抑制作用较强。小麦根系活力随玉米秸秆腐解液浓度增高而降低,不同时期提取的腐解液对三种小麦根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顶腐病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地区首次被发现,当年发病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3。其后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也有此病发生。2005年和2006年,在辽宁西部地区零星发生,2007年普遍发生。200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5~6月份出现了持续的低温、多雨、寡照天气,致使大面积发生了玉米顶腐病,据各县(市)区调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省临泽县于2004年在个别制种玉米上首次发生玉米顶腐病,2005~2007年,玉米顶腐病在我县迅速扩展蔓延,发生范围、为害程度逐年加大,在全县玉米制种和大田玉米上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严重产量损失,为我县制种玉米的新病害。顶腐病具有某些系统侵染的特征,病株产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1发病的特征与诊断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正2013~2016年连续4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对河南省不同类型麦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和危害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在河南省已经广泛分布,每年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2013年病田率为45.8%,病田白穗率为0.4%~11%;2014年病田率为12.6%,病田白穗率为0.1%~3.7%;2015年病田率为32.5%,病田白穗率为0.1%~16.1%;2016年发生最重,病田率为65.1%,病田白穗率为0.1%~31.5%。调查还发现,河南省小麦  相似文献   

6.
穗腐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穗腐病的安全有效措施。抗性资源是开展抗病育种的物质基础。本研究优化和完善了玉米种质抗镰孢穗腐病精准鉴定的方法,比较分析了花丝通道注射接种和果穗注射(创伤)接种鉴定的穗腐病抗性,发现2种方法鉴定出的抗性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关系数r≥0.90)。2018—2020年,在北京昌平和四川西昌,利用花丝通道注射接种法,对690份代表性玉米种质进行了抗拟轮枝镰孢穗腐病的精准鉴定与评价,筛选出H446、YCF、辽2309、吉资1055、Y1723、XF8-3、铁97085等35份具有稳定抗性的种质,占比为5.07%。6个环境下玉米对拟轮枝镰孢穗腐病抗性的相关系数为0~0.48,同一年度(2018、2019和2020年)2个鉴定点穗腐病抗性值之间的r值分别为0.03、0.20和0.15,3个年度间穗腐病综合抗性的相关系数为0.20、0.30和0.35,表明在不同环境下玉米对拟轮枝镰孢穗腐病的抗性反应存在较大差异。在辽宁沈阳和四川西昌共6个环境下,对690份种质进行了抗禾谷镰孢穗腐病精准鉴定, 6个环境下玉米种质抗性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旭  张建峰 《种子世界》2012,(11):36-37
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的发生与气候和品种有极大的关系,其为害程度有轻有重,在特殊年份对春玉米的为害程度也可能是毁灭性的。本文以2011年陕西省宜君县发生的大面积穗腐病和粒腐病为例阐明其为害性和为害症状。2011年,我县春播玉米区发生大范围的穗腐病和粒腐病,全县受灾面积达到1.3万hm2,受灾植株一般在30%左右,最高的达到60%以上,对于玉米主产区的我县极大地影响到农民的增产增收。2011年,由于玉米生长前期的高温干旱和生长后期的阴雨连绵和低温、多湿、寡照,以及同时发生的风雨天气和雨后多雾不晴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真菌病害,该病害在中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受耕作制度(如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的改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生产中使用的高抗茎腐病的玉米品种不多等因素,致使田间病原菌数量增加,中国玉米茎腐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针对玉米茎腐病危害逐年加重的现状,笔者系统综述了玉米茎腐病致病菌、发病症状表现、病情分级标准、病害侵染规律、抗性鉴定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玉米茎腐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来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0):130-134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真菌病害,该病害在我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受耕作制度(如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的改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生产中使用的高抗茎腐病的玉米品种不多等因素,致使田间病原菌数量增加,我国玉米茎腐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针对玉米茎腐病危害逐年加重的现状,本文系统综述了玉米茎腐病致病菌、发病症状表现、病情分级标准、病害侵染规律、抗性鉴定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玉米茎腐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全疆87个重点农作物病虫测报站2015年秋季有害生物越冬基数调查结果,结合气象、栽培及种植结构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6年全疆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部分病虫呈重发趋势。其中玉米螟局部偏重发生;小麦条锈病、雪腐雪霉病在局部麦区流行风险较高;小麦白粉病、黑穗病、玉米叶螨、双斑萤叶甲呈加重发生趋势。预计全疆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9120万亩次,2015年全疆病虫害发生面积8020万亩次,同比增加13.7%。预计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小麦冠腐病在河北省东南部的邯郸、邢台、石家庄、沧州、衡水普遍发生,个别地块严重发生,局部枯白穗率达到20%~50%,对产量造成严重损失。现将该病的发生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指导农民朋友及时防治。一、症状表现冠腐病病菌在小麦整个生长季均可侵染植株。最初通过与田间病残体或感病杂草接触,引起小麦根茎基部变褐腐烂,生长季中病原菌可沿植株向上扩展,在小麦抽穗-灌浆期,茎秆基部呈暗  相似文献   

12.
时文明  刘吉运 《种子科技》2023,(22):112-114
介绍了小麦茎基腐病的相关内容,分析了现阶段菏泽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原因,探讨了菏泽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小麦种植技术,通过科学管理田间、适时播种、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小麦种植生产水平,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山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也较为严重。现将其主要病虫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山药病虫害的有效方法。栽培抗病品种时要合理布局,每隔2~3年轮换品种,并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2.轮作可减轻或避免山药茎腐病和根结线虫危害。与玉米、小麦、萝卜、西瓜等不被侵染的作物至少3年轮作1次;常年  相似文献   

14.
玉米茎腐病,又称青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晚枯病.玉米茎腐病已成为聊城地区玉米种植的首要病害,严重威胁当地的玉米生产,应当引起农业部门、种子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茎腐病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15.
和恒558是甘肃和恒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以B101为母本,L050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经多年田间鉴定、试验,综合表现突出,2019-2020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8.21kg,比对照德美亚3号增产6.32%;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5.72kg,比对照德美亚3号增产5.45%。该品种中抗腐霉茎腐病,高感丝黑穗病,高感禾谷镰孢穗腐病,高感大斑病,适宜在甘肃省早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小麦茎基腐病在新乡市部分地区连年发生,对小麦生产影响日趋严重。田间调查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发病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土壤湿度、整地质量、品种抗性、栽培管理不当等,结合田间试验示范,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预计2014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态势,发生程度接近2013年。全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1.75亿亩次以上。偏重发生的病虫有:小麦红蜘蛛、局部的小麦白粉病、二、三代玉米螟、玉米叶螨、玉米蓟马、玉米大斑病、粟叶甲、保护地瓜菜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以及南部的棉蚜、棉盲蝽、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褐斑病等。  相似文献   

18.
速递     
《种子科技》2015,(1):5
<正>山东启动新项目带动粮食增产近日,山东省正式启动新项目"超高产小麦、玉米创建"工程,计划培育其新品种,预计到2020年带动山东粮食增产20亿kg。据了解,育种团队将完善现代生物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超高产小麦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并突破小麦品种遗传基础狭窄、超高产小麦育种理论与技术滞后等难题,努力培育出单产  相似文献   

19.
玉米穗粒腐病研究进展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有关玉米穗粒腐病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玉米穗粒腐病的病原菌、发生规律、抗性遗传关系及抗病资源鉴定、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玉米穗粒腐病基因标记和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在当前小麦生产中缺乏对茎基腐病的抗病品种,近几年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使用苗期茎基部滴注法对河南省6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小麦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旨在为抗病品种选育、利用以及病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供试60个小麦品种(系)的病情指数在15.29~75.52之间。无免疫及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有豫农054和天民008,占3.33%;中感品种有郑麦366、望水白、国麦301和国麦206,占6.67%;高感品种(系)有植保273、郑麦99379、凭心1号等54个,占90.00%。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小麦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整体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