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旨在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科学防控、适生性分析以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盆栽香蕉苗、玉米苗和草地贪夜蛾3~4龄幼虫作为试材,用室内接虫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方法,测定了选择压力和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对香蕉和玉米的危害指数、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蛹体大小及成虫羽化率。在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主要选择危害玉米,对香蕉‘桂蕉6号’只是试探取食,接虫7天后对玉米和香蕉危害指数分别是89.05、1.58。在选择压力下草地贪夜蛾幼虫接虫3天后开始取食危害香蕉,接虫后3、5、7天危害指数分别为11.74、16.51、24.76,说明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作物。取食香蕉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生长缓慢、虫体小,3龄幼虫至化蛹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2~4天;成虫羽化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4~7天;取食香蕉明显影响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幼虫存活率为20.0%、化蛹率68.1%、蛹体大小1.25×0.35 cm、蛹重0.13 g、成虫羽化率47.8%,明显低于取食玉米寄主的幼虫存活率为86.7%、化蛹率97.4%、蛹体大小1.57×0.5 cm、蛹重0.21 g、成虫羽化率92.0%。草地贪夜蛾在选择压力下会取食危害香蕉,危害程度相对较轻,能完成世代生活史,但生长发育速度也较慢。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植物,但在香蕉上暴发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大豆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瘤菌对草地贪夜蛾的趋避作用,以根瘤菌包衣玉米、小麦后,测定草地贪夜蛾对不同处理叶片取食量的差异性。试验发现,根瘤菌处理玉米、小麦种子后,草地贪夜蛾取食其叶片量明显少于对照处理。玉米叶片放置6、22、27 h,根瘤菌处理叶片质量平均减少0.1167、0.2622、0.3733 g,空白处理叶片质量平均减少0.1744、0.4211、0.5744 g;小麦叶片放置22 h,根瘤菌处理叶片质量平均减少0.3102 g,空白处理叶片质量平均减少0.3503 g。说明根瘤菌对草地贪夜蛾取食存在趋避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种群是否对中国果蔬生产构成威胁,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比较分析草地贪夜蛾3~5龄幼虫对玉米、甘薯、番茄和冬枣叶片的取食选择性。用甘薯和番茄叶片将初孵幼虫驯化饲喂至3~5龄后,检测其对初始驯化食物及其他3种食物的选择性,同时研究比较草地贪夜蛾对植物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各龄期幼虫的取食选择总体表现为玉米(43.23%~61.82%)>甘薯(20.37%~25.62%)>番茄(10.91%~24.3%)>冬枣(5.45%~9.26%)。经过甘薯和番茄叶片取食驯化后的5龄幼虫对初始驯化食物的选择性已高于嗜食寄主玉米。3、4龄幼虫仍然对玉米叶片有较高的选择倾向,但较未驯化的幼虫,对初始驯化食物的选择率均大幅度提升,甘薯提升16.42~24.11个百分点,番茄提升18.07~20.89个百分点。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结果表明,低龄幼虫喜欢取食玉米新叶和玉米须,老熟幼虫喜欢取食老叶和雄穗;低龄幼虫喜欢取食植物茎秆,老熟幼虫喜欢取食植物叶片。研究表明,虽然草地贪夜蛾幼虫对甘薯、番茄和冬枣的取食选择性低于玉米...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一种主要的种植作物类型,对于保证粮食供应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开始重点针对玉米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病虫害防治一直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草地贪夜蛾是极其常见的玉米虫害问题之一,给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危害。草地贪夜蛾会给多种不同类型的作物造成影响,当其开始危害玉米时,会降低玉米生产产量以及品质,必须要正确认识草地贪夜蛾给玉米生长发育带来的危害,选择合适的技术对其进行防治,却能够减轻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程度。基于此,本文对国内草地贪夜蛾危害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危害以及识别草地贪夜蛾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有效措施,以期可以为玉米种植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3种麦类作物上都有相当高的适生性,其中燕麦是草地贪夜蛾最适宜的寄主植物,其次是小麦,再次为大麦。前期国内多地已经发现,草地贪夜蛾可为害苗期至灌浆期的小麦。为此,有关科研单位开展了麦田草地贪夜蛾农药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据南方省份调查,被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的玉米植株特征明显,即叶片叶肉被取食后剩下叶表皮而形成半透明薄膜状"窗孔",或叶片出现大小不等的孔洞,剥开玉米生长点卷曲心叶可见大量害虫粪便和藏身在其中的幼虫,心叶被咬食呈破烂状。玉米田间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国外防控实践证明,化学防治是目前多种作物上应急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最有效方法。由于草地贪夜蛾刚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7.
杨莲莲 《种子科技》2022,(21):94-96
草地贪夜蛾是近年来农业生产中新出现的害虫,具有暴发性取食及强扩散的特征。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化学农药喷施防控草地贪夜蛾,为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防止草地贪夜蛾抗药性增强、降低虫害防治难度、节约防治成本,需要通过绿色防控技术手段实施对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控,实现粮食产量及品质有效提高的目标。基于此,文章从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其为害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旨在通过综合化防控技术应用,弥补单一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所产生的弊端,通过降低草地贪夜蛾虫害发生率,保障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于静辉 《种子世界》2021,(12):0066-0068
本次研究从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现状、危害特征、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过程,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阮兴权 《种子世界》2021,(7):0054-0056
草地贪夜蛾是云南省玉米种植过程中会遇到的主要虫害之一,会对当地玉米种植造成重大的影响,降低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导致种植人员的经济损失。对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是云南省昆明市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云南省昆明市草地贪夜蛾发生现状入手,分析云南省玉米种植过程中产生草地贪夜蛾虫害的原因,并对其防治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为外来入侵物种,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中常发的一类害虫,可导致极大的损失.近两年草地贪夜蛾在阜南县王店孜乡发生程度逐渐加重,为害到玉米的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文章结合当地实际,对草地贪夜蛾繁殖特性、为害特性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防控技术及相应的保障措施,为当地玉米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永德 《种子科技》2023,(23):124-126
玉米草地贪夜蛾会严重影响玉米生长,推广有效的防控模式对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从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入手,分析了防控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评估了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防控模式存在的不足,以进一步提高防控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宏光 《种子世界》2021,(7):0078-0080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就玉米内生真菌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讨论。就玉米内生真菌,白僵菌以及链格孢菌,如白僵菌 YC1、链格孢菌 GX5 处理玉米种子,并将其种植于田间。在管理时,采用常规管理,采用新鲜的玉米籽喂养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并测定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时期。就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时期、羽化率等指标结果,分析白僵菌 YC1、链格孢菌 GX5 的优势。通过对照结果表明,玉米内生真菌 YC1 处理组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日期照比对照组显著延长,比对照组增加 69.36%。且在羽化过程中,蛹期以及化蛹率略微降低。而羽化率与对照组 65.08%相比,明显降低,仅有 3.33%。GX5处理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发育历程比对照组显著延长,化蛹率高达 16.67%、羽化率 8.33%。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在蛹成虫期、翅展、翅长等数据对比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玉米内生真菌白僵菌 YC1、链格孢菌 GX5 可以降低草地贪夜蛾繁殖率。在玉米高产技术中,可以控制病虫害,具备较大的应用潜力以及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后,防控形势严峻,亟需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急防治技术。记者在近日召开的"植保无人飞机撒施颗粒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技术研讨会"上了解到,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创新性提出采用颗粒农药撒施代替农药药液喷雾,探索出植保无人机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新方法。随着植保无人机在我国推广应用,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技术在全国各地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中得到了一定应用。草地贪夜蛾具有钻蛀玉米心叶危害的特点,因此,在药剂喷雾防治时,需  相似文献   

14.
<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探讨了50g/L虱螨脲乳油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活性及田间药效。研究人员以饲喂法测试虱螨脲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活性,以喷雾法测定50g/L虱螨脲乳油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田间药效。室内测定结果表明,20mg/L的虱螨脲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有较好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农技中心日前通报了我国及周边国家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情况。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1月11日发现侵入我国云南西南部,对冬玉米造成一定为害后,已在我国定殖并开始繁衍,云南、广西已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春玉米。截至4月3日,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普洱、德宏、保山、临沧、红河、西双版纳、玉溪、文山、楚雄等9市(州)31县(市)见虫,部分春玉米上发现幼虫为害,田间虫龄不整齐,部分田块为害较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百色、钦州3市5县(区)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玉米草地贪夜蛾为害,介绍了其主要预防措施及防治技术,结合案例阐述了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具体防控方法,以期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我国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目前国内关于草地贪夜蛾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报道很少。2019年6月,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在曲靖市沾益县安东村玉米田调查时,发现了被虫生真菌感染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经室内分离培养,结合形态和ITS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确认,感染草地贪夜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工作情况。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专家预测,今年农业的病虫害是属于偏重的年份,具体到小麦就是条锈病和赤霉病,从玉米上看主要就是草地贪夜蛾的威胁。目前,我国小麦的条锈病已经在西南、汉水流域和黄淮南部的9个省发生了1000多万亩,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华南等地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岑溪市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调查,阐述了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粟、甘蔗、高粱田间为害症状及发生特点,探讨了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提出了加强监测预报、技术培训、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詹晓平 《种子世界》2021,(7):0072-0074
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强的迁飞性、繁殖性,增加了防治控制工作难度。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云南,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到江淮流,对我国玉米作物主要经济作物产生较大危害。本文主要分析该虫对玉米作物的危害,制定相应的防治控制对策,最大程度降低其对玉米作物的危害。草地贪夜蛾食量极大,在吃光一片地区的作物后,会成群迁移到其他作物区继续危害,严重危害到了作物的生长。对于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在成虫发生期时,往危害地区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诱杀,或者搭配性诱剂和食诱剂等以增强防治效果。近两年,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在短期内缺乏针对性的天敌预防,其数量和扩散范围的急剧增长相对其他害虫较严重,对我国玉米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因此,我国要针对该虫对玉米作物的危害,采取有效防治控制措施,保证防治控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