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开发新型基质以满足平菇生产的需求,以不同含量的麻屑、豆秸及菌渣为栽培基质,栽培平菇灰美二号,研究不同基质对平菇产量和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下的平菇子实体形态无明显变化,以麻屑、豆秸和木耳菌渣为基质主料栽培平菇是可行的,其中豆秸45%+菌渣40%(配方3)和麻屑40%+菌渣45%(配方7)与对照相比,子实体生长健壮,生物学效率高,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平菇栽培原料供应价格飙升、供应紧张的现状,以平菇为试材,在平菇栽培培养料中按不同比例添加葡萄枝屑(0、30%、50%、70%),研究葡萄枝屑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先将葡萄枝屑、玉米芯、土霉素药渣等原料按不同比例浸泡混匀,装袋培养灰色平菇栽培种,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平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按照国家标准测定方法测定平菇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比例葡萄枝屑栽培平菇,菌丝体长势强,生长速率高,菌丝洁白、粗壮、紧密;添加葡萄枝屑可显著提高平菇产量,其中以添加50%葡萄枝屑的平菇产量最高(324.0 g/袋),且加入葡萄枝屑3个处理的生物学效率为90.3%~99.7%;添加葡萄枝屑可提高平菇子实体中铁、锌、硼等微量元素的含量;4个基质配方栽培的平菇基本能满足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搭配需求,且添加葡萄枝屑栽培的平菇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不添加葡萄枝屑的对照。因此,加入葡萄枝屑可提高平菇的产量及微量元素含量,满足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5种培养料对平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常用的培养料对平菇进行栽培,并测定分析了5种栽培料及其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5种培养料营养成分差别较大,纤维素含量最高者为棉籽壳,半纤维素含量最高者为玉米芯,灰分含量最高者为大豆秸,氮源含量最高者为棉柴屑,碳源和木质素含量最高者为木屑。5种培养料栽培的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就常规成分而言,棉籽壳栽培的平菇中总糖含量最高(49.10%),玉米芯栽培的平菇中粗脂肪(2.28%)及灰分含量最高(7.73%),大豆秸栽培的平菇中粗纤维含量最高(6.91%),棉柴屑栽培的平菇中蛋白质含量最高(23.30%);就氨基酸含量而言,木屑栽培的平菇氨基酸含量最高(16.82%),其次为玉米芯(16.64%)、棉柴屑(16.61%)、大豆秸(14.44%)和棉籽壳(12.37%)。由此可见,培养料的营养成分显著影响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因此,今后可根据消费者对平菇营养成分需求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培养料进行平菇栽培。  相似文献   

4.
大豆秸秆栽培平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食用菌栽培原材料短缺的问题,扩宽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以大豆秸秆为栽培原料,对发菌期间菌丝长势、长速、出菇期子实体形态、产量等指标进行考察,探讨大豆秸秆栽培平菇的最适添加量。[结果]大豆秸秆替代木屑比例30%时,发菌期间平菇污染少、菌丝长势好、产量高,品质与对照相当,可见豆秸栽培平菇切实可行,且豆秸粉碎粒径值在1.0 cm左右时比较适宜,过长容易扎破菌袋或者造成"菠萝袋"现象,过短则不便于通气,发菌缓慢。[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平菇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和蚕沙作为主要栽培基料,研究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配方。结果表明,桑枝屑、蚕沙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同。采用70%的桑枝屑、12%的蚕沙和15.8%的麦麸作为主要基料配方栽培的平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找到适宜本地平菇栽培的最佳桑枝屑配比;【方法】通过用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和棉籽壳作为栽培原料,研究其不同配比对平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桑枝屑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 【结论】栽培平菇以添加30%或60%桑枝屑处理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和蚕沙作为主要栽培基料,研究不同配方对金针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配方。结果表明,桑枝屑、蚕沙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同;采用79%桑枝屑、10%蚕沙和8.8%麦麸作为主要基料配方栽培的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天麻废弃菌材在食用菌栽培生产中的循环利用,以天麻废弃菌材为主要基质开展平菇、黑木耳、香菇3种食用菌的袋料栽培研究,测定了不同配方基质对3种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速率和子实体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麻废弃菌材可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开展袋料栽培,菌材基质中添加部分玉米芯材料时,3种食用菌的生物转化率均显著提高;基质配方B(60%菌材+30%玉米芯)栽培效果最好,平菇、黑木耳、香菇的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了59.45%、50.32%、52.49%。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广西本地原料栽培的高温平菇优良菌株,对18个高温平菇菌株在母种、原种及木薯秆(屑)、桑枝屑、桉树皮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农艺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较适宜广西地区利用木薯秆(屑)、桑枝屑、桉树皮为基质栽培的白菇菌株是P7、P8、P10、P12、P13、P16,黑菇菌株是P1、P3。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小麦、马铃薯、水稻4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按不同的比例配以棉籽壳、麸皮、石膏、石灰等辅助原料制成培养基,在实验室环境下接种平菇菌种,研究平菇的菌丝、子实体的长势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四种农作物秸秆基质化均可栽培平菇,其中玉米、小麦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较低,子实体产量较低,营养价值较丰富;同时,相同原料,不同配比辅助原料制成的培养基栽培平菇,结果显示:配料中棉籽壳占比越高,平菇栽培效果越好,以玉米、小麦秸秆为原料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40%以上平菇栽培效果显著,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60%以上栽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菌渣栽培平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针菇菌渣替代部分棉籽壳,组成不同配方进行菌渣栽培平菇配方试验。通过对试验品种在不同配方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抗杂性、子实体生物转化率等指标的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金针菇菌渣添加量在30%~50%时,菌丝长速慢、生物转化率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菌丝长速加快、生物转化率提高;当添加量超过70%时,生物转化率开始下降;添加量在70%时生物转化率最高,达到110%以上,栽培成本比全棉籽壳降低3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12%以上。试验示范证明,金针菇菌渣可替代部分常规棉籽壳原料在平菇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黑平380为供试菌株,苎麻(Boehmeria nivea L.)麻骨与棉子壳按比例混合,以常规配方为对照,进行秋季栽培平菇,层架出菇管理,探索麻骨代料栽培平菇的可行性,分析了各配方平菇产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等。结果表明,含苎麻麻骨各配方平菇的产量、子实体大小和产出投入比均优于对照,且以T2配方(苎麻麻骨、棉子壳、麸皮、石膏的含量分别为59%、19%、21%、1%)产量最高;含麻骨配方生产的平菇营养品质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含苎麻麻骨的配方基质含碳量和含氮量皆低于对照;基质含氮量与平菇生长周期指标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平菇生产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和技术支持,满足了高产、经济、实用和安全的栽培要求,也为麻骨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以咖啡渣为主料开展平菇和杏鲍菇栽培试验,研究其不同配方对发菌过程及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种食用菌均能在以咖啡渣为主料的栽培基质上发菌,但满袋时间与常规棉籽壳基质相比延迟6 d以上;②平菇栽培最优配方为咖啡渣60%、麦麸5%、杂木屑33%、石灰1%、石膏1%,子实体产量为362 g·袋~(-1),生物学效率较棉籽壳配方提高12.8%,同时菇体总糖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③杏鲍菇在咖啡渣各供试配方条件下的栽培效果相对较差,最高产量仅为252 g·袋~(-1),生物学效率较棉籽壳配方低8%。总体而言,以咖啡渣为主料栽培食用菌能减少原料成本,实现废物利用,但实际利用过程中应视食用菌种类、栽培方式确定咖啡渣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采用棉籽壳、玉米芯、花生壳、豆秸等4种培养料栽培平菇,并检测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及多项营养指标,为评价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的营养价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4种栽培料中,豆秸栽培平菇产量最高,生物学转化率为116.41%。不同栽培料对平菇中氨基酸含量、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等影响比较明显,其中以花生壳为培养料栽培的平菇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最高,分别为24.62 g和7.39 g;以花生壳为培养料栽培平菇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2%;豆秸栽培平菇的总糖含量最高,为47.5%;花生壳和豆秸栽培平菇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均为29.42%。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22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进行生料栽培,在低温条件下发菌。观察记载了子实体阶段的7个栽培性状,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性状与平菇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菌盖直径、菌盖厚度和菌柄长度3个栽培性状对产量影响最大。在菌株筛选中,应选择具大且薄的菌盖和较长菌柄的菌株;在生产中应通过优化管理调节子实体不同部分的构成比例。  相似文献   

16.
利用香菇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比较不同配方对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个数和鲜菇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30%、谷壳70%的配方前3潮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0.178 4 kg),生物转化率为44.6%,菌丝生长状况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良好,综合效果最好,是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平菇菇渣(棉籽壳)的发酵工艺,在平菇菇渣中分别添加尿素5 kg/m3和酵素菌1 kg/m3进行高温发酵,以纯菇渣发酵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添加物对菇渣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以及发酵后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尿素和酵素菌均可以缩短进入高温阶段的时间、提高堆体的最高温度、延长持续高温发酵的时间,最终缩短腐熟所需要的时间,其中,添加酵素菌的发酵效果较好。发酵结束时,各处理菇渣的物理性质均接近于理想栽培基质,但容重偏轻、持水孔隙度偏小,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物理性质与理想栽培基质最接近;p H值均略有增高,但差别不大;EC值均有所降低,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EC值最低,为2.25 ms/cm,最接近于理想栽培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全磷和全钾含量最高,全氮含量与添加尿素处理差别不大。在菇渣中添加酵素菌,发酵效率最高,且发酵后菇渣的理化性质与理想栽培基质最接近。添加酵素菌的菇渣发酵方法为平菇菇渣最优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栽培原料对灵芝生长及子实体营养品质的影响,以“赤灵芝wsw”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不同桑枝屑添加量的栽培料配方,研究不同配方下灵芝菌丝生长、产量及子实体品质。结果表明:料袋内添加50%的桑枝屑及25%的棉籽壳时,灵芝菌丝生长速度快、染菌率低、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菌盖直径长、厚度大、灵芝多糖及灵芝酸含量高,灵芝产量及品质最为理想。因此,可以采用桑枝作为灵芝栽培的一种新原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杨木屑替代杂木屑栽培平菇的可行性及其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对平菇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为平菇栽培基质的选择和配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侧耳属平菇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为试验材料,以杨木屑和玉米秸秆为栽培主料,通过调整杨木屑和玉米秸秆的比例设计平菇栽培基质配方,以传统配方栽培为CK,比较分析不同配方基质栽培平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的差异,筛选适合平菇栽培的基质配方。【结果】在杨木屑30%+玉米秸秆53%+麦麸10%+黄豆粉2%+玉米粉3%+石灰1%+石膏1%组成的培养基上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3种平菇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表现最佳,均优于其他配方,与CK最接近,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9.14~9.79 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最短(为24~26 d),子实体菌盖直径最大且最厚,菌柄长度适中且最粗,子实体外观色泽好、圆整、韧性好且朵大型好;糙皮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80 g,生物学效率为119.21%;金顶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73 g,生物学效率为114.57%;美味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79 g,生物学效率为118.54%。【结论】杨木屑30%+玉米秸秆53%+麦麸10%+黄豆粉2%+玉米粉3%+石灰1%+石膏1%适宜侧耳属平菇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的栽培。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花生壳作为替代棉籽壳的主栽培基质,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新831为供试菌种,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棉籽壳、花生壳不同比例混合培养料配方,对平菇菌丝生长、栽培产量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花生壳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平菇是可行的,以棉籽壳58%、花生壳40%、石灰2%的配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