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1):103-105
针对目前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市场或者技术前沿脱节,及湖南文理学院农科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农业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以湖南文理学院第一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为契机,进行了基于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农科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互动性研究与实践。在进行地方高校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提出校企联合培养农科专业人才新模式;遴选合作培养企业,与企业共同制定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考核评估体系;探索"双师型"队伍建设与农科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在建设好基地的同时,打造了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双师教学队伍,培养了适合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农科专门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2.
高校农科专业层次性、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在农科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当前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结合南京农业大学实际,构建了农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该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为高校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探索适应新形势的高质量人才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通过对“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该专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人才素质的新需求进行分析,从当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人才培养构建思路、具体措施等方面全方位探讨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本科农业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新农科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能更好的迎合新农科时代背景,为我国植物科学与技术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据此,本文结合我国提出的新农科背景,总结分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植与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模式。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赋予我国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新的使命,“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通过调研分析“智慧牧业”新业态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新需求,将畜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创建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并提出了新农科背景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创新了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旨在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为智慧畜牧业领域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大学开办涉农学科专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农科类人才培养新现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新三农"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改造和创新农科类传统学科,构建新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吉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农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群是大课程观念,嵌在课程和培养方案之间,承载技能培养目标,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群建设易于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分析课程群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农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对农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进行了研究。通过课程群建设,能使知识体系更加合理,使人才培养体系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以增强农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在“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业需要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传统的农业类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逐渐显露出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需对农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性探索。文章主要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多样化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适应“新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粤东地区形成服务地方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着专业技能不扎实、缺乏创新意识的短板。针对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以及构建应用型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的原则,以期为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并在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途径选择、人才培养效果评估及反馈与调整等5个方面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与原产地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的热带雨林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对不同温室的环境条件分析和不同温室的热带植物生理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1)植物园温室相对湿度和温度分别低于和高于科技馆;(2)植物园的二氧化碳浓低于科技馆;(3)植物园植物的gs比科技馆大,gs和T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4**、0.973**,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上海村镇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上海村镇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了“一城九镇”试点城镇建设的主要经验;提出了21世纪上海村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其对策建议,希冀对我国新一轮村镇体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部分上海市代表性旅行社网站以及途牛旅行网的2 500条上海居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旅游线路,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居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空间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圈层结构和距离衰减规律仍然是基础;出游时间不同,表现有差异;交通状况和资源品质对出游影响大,出游时间在3日左右表现最强。整体上,上海市居民长三角区内游在符合距离衰减规律的同时,受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复杂网络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上海都市渔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妍艳  孙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219-5221
概括了都市渔业的概念、特点,并分析了上海发展都市渔业的意义。同时结合上海都市渔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发展都市渔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托上海所拥有的区位、科技、人才等优势,上海应该置身于长三角或全国的开放区域发展"社会+生态"模式的都市渔业,实现上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上海玉米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上海玉米的消费与需求状况,指出制约上海玉米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上海玉米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生态格局优化设计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城市化现象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上海半城市化现象具有特殊性和示范性,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格局的研究途径是:以上海半城市化区域时空演变的特征和机理探索为基础,以上海半城市化区域生态景观格局优化和生态功能空间重构为目标,综合运用3S技术、土地时空演变模型分析技术、景观动态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分析技术和生态格局优化模式设计技术等方法,包括:1、上海半城市化区域空间识别,从结构、变化、景观和体制4个层面确定上海半城市化区域的范围和主要类型;2、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时空演变动态及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土地演变的多个分析模型,探究自然景观时空演变过程和驱动力机制;3、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研究:分析上海半城市化空间扩展与自然景观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构建上海半城市化空间拓展的生态机制;4、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生态格局优化设计:综合自然景观中各类土地覆被类型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综合分析各类生态要素,研究样区内的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生态邻里、生态要素配置的类型划分和分析,研究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生态格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加入WTO三年来上海农业发展状况,分析了WTO后过渡期上海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上海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上海市农村居民点现状:上海农村建设用地总量规模大,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大,居民点布局分散,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低,村庄总体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不均衡和不协调现象比较突出。近30年上海市农村居民点整治变迁分为迁村并点、镇区集中、多元化3个阶段,对各整治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榜样示范法是被教育实践证明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榜样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抵御西方意识渗透、增强国民道德素质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对榜样示范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的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公园绿地目前的常用和新优木本树种的使用和适用性状况。[方法]通过随机样点选取和每木调查法,对上海市28个建园年限在1909~2007年的绿地公园进行植物调查。[结果]上海公园绿地常见木本植物有231种,香樟、桂花、女贞等的应用极为广泛,发现新优树种56种,数量不足"上海绿化局历年推荐植物品种名录"中出现的新优推广树种的1/3。同时,部分新优植物出现生理症状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上海的土壤偏盐碱、地下水位高和湿热环境。[结论]上海对新优树种的推广应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力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