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水稻螟虫有大螟、二化螟、三化螟,俗称钻心虫、蛀心虫、白穗虫。是水稻重要害虫之一。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实践证明,在水稻生长期间,只要蚁螟钻入秧苗的心叶、茎或正在孕穗的幼穗内,用药剂防治,花工多、用药量大、花钱多、收效小。近年来,很多稻区的农民,根据螟虫以蛹或老熟幼虫在稻根内越冬的习性,普遍开展冬季治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在遭受螟虫、蝼蛄、白叶枯病等多种病虫的危害后,田间出现各种各样的枯心苗。如何正确判断区分这些枯心苗,对调查病虫的发生情况以及指导药剂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田间常见的几种枯心苗介绍如下:螟虫造成的枯心。危害水稻的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等。(1)三化螟在水稻苗期和分蘖期,蚁螟蛀入水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和褐边螟等,多是水稻上为害很严重的害虫,发生范围广,随着水稻栽培制度和方式等的演变,此类害虫的为害也出现新特点,难以用单一或简单的方法防治,只有采用科学精准的综合措施才能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一、为害特点1.三化螟长江中下游及以南是三化螟广发、重发地区,黄淮等地也有发生,但为害不重。以老熟幼虫在稻蔸内越冬,下年春季气温升至15~16℃时化蛹并羽化。长江  相似文献   

4.
正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是水稻中后期主要害虫,近来,水稻三代稻纵卷叶螟均为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同时,部分地区大螟、二化螟回升迅速,共同为害水稻,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和高产稳产。而稻纵卷叶螟、螟虫的发生期常常比较接近,这为水稻主要害虫开展总体防治提供了便利。如何选用对稻纵卷叶螟、螟虫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又友好的对路药剂,成为水稻生产上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探索四氯虫酰胺、甲氧虫酰胺等多  相似文献   

5.
<正> 受特殊气候条件影响,今年各种水稻病虫害均偏重发生。如何在破口期这一防治的关键时期,选用有效药剂及时防治水稻病虫害?现介绍如:水稻破口期重点应防治螟虫(二代二化螟、三代三化螟)、稻飞虱(褐飞虱)、稻瘟病(穗稻瘟)、稻曲病。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近期各监测点对第一代螟虫发育进度剥查,结合水稻生育期、气候预报等综合分析,福建省植保站预计第二代二化螟在闽东、闽北稻区及闽西北单双混栽区偏重发生,其余中等发生;第二代三化螟在闽南局部稻区中等发生,其它地区轻发生,较去年略轻。防治策略:加强对螟虫的监测与调查,准确掌握螟虫发生动态,为科学防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重庆、浙江、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部门发布今年水稻螟虫发生趋势预测信息,其中重庆、浙江等省份水稻一代二化螟偏重发生;湖北大部分稻区水稻一代二化螟将大发生;湖南水稻一代二化螟冬后基数偏高,江西水稻一代二化螟灯下蛾量是去年同期的3.9倍,防治压力大;广西一代三化螟发生总体上与上年持平,发生程度为轻,局部中等。重庆市据重庆市种子管理站的  相似文献   

8.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因病害或虫害导致枯心。正确判断水稻枯心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防治,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1.由虫害引起的枯心简易诊断:大螟、二化螟、三化螟、蝼蛄等为害水稻均可造成枯心,但受害症状有所区别。大螟:虫孔大、虫粪多,粪便一般排于水稻叶鞘与茎秆之间。被害稻茎叶鞘、叶片均变黄色。稻田边  相似文献   

9.
转Bt基因水稻对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转cry1Ab/cry1Ac基因汕优63水稻(汕优63/Bt水稻)对靶标害虫一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观察的方法对汕优63/Bt水稻对二化螟的致死性及其对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进行了研究。室内离体植株测定结果表明,汕优63/Bt水稻对二化螟具有很好的抗性,1龄幼虫取食汕优63/Bt水稻48h和72h后的死亡率由31.5%上升到95.6%。3龄幼虫的死亡率由2.7%上升到67.9%。汕优63/Bt水稻对1龄幼虫的致死效应高于3龄幼虫,但没有二化螟能在汕优63/Bt水稻上完成世代发育。在田间。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在汕优63/Bt水稻上造成的白穗率和卷叶率分别为0.38%和0.24%。显著低于对照。表现出良好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品种抗性水平、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预计2013年全省水稻穗期病虫偏重发生(4级),水稻病虫害全年发生面积6000万亩次,以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稻纹枯病为主。1.水稻二代螟虫预计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4(5)级)。水稻螟虫全年发生3200万亩次。其中二化螟发生2900万亩次;三化螟发生300万亩次,重发区域为川西、川中北、攀西地区。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贵州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累遭害虫危害。目前已知水稻害虫185种,其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背飞虱、白翅叶蝉、黑尾叶蝉、稻秆蝇、直纹稻弄蝶、食根叶(虫甲)、稻负泥虫、稻蓟马、稻管蓟马和禾蓟马;普遍发生局部地区受害成灾的有大螟、稻象(虫甲)、  相似文献   

12.
<正>有读者来短信:请问康宽能否防治茶叶上的茶尺蠖?短信中所说的"康宽",应为美国杜邦公司(电话:021-58672488)的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该药登记用于甘蔗防治蔗螟、小地老虎,用于水稻防治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三化螟和稻水象甲,用于玉米防治玉米螟、小地老虎。该公司还有其他的氯虫苯甲酰胺单剂产品,登记用于苹果树防治桃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用于甘蓝防治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用于花菜防治斜纹夜蛾。氯虫苯甲酰胺为新型杀虫剂,作用机理独特,杀虫谱较广,对包括茶尺蠖在  相似文献   

13.
《农药市场信息》2007,(17):31-32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预测,今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将呈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0.4亿亩次,其中"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发生7.3亿亩次,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中晚稻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防治好中晚稻病虫害是减少损失、提高粮食单产的最重要措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对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三化螟五种害虫,稻瘟病、纹枯病、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等病害推荐了具体防治药剂和使用技术要点,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预测全区下半年农作物主要病虫鼠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一、粮食作物1.水稻螟虫预计三化螟发生程度为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面积123万亩;百色、贺州、梧州、来宾、防城港等市局部稻区发生相对较重。预计二化螟发生程度为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15.
三种新虫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四川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稻生产中,病虫害防治是夺取水稻丰收的关键技术之一。水稻病虫害如不能及时防治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在近年的水稻生产中,全省发生严重的病虫害有稻蓟马、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局部发生较严重的主要有稻苞虫、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雌稻粒黑粉病等。在各地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同下,去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结合今年笔者对成都平原水稻生产的实践认为,新近发生并有逐年扩大之势的3种新虫害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农药市场信息》2006,(11):34-35
2005年是湖北农作物病虫灾害发生十分严重的一年,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局部地区的稻瘟病,部分品种上的稻曲病等多种病虫害暴发流行,给该省局部地方的粮、棉、油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此外,三化螟、大螟、稻象甲、棉铃虫、盲蝽象、烟粉虱、棉花枯黄萎病等病虫害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7.
<正> 1、小麦纹枯病:3~4级(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0万亩。2.小麦赤霉病:3~4级发生,发生面积800万亩。3、小麦白粉病:3级(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80万亩。4、麦蚜:3级发生。发生而积600万亩次。5、稻螟虫:二化螟2~4级发生,三化螟2~4级发生,二化螟发生面积1200万亩次,三化螟发生面积1000万亩次。  相似文献   

18.
<正> 水稻中后期是白背飞虱、褐飞虱、三化螟、二化螟、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并发的高峰时期,我市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8月底到9月初,这几种害虫的发生期与防治时期基本接近。因此,搞好水稻害虫总体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实行总体防治,其关键是要有一个对水稻多种害虫都能兼治的好药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锐劲特对白背飞虱、褐飞虱、螟虫、纵卷叶螟等害虫都具有很好的防效。为了根据锐劲特的特性,确定合理的防治策略,达到总体防治用药一次,既能防治白背飞虱、褐飞虱又能兼治螟虫的目的,2000~2001年作者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最近成功研制出了三个高效杀螟农药新品种:峰井、稻卫和苏克。大田应用结果表明,这三种新型农药对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平均防效均在  相似文献   

20.
稻虫与气候     
<正>据调查,危害水稻的害虫有150多种。在我国南方各水稻产区,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粘虫、黑尾叶蝉、稻蓟马等数种。水稻生育期不同,害虫发生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年份,早稻秧田以黑尾叶蝉为主,本田分蘖期主要为二化螟,穗期除二化螟外,还有稻纵卷叶螟、黑尾叶蝉、白背飞虱。晚稻秧田期,处于高温高湿季节,害虫发生的种类和危害较早稻秧田多而严重,主要有稻蓟马、黑尾叶蝉、稻螟蛉,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